1. 利用python随机生成身份证号码
在处理身份数据时,Python能提供高效且便捷的解决方案,特别是生成符合规则的身份证号码。以下步骤将引导您完成这一过程。
首先,了解身份证号码的规则: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 11643-1999》,身份证号码由六位地址码、八位出生日期码、三位顺序码和一位校验码组成。顺序码奇数对应男性,偶数对应女性。校验码通过ISO 7064:1983的MOD 11-2方法计算得出。
其次,获取地区数据表:这些数据表可从互联网上找到,包含对应地区代码。
接下来,编写Python代码以生成符合规则的身份证号码:
python
import random
import string
def generate_id():
# 随机生成地址码、出生日期码、顺序码
address_code = ''.join(random.choices(string.digits, k=6))
birth_date = ''.join(random.choices(string.digits, k=8))
gender = '1' if random.randint(0, 1) == 0 else '2' # 生成随机性别,奇数对应男性,偶数对应女性
sequence = str(random.randint(0, 999)) # 随机生成三位顺序码
# 计算校验码
def checksum(code):
weights = [7, 9, 10, 5, 8, 4, 2, 1, 6, 3, 7, 9, 10, 5, 8, 4, 2]
total = sum(int(code[i]) * weights[i] for i in range(17))
return str((11 - total % 11) % 10)
id_code = address_code + birth_date + sequence + checksum(address_code + birth_date + sequence)
return id_code
# 测试生成的身份证号码
print(generate_id())
以上代码提供了一个生成身份证号码的示例,确保生成的号码符合身份证号码的规则。如有任何疑问或发现错误,请随时提出,以便修正。
2. python逻辑运算符有哪些
逻辑运算符用于组合多个条件测试语句。假设“我今年18岁”和“我身高2米”这两个语句,前一个语句是真的,后一个语句是假的,因此,“我今年18岁,并且我身高2米”这个语句是假的。其中,“并且”可以认为是逻辑运算符。Python中有三种逻辑运算符,分别是and、or和not。
一、逻辑运算符and
在某些场景下,需要同时检查两个甚至更多的条件。假设某运动队招收运动员的要求是年龄不得低于14周岁,同时身体健康,使用逻辑运算符and来判断是否符合要求:
在布尔表达式“(math >= 95 and chinese > 85) or (math >= 85 and chinese > 90)”中,使用or运算符连接的两个布尔表达式“math >= 95 and chinese > 85”和“math >= 85 and chinese > 90”只要有一个值为True,返回值就为True。而对于布尔表达式“math >= 95 and chinese > 85”和“math >= 85 and chinese > 90”,都是使用and运算符连接的,故and运算符连接的两个布尔表达式的值必须都为True,返回值才为True。小明的数学成绩是98分,语文成绩是88分,布尔表达式“math >= 95 and chinese > 85”的值为True,“math >= 85 and chinese > 90”的值为False,因此,整个布尔表达式的值为True,打印“小明获得家庭奖学金!”。
关于深度学习的基础问题可以看下这个网页的视频教程,网页链接,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