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Win32编程原理
所谓的Win32开发,就是在C语言的层面上,直接使用Win32
API开发Windows应用程序或者系统程序。虽说现在直接用Win32
API开发应用程序的人已经不多了,但是深入理解Windows系统程序设计原理,仍然是成为Windows开发高手的良好途径。所谓的Win32,其实是一个API规范,与UNIX系统编程接口标准POSIX是相对应的。下面是进行直接的WIN32
SDK方式编程的基本思路或者说是一个框架:
一个Windows程序分为程序代码和UI(User
Interface
用户接口)资源两大部份,两部份最后以RC编译程序整合为一个完整的EXE文件。所谓UI资源是指功能菜单、对话框、程序图标、光标形状等等东西。这些UI资源的实际内容(二进制代码)系借助各种工具产生,并以各种扩展名存在,如
.ico
.bmp
.cur等等。程序员必须在一个所谓的资源描述档(.rc
)中描述它们。RC编译器(
RC.EXE
)读取RC
文件的描述后将所有UI资源文件集中制作出一个.RES
文件,再与程序代码结合在一起,这才是一个完整的
Windows可执行文件。
与控制台程序相同的是,一个Win32程序也必须有一个程序入口点,但是在这儿它不再叫main(),而叫做WinMain(),当WINDOWS的SHELL检测到用户欲执行一个EXE程序,就会调用加载器把程序进行加载,然后调用C
startup
code,后者再调用WinMain(),程序的执行就开始了,WinMain()函数的原型为:
int
CALLBACK
WinMain(
HINSTANCE
hInstance,HINSTANCE
hPrevInstance,LPSTR
lpCmdLine,int
nCmdShow);
下面程序必须进行必要的初始化工作-产生窗口,第一步是注册一个窗口类:用API函数:RegisterClass(),而这个函数需要一个已经定义好的系统结构:WNDCLASS,这个结构里面定义了窗口的种种属性,需要自己定义,但是许多属性都有默认值。然后调用CreateWindow()函数来产生具有上述定义属性的已注册窗口,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它只是生成窗口,但并不显示之,所以还需要调用一个函数ShowWindow()将它显示在屏幕上,做完这些初始化工作以后,系统将进入消息循环:
while
(GetMessage(&msg,
NULL,
0,
0)){
TranslateMessage(&msg);
DispatchMessage(&msg);}
当消息循环捕捉到消息以后将交由窗口函数WndProc()窗口函数进行相应的处理。这样,一个基于消息事件驱动的WIN32程序的雏形就建立了起来。
2. 编程软件的原理(例如C++)
不管用什么编程语言,编程的最根本目的是生成机器可识别的机器语言。
所以编程软件(应该是说集成开发环境)的根本原理是编译器,而编译器的根本原理是编译原理,它就是实现编程语言转化为机器语言的。高级语言编程是在较高的层次上去实现能转化为机器语言的字符序列。
3. 学好 window 编程的关键是什么
C语言是被使用的最广泛的一种高级语言,其历史相当久远。而其发展也相当神速, 从当初的标准C发展到后来的C++。其性能也发生了很多很大的变化。C语言拥有众多的 编译器,其中不乏优秀者众多。从当初的Turbo C引入集成化编译环境后,C语言就以其 灵活性,高效率,可移植性好深入人心。后来发展起来的C++,Java 等语言,无不是在 其基础进行扩充,使其更为灵活,更方便易用。新的C++编译器引入了很多特色。使得 C语言语法更加灵活。摒弃了标准C对语法死板的要求。使得编程随心所欲。这里推荐 Borland C++ 和Visual C++.当然这是指Dos应用,如果开发Windows应用程序,那么当 首推Visual C++.Visual C++的可视化及自动代码生成功能相当强大。尤其它提供的 Wizard 和Appstudio,使得开发程序简直成为一种享受。而且由于Visual C++在各版本 之间的连续性,使得开发者不必经历换版带来的痛苦。从其1.5版直到最新的5.0版 兼容性保持的很好。而且在VC中也包含了控制台应用(Dos),以及Window Application ,application wizard各种应用,所以是一个强大的开发包。
学习C语言,起初会觉得要记的东西太多,这是由于它太灵活了。但是学到一定程度, 就会尝到甜头了。这种灵活性带来的是可读性好,语法简单,效率高。当然C语言最大的 特色还是它的指针,对指针的透彻理解将是今后开发工作中的得力助手。因为在C++中 指针无处不见,很多参数就完全是指针化的。虽然Java中摒弃了指针,那是从安全性 方面考虑。如果从性能上来说,那是大亏了。所以指针是一个核心。 要学好C语言,无非要透彻理解书本概念,辅之以大量上机编程。要想提高应用水平, 就要多看些应用方面的书。比如看看数据结构,然后自己想办法来实现其中的算法。
总之,编程是靠编出来的,不是靠看出来的。在调试程序时,尽量自己解决,实在 解决不了,可以请教老师,总之,独立思考很重要。有条件的话,在网上提问题,可 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坚持下去,相信不久你就会成功的喜悦了。
按照我们现在的教学大纲,教学的主要内容是基础知识、四种结构的的程序设计、函数与数组的应用和一些简单的算法。在学习时,同学们应该把主要精力放在这些部分,通过实践(练习和上机调试等熟练掌握。当然,在初学C语言时,可能会遇到有些问题理解不透,或者表达方式与以往数学学习中不同(如运算符等),这就要求不气馁,不明白的地方多问多想,鼓足勇气进行学习,待学完后面的章节知识,前面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这一方面我感觉是我们同学最欠缺,大多学不好的就是因为一开始遇到困难就放弃,曾经和好多同学谈他的问题,回答是听不懂、不想听、放弃这样三个过程,我反问,这节课你听过课吗?回答又是没有,根本就没听过课,怎么说自己听不懂呢?相应的根本就没学习,又谈何学的好?
学习C语言始终要记住“曙光在前头”和“千金难买回头看”,“千金难买回头看”是学习知识的重要方法,就是说,学习后面的知识,不要忘了回头弄清遗留下的问题和加深理解前面的知识,这是我们学生最不易做到的,然而却又是最重要的。比如:在C语言中最典型的是关于结构化程序设计构思,不管是那种教材,一开始就强调这种方法,这时也许你不能充分体会,但是学到函数时,再回头来仔细体会,温故知新,理解它就没有那么难了。学习C语言就是要经过几个反复,才能前后贯穿,积累应该掌握的C知识。
那么,我们如何学好《C程序设计》呢?
一.学好C语言的运算符和运算顺序
这是学好《C程序设计》的基础,C语言的运算非常灵活,功能十分丰富,运算种类远多于其它程序设计语言。在表达式方面较其它程序语言更为简洁,如自加、自减、逗号运算和三目运算使表达式更为简单,但初学者往往会觉的这种表达式难读,关键原因就是对运算符和运算顺序理解不透不全。当多种不同运算组成一个运算表达式,即一个运算式中出现多种运算符时,运算的优先顺序和结合规则显得十分重要。在学习中,只要我们对此合理进行分类,找出它们与我们在数学中所学到运算之间的不同点之后,记住这些运算也就不困难了,有些运算符在理解后更会牢记心中,将来用起来得心应手,而有些可暂时放弃不记,等用到时再记不迟。
先要明确运算符按优先级不同分类,《C程序设计》运算符可分为15种优先级,从高到低,优先级为1 ~ 15,除第2、3级和第14级为从右至左结合外,其它都是从左至右结合,它决定同级运算符的运算顺序。下面我们通过几个例子来说明:
(1) 5*8/4%10 这个表达式中出现3种运算符,是同级运算符,运算顺序按从左至右结合,因此先计算5 *8=40,然后被4除,结果为10,最后是%(求余数)运算,所以表达式的最终结果为10%10 = 0;
(2)a = 3;b = 5;c =++ a* b ;d =a + +* b;
对于c=++a*b来说,按表中所列顺序,+ +先执行,*后执行,所以+ + a执行后,a的值为4,由于+ +为前置运算,所以a的值4参与运算,C的值计算式为4*5=20而不是3*5=15了;而对于d=a++*b来说,由于a + +为后置运算,所以a值为4参与运算,使得d的值仍为20,而a参与运算后其值加1,值为5。 这个例子执行后,a的值为5,b的值为5,c的值为20,d的值也是20;
(3)(a = 3,b = 5,b+ = a,c = b* 5)
例子中的“,”是逗号结合运算,上式称为逗号表达式,自左向右结合,最后一个表达式的结果值就是逗号表达式的结果,所以上面的逗号表达式结果为40,a的值为3,b的值为8,c的值为40。
(4)a=5;b=6;c=a>b?a:b;
例中的a>b?a:b是一个三目运算,它的功能是先做关系运算a>b部分,若结果为真,则取问号后a的值,否则取冒号后b的值,因此c的值应该为6,这个运算可以用来代替if…else…语句的简单应用。
二.学好C语言的四种程序结构
(1)顺序结构
顺序结构的程序设计是最简单的,只要按照解决问题的顺序写出相应的语句就行,它的执行顺序是自上而下,依次执行。
例如;a = 3,b = 5,现交换a,b的值,这个问题就好象交换两个杯子水,这当然要用到第三个杯子,假如第三个杯子是c,那么正确的程序为: c = a; a = b; b = c; 执行结果是a = 5,b = c = 3如果改变其顺序,写成:a = b; c = a; b = c; 则执行结果就变成a = b = c = 5,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初学者最容易犯这种错误。 顺序结构可以独立使用构成一个简单的完整程序,常见的输入、计算,输出三步曲的程序就是顺序结构,例如计算圆的面积,其程序的语句顺序就是输入圆的半径r,计算s = 3.14159*r*r,输出圆的面积s。不过大多数情况下顺序结构都是作为程序的一部分,与其它结构一起构成一个复杂的程序,例如分支结构中的复合语句、循环结构中的循环体等。
(2) 分支结构
顺序结构的程序虽然能解决计算、输出等问题,但不能做判断再选择。对于要先做判断再选择的问题就要使用分支结构。分支结构的执行是依据一定的条件选择执行路径,而不是严格按照语句出现的物理顺序。分支结构的程序设计方法的关键在于构造合适的分支条件和分析程序流程,根据不同的程序流程选择适当的分支语句。分支结构适合于带有逻辑或关系比较等条件判断的计算,设计这类程序时往往都要先绘制其程序流程图,然后根据程序流程写出源程序,这样做把程序设计分析与语言分开,使得问题简单化,易于理解。程序流程图是根据解题分析所绘制的程序执行流程图。
学习分支结构不要被分支嵌套所迷惑,只要正确绘制出流程图,弄清各分支所要执行的功能,嵌套结构也就不难了。嵌套只不过是分支中又包括分支语句而已,不是新知识,只要对双分支的理解清楚,分支嵌套是不难的。下面我介绍几种基本的分支结构。
①if(条件)
{
分支体
}
这种分支结构中的分支体可以是一条语句,此时“”可以省略,也可以是多条语句即复合语句。它有两条分支路径可选,一是当条件为真,执行分支体,否则跳过分支体,这时分支体就不会执行。如:要计算x的绝对值,根据绝对值定义,我们知道,当x>=0时,其绝对值不变,而x<0时其绝对值是为x的反号,因此程序段为:if(x<0) x=-x;
②if(条件)
else
这是典型的分支结构,如果条件成立,执行分支1,否则执行分支2,分支1和分支2都可以是1条或若干条语句构成。如:求ax^2+bx+c=0的根
分析:因为当b^2-4ac>=0时,方程有两个实根,否则(b^2-4ac<0)有两个共轭复根。其程序段如下:
d=b*b-4*a*c;
if(d>=0)
{x1=(-b+sqrt(d))/2a;
x1=(-b-sqrt(d))/2a;
printf(“x1=%8.4f,x2=%8.4f\n”,x1,x2);
}
else
{r=-b/(2*a);
i =sqrt(-d)/(2*a);
printf(“x1=%8.4f+%8.4fi\n”r, i);
printf(“x2=%8.4f-%8.4fi\n”r,i)
}
③嵌套分支语句:其语句格式为:
if(条件1) ;
else if(条件2)
else if(条件3)
……
else if(条件n)
else
嵌套分支语句虽可解决多个入口和出口的问题,但超过3重嵌套后,语句结构变得非常复杂,对于程序的阅读和理解都极为不便,建议嵌套在3重以内,超过3重可以用下面的语句。
④switch开关语句:该语句也是多分支选择语句,到底执行哪一块,取决于开关设置,也就是表达式的值与常量表达式相匹配的那一路,它不同if…else 语句,它的所有分支都是并列的,程序执行时,由第一分支开始查找,如果相匹配,执行其后的块,接着执行第2分支,第3分支……的块,直到遇到break语句;如果不匹配,查找下一个分支是否匹配。这个语句在应用时要特别注意开关条件的合理设置以及break语句的合理应用。
(3)循环结构:
循环结构可以减少源程序重复书写的工作量,用来描述重复执行某段算法的问题,这是程序设计中最能发挥计算机特长的程序结构,C语言中提供四种循环,即goto循环、while循环、do –while循环和for循环。四种循环可以用来处理同一问题,一般情况下它们可以互相代替换,但一般不提倡用goto循环,因为强制改变程序的顺序经常会给程序的运行带来不可预料的错误,在学习中我们主要学习while、do…while、for三种循环。常用的三种循环结构学习的重点在于弄清它们相同与不同之处,以便在不同场合下使用,这就要清楚三种循环的格式和执行顺序,将每种循环的流程图理解透彻后就会明白如何替换使用,如把while循环的例题,用for语句重新编写一个程序,这样能更好地理解它们的作用。特别要注意在循环体内应包含趋于结束的语句(即循环变量值的改变),否则就可能成了一个死循环,这是初学者的一个常见错误。
在学完这三个循环后,应明确它们的异同点:用while和do…while循环时,循环变量的初始化的操作应在循环体之前,而for循环一般在语句1中进行的;while 循环和for循环都是先判断表达式,后执行循环体,而do…while循环是先执行循环体后判断表达式,也就是说do…while的循环体最少被执行一次,而while 循环和for就可能一次都不执行。另外还要注意的是这三种循环都可以用break语句跳出循环,用continue语句结束本次循环,而goto语句与if构成的循环,是不能用break和 continue语句进行控制的。
顺序结构、分支结构和循环结构并不彼此孤立的,在循环中可以有分支、顺序结构,分支中也可以有循环、顺序结构,其实不管哪种结构,我们均可广义的把它们看成一个语句。在实际编程过程中常将这三种结构相互结合以实现各种算法,设计出相应程序,但是要编程的问题较大,编写出的程序就往往很长、结构重复多,造成可读性差,难以理解,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是将C程序设计成模块化结构。
(4)模块化程序结构
C语言的模块化程序结构用函数来实现,即将复杂的C程序分为若干模块,每个模块都编写成一个C函数,然后通过主函数调用函数及函数调用函数来实现一大型问题的C程序编写,因此常说:C程序=主函数+子函数。 因些,对函数的定义、调用、值的返回等中要尤其注重理解和应用,并通过上机调试加以巩固。
三.掌握一些简单的算法
编程其实一大部分工作就是分析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再以相应的编程语言写出代码。这就要求掌握算法,根据我们的《C程序设计》教学大纲中,只要求我们掌握一些简单的算法,在掌握这些基本算法后,要完成对问题的分析就容易了。如两个数的交换、三个数的比较、选择法排序和冒泡法排序,这就要求我们要清楚这些算法的内在含义,其中选择法排序和冒泡法排序稍难,但只要明白排序的具体过程,对代码的理解就不难了。如用选择法对10个不同整数排序(从小到大),选择法排序思路:设有10个元素a[1]~a[10],将a[1]与a[2]~a[10]比较,若a[1]比a[2]~a[10]都小,则不进行交换,即无任何操作;若a[2]~a[10] 中有一个比a[1]小,则将其中最大的一个(假设为a[i])与a[1]交换,此时a[1]中存放了10个中最小的数。第二轮将a[2]与a[3]~a[10]比较,将剩下9个数中的最小者a[i]与a[2]交换,此时a[2] 中存放的10个数中第2小的数;依此类推,共进行9轮比较,a[1]到a[10]就已按从小到大的顺序存放。即每一轮都找出剩下数中的最小一个,代码如下:
for(i=1;i<=9;i++)
for(j=i+1;j<=10;j++)
if(a[i]>a[j]
{temp=a[i];
a[i]=a[j];
a[j]=temp;
}
4. 学windows核心编程需要什么基础
要在windows平台发展,首先要对标准C++有深入了解。MFC等库中各种虚函数、框架等等都是建立在此基础上的,建议看看《C++ Primer》
要想看懂《windows核心编程》,首先要对VC++有一定的了解,了解它的工作原理。建议看看《Windows程序设计(第五版)》,这本书虽然比较早,里面的一些知识可能已经淘汰,但这本书被称作Windows编程圣经,里面讲解的Windows程序原理至今依然适用。其次,还要对windows的操作系统本身有一定了解,建议看看操作系统原理。
linux和windows这2者之间有很大不同,从操作系统上就有很大差异,而且linux下更喜欢用C编程,windows的话就比较喜欢C++,看《windows核心编程》就可以看出来了。
如果要看linux方面可以看这里,也是我写的,就不粘过来了:
http://..com/question/572450878?&oldq=1
5. 怎样深入了解windows操作系统的原理
这个需要有扎实的计算机知识。
1、首先需要熟练的掌握计算机组成原理和计算机操作系统原理,这是了解一个系统的基础知识。
2、另外需要理解windows操作系统还需要深入的学习一下windows平台的编程和起一些内核的东西的,这样才能深入的理解操作系统原理
6. 编程原理是什么
C语言的学习,一般的方式是,先学C,然后是C++,最好还要有汇编语言和微机原理基础,然后才是Visual C++。这样的方式,对学习者来说,要花费很多时间和耐力。而在学校教学中,也没有时间深入学习Windows编程的实用技术了。
其实,具有了C语言基础后,再有一些基本的C++类的概念,就可以直接学习Windows C编程了。
一、走近Windows C语言
很多语言都把显示一个“Hello,World!”做为第一个入门程序,C语言的第一个程序是这样的:
#include<stdio.h>
main()
{
printf(“Hello,World!”);
}
如果把main函数写成带参数的main函数,应该是:
#include<stdio.h>
main(int arge,char *argv[])
{
printf(“Hello,World!”);
}
Windows C的第一个程序和这个程序在形式和原理上都是一致的,只是有两点不同:
1. 主函数接收的形参不只是命令行中的字符串的个数和字符串的首地址。
2. C语言的很多函数在Windows C中都可以继续使用,但象printf()屏幕显示等函数就不能继续使用了。因为Windows是多任务操作系统,屏幕已不再为某一个应用程序所独有,Windows C应用程序要显示字符串,需要使用Windows提供的API函数,开自己的窗口。
下面是一个最简单的,显示“Hello,World!”的Windows C程序:
#include<windows.h>
APIENTRY WinMain
(HINSTANCE hInstance,HINSTANCE hPrevInstance,
LPSTR lpCmdLine,int nCmdShow)
{
MessageBox(NULL,"Hello,World!",
"第一个Windows C程序",MB_OK|MB_ICONASTERISK);
}
主函数的形参有四个:
1) Hinstance:接收程序运行时当前实例的句柄;
2) HprivInstance:前一个实例的句柄;
3) LpCmdLine:程序命令行指针;
4) NcmdShow:一个用来指定窗口显示方式的整数。
这几个参数的使用我们会在深入的学习中介绍的。显示Hello,Word!字符串,我们使用了一个MessageBox函数,这个函数会在屏幕上显示一个对话框,它的原型是:
int MessageBox(HWND hWnd,LPCTSTR lpText,
LPCTSTR lpCaption,UNIT uType)
四个参数分别是:
1) HWnd:父窗口的句柄;
2) LpText:要显示字符串的指针;
3) LpCaption:对话框标题字符串的指针;
4) UType:显示在对话框上的小图标的类型。
使用这个函数要包含windows.h头文件。调试一下,怎么样?窗口上弹出了一个“第一个Windows C程序”对话框,上面有一行字:“Hello,World!”。世界真的很美好啊!
深入编程:
在C语言中,函数的声明,如果没有指明返回值类型,缺省值为void,这个程序的主函数就没有返回值。不过,在Windows编程时,我们最好养成个好习惯,指明函数的返回值类型,因为在C++中,函数返回值类型是不可以缺省的。而我们在Windows C编程时,还是会用到C++的一些概念,这样做,有利于以后深入地学习。规范一点的程序应该是这样的:
#include<windows.h>
int APIENTRY WinMain
(HINSTANCE hInstance,HINSTANCE hPrevInstance,
LPSTR lpCmdLine,int nCmdShow)
{
MessageBox(NULL,"Hello,World!","第一个Windows C程序",MB_OK|MB_ICONASTERISK);
return 0;
}
这里,我们声明的类型为int型,并且返回一个值0,这样的函数就可以使用在复杂一点的函数调用中了。
在本文中,我们有几处都提到了句柄的概念,句柄和指针的概念不同,它是作为操作系统内部索引表中的一个值来使用的,这样可以防止应用程序直接访问名对象的内部结构,体现了Windows资源管理的优越性。
譬如说,一个窗口找开之后,好对应内存中的一个内存块,这个窗口所在的内存快地址往往会由操作系统做动态的调整,但其却不会随之变化。不过,通过它可以访问这个窗口,所以在使用的时候,可以把它当做指针一样看待。
7. windows编程原理
可以看一下win32消息那本书。还有windows核心编程。我当初学的是跟着一个win95教程学的。windows的窗口管理似乎就是一个DLL,似乎是gdi后来改成了user的一个DLL。大约包括窗口的建立,注册,消息函数的注册,然后就是自己建立一个消息循环来处理操作系统分发过来的消息。
就相当于,自己在家里放了一个公告板,用来做广告,不过广告内容是由操作系统统一发布的。自己拿到这个消息后再去处理。不过油漆工也是操作系统自己的。你只是个代理。大部分的窗口管理系统原理都是这个。
8. WINDOWS是用什么编写的
90%的C语言+10%的汇编语言
windows系统都主要是用C语言编写的
我们在用windows平台上编程的时候,要调用系统API(应用程序接口),这些接口封装在系统的.dll(动态链接库)里面,所有的API函数都是32位平台上的C函数,从windows3.0一直windows95,到现在的win2003,都是基于C函数库的程序集,所以用C函数编出的系统程序系统执行效率最高,当然在底层的一些调用,不排除有些是用汇编编的,但内核大多是用C做的。
另:MFC只是windows系统上API函数的封装,基于面向对象原理,服务于GUI程序设计,MFC从AFX发展而来,已有十多年的历史,最新的MFC6.0,那是设计基于windows系统程序的,而不是用来编写操作系统本身,但也不能完全这样说,系统上有些服务(可以说很多,比如时间)是用MFC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