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我想学软件开发,怎么入门
以我的经验,你这种类型的是非常难得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你这么年轻,这么有志向,想不帮你都不行。还是以我的经验,我觉得你先学一下MASM宏汇编,这个主要是底层设计用的,虽然不是很通用,但对你深入了解计算机系统总体结构、控制体系、工作原理非常有用。然后开始学C++,这时候有前面的基础,掌握起来就容易多了。一旦你学好这两种语言,足以安身立命。
Ⅱ 人工智能一步步渗透教育,学生学习方法要改变吗
编者按:李开复在其新书《人工智能》中有这样一节详细描述了在AI技术一步步渗透教育体系的今天,我们的学生为了适应新技术应该学会怎样的学习方法,其中旁征博引,举例了未来式学习的密涅瓦大学模式和清华姚班的教学新探索,很有借鉴意义,分享给大家。|| 密涅瓦大学的未来式学习 ||
2013年,包括哈佛大学前校长在内的一群美国着名教育家联合创办了一所神秘的四年制本科大学——密涅瓦大学(Minerva Schools at KGI)。第一年招生时,这家大学的录取率低于3%,远低于哈佛大学的8% ~ 9%,是全美录取最严格的本科院校。被密涅瓦大学录取的第一批学生,收到的录取“通知书”是一个精致的小木盒,木盒盒盖上用英文写着“好奇心”的字样,木盒内是一台定制的ipad电脑。只要打开电脑,密涅瓦大学的创始人本·尼尔森(Ben Nelson)就会收到通知,并与学生进行一次视频通话,安排学生在旧金山开始四年的学业。
这么神秘的学校,这么低的录取率,这么有趣的新生报到流程,那么,密涅瓦大学到底有什么过人之处?密涅瓦大学的创始人相信,传统的四年制大学已经无法适应未来的需要,大学教育过程本身需要被改革甚至被颠覆,在线课程、讨论小组、实习实践、自我探索和自我完善将成为今后教育的主流模式。基于这样的思路,密涅瓦大学使用的是一套名为“沉浸式全球化体验”(Global Immersion)的教学方式。密涅瓦大学的所有入学新生都要在旧金山一个独特的校区完成第一年的学业,这一年的主题是“基础”,但学生所学的课程与普通大学一年级的课程有非常大的差异。密涅瓦大学的教育家们相信,让学生付费去学网上随处都可以找到的基本课程,比如基础的计算机导论、经济学导论或是物理学导论,这是得不偿失的事。因此,密涅瓦大学的一年级课程直接将知识课程与四种极其重要的方法论有机结合起来,变成形式分析、实证分析、多元模式交流、复杂系统四大课程板块。形式分析主要用于训练学生精密、合理思考的能力;实证分析重在培养创造性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多元模式交流关注使用不同方法进行有效交流的能力;复杂系统重点在于复杂环境中的有效协作。
图1 密涅瓦大学一年级的四个课程方向
从大二开始,密涅瓦大学的学生们会进入专业课程学习阶段,这一年的主题是“方向”。学生可以跟导师一起,从艺术与人文、计算科学、商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这五个方向中择定自己的专业,也可以选择攻读两个专业。大三的主题是“专注”,要求学生深入各自专业方向的领域内部,培养精深的专业技能。大四的主题是“综合”,重在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最独特的是,除了大一在旧金山外,大二到大四的3年内,学生每年都会到世界上一个不同的地方完成学业。密涅瓦大学分布在全世界的教学地点包括海德拉巴、布宜诺斯艾利斯、台北、首尔、柏林、伦敦等。专业课程教学时,没有死板的课本,也没有传统的填鸭式授课,每堂课同时参与学生人数很少,最多20人,以远程教学、集体讨论为主,学生可以与分布在全球各地的着名教授交流、互动。同时,在教学之余,学生要在当地进入一家与自己学业相关的代表性公司,在实习中培养自己的全面素质,真正学会如何工作。
对于密涅瓦大学的大胆实践,人们有很多争议。密涅瓦大学与谷歌、麦肯锡、高盛等企业有合作关系,培养出来的人才,很多都可以满足这些一线企业的实际需要。但这种近乎颠覆式的模式到底是不是未来最好的教育形式,这恐怕要经过更长时间的检验才能下结论。就拿密涅瓦大学重点采用的远程在线教育的方法来说,其优点是学生可以随时与最优秀的学者互动,从更多不同风格的教授身上汲取知识、经验,但在线教育缺少面对面教学的那种沉浸感,有时候难以深入交流的问题也比较明显。无论如何,实验性的密涅瓦大学给“未来如何学习”提供了一种建议性的答案。
|| 清华姚班的新教学模式探索 ||
其实,在中国着名学府中,有识之士也在积极做着有关新教学模式的探索。在清华大学,姚期智院士创办的清华学堂计算机科学实验班(又称“姚班”)就是其中很有代表性的一个。姚班专注于“因材施教”和教学上的“深耕”“精耕”,设置了阶梯式培养环节:“前两年实施计算机科学基础知识强化训练,后两年实施‘理论和安全’‘系统和应用’两大方向上的专业教育;着力营造多元化、富有活力的学术氛围,建立多方位、多层次的国际学术交流平台。”
姚班对于本科四年课程的设计,与密涅瓦大学有异曲同工的地方。最重要的是,姚班不但提倡多元和专深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还特别鼓励面向实践、面向解决问题的教学氛围。计算机科学本身就是一门强调实践的科学,姚班特别鼓励学生在学习期间参加竞赛,或参加谷歌、微软等科技公司的实习项目。创新工场与姚班之间,也尝试了共建人工智能课程的合作,将最前沿的产业实践经验、创业经验带给姚班的学生。
姚班的学生非常厉害。姚班第一届学生里,就出了一个后来被大家称为“楼教主”的超级牛人——楼天城。楼天城高中期间就聪慧过人,获奖无数,得过国际信息学奥赛金牌。进了姚班之后,更是频繁地参加世界各大编程挑战赛,在网络之星、谷歌全球编程挑战赛、Facebook黑客杯世界编程大赛、Top Coder比赛、ACM大赛中显露出惊人的实力,有“一个人挑落一个队”的传奇故事。在喜欢编程竞赛的后辈学生看来,“楼教主”就是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如探囊取物的“神”级人物。
楼天城的功力不仅仅在于竞赛,在实际工程项目中一样功夫了得。2007年夏天,楼天城就曾在谷歌北京实习,表现不错。随后曾在谷歌自动驾驶团队工作。后来,短期加入Quora后,楼天城入职网络,成为网络无人车团队的中坚力量,在级别上更是成为网络最年轻的T10级工程师(据说深度学习领军级人物吴恩达加入网络时也才是T10级)。最近,楼天城和网络另一位资深工程师James Peng一起离开网络创业,注册了一个名叫Pony.ai的神秘域名。相信楼天城在自己的创业道路上,也能表现不俗。出自姚班的“楼教主”拥有许多姚班学生的共性,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我非常喜欢挑战困难。因此,我希望我工作的地方是一个每天都可以接受有趣的、有挑战性的问题的岗位。”敢于挑战自己,敢于面对有趣的、有难度的问题,这是姚班这种新型教育氛围较容易培养出来的学生特质,而具备这种特质的学生,最容易在人工智能时代作为人类智慧的代表,设计最高效的AI系统,并与AI系统一起创作更大价值。
|| 人工智能时代核心的学习方法 ||
如果要我来总结的话,我觉得,人工智能时代最核心、最有效的学习方法包括:
主动挑战极限
像楼天城那样喜欢并主动接受一切挑战,在挑战中完善自我。如果人类不在挑战自我中提高,也许真有可能全面落伍于智能机器。
从实践中学习
面向实际问题和综合性、复杂性问题,将基础学习和应用实践充分结合,而不是先学习再实践。一边学习一边实践的方法,有些像现代职业体育选手的以赛代练,对个人素质的要求更高,效果也更好。
关注启发式教育
被动的、接受命令式的工作大部分都可以由机器来替代。人的价值更多会体现在创造性的工作中。启发式教育在此非常重要。死记硬背和条条框框只会“堵死”学生灵感和创意的源头。
互动式的在线学习
虽然面对面的课堂仍然将存在,但互动式的在线学习将愈来愈重要。只有充分利用在线学习的优势,教育资源才能被充分共享,教育质量和教育公平性才有切实保证。创新工场投资的VIPKid、盒子鱼等面向教育创新的公司,就是大量使用在线教育、机器辅助教育等手段来帮助孩子学习的范例。
主动向机器学习
未来的人机协作时代,人所擅长的和机器所擅长的必将有很大不同。人可以拜机器为师,从人工智能的计算结果中吸取有助于改进人类思维方式的模型、思路甚至基本逻辑。事实上,围棋职业高手们已经在虚心向AlphaGo学习更高明的定式和招法了。
既学习人人协作,也学习人机协作
未来的“沟通”能力将不仅仅限于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人机之间的沟通将成为重要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目标。学生要从学习的第一天起,就和面对面的或者远程的同学(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机器)一起讨论,一起设计解决方案,一起进步。
学习要追随兴趣
通常来说,兴趣就是那些比较有深度的东西,所以只要追随兴趣,就更有可能找到一个不容易被机器替代掉的工作。无论是为了美,为了好奇心,为了其他原因产生的兴趣,这些兴趣都有可能达到更高层次,在这些层次里,人类才可以创造出机器不能替代的价值。
Ⅲ 楼天城的获奖情况
2001年11月,全国青少年信息学联赛(浙江赛区)一等奖。
2002年8月,全国青少年信息学竞赛三等奖。
2002年10月,全国高中数学联赛(浙江赛区)一等奖。
2002年11月,全国青少年信息学联赛一等奖,浙江赛区第1名。
2003年8月,全国青少年信息学竞赛一等奖,入选国家集训队。
2003年10月,全国高中数学联赛一等奖。
2003年11月,全国青少年信息学联赛一等奖。
2004年5月,国家队选拔赛第一名。
2004年9月,国际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IOI)金牌。
2005年,网络之星程序设计大赛总冠军。
2006年,蝉联网络之星程序设计大赛总冠军。
2006年,Google全球编程挑战赛第三名。
2006年,TopCoder算法中国区第一名。
2006年,ACM/ICPC中国赛区各站冠军。
2007年,带领清华大学队在ACM/ICPC全球总决赛中获得第二名。
2007年,楼天城开发了WalkScript(WalkLan)(Walk脚本),构造了我国GIS软件的第一个测绘地理信息脚本语言。
2008年11月14日,Google全球编程挑战赛冠军。
2008年11月23日,临时代替受伤的同学参加ACM/ICPC杭州赛区,力压群雄夺得第一名。
2009年4月21日,再次带领清华大学队在ACM-ICPC全球总决赛中获得第二名,因为罚时,遗憾与冠军失之交臂。
2009年11月,蝉联Google全球编程挑战赛冠军。
2011年1月,在Facebook举办的2011脸书骇客杯世界编程大赛 (Facebook Hacker Cup 2011)获得第三名。
2012年3月,在Facebook举办的2012脸书骇客杯世界编程大赛中再次获得第三名。
Ⅳ 杭州第十四中学的知名校友
吴贻芳(1893年-1985年),着名女教育家、社会活动家、中国第二位大学女校长。
张琴秋(1904年-1968年),是红军历史上惟一的女师长、方面军女政治部主任,解放后又是共和国第一代女部长。
姜天巢(1901年-1927年),革命烈士。
胡焦琴(1902年-1927年),革命烈士。
楼曼文(1908年-1949年),革命烈士。
陈修良(1907年-1998年),着名的党史专家、老革命家,曾任中共南京地下党市委书记,解放后曾任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副部长。
陈向明(1921年-1989年),新中国少年儿童出版事业的奠基人之一。
斯霞(1910年-2004年),中国当代初等教育专家。
王晓棠(1934年-),电影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曾担任中共第十四大代表、第八届和第九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影协副主席、八一电影制片厂厂长、少将军衔。
张淑仪(1935年-),着名女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电子科学和工程系教授、声学研究所所长、中国声学学会副理事长。
邱爱慈(1941年-),高功率脉冲技术和强流电子束加速器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
王旭烽(1955年—),浙江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国家一级作家、浙江省政协委员、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理事。第五届茅盾文学奖获得者,作品《南方有嘉木》、《不夜之候》。
沈伟光(1959年-),国务院经济体制改革办公室任职,未来学家、信息战专家,美国人称他为“信息战之父”。
汤唯(1979年-),女演艺明星。
霍玲(1947年-),海军少将、海军装备技术部兵器部副部长、海军试验基地副总工程师。
刘锡荣(1942年-),现任第十一届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
陈崇山(1933年-),现任中国妇女研究会顾问、中国社会科学院妇女研究中心理事、中国发展战略学研究会文化发展战略学专业委员会理事等职。
何韵兰(1937年-),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少年儿童美术艺委会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美协理事、全国文联代表大会代表等。
黄书孟(1942年-),现任浙江大学第一副校长、浙江省政协常委、浙江省政协科技教育委员会主任。
周少华(1943年-),曾任国家体改委综合司司长、中国民生银行副行长。
厉玲(1958年-),浙江商界名人,有着“浙江第一职业经理人”、“百货一姐”之称。
蒋泰维(1955年-),现任浙江省科学技术厅厅长、党组书记。
蔡惠明(1945年3月-),浙江省人民政府原秘书长、省国际信托投资公司董事长、浙江商业银行董事长。
彭加瑾(1944年-),记者,编辑,任中国电影评论学会副会长,中国通俗文艺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等职。
闵庚灿(1935年-),韩国国画院院长、韩国第六大画家、西冷印社社员。
琦君(1916年7月24日-2006年6月7日),原名潘希珍,现当代台湾女作家。
楼天城(1986年-),国际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金牌得主,网络之星程序设计大赛冠军、TopCoder算法中国区第一名、ACM/ICPC全球总决赛第二名、google编程挑战第一名。中国公认的大学生计算机编程第一人。
沈桂芳(1932年2月-),中共第十三届党代表,第七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六届全国妇代会特邀代表,第八、第九届全国政协委员。
王小耘(1955年-),着名律师、上海市小耘律师事务所创始合作人,现任上海市政协委员,国家经贸委特聘专家,北京大学特约研究员,国际律师协会会员等职。
王明旭(1960年-),现任美国王氏眼科医院院长、美国范德比尔特大学副教授、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眼科审批委员、美国麦特维国际股份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
郑伟(1959年-),为普渡大学健康科学学院院长、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终身教授。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重点项目和面上项目基金的终审海外专家。
林清和(1948年-),浙江省人大常委会委员、内司委副主任委员。
郑晓林(1962年-),浙江省作家协会党组副书记、秘书长。
裘本友,空军少将。
陈亚男,作家。
徐娇,着名童星。浙江宁波人。代表作《大武当》、《长江七号》、《星空》、《大明猩》。
裘笑梅(1912年-2001年),国家级名老中医,中医妇科专家,“裘氏”妇科创始人。
王文吉,眼科专家,现为《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主编,2000年获中美眼科学会金苹果奖。
周光湖,我国生物电子工程教学奠基人之一。
郑树,曾任浙江医科大学校长,现任浙江大学发展委员会副主任,浙江大学肿瘤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
刘庄(1932年-),中央乐团作曲家。
黄惠康(1955年-), 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法律顾问、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气候变化谈判特别代表、联合国国际法委员会委员。
曹萱龄(1940年-),浙江大学教授,浙江省物理学会副理事长,浙江省第五届政协副主席,民盟浙江省委副主任委员。获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
汪佩真(1899年-1969年),中国基督教新教的重要传播者,号称中国的女司布真。
Ⅳ 信息学奥赛是什么
有一门学科,
是高校自主招生的入场券,
是孩子进入理想学府的敲门砖,
它就是NOIP。
人工智能时代,人才需求迫在眉睫!
2017年被誉为人工智能发展元年,诞生60多年的人工智能终于迎来了井喷式的发展。国家更在2017年宣布:2030年一定要抢占人工智能全球制高点,还要在中小学设置人工智能课程!全球范围内正在掀起人工智能技术革命的热潮,但无论是基础研究、技术研发还是应用等方面,都需要大量人工智能的人才,而目前我们国家在这方面其实面临着巨大的缺口。
《2017全球人工智能人才白皮书》显示,截止到2017年10月,中国人工智能人才的需求缺口已经达到了百万级。2017年前10个月内,AI人才需求量已达2016年的近两倍,2015年的5.3倍,人才需求年复合增长率超200%,国内AI领域人才供应量少,人才严重短缺。
时代背景下,信息学奥赛(NOIP)人才培养的意义
为了弥补人工智能的巨大人才缺口,我们都需要出什么样的努力呢。从国家大的战略规划上,也在大力提倡提升青少年的整体科学素养。专家认为:人工智能需要大量懂算法的计算机专业的人才。作为非常重要的计算机人才培养的渠道,信息学奥赛在现实背景下,又一次成为家长们躲不开的热点话题。
科普小课堂:
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联赛(National Olympiad in Informatics in Provinces,简称NOIP),是高校自主招生认可的五大联赛之一,获得了省级或者国家级的获奖对参加清北等高校自主招生的加分或者保送有重要意义。
自1995年开始举办至今,每年由中国计算机学会统一组织。竞赛编程语言:任选Pascal、C、C++三种语言之一(版本Free Pascal、Dev C++)。
竞赛分提高、普及、入门三个组别,每一组别分初赛和复赛两阶段进行,其中初赛为笔试,内容为有关信息科技和程序设计的基本知识;复赛为上机编程,内容为算法设计与编程解题。
NOIP在同一时间、不同地点以各省市为单位由特派员组织。全国统一大纲、统一试卷。初、高中或其他中等专业学校的学生可报名参加联赛。
联赛分初赛和复赛两个阶段。初赛考察通用和实用的计算机科学知识,以笔试为主。复赛为程序设计,须在计算机上调试完成。参加初赛者须达到一定分数线后才有资格参加复赛。
联赛分普及组和提高组两个组别,难度不同,分别面向初中和高中阶段的学生。初中生可以参加提高组,不过提高组难度更大。
少儿编程是一个新的赛道,他将激活一个新的领域,吸引资本家眼球,对一批待业青年来说无疑是一项很大的福利,为人工智能领域输送一大批人才。
据了解,清北复交等顶级高校的自主招生政策也明显偏好信息学人才。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在年初的国家信息学冬令营前后在长沙展开了“抢人大战”。复旦大学则对信息学选手单独开辟规则,在 2018 年自主招生简章中,对NOIP信息学提高组竞赛360 分以上的选手开启绿灯。
清华、北大、中科大、北航、上交等几十所大学在 2018 自主招生简章中对工科类专业自主招生条件中均提到了对信息学竞赛获奖的要求。
以清华北大为例,仅凭裸分录取的,仅有20%,而在信息学方面有特长的学生,却早早进入了名校的大门。在今年6月初举行的清华、北大信息学体验营上,就有一批初中生被清华、北大提前录取,实际签约数量十分惊人。
50名保送清华姚班的新生中,46名是竞赛大牛
据2018清华姚班50名新生名单公布,有46人是竞赛大牛,其中保送的37人中信息学奥赛选手26人,其中3名IOI(国际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国家队选手,19名NOI(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金牌选手。
信息学奥赛培养的人才将是人工智能亟需的人才
信息学奥赛培养什么样的人才?
对于参加信息学奥赛的学生来说,首先要学习一门编程语言Pascal / C / C++(2022年后将C++语言),然后学基础算法和数据结构,用以解决实际问题。目的是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计算思维和逻辑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综合能力。
而这些都是人工智能的基础知识,学会这些,在人工智能行业行走的路上会更加容易。目前由于信息学进入高考,学会这些,对于高考也是绝对有助益的,前面的清北复交的招生案例我们已经说过。
信息学奥赛得奖冠军都是行业精英,他们是怎么做到的?
前面我们说了,信息学奥赛的冠军大多保送进了名校,但究竟这些冠军都做了些什么呢?毕业后,他们又都会去做什么呢?
比如:
1.在信息检索(搜索引擎、推荐引擎、输入法)领域,作为领军人物的搜狗CEO王小川(IOI 1996 金牌)现在正带领搜狗走上全面人工智能驱动的时代。
2.同样是在信息检索领域,今日头条“抓住”了在IJCAI、AAAI 等顶会上发表多篇论文、曾把人工智能的逻辑推理提高了60~100 倍的吴翼(IOI 2010 银牌)。
3.计算机视觉领域,在旷视科技(Face++)CTO 唐文斌(NOI金牌)的麾下,先后聚集了杨沐(IOI 2007 金牌)、杨弋(IOI 2007 金牌)、周而进(IOI 2009 银牌、IOI 2011 金牌)、范浩强(IOI 2011 金牌)等一批信息学国际级选手。
4.在无人驾驶领域,小马智行(Pony.ai)的CTO 楼天城(IOI2004 金牌)的请来了当今唯一的华人图灵奖获得者姚期智院士做顾问,带领了包括漆子超(IOI2009 金牌)、金策(IOI 2016 金牌)、杜瑜皓(IOI 2015金牌)、吉如一(NOI 金牌,APIO金牌)等在内的一批最强大脑共同攻克无人驾驶难题。
5.在企业智能决策领域,戴文渊(NOI 银牌,ACM-ICPC 全球总冠军)和他的伙伴们创办的“第四范式”正在这一行业大步向前,而这支团队中很多人也曾是NOIP/NOI 赛场上的精英。
6.在微软研究院-人工智能(MicrosoftResearch AI),一年投中机器学习领域顶会ICML 2017 五篇论文的朱泽园(IOI 2005 金牌、IOI 2006 金牌)也在为人工智能领域做着贡献。
7.陈启峰(IOI 2007 金牌)、陈丹琦(IOI 2008 金牌)、鬲融(IOI 2004 金牌)、周源(IOI 2005 金牌)、高逸涵(IOI 2009 金牌)等更多曾经信息学竞赛中的大牛,虽然没有进入产业界,却也在学界为人工智能做着理论基础的研究,为人工智能的未来铺垫道路。
下面,我们再来看个近期比较火爆“清华姚班”大满贯冠军的案例:
2014年被保送到清华姚班的乔明达同学就曾经是信息学奥赛的大满贯得主。战绩如下:
在南外期间,他先后获得
2011年亚太地区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金牌
2012年全国高中数学联赛一等奖
2012年全国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金牌
2013年国际信息学竞赛金牌(全球第二名)
2013年“网络之星”程序设计大赛总决赛第一名
他曾被公派赴牛津大学、悉尼科技大学、卡内基梅隆大学、斯坦福大学参与机器学习理论的研究。
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交叉信息研究院院长姚期智院士表示:中国在2030年实现世界人工智能创新中心目标首先需要解决人工智能发展缺少理论的问题。
Ⅵ 高中信息学奥赛主要搞些什么
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的考核方式是采用封闭式(连续3~4小时)上机编程解题的形式,不限编程语言,竞赛题量通常较大。程序完成后要通过严格的数据测试,这就对同学们编程能力有更高的要求:不但要能编程,编好的程序能运行,而且所设计的程序还要能通过在各种边界条件下和各种环境下设置的测试数据。
这种严格的数据测试方法,对于培养同学们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无疑是很有帮助的。
参赛名额分配:
参赛名额分为基本名额和奖励名额,奖励名额与基本名额比例约为1:2。
1、基本名额:根据上一年竞赛成绩,分别定出各市参加决赛名额的基数。获团体总分前三名的市(A类市)6人,获团体总分第四至八名的市(B类市)4人,其余的市(C类市)1~2人(去年有参赛的市2人,去年无参赛的市1人)。
2、奖励名额:上一年竞赛每获一个高中或初中一等奖、女同学前三名、参赛队员全部获一、二等奖的市均给该市增加1个名额,C类市中成绩最好的2个市各增加1个名额。并规定获校团体前三名的学校各奖励1个名额给原学校。
3、根据91年国际信息学奥林匹克提出的“开展一个鼓励女孩参加信息学竞赛活动”的精神,全国赛从92年开始规定每个省队至少有1个女同学参加。
因此,我们在条例中也规定了A、B类市基本名额中包含有1个女同学名额,如不派女同学参加,则该名额取消。为了鼓励女同学多参赛,条例中也作了“女同学的奖励名额必须派女同学参加,否则该奖励名额无效”的规定。
4、为既保证各市组队的自主性而又保证尖子培养后继有人。条例作了“分配给各市名额,其高初中人数自定,但其差额不得大于1”的规定。
Ⅶ 丰田的理想国
截自丰田官网
而附录中的《丰田行为准则》前段说到,通过公司的内部沟通,我们(为丰田工作的人)努力建立和分享基本价值“相互信任,共同责任”。丰田(丰田汽车公司及其子公司)努力改善业务,使丰田能够继续提供就业和业绩公平、稳定的工作环境。
这是丰田之道,万事建立在“以人为本”之上。
而通过历史我们也看到了丰田的这一点。从1950年那次丰田历史上最大的大罢工浩劫中。丰田明白了,没有企业的成长发展就没有职工生活的安定,反之,没有职工生活的安定也就没有企业的成长发展。
只有得到了员工之心,才能得消费者之心。1962年,丰田与员工签订了《劳资宣言》,建立了相互信任度劳动关系。
如此,丰田悟出了“丰田之道”。其认为员工不好,是管理者的错。只有不断地鼓励员工提高能力,激发出员工的潜能,才能获得企业最大的绩效。换句话来说,只有员工真诚地为其卖命,才能创造出更大的价值。
这,便是丰田的攻心术。
这,也是丰田的终极目标。
写在最后
当财富累积到一定程度,人们应该是往更高的愿景去探索,丰田是如此。
而不管是建造未来城市,还是对人的攻心。这一切都将上升到新的维度,丰田的梦想。
谈及梦想时,我会去追根溯源。看到了丰田创始人——丰田喜一郎的梦想,他想让日本的街道上跑的都是丰田的汽车。
如今,日本街道上跑的并不只有丰田汽车,但丰田成为了世界级巨头,甚至是老大。而这一切都是建立在和平年代的基础上。
或许,他自己都不知道自己真正的梦想——peaceandlove。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Ⅷ 楼天城的介绍
楼天城,杭州人,姚期智院士的得意门生,正是姚教授发现他的才能后把他引上了现在的研究方向,并大力举荐他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和比赛。编程奇才,被称为“楼教主”,清华同学则简称他“教主”。目前在Google总部工作,从事社交网络和机器学习相关问题的研究。
Ⅸ 楼天城的人物经历
楼天城,1986年出生,高中毕业于杭州十四中。2004年保送进清华大学计算机系,2008年进入全球唯一华人图灵奖(计算机诺贝尔奖)得主姚期智院士领导的清华大学理论计算机中心攻读博士。楼天城是中国公认的大学生计算机编程第一人,经常以一人单挑一个队,在CEOI、ACM界无人不晓其大名,人称“楼教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