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51单片机的引脚
51单片机的引脚主要包含主电源和接地线,其中电源输入为VCC(Pin40),连接至5伏电源,接地线为GND(Pin20)。
另外,外接晶振引脚为两根,XTAL1(Pin19)为片内振荡电路的输入端,XTAL2(Pin20)为输出端。
控制引脚有四根:RST/VPP(Pin9)为复位引脚,当出现两个机器周期的高电平,单片机将复位;ALE/PROG(Pin30)是地址锁存允许信号;PSEN(Pin29)为外部存储器读选通信号;而EA/VPP(Pin31)为程序存储器的内外部选通,接低电平读取外部程序存储器指令,接高电平则从内部读取。
另外,可编程输入/输出引脚共有32根。51单片机配备有4组8位的可编程I/O口,分别为P0、P1、P2、P3口,每组有8位(8根引脚),共计32根。
总结而言,51单片机的引脚主要分为主电源、晶振、控制和可编程输入/输出四类,其中引脚功能会根据制造商和型号有所不同,但上述是典型的51单片机引脚配置。欲了解更多内容,请参考相应技术文档。
B. 单片机的引脚有哪些
电源VCC、VSS、VDD、VEE、VPP、Vddf等
解释
VCC:C=circuit 表示电路的意思, 即接入电路的电压
VDD:D=device 表示器件的意思, 即器件内部的工作电压
VEE:发射极电源电压, Emitter Voltage, 一般用于 ECL 电路的负电源电压
VSS:S=series 表示公共连接的意思,通常是指电路公共接地端电压
VPP:不同芯片对Vpp的定义稍有不同,比如电压峰峰值,单片机中Vpp多数定义为编程电压
Vddf:Vddf为Flash(闪存)供电的外部电压
(2)单片机的Vpp是扩展阅读:
单片机的引脚
P0口:可以被定义为数据/地址的低八位,能够用于外部程序/数据存储器。在FIASH编程时,P0 口作为原码输入口,当FIASH进行校验时,P0输出原码,此时P0外部必须被拉高。
P1口:标准输入输出I/O,P1口管脚写入1后,被内部上拉为高,可用作输入。在FLASH编程和校验时,P1口作为第八位地址接收。
P2口:既可用于标准输入输出I/O,也可用于外部程序存储器或数据存储器访问时的高八位地址。P2口在FLASH编程和校验时接收高八位地址信号和控制信号。
P3口:既可以作标准输入输出I/O,也可作为AT89C51的一些特殊功能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