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单片机中断系统使用步骤
中断的基本概念
1.数据传送方式
程序控制方式
无条件传送方式:输入输出操作完全取决于程序的安排,而不管外设的状态。
程序查询方式:先查询外设的当前状态,获得端口信息;I/O操作完全由CPU控制。缺点:浪费CPU时间,效率低。
中断传送方式
CPU不必定时查询接口状态,接口在数据发送或接收数据准备好后通知CPU;
CPU通过执行一个中断服务程序来完成数据传送。
接口没有准备好时,CPU继续执行主程序,提高CPU工作效率。
DMA(Direct Memory Access):直接存储器存取方式
I/O设备在DMA接口控制下直接把成块信息送到主存储器,或从主存储器取出成块信息送给I/O设备,中间不经CPU参与。
比中断、查询方式更加提高了CPU的利用率。
2.中断概念:CPU在正常运行程序时,由于CPU以外某一事件的发生,引起CPU暂停正在运行的程序,而转到为该事件的发生预先安排好的服务程序中去执行。
相关文章
使用单片机实现PWM调光的C语言实例免费下载
使用单片机实现花样灯的C语言实例免费下载
使用单片机实现查表显示LED灯的C语言实例免费下载
使用单片机实现8位LED左移的C语言实例免费下载
使用单片机实现8位LED右移的C语言实例免费下载
使用51单片机实现液晶读写的源代码免费下载
抗抖动计数电路的工作原理及应用设计
使用PIC单片机实现热敏电阻数字化方法详细说明
B. 单片机中断是怎么回事
中断是指CPU在正常执行程序的过程中,由于计算机内部或外部发生了另一事件(如定时时间到,超压报警等),请求CPU迅速去处理,CPU暂时停止当前程序的运行,而转去处理所发生的事件,待发生的事件处理完以后,CPU再返回到原来暂停的地方,继续执行原来程序,这样一个过程称为中断。
设置中断的必要性
1.分时操作 采用中断技术能够使CPU与外围设备并行工作,实现分时操作,大大提高了CPU的利用率。
2.实时处理 实时控制是单片机系统一个重要的应用领域,它要求CPU对工作现场的各种参数和状态的随机变化能够快速响应并加以及时处理,而这些功能只有采用中断技术才能得以实现。
3.故障处理 计算机在运行过程中常常会突然发生故障,如电源掉电、内存出错及程序故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