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51单片机串口通信问题求解
51单片机串口通信接收数据和发送出去,这不是一个整个过程,即接收和发送没有什么关系的,是完全可以只发送,或只接收的,不需要接收就发出去的。
而且不论是接收或发送,每次都是一个字节的,没有什么8个字节的事。
但是每发送一个字节,或接收一个字节,数据本身是8个位,注意是8个位,并不是8个字节。但是串口通信并不是只发送这8位数据,需要加一个起始位和一个停止位,组成一帧数据,共10个位。即是要发送一个字节的8个位,需要加一个头和一个尾,对8位数据包装起来。
‘贰’ 51单片机串口接收数组数据并存储
在使用51单片机进行串口接收数组数据时,可以采用开辟一个接收缓冲区的方法来存储数据。具体代码如下:
首先,定义一个数组变量和一个计数器变量:
#include
#define uchar unsigned char
uchar buf[16], num;
接着,设置中断服务函数,用于处理串口接收到的数据:
void ser_isr() interrupt 4 {
if(RI) {
RI = 0;
buf[num] = SBUF;
num++;
num &= 0x0f;
}
}
在主函数中,进行初始化设置:
TMOD = 0x20;
SCON = 0x50;
TH1 = TL1 = 0xfd;
TR1 = 1;
ES = 1;
EA = 1;
while(1);
其中,TMOD、SCON、TH1、TL1、TR1、ES、EA是用于配置单片机相关寄存器的参数。
TMOD寄存器用于设置定时/计数器的工作模式。
SCON寄存器用于设置串口通信模式,0x50表示模式1,8位数据位,1位停止位,偶校验。
TH1和TL1寄存器用于设置定时/计数器1的初始值,0xfd表示设置为定时模式,定时周期为64ms。
TR1用于启动定时/计数器1。
ES用于使能串口中断。
EA用于使能总中断。
这样的配置能够确保单片机正确接收并存储串口数据。
需要注意的是,num变量的更新方式可以防止数组越界,通过与0x0f进行按位与操作,可以确保num的值始终在0到15之间。
整个程序通过不断循环运行,等待新的串口数据到来,并将其存储到数组buf中。
这种方式适用于需要接收和处理一定数量串口数据的应用场景。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具体需求调整数组buf的大小,以及配置定时/计数器的值,以适应不同的通信速率和数据处理需求。
‘叁’ 关于51单片机串口通信接收多位数据
是你串口中断接收数据溢出了。应该改为
if(RI)
{
receive[i]=SBUF;
i++; //此处的i需要定义为全局变量,不然你每次都会被清零,也就是数据永 远都是recive[0]=SBUF;
if(i>?) //此处填写你的数据最大长度,主程序中数据分析完自后要对i清零。
{
i=0;
}
}
if(TI)
{
TI=0;
........//发送程序
}
‘肆’ 请教一个单片机8位串口发送的问题
由于你把8位的所有位数都用作表示数字,所以导致255以内的数和255以上的数无法分开。
这个问题的关键是怎么让电脑知道你什么时候发的数字是8位的,什么时候发的数字是16位拆成两个8位的对吧!
我这里说一个方法吧!你可以把8位全一作为一个判断符,如果电脑受到一个全一的字符,那么接受到的下两个字节就进行拼接。
例如需要发送254,那么直接发送一个字节即可。
如果发送255,可以这样:
先发送 11111111
然后发送 00000000 11111111
这样拼接得到255
如果是发送 1024,可以这样:
先发送 11111111
然后发送 00000100 00000000
当然,这样可能传输效率有所降低,但也不会太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