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android 线程间通信有哪几种方式
共享内存(变量);
第三方框架:EventBus ;
Handler/AsyncTask;
java 里的 wait(),notify(),notifyAll()
⑵ android子线程如何暂停和唤醒
在子线程中加looper,然后在主线程中向子线程中定义的handler发送消息,通知子线程wait()或者notify(),记得run中的代码块要放在synchronized中,说了大致的思路。
⑶ Android如何阻塞一个线程让其等待一个时间发生之后再继续执行
你所谓的线程阻塞是指的ui线程吗?这应该是从你在开发的经验以及测试当中去体验的,如果你说是用代码去判断线程阻塞的话,估计比较复杂,也没那个必要,android的机制在出现ui线程阻塞的话会出现anr给予用户提示,出现这样的情况是开发者在开发过程中就得去避免的!
⑷ android中怎么让线程长时间休眠线程休眠最长的安全时间是多少
设定一个Timer对象,时间到后触发事件再给handler发消息处理就行,处理完重置timer的时间进入下一个循环即可。随便用wait之类的土办法的话很容易被系统判定为进程挂死然后被kill掉的。
⑸ Android设计问题
等待过程放进子线程(光标附件代码),主线程不会阻塞,会立即继续执行下面的Intent系列语句,然而此时upImage尚未完成,得不到具体的uri,所以会弹出选择打开方式的这种情况。
可以改成如下方式:
两个线程可以不变,但第二个线程wait返回后,post 一个消息到一个handler,handler在主线程中,执行Intent那部分的代码,这样能保证上传完成后才执行Action view的intent,不会出现选择打开方式。
⑹ Android怎么正确使用wait和notify方法
synchronized(obj) {
while(!condition) {
obj.wait();
}
obj.doSomething();
}
当线程A获得了obj锁后,发现条件condition不满足,无法继续下一处理,于是线程A就wait() , 放弃对象锁.
之后在另一线程B中,如果B更改了某些条件,使得线程A的condition条件满足了,就可以唤醒线程A:
synchronized(obj) {
condition = true;
obj.notify();
}
需要注意的概念是:
# 调用obj的wait(), notify()方法前,必须获得obj锁,也就是必须写在synchronized(obj) {…} 代码段内。
# 调用obj.wait()后,线程A就释放了obj的锁,否则线程B无法获得obj锁,也就无法在synchronized(obj) {…} 代码段内唤醒A。
# 当obj.wait()方法返回后,线程A需要再次获得obj锁,才能继续执行。
# 如果A1,A2,A3都在obj.wait(),则B调用obj.notify()只能唤醒A1,A2,A3中的一个(具体哪一个由JVM决定)。
# obj.notifyAll()则能全部唤醒A1,A2,A3,但是要继续执行obj.wait()的下一条语句,必须获得obj锁,因此,A1,A2,A3只有一个有机会获得锁继续执行,例如A1,其余的需要等待A1释放obj锁之后才能继续执行。
# 当B调用obj.notify/notifyAll的时候,B正持有obj锁,因此,A1,A2,A3虽被唤醒,但是仍无法获得obj锁。直到B退出synchronized块,释放obj锁后,A1,A2,A3中的一个才有机会获得锁继续执行
⑺ android需要考虑结束线程吗
Android终止线程的方法前提
线程对象属于一次性消耗品,一般线程执行完run方法之后,线程就正常结束了,线程结束之后就报废了,不能再次start,只能新建一个线程对象。但有时run方法是永远不会结束的。
三种方法可以结束线程:
使用退出标志,使线程正常退出,也就是当run方法完成后线程终止。
使用interrupt()方法中断线程。
使用stop方法强行终止线程(不推荐使用,可能发生不可预料的结果)。
使用退出标志终止线程
使用一个变量来控制循环,例如最直接的方法就是设一个boolean类型的标志,并通过设置这个标志为true或false来控制while循环是否退出。代码如下:
使用stop方法终止线程
程序中可以直接使用thread.stop()来强行终止线程,但是stop方法是很危险的,就象突然关闭计算机电源,而不是按正常程序关机一样,可能会产生不可预料的结果,不安全主要是:thread.stop()调用之后,创建子线程的线程就会抛出ThreadDeatherror的错误,并且会释放子线程所持有的所有锁。
其他注意事项:
前两种方法都可以实现线程的正常退出,也就是要谈的优雅结束线程,第3种方法相当于电脑断电关机一样,是不安全的方法。
⑻ android 强行关闭线程
这个好办,这里有两个线程吧,线程A
线程mSender。
设:让线程A,监视线程mSender
第一步:
在A中定义一个变量:ExecutorService
transThread
=
Executors.newSingleThreadExecutor();
解释:transThread
官方名称是“单一线程池变量”,他是做什么的呢,它就像我们给A的一块赛车场,用来玩遥控赛车。
第二步:
在A中再定义一个变量:
Future
transPending;
解释:transPending就像我给A一个用来控制遥控赛车的遥控器一样
第三步:
在A中定义个线程mSender对象:
private
final
Runnable
mSender
=
new
Runnable()
{
public
void
run()
{
}};
解释:这是你写的对象,他就相当于我给A的一个遥控赛车。
第四步:
在A中添加如下语句:transPending
=
transThread.submit(mSender);
解释:这一步就相当于把赛车(mSender)放入场地(第一步中我们定义的transThread),并且用遥控器“transPending”来控制他。
(注:这里你是否会有疑惑,我没有写"mSender.start()"之类的语句怎么让我的赛车跑起来啊(运行run()方法),放心,有了“transPending
=
transThread.submit(mSender);”这一步,赛车是自动跑起来的,也就是mSender会自动调用run的。)
第五步:
现在你可以用遥控器“transPending”干很多事情了
transPending.cancel(true);无论线程现在是否运行中,立刻终止。
transPending.cancel(false);当前线程若没有运行(比如挂起状态)就终止它。
transPending所做的不止这些。
⑼ android中新声明了一个线程,如何对这个线程进行开始,暂停,再开始呢
class RunnableDemo implements Runnable {
public Thread t;
private String threadName;
boolean suspended = false;
RunnableDemo( String name){
threadName = name;
System.out.println("Creating " + threadName );
}
public void run() {
System.out.println("Running " + threadName );
try {
for(int i = 10; i > 0; i--) {
System.out.println("Thread: " + threadName + ", " + i);
// Let the thread sleep for a while.
Thread.sleep(300);
synchronized(this) {
while(suspended) {
wait();
}
}
}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System.out.println("Thread " + threadName + " interrupted.");
}
System.out.println("Thread " + threadName + " exiting.");
}
public void start ()
{
System.out.println("Starting " + threadName );
if (t == null)
{
t = new Thread (this, threadName);
t.start ();
}
}
void suspend() {
suspended = true;
}
synchronized void resume() {
suspended = false;
notify();
}
}
start为开始,suspend为暂停,resume为恢复。
⑽ android java 线程 wait()函数
简单说wait必须显示用代码唤醒。
wait是Object的方法,也就是说可以对任意一个对象调用wait方法,调用wait方法将会将调用者的线程挂起,直到其他线程调用同一个对象的notify方法才会重新激活调用者,例如:
//Thread 1
try{
obj.wait();//suspend thread until obj.notify() is called
}
catch(InterrputedException e)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