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C51单片机如何从PC机串口接收字符串
1、单片机串口不管从哪
接收数据
都是遵循串口协议的。字符串就是一个挨一个的ASKII码,中间没有加任何东西。2、不发字符串结束标志。3、回车符可以发送,但具体发不发送看你程序了。
⑵ 51单片机如何查看接受缓冲区的数据
通过改变rs1和rs0的值,来更改工作寄存区是采用第几组的。
目前是使用ClearCommError来获取串口缓冲区内的字节数,然后用ReadFile来读取数据。
⑶ 怎样用51单片机接收数组(就是一长串的字母和数字)
定义通讯协议,与字节接收最大间隔时间。因为发送的每帧数据的字节数不相同,所以在下位机上定义一个超时定时器,当收到一个字节后马上开启超时定时器检测是否超时,没有超时的情况下接收的一个字节就要清一下超时定时器的值,这样一帧数据发完后,下位机收不到数据就会超时退出,这一帧数据接收完毕。然后根据定义的协议解析数据。这样做好处就是上位机发送每帧数据长度随意。应用性较强。
⑷ 51单片机怎么接收电脑发送的16位数据
51单片机是8位的,一次只能接一个字节,你这16位的,要分两次的。 电脑串口也是按两次来发送,也就是把这个16位的拆成两个字节,所以每个字节发送都是遵循串口协议的,你在单片机里面开串口接收中断即可。 你可能会疑问,要是第一个字节中断了,进入中断函数接第一个字节后,那第二个字节会不会错过,来不及接收? 这个不会的,上面说了,第二个字节也是按串口标准发的,也就是起始位,数据位,(校验位),结束位。 电脑在发一个字节后,又会接着发第二个字节。可是,要知道串口的波特率是很低的,远远比单片机的处理速度低。当你接了第一个字节,将此字节做一些处理,比如存起来时,电脑可能都还没开始发第二个字节呢,因为电脑发数据的速率是以K为单位的,而单片机处理速度是以M为单位的。 因此,不用担心第二个字节会丢失。
⑸ 关于51单片机如何接收串口的大量数据
这要看你这个大量有多大了,连续接收数据一般都是开辟一个缓冲区,而缓冲区是受内部寄存器空间限制的,最大256个(52单片机),还不能全用做缓冲区,得留下工作寄存器去,位地址也得留下一些,堆栈也得留下一些,所以这些因数都需要考虑到。
如果不开辟缓冲区得话,接收后就处理,可能有丢失一些数据的可能。
⑹ 51单片机通过串口实现数据的发送与接收程序
串口收发,要有通信协议。也就是什么时候开始接收,接收到指令后,转发什么数据。这个要知道,才可以写。而且使用不同的51单片机,其内部寄存器配置是不同的。
一般来说,过程如下:
1,配置串口参数、波特率等,开启串口中断;
void Init_UART()
{
}
2,中断函数里写中断响应函数,根据接收的指令或者数据,执行相应的动作;
程序一般为:
void UART_ISR() interrupt x using y
{
;串口中断处理函数
}
x - 单片机的C51中断号
y - 指定使用的当前工作寄存器组号(0-3 PSW中的RS0,RS1组合)
3,主程序
int main(void)
{
Init_UART();
while(1)
{
;//数据发送函数
}
}
⑺ 51单片机接收多字节数据 串口通信
按发送是四个字节一起出去的,...。
----------------------
它们不是“一起”出去的。
实际上,串行口是按照波特率,把一位一位的二进数,顺序送出去的。
51的接收器,也是按照波特率,一位一位的收。
等到收齐了8个位(如55H),就送到SBUF,并且在RI置一;
再接着收,33H、...等等。
⑻ 请问51单片机如何接收字符串
上位机 与 下位机,发送 与 接收 一串数据,单片机接收 是一个字节 一个字节 接收的
需要有 通讯协议,可以自己设计 一个 如 多机通讯
指令码 机器号 数据1 数据2 - - - 数据n 校验码 结束码
这样 单片机可以判断 接收的数据 类型,接收到数据 先存放在 缓冲区,收到结束码后
再判断 指令 是否是 本机数据,是再按照 数据类型处理。
⑼ 请问51单片机怎么通过串口接收字符串能解释一下代码吗谢谢了
看流程是什么了,如果等待14个字节接收完,那就是for循环,或者while等待。如果只是接收的话,就中断,然后去读数组,超过14个字节就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