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什么是串行异步通信它有哪些特点有哪几种帧格式
串行异步通信是主机与外部硬件设备的常用通讯方式。可以双向传输。
特点:通讯过程中无需同步时钟信号,设备间有时要约定波特率,硬件成本低;异步通讯中字符帧由发送端逐帧发送,发送端和接收端可以由各自的时钟来控制数据的发送和接收,这两个时钟源彼此独立,互不同步。
串行异步通信的典型帧格式是:1位起始位、7位(或8位)数据位、1位奇偶校验位、2位停止位。
(1)单片机串行异步通信扩展阅读:
串行异步通信常用总线类型
1、通用串行总线
通用串行总线作为一种高速串行总线,其极高的传输速度可以满足高速数据传输的应用环境要求,且该总线还兼有供电简单、安装配置便捷、 扩展端口简易、传输方式多样化,以及兼容良好等优点。该接口被广泛用于智能手机中、计算机等。
2、RS-232标准接口
是常用的串行通信接口标准之一,是在1970年由美国电子工业协会(EIA)联合贝尔系统、调制解调器厂家及计算机终端生产厂家共同制定的用于串行通讯的标准。工业控制的RS-232口一般只使用RXD、TXD、GND三条线。
Ⅱ 基于单片机串行接口的异步通信
甲机程序:
#include<reg51.h>
#define uchar unsigned char
uchar sec=0,num=0;
uchar ledtab[]={0xc0,0xf9,0xa4,0xb0,0x99,0x92,0x82,0xf8,0x80,0x90,0xff};
void t0isr() intgerrupt 1
{
TH0=(65536-50000)/256;
TL0=(65536-50000)%256;
num++;
if(num>=20)
{
num=0;
sec++;
if(sec>9)sec=0;
}
}main()
{
uchar temp;
TMOD=0x21;
SCON=0x50;
TH0=(65536-50000)/256;
TL0=(65536-50000)%256;
TH1=0xfd;
TL1=0xfd;
TR0=1;
ET0=1;
TR1=1;
EA=1;
temp=0;
while(1)
{
if(temp!=sec)
{
temp=sec;
P0=ledtab[9-temp]
SBUF=temp;
while(!TI);
TI=0;
}
}
}
乙机程序:
#include<reg51.h>
#define uchar unsigned char
uchar ledtab[]={0xc0,0xf9,0xa4,0xb0,0x99,0x92,0x82,0xf8,0x80,0x90,0xff};
main()
{
uchar temp;
TMOD=0x20;
SCON=0x50;
TH1=0xfd;
TL1=0xfd;
TR1=1;
EA=1;
temp=0;
while(1)
{
if(RI)
{
RI=0;
temp=SBUF;
P0=ledtab9-[temp];
}
}
}
Ⅲ 两个8051单片机之间用方式2串行通信
串行口是单片机与外界进行信息交换的工具,8051单片机的通信方式有两种:
并行通信:数据的各位同时发送或接收。
串行通信:数据一位一位次序发送或接收。
串行通信的方式
异步通信
用一个起始位0表示字符的开始,用停止位1表示字符的结束,中间夹着8个数据位,字符能一个接一个传送
CPU与外设之间必须有字符格式和波特率两项规定
字符格式规定能使双方把0和1串理解成同一种意义,原则上自由制定,通用角度使用标准如ASCII
波特率即数据传输速率,每秒传送的二进制位数,如120字符/s,每个字符10数位,则传送波特率为1200波特
同步通信
去掉了开始结束标志提高速度,但由于数据块传递开始要用同步字符来指示,同时要求由时钟来实现发送端与接收端之间的同步,故硬件较复杂。
通信方向
在串行通信中,把通信接口只能发送或接收的单向传送办法叫单工传送;把数据能双向传递称为双工传送。半双工传送两机之间不能同时进行发送和接收,任一时该,只能发或者只能收信息。全双工传送是能同时发送接收。
串行接口结构
51单片机一个可编程的全双工串行通信接口。可用作异步通信方式(UART),与串行传送信息的外部设备相连接。或用于通过同步或异步标准通信协议进行全双工的8051多机系统,使用TTL或CMOS移位寄存器来扩充I/O口。
8051单片机通过管脚RXD(P3.0,串行数据接收端)和管脚TXD(P3.1,串行数据发送端)与外界通信。SBUF是串行口缓冲寄存器,包括发送寄存器和接收寄存器。它们有相同名字和地址空间,但不会出现冲突,因为它们两个一个只能被CPU读出数据,一个只能被CPU写入数据。
Ⅳ 若串行异步通信波特率为100M,相当于每移传输多少字节
摘要 你好,串行异步通信,也是二进制通信,波特率等于比特率,再换算成字节速率即可。
Ⅳ 单片机串行通信
串行通信是指 使用一条数据线,将数据一位一位地依次传输,每一位数据占据一个固定的时间长度。其只需要少数几条线就可以在系统间交换信息,特别使用于计算机与计算机、计算机与外设之间的远距离通信。
而在单片机中,有一个专门的串行口,用于异步通信方式(UART),与接收串行传输信息的外部设备相连,控制这个串行口的是两个寄存器,分别是状态寄存器和特殊功能寄存器。
状态寄存器(scon)
有八位(每位有相应的地址),用于定义串行口的工作方式和接收,发送的控制
工作方式
方式0:八位同步移位寄存器:有允许信号时,寄存器中的存交换数据的八位同时以固定的波特率移动;(较常用)
方式1:10位UART(波特率可变)
方式2:11位UART (波特率固定)
方式3:11位UART(珀特率由定时器T1控制可变)
波特率:串行通信中收发双方的数据传输率(即每秒传输多少数据)
特殊功能寄存器(pcon)
为了在51单片机上实现电源控制而附加的,功能有可以定义单片机得复位方式等。
Ⅵ 51单片机异步串行通信的帧结构由哪些部分组成。
中央处理器、程序存储器、数据存储器。
51子系列单片机由CPU、数据存储器RAM、程序存储器ROM、特殊功能寄存器、4个I/O口、串行口、定时器/计数器、中断系统等八个功能部件组成。
Ⅶ 单片机多机串行异步通信
//===================================================================== // 多机通讯从机1程序 //cong1.c //writer:谷雨 2008年3月22日于EDA实验室 //注: //===================================================================== #include<reg52.h> #define addr 0x31 //从机1地址 unsigned char receive; unsigned char xx[ ]={"1234567890"}; void Uart_Init(void) { TMOD = 0x20; //定时器T1使用工作方式2 TH1 = 0XF3; TL1 = 0XF3; PCON = 0x00; //SMOD=1; SCON = 0xf0; //工作方式3,9位数据位,波特率9600bit/s,允许接收 TR1 = 1; //开始计时 EA = 1; //中断允许 ES = 1; //串行中断允许 } void Serial_INT() interrupt 4 { if(!RI) return; RI=0; if(RB8==1) { if(SBUF==addr) SM2=0; else SM2=1; } if(RB8==0) receive=SBUF; } void SendOneByte(unsigned char c) { TB8=0; SBUF = c; while(!TI); TI = 0; } void SendListChar(unsigned char *DData,unsigned char Ef) { unsigned char L=0; if(Ef!=0) { for( ;L<Ef;L++) //显示有效长度 SendOneByte(DData[L]); //发送单个字符 }else while (DData[L]!='\0') //发送至字串结束 { SendOneByte(DData[L]); //发送单个字符 L++; //下一个字符 } } void main() { Uart_Init(); while(1) { switch(receive) { case 0xff: break; case 0x01: //在此可以写入要完成的动作,最多可完成256个动作 SendListChar(xx,0); break; case 0x02: break; case 0x33: P1=!P1; //为方便其间,赋值给P1口,测P1口电平来检测该程序 break; default: break; } receive=0xff; } } //===================================================================== // 多机通讯主机程序 //zhuji.c //writer:谷雨 2008年3月22日于EDA实验室 //注:主机先发送地址,接收到应答后,再发送数据 //===================================================================== #include<reg52.h> #define addr1 0x31 //从机1地址 #define addr2 0x32 //从机2地址 unsigned char xx[10]; unsigned char p = 0; void delay_1ms(unsigned int i) { unsigned char j; while ((i--)!=0) {for (j=0;j<125;j++);} } void Uart_Init(void) { TMOD = 0x20; //定时器T1使用工作方式2 TH1 = 0XF3; TL1 = 0XF3; PCON = 0x00; //SMOD=1; SCON = 0xf0; //工作方式3,9位数据位,波特率9600bit/s,允许接收 SM2 = 0; TR1 = 1; //开始计时 EA = 1; //中断允许 ES = 1; //串行中断允许 } void Serial_INT() interrupt 4 { if(!RI) return; ES = 0; RI = 0; xx[p] = SBUF; p++; ES = 1; } void send_addr(unsigned char addr) //发送地址 { p = 0; TB8 = 1; //发送地址帧 SBUF=addr; //发送地址 while(!TI); //等待发送完毕 TI=0; //软件复位TI } void send_data(unsigned char ddata) //发送数据 { TB8=0; //发送数据帧 SBUF=ddata; //发送数据 while(!TI); TI=0; //软件复位TI } void main() { Uart_Init(); delay_1ms(2000); while(1) { send_addr(addr1); //向从机1发地址 send_data(0x33); send_data(0x01); delay_1ms(500); if(xx[9]=='0') P1=0xaa; delay_1ms(500); send_addr(addr2); //向从机2发地址 send_data(0x33); send_data(0x01); delay_1ms(500); if(xx[9]=='9') P1=0x55; delay_1ms(500); } // while(1); }
Ⅷ 什么事串行异步通信,它有什么作用80c51单片机
什么事串行异步通信,它有什么作用?80c51单片机
行异步通信:串行通信的数据或字符是一帧一帧地传送,在异步通信中,一帧数据先用一个起始位“0”表示字符的开始,然后是5~8位数据,即该字符的代码,规定低位在前、高位在后,接下来是奇偶校验码,最后一个停止位“1”表示字符结束。特点:成本低,硬件方便,适合远距离通信,传输速度低。51的UART可以与电脑或其他单片机通信
绿竹别其三分景 红梅正报万家春 春回大地
Ⅸ 51单片机工作在串行异步通信方式,波特率为4800,每秒可以传送多少字节
假设每帧8位数据位,加上起始位和停止位,每帧就是10位。
每秒最多可以传输4800÷10 = 480字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