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线选法编址造成多映像区重叠现象是线选法编址的一大缺陷”请问这句话怎么理解
线选法,是用高位地址线,连接到各个存储器芯片的片选端。
计算机正常工作时,各个存储器芯片,都是单独工作的。
这就要求,这些地址线,每次,只有一条输出低电平,其它,都必须是高电平。
如果,有两条或更多输出了低电平,就会使多片存储器同时读写,这就造成了混乱。
那么,当:多片存储器,共用一个相同的映像区,就称为地址重叠现象。
重叠的地址,是不可用的。
这就是线选法的缺陷。
‘贰’ 单片机管理外部存储器最多需要用到几条地址信号线
一般看单片机地址线数量,多数是16或者8,再多可以通过偏选信号进行进行外扩。
‘叁’ 单片机问题。 用P0、P2作为地址线,选11位地址线、13位地址线、16位地址线是时,寻址范围各是
11位地址线时寻址范围0~2^11-1,即0000H~03FFH
13位地址线时寻址范围0000H~1FFFH
16位地址线时寻址范围0000H~FFFFH
‘肆’ 在单片机中,12根地址线可对多少个字节的存储器单元进行编址
2*2*2*2....(一共12个2) 个字节
‘伍’ 简述单片机的线选法译码方式
例如:单片机剩余地址线数为3根,如果采用线选法,只能做三个片选信号线;但如果改用译码器,3条线译码后 可以译出8种状态线 即可以当作8条片选线使用。
‘陆’ 单片机问题:11条地址线可选 个存储单元,16KB存储单元需要 条地址线。 答:2KB,14。为什么会这个结果。
11条地址线可选__个存储单元, 计算方法:2的11次方=1024,应该是1KB吧?
16KB存储单元需要 __条地址线。 16x 1024 = 2的14次方,故为14条地址线
‘柒’ 单片机如何根据地址线的连接确定内存的地址范围
地址线的根数位n,内存地址范围就是2的n次幂
‘捌’ 知道单片机有11根地址线和8根数据线,怎么计算存储单元每个单元了可以放多少个二进制数
有8根数据线,表示访问数据一次可以访问1个字节(8位)。即一个单元放一个字节,8个二进制位。
有11根地址线,表示编址能从:0 ~ 2的11次方-1。
则存储的大小为:8 * 2的11次方。
如果芯片是8KB的,那么要是数据线是8根(即一个单元为一个字节)。由8KB = 2的13次方,则地址线应该有13根
‘玖’ 单片机中,10根地址线可选几个存储单元,32kb存储单元需要几根地址线
10根地址线
2^10=1024,也就是1K个单元
32KB=2^15,即需要15根地址线,用A0~A14就可以了
51的总线最大能寻址2^16=64KB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