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新手对单片机复位电路电容特性的质疑(电容通交流断直流)
应搞明白,直流分恒定直流和脉动直流,恒定直流电压方向大小均不变化;脉动直流电压方向不变(这才能定性为直流)但大小有变化,这个变化的直流电压交直流电压交流分量。
你说的在直流电路中,一上电后5V的VCC直流电经过电容,因为电容的特性是通交流,断直流,所以电容的负端就已经不再有电压了,这就错了。电容起初是没有电荷的,两端没有电压,直流电上电后,从无到有,这就是交流分量。电容器两端电压不能突变,上电瞬间对直流相当于短路,所以RST上不是低电平而是高电平,随着充电的进行,RST逐渐变为低电平。
② 51单片机内部是交流电还是直流电
。。。。。。。。。。。单片机由直流供电,万用表打到直流20V档,表笔测量二极管两端,红表笔接二极管正,黑接负,相当于和二极管并联,测电流就串入到二极管回路,万用表打到电流档
③ 单片机不是直流供电吗,晶振是怎么震荡起来的
通常单片机的供电电压为直流DC5V,如果使用无源晶振,在芯片供电后, 芯片内部有起震电路, 结合无缘晶振就可以起震,不需要额外供电。如果使用有源晶振,100多M高频,在有源晶振供电范围内供电电压由负载决定 。
【晶振】
晶振全称为晶体振荡器,其作用在于产生原始的时钟频率,这个频率经过频率发生器的放大或缩小后就成了电脑中各种不同的总线频率。以声卡为例,要实现对模拟信号44.1kHz或48kHz的采样,频率发生器就必须提供一个44.1kHz或48kHz的时钟频率。如果需要对这两种音频同时支持的话,声卡就需要有两颗晶振。但是娱乐级声卡为了降低成本,通常都采用SRC将输出的采样频率固定在48kHz,但是SRC会对音质带来损害,而且现在的娱乐级声卡都没有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晶振一般叫做晶体谐振器,是一种机电器件,是用电损耗很小的石英晶体经精密切割磨削并镀上电极焊上引线做成。这种晶体有一个很重要的特性,如果给它通电,它就会产生机械振荡,反之,如果给它机械力,它又会产生电,这种特性叫机电效应。他们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其振荡频率与他们的形状,材料,切割方向等密切相关。由于石英晶体物理性能非常稳定,热膨胀系数非常小,其振荡频率也非常稳定,由于控制几何尺寸可以做到很精密,因此,其谐振频率也很准确。根据石英晶体的机电效应,我们可以把它等效为一个电磁振荡回路,即谐振回路。他们的机电效应是机-电-机-电..的不断转换,由电感和电容组成的谐振回路是电场-磁场的不断转换。在电路中的应用实际上是把它当作一个高Q值的电磁谐振回路。由于石英晶体的损耗非常小,即Q值非常高,做振荡器用时,可以产生非常稳定的振荡,作滤波器用,可以获得非常稳定和陡削的带通或带阻曲线。
【分类】
晶体振荡器也分为无源晶振和有源晶振两种类型。无源晶振与有源晶振(谐振)的英文名称不同,无源晶振为crystal(晶体),而有源晶振则叫做oscillator(振荡器)。无源晶振需要借助于时钟电路才能产生振荡信号,自身无法振荡起来,所以“无源晶振”这个说法并不准确;有源晶振是一个完整的谐振振荡器。石英晶体振荡器与石英晶体谐振器都是提供稳定电路频率的一种电子器件。石英晶体振荡器是利用石英晶体的压电效应来起振,而石英晶体谐振器是利用石英晶体和内置IC共同作用来工作的。振荡器直接应用于电路中,谐振器工作时一般需要提供3.3V电压来维持工作。振荡器比谐振器多了一个重要技术参数:谐振电阻(RR),谐振器没有电阻要求。RR的大小直接影响电路的性能,因此这是各商家竞争的一个重要参数。
晶振可以等效为一个电感,与里面的电容形成振荡回路,能量从电感慢慢到电容,再从电容慢慢到电感,周而复始形成振荡。正半周是电容的充放电过程,负半周是电感的充放电过程。
④ 单片机控制与PLC控制的区别
一、功能特性不同
单片机控制器基于单片机的芯片及其他电子元器件与控制外部电路的集成PCB板组合在一起的控制器叫单片机控制板,通常它是应用于一些简单的工业控制当中。应用C语言或者其他的控制语言来编写控制动作流程以达到工业控制的最终目的,相比而言较为经济实惠。
PLC控制系统是在传统的顺序控制器的基础上引入了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和通讯技术而形成的一代新型工业控制装置,目的是用来取代继电器、执行逻辑、记时、计数等顺序控制功能,建立柔性的远程控制系统。
二、核心原理不同
单片机控制器是CPU的神经中枢,它包括定时控制逻辑电路、指令寄存器、译码器、地址指针DPTR及程序计数器PC、堆栈指针SP等。这里程序计数器PC是由16位(8+8)寄存器构成的计数器。要单片机执行一个程序,就必须把该程序按顺序预先装入存储器ROM的某个区域。
PLC内部工作方式一般是采用循环扫描工作方式,在一些大、中型的PLC中增加了中断工作方式。当用户将用户程序调试完成后,通过编程器将其程序写入PLC存储器中。具有通用性强、使用方便、适应面广、可靠性高、抗干扰能力强、编程简单等特点。
(4)单片机是直流还是交流扩展阅读:
PLC 硬件构成:
1、电源组件
电源组件用于提供PLC运行所需的电源,可将外部电源转换为供PLC内部与案件适用的电源。
2、微处理器CPU及存储器组件
微处理器CPU是PLC的核心器件,CPU因生产厂商各有不同,有采用市场销售的标准芯片,也有采用可编程序控制器专用芯片。存储器组件有两种:ROM和RAM。
3、输入及输出组件
输入和输出组件是PLC与工业生产现场交换数据的界面,与普通计算机不同,PLC的工作环境比较差,需要较强抗干扰能力,输入和输出组件既是为此设计。
⑤ 51单片机的引脚输出电压是直流还是交流
单片机是数字器件,只能控制引脚电平的高低(只能0v或5v),而不能直接控制输出电压
如果想得到
其它的电压,只能以pwm方式输出占空比不同的脉冲信号,滤波后得到不同的平均电压
⑥ 关于单片机的输出电流与电压的困惑
蜂鸣器响不响表面上是电压的影响,而实质上是电流在起作用。与人触电道理是一致的,表面上看起来是电压高,实质上是电流达到一定额度就会触电,与之对比的就是大型蓄电池或者大的电解电容,可能电压不高(不超过36V,有时候甚至只有6V,没想到吧),但也足以致人电击伤或者更严重的伤害。
单片机的输出口虽然有驱动电路,但输出电流的能力非常有限(要看输出电流能力的大小,其实就看有没有散热片就可以了,如果一个芯片要背散热片才能使用,那么它的输出功率能力或者是输出电流能力肯定比较强,相反,不用散热片的,恐怕不会高到哪里去,因为过热的话,三极管会热保护,场效应管会自动限流。)
51单片机输出高电平时的电流输出能力仅有20uA,而驱动一个蜂鸣器的电流起码要达到几十到几百毫安,怎么能驱动得了呢?
在IO口是低电平时,单片机接纳电流的能力有20mA,但也不足以驱动蜂鸣器。必须加驱动电路。而且单片机一般都是用低电平驱动PNP三极管,然后再驱动大的用电器(或负载)。
PS:楼主应该是电子方面的入门级吧。
⑦ 单片机与PLC的区别
一、区别:
1、PLC是建立在单片机之上的产品,单片机是一种可编程的集成芯片。
2、plc就是由单片机加上外围电路做成的 ,单片机开发式底层开发,程序编写用汇编或者c语言比如延时用单片机做程序,要从晶振来计算,而plc就不一样,厂家都提供一个编程软件,可以用梯形图编程。
3、价格不同。单片机开发成本低,一个单片机十几块到几十块,但开发起来,麻烦。PLC 的价格几百,几千,几万,但是开发周期短,见效快。可靠性高 。
4、PLC有有一定的互换性,质量有保证,编程软件正朝标准化方向迈进。而单片机应用系统则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功能千差万别,质量参差不齐,学习、使用和维护都很困难。
5、于量大的配套项目,采用单片机系统具有成本低、效益高的优点,但这要有相当的研发力量和行业经验才能使系统稳定、可靠地运行。最好的方法是单片机系统嵌入PLC的功能,这样可大大简化单片机系统的研制时间,性能得到保障,效益也就有保证。
二、输入单元是PLC与被控设备相连的输入接口,是信号进入PLC的桥梁,它的作用是接收主令元件、检测元件传来的信号。输入的类型有直流输入、交流输入、交直流输入。
三、输出单元也是PLC与被控设备之间的连接部件,它的作用是把PLC的输出信号传送给被控设备,即将中央处理器送出的弱电信号转换成电平信号,驱动被控设备的执行元件。输出的类型有继电器输出、晶体管输出、晶闸门输出。
(7)单片机是直流还是交流扩展阅读:
1、由于PLC大都采用单片微型计算机,因而集成度高,再加上相应的保护电路及自诊断功能,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
2、PLC编程容易。PLC的编程多采用继电器控制梯形图及命令语句,其数量比微型机指令要少得多,除中、高档PLC外,一般的小型PLC只有16条左右。由于梯形图形象而简单,因此容易掌握、使用方便,甚至不需要计算机专业知识,就可进行编程。
3、PLC组态灵活。由于PLC采用积木式结构,用户只需要简单地组合,便可灵活地改变控制系统的功能和规模,因此,可适用于任何控制系统。
4、单片机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是采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把具有数据处理能力的中央处理器CPU、在工业控制领域广泛应用。
⑧ 单片机用的是+5v交流电还是直流电。
肯定是直流电啊。交流220要经过整流、稳压、滤波才得到稳定的直流电
⑨ 单片机采集交流电压
互感器输出的是交流电,应该整流为直流电压。
比较好是采用峰值检波(跟整流是一个意思,输出的是稳定的交流电的峰值)
⑩ 51单片机是由多少伏直流电压供电
51单片机有5V和3.3V工作电压的,如果是5V工作电压,那么选5V直流电压供电。如果是3.3V,最好选3.3V直流电压供电,也可以选5V直流电压供电,内部加一个3.3V稳压,之后给单片机供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