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单片机汇编语言偏移量计算
ORG 00H
MOV R2,#0AH ;--打算从TAB3表中,查出第十个字,即:6758H
TB3: MOV A,R2
ADD A,R2 ;--A乘以2,因为,各个字,地址相差为2
MOV R3,A ;--暂存
ADD A,#6 ;--加上偏移量
MOVC A,@A+PC ;--查出第一字节,67H
XCH A,R3 ;--执行上一条查表时,PC,为此处的地址
;-------此处,和TAB3,相差6字节,故此,在前面加上了6
ADD A,#3 ; --再加一个偏移量
MOVC A,@A+PC ;--查出第二字节,58H
MOV R4,A ;--执行上一条查表时,PC,为此处的地址
;-------此处,和TAB3,相差2字节,又因为查第二字节,故此,在前面加上了3
RET
TAB3:DW 1520,3721,42645,7580
DW 3483,32657,883,9943
DW 10000,40511,6758H,8931
DW 4468,5871,13284,27808
END
计算偏移量,要用每条指令的字节数来计算。
先要写出机器码,才行。
㈡ 单片机指令JNB字母各代表什么意思
JNB就是后边的位操作码为0则跳转到指定的行地址。
这是汇编指令,应该是JNB SWLOOP, NEXT
是JNB就应该有逗号,而且逗号后还有标号,而SWLOOP是引脚,指令意思为:SWLOOP脚为低电平则转到标号NEXT处,否则继续向下执行。
如果SWLOOP是标号,那应该是JNC SWLOOP
这指令意思就不同了,是不进位(Cy=0)则转到SWLOOP处,否则向下执行。
(2)单片机偏移量扩展阅读:
模型为:JNB bit,rel,其中bit为直接寻址位,rel为要转移到的地方,通常是一个标号;它的意思是若bit为0,则转移到rel表示的标号处,否则不转移继续往下执行。
JNB是根据某一位的状态判断转移的,当检测位不是1(NB),即为0时就转移,通常用于判断引脚。例如:JNB P1.0, TEST;
功能:当引脚P1.0为0时,就跳转到TEST。
㈢ 什么叫偏移量单片机知识
程序中的跳转偏移量就是指离你现正在进行这点的上下不同距离的要跳 入的入口地的程序地址到现这正运行地所间隔占用的字节量。可是向上的也可向下的。
㈣ 在单片机原理中,rel具体是什么意思怎么用
rel 是偏移量,就是相对一条指令来说的相对地址 每条指令都是要占用地址的不过写汇编时直接写绝对地址就行 想跳转到哪里就在那里做个标记 象 xx:这样djnz r7,xx;就在满足要求的时候就能跳转到地址为xx:的地方了,编译时汇编程序会自动将绝对地址换算成偏移量 在写跳转时候 不用管rel什么的例如:SJMP rel ;中跳到PC+2+rel 中PC表示 sjmp这条指令的地址 每条指令都有他的地址(都有它的PC指针地址的)其中中2是这整条语句的长度 这整体的意思就是 要跳到 这整条语句开始的地址 加上被它这条地址占据的2个地址 再加rel偏移量在实际编程中只要在一个地方标记xx:语句;当运行到sjmp xx;的时候就会跳到标记地址为xx的地方了 其中xx可以使任何标记
㈤ 单片机中rel什么作用
单片机中rel代表一个偏移量。
计算机汇编语言中的偏移量是把存储单元的实际地址与其所在段的段地址之间的距离称为段内偏移,也称为“有效地址或偏移量”。
段地址左移四位,与有效地址相加,就构成了逻辑地址。一般而言,段地址是cpu自己独立编制的,但是偏移量是程序员编写的。偏移量就是程序的逻辑地址与段首的差值。
(5)单片机偏移量扩展阅读
在实模式中,内存比保护模式中的结构更令人困惑。内存被分割成段,并且,操作内存时,需要指定段和偏移量。
段-寄存器这种格局是早期硬件电路限制留下的一个伤疤。地址总线在当时有20-bit。然而20-bit的地址不能放到16-bit的寄存器里,这意味着有4-bit必须放到别的地方。因此,为了访问所有的内存,必须使用两个16-bit寄存器。
这一设计上的折衷方案导致了偏移量格局。最初的设计中,其中一个寄存器只有4-bit有效,然而为了简化程序,两个寄存器都是16-bit有效,并在执行时求出加权和来标识20-bit地址。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偏移量
㈥ 51单片机偏移量-128~127是怎么计算出来的
摘要 找到每条指令的字节数 把要跳过的所有指令的字节数都加起来就是偏移量
㈦ 51单片机的偏移量rel的范围-128~127是怎么算出来的
摘要 MCS-51单片机的相对寻址方式 中的 rel 偏移量的范围是 -128~127
㈧ 单片机:AJMP指令的跳转范围是2K,SJMP $ 偏移量是多少
SJMP的偏移量是8位补码,-128~+127。
㈨ 单片机中跳转指令偏移量如何计算
MOVC A,@A+DPTR;偏移量的计算只要将INC A;加一指令,将累加器A的数据加一就可改变(因为查表指令是查数据,数据是单字节的,所以加一即可)。例如:TAB:DB 30H,55H,83H;TAB是表头,DB是列表的意思。如果上述中累加器@A=00H,则查表指令后,A就等于30H。如累加器@A等于02H,查表指令后,A等于83H。就是说改变@A的偏移量就可查出对应的数值。@A=00H时查出的数据是30H,@A=01H时查出的数据是55H,@A=02H时查出的是83H,其他的我想你应该会推算了吧
㈩ 关于单片机两种查表指令偏移量的算法 偏移量怎么计算啊帮帮忙
找到每条指令的字节数
把要跳过的所有指令的字节数都加起来就是偏移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