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植物蒸騰作用的方式、指標有哪些植物的蒸騰作用的方式、指標有哪些
兩種方式,氣孔蒸騰和角質膜蒸騰,常用指標有三個,蒸騰速率,整天效率和蒸騰系數
❷ 影響蒸騰作用的內外條件
蒸騰速率取決於向外擴散的力和擴散途徑的阻力.葉內(即氣孔下腔)和外界之間的蒸汽壓差制約著蒸騰速率.蒸汽壓差大時,水蒸氣向外擴撒力大,蒸騰速率快,反之就慢.氣孔阻力包括氣孔下腔和氣孔的形狀和體積,也包括氣孔的開度,其中以氣孔開度為主.氣孔阻力大,蒸騰慢;氣孔阻力小,蒸騰快.
(一) 外界條件
凡是影響葉內外蒸汽壓差的外界條件都可以影響蒸騰作用.
(1) 光照 光照是影響蒸騰作用的最主要的外界條件.光照可以提高葉面溫度,葉片溫度高於大氣溫度,使葉內外的蒸汽壓差增大,蒸騰速率更快.此外,光照促使氣孔開放,減少內部阻力,從而增強蒸騰作用.
(2)空氣相對濕度 大氣相對濕度增大時,葉內外蒸汽壓差就變小,蒸騰變慢;反之,加快.
(3)溫度 當相對濕度相同時,溫度越高,蒸汽壓越大.當溫度相同時,相對濕度越大,蒸汽壓越大.葉片氣孔下腔的相對濕度總是大於空氣的相對濕度,葉片溫度一般比氣溫高一些,厚葉更是顯著,因此,當大氣溫度增加時,氣孔下腔蒸汽壓的增加大於空氣蒸汽壓的增加,所以葉內外的蒸汽壓差增大,有利於水分從葉內逸出,蒸騰加強.
(4)風 微風能將氣孔邊的水蒸汽吹走,補充一些相對濕度較低的空氣,擴散層變薄或消失,外部擴散阻力減小,蒸騰就加快.強風可導致氣孔關閉,內部阻力加大,進而使蒸騰顯著減弱.
(二)內部因素
氣孔和氣孔下腔都直接影響著蒸騰速率.氣孔頻度和氣孔大小直接影響內部阻力.在一定范圍內,氣孔頻度大且氣孔大時,蒸騰較強;反之,則蒸騰較弱.氣孔下腔容積大時,即暴露在氣孔下腔的濕潤細胞壁面積大,可以不斷補充水蒸氣,保持較高的相對濕度,蒸騰就快,否則較慢.
葉片內部面積大小也影響蒸騰速率.因為葉片內部面積增大,細胞壁的水分變成水蒸氣的面積就增大,細胞間隙充滿水蒸汽,葉內外蒸汽壓差大,有利於蒸騰.
(三)減慢蒸騰速率的途徑
一方面要使根系生長健壯,增加吸水能力;另一方面要減少蒸騰,以免因蒸騰過大,水分供應不上而枯萎,這在乾旱環境中更為重要.所以,在作物移栽時,要盡量保持幼根;適當去掉一部分枝葉;選擇適合的時間進行.
蒸騰作用的指標
蒸騰作用常用的指標有下列3種:
1、蒸騰速率 植物在一定時間內單位葉面積蒸騰的水量.
2、蒸騰比率 植物在一定生長期內積累干物質與蒸騰失水量的比值.
3、蒸騰系數 植物製造累積1g干物質蒸騰消耗水分的克數,是蒸騰比率的倒數.
❸ 蒸騰作用與溫度有何關系
溫度。因為植物的蒸騰作用主要受溫度的影響,在一天的氣溫中,中午的溫度比較高,蒸騰作用就會減弱,以減弱植物體內水分的散失。同時濕度也會影響,水生植物氣孔含量很少,蒸騰作用很弱
影響蒸騰作用的外界因素 (1) 光:光促進氣孔的開啟,蒸騰增加。 (2) 水分狀況:足夠的水分有利於氣孔開放,過多的水分反而使氣孔關閉。 (3) 溫度:氣孔開度一般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但溫度過高失水增大也可使氣孔關閉。 (4) 風:微風有利於蒸騰,強風蒸騰降低。 (5)CO2 濃度: CO2 濃度低促使氣孔張開,蒸騰增強。 蒸騰的指標:蒸騰強度(蒸騰速率),蒸騰效率,蒸騰系數。 降低蒸騰的途徑: (1) 減少蒸騰面積; (2) 改善植物生態環境; (3) 應用抗蒸騰劑。 若過度蒸騰,植物易出現萎蔫現象。
❹ 蒸騰作用的問題
夏天
冬天
氣孔關閉
❺ 植物蒸騰作用的方式、指標有哪些拜託了各位 謝謝
方式是通過氣孔調節散失水分,指示是蒸騰強度(好像是每小時的去水量除以葉表面積吧)
麻煩採納,謝謝!
❻ 什麼是蒸騰作用
蒸騰作用(transpiration)是水分從活的植物體表面(主要是葉子)以水蒸汽狀態散失到大氣中的過程,是與物理學的蒸發過程不同,蒸騰作用不僅受外界環境條件的影響,而且還受植物本身的調節和控制,因此它是一種復雜的生理過程。植物幼小時,暴露在空氣中的全部表面都能蒸騰。
蒸騰作用的方式
過氣孔蒸騰。幼嫩葉子的角質蒸騰可達總蒸騰量的1/3到1/2。一般植物成熟葉片的角質蒸騰,僅占總蒸騰量的3%~5%。因此,氣孔蒸騰是中生和旱生植物蒸騰作用的主要方式。 (三)蒸騰作用的部位 植株幼小的時候,暴露在空氣中的全部表面都能蒸騰。植物長大後,莖枝形成木栓,這時莖枝上的皮孔可以蒸騰,木本植物特有。但是皮孔蒸騰量極小,約佔0.1%。植物的蒸騰作用絕大部分是在葉片上進行的。分為角質蒸騰(5%~10%)和氣孔蒸騰(主要形式)。 二、氣孔蒸騰 氣孔是植物進行體內外氣體交換的重要門戶。水蒸氣、CO2、O2都要共用氣孔這個通道,氣孔的開閉會影響植物的蒸騰、光合、呼吸等生理過程。 氣孔是植物葉片表皮組織的小孔,一般由成對的保衛細胞(guard cell)組成。保衛細胞四周環繞著表皮細胞,毗連的表皮細胞如在形態上和其它表皮細胞相同,就稱之為鄰近細胞(neighbouring cell),如有明顯區別,則稱為副衛細胞(subsidiary cell)。保衛細胞與鄰近細胞或副衛細胞構成氣孔復合體。保衛細胞在形態上和生理上與表皮細胞有顯著的差別。 (一) 氣孔的形態結構及生理特點 1. 氣孔數目多、分布廣 氣孔的大小、數目和分布因植物種類和生長環境而異(表2-3)。一般單子葉植物葉的上下表皮都有氣孔分布,而雙子葉植物主要分布在下表皮。浮水植物氣孔都分布在上表皮。 2. 氣孔的面積小,蒸騰速率高 氣孔一般長約7~30μm ,寬約1~6μm。而進出氣孔的CO2和H2O分子的直徑分別只有0.46nm和0.54nm,因而氣體交換暢通。氣孔在葉面上所佔面積百分比,一般不到1%,氣孔完全張開也只佔1%~2%,但氣孔的蒸騰量卻相當於所在葉面積蒸發量的10%~50%,甚至達到100%。也就是說,經過氣孔的蒸騰速率要比同面積的自由水面快幾十倍,甚至100倍。這是因為氣體通過多孔表面擴散的速率,不與小孔的面積成正比,而與小孔的周長成正比。這就是所謂的小孔擴散律(small pore diffusion law)。這是因為在任何蒸發面上,氣體分子除經過表面向外擴散外,還沿邊緣向外擴散。在邊緣處,擴散分子相互碰撞的機會少,因此擴散速率就比在中間部分的要快些。擴散表面的面積較大時(例如大孔),邊緣周長與面積的比值小,擴散主要在表面上進行,經過大孔的擴散速率與孔的面積成正比。然而當擴散表面減小時,邊緣周長與面積的比值即增大,經邊緣的擴散量就占較大的比例,且孔越小,所佔的比例越大,擴散的速度就越快(表2-4)。表2-4 相同條件下水蒸氣通過各種小孔的擴散小孔直徑(mm)擴散失水(g)相對失水量小孔相對面積小孔相對周長同面積相對失水量。 3.保衛細胞體積小,膨壓變化迅速 保衛細胞比表皮細胞小得多。一片葉子上所有保衛細胞的體積僅為表皮細胞總體積的1/13或更小。因此, 只要有少量溶質進出保衛細胞,便會引起保衛細胞膨壓(turgor pressure)迅速變化,調節氣孔開閉。 4. 保衛細胞具有多種細胞器 保衛細胞中細胞器的種類比其他表皮細胞中的多,特別是含有較多的葉綠體。保衛細胞中的葉綠體具有光化學活性,能進行光合磷酸化合成ATP,只是缺少固定CO2的關鍵酶Rubisco,但是保衛細胞的細胞質中含有PEP羧化酶,能進行PEP的羧化反應,其產物為蘋果酸(PEP+HCO3-→蘋果酸)。葉綠體內含有澱粉體,在白天光照下澱粉會減少,而暗中澱粉則積累。這和正常的光合組織中恰好相反。此外,保衛細胞中還含有異常豐富的線粒體,為葉肉細胞的5~10倍,推測其呼吸旺盛,能為開孔時的離子轉運提供能量。 5. 保衛細胞具有不均勻加厚的細胞壁及微纖絲結構 高等植物保衛細胞的細胞壁具有不均勻加厚的特點。例如水稻、小麥等禾本科植物的保衛細胞呈啞鈴形(mbbell shape),中間部分細胞壁厚,兩端薄,吸水膨脹時,兩端薄壁部分膨大,使氣孔張開;棉花、大豆等雙子葉植物和大多數單子葉植物的保衛細胞呈腎形(kidney shape),靠氣孔口一側的腹壁厚,背氣孔口一側的背壁薄。並且在保衛細胞壁上有許多以氣孔口為中心輻射狀徑向排列的微纖絲, 它限制了保衛細胞沿短軸方向直徑的增大(圖2-11)。當保衛細胞吸水,膨壓加大時,外壁向外擴展,並通過微纖絲將拉力傳遞到內壁,將內壁拉離開來,氣孔就張開。圖 2-11 保衛細胞壁上徑向排列的?微纖絲與氣孔的運動 實線為氣孔開放時,虛線氣孔關閉時上圖為橫切面,下圖為表面觀 6 .保衛細胞與周圍細胞聯系緊密 保衛細胞與副衛細胞或鄰近細胞間沒有胞間連絲,相鄰細胞的壁很薄,質膜上存在有ATPase、K+通道,另外在保衛細胞外壁上還有外連絲(ectodesmata)結構,它也可作為物質運輸的通道。這些結構有利於保衛細胞同副衛細胞或鄰近細胞在短時間內進行H+、K+交換,以快速改變細胞水勢。而有胞間連絲的細胞,細胞間的水和溶質分子可經胞間連絲相互擴散,不利於二者間建立滲透勢梯度。 另外,保衛細胞能感受內、外信號而調節自身體積,從而控制氣孔大小,主宰植物體與外界環境間的水分、氣體等交換。因此,保衛細胞可說得上是植物體中奇妙的細胞。夠降低葉片表面的溫度。
環境意義
為大氣提供大量的水蒸氣,使當地的空氣保持濕潤,使氣溫降低,讓當地的雨水充沛,形成良性循環。
生理意義
蒸騰作用的生理意義有下列三點: 1.蒸騰作用是植物對水分的吸收和運輸的一個主要動力,特別是高大的植物,假如沒有蒸騰作用,由蒸騰拉力引起的吸水過程便不能產生,植株較高部分也無法獲得水分。 2.由於礦質鹽類(無機鹽)要溶於水中才能被植物吸收和在體內運轉,既然蒸騰作用是對水分吸收和流動的動力,那麼,礦物質也隨水分的吸收和流動而被吸入和分布到植物體各部分中去。所以,蒸騰作用對這兩類物質在植物體內運輸都是有幫助的。 3.蒸騰作用能夠降低葉片的溫度。太陽光照射到葉片上時,大部分能量轉變為熱能,如果葉子沒有降溫的本領,葉溫過高,葉片會被灼傷。而在蒸騰過程中,水變為水蒸氣時需要吸收熱能(1g水變成水蒸氣需要能量,在20℃時是2444.9J,30℃時是2430.2J),因此,蒸騰能夠降低葉片表面的溫度。
蒸騰作用: 在植物體進行生命活動的過程中,不斷向空氣散發水分,水分以氣態在植物體內散發到體外的過程。 它受光照強度、環境溫度、空氣濕度和空氣流動狀況等因素的影響。葉是蒸騰作用的主要器官。
編輯本段影響蒸騰作用的外界因素
(1) 光:光促進氣孔的開啟,蒸騰增加。 (2) 水分狀況:足夠的水分有利於氣孔開放,過多的水分反而使氣孔關閉。 (3) 溫度:氣孔開度一般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但溫度過高失水增大也可使氣孔關閉。 (4) 風:微風有利於蒸騰,強風蒸騰降低。 (5)CO2 濃度: CO2 濃度低促使氣孔張開,蒸騰增強。 蒸騰的指標:蒸騰強度(蒸騰速率),蒸騰效率,蒸騰系數。 降低蒸騰的途徑: (1) 減少蒸騰面積; (2) 改善植物生態環境; (3) 應用抗蒸騰劑。 若過度蒸騰,植物易出現萎蔫現象。
土壤中的水分→根毛→根內導管→莖內導管→葉內導管→氣孔→大氣
❼ 蒸騰作用的生理意義和蒸騰作用的指標分別是什麼
蒸騰作用的生理意義:1.蒸騰作用是植物對水分吸收和運輸的主要動力;2.促進植物體對礦質元素和有機物的吸收和運輸;3.蒸騰作用通過水分蒸發帶走了大量熱量,降低了葉片的溫度,從而減少了高溫對葉片的灼傷.4.生理指標:蒸騰速率、蒸騰比率、蒸騰系數.
❽ 什麼是植物葉的蒸騰它有什麼作用
蒸騰作用 是水分從活的植物體表面(主要是葉子)以水蒸汽狀態散失到大氣中的過程。與物理學的蒸發過程不同,蒸騰作用不僅受外界環境條件的影響,而且還受植物本身的調節和控制,因此它是一種復雜的生理過程。植物幼小時,暴露在空氣中的全部表面都能蒸騰。
成長植物的蒸騰部位主要在葉片。葉片蒸騰有兩種方式:一是通過角質層的蒸騰,叫做角質蒸騰;二是通過氣孔的蒸騰,叫做氣孔蒸騰,氣孔蒸騰是植物蒸騰作用的最主要方式。蒸騰作用的生理意義:它是植物吸收和運輸水分的主要動力,可加速無機鹽向地上部分運輸的速率,可降低植物體的溫度,使葉子在強光下進行光合作用而不致受害。植物蒸騰丟失的水量是很大的。據估計1株玉米從出苗到收獲需消耗四、五百斤水。自養的綠色植物在進行光合作用過程中,必須和周圍環境發生氣體交換。因此,植物體內的水分就不可避免地要順著水勢梯度丟失,這是植物適應陸地生活的必然結果。適當地抑制蒸騰作用,不僅可減少水分消耗,而且對植物生長也有利。在高濕度條件下,植物生長比較茂盛。蔬菜等作物生產中,採用噴灌可提高空氣濕度,減少蒸騰,一般比土壤灌溉可增產。
蒸騰作用的過程如下:土壤中的水分根毛→根內導管→莖內導管→葉內導管→葉肉細胞→氣孔→大氣
蒸騰作用的生理意義有下列三點:
1.蒸騰作用是植物對水分的吸收和運輸的一個主要動力,特別是高大的植物,假如沒有蒸騰作用,由蒸騰拉力引起的吸水過程便不能產生,植株較高部分也無法獲得水分。
2.由於礦質鹽類要溶於水中才能被植物吸收和在體內運轉,既然蒸騰作用是對水分吸收和流動的動力,那麼,礦物質也隨水分的吸收和流動而被吸入和分布到植物體各部分中去。植物對有機物的吸收和有機物在體內轉運也是如此。所以,蒸騰作用對吸收礦物質和有機物,以及這兩類物質在植物體內運輸都是有幫助的。
3.蒸騰作用能夠降低葉片的溫度。太陽光照射到葉片上時,大部分能量轉變為熱能,如果葉子沒有降溫的本領,葉溫過高,葉片會被灼傷。而在蒸騰過程中,水變為水蒸氣時需要吸收熱能(1g水變成水蒸氣需要能量,在20℃時是2444.9J,30℃時是2430.2J),因此,蒸騰能夠降低葉片的溫度。
影響蒸騰作用的外界因素
(1) 光:光促進氣孔的開啟,蒸騰增加。
(2) 水分狀況:足夠的水分有利於氣孔開放,過多的水分反而使氣孔關閉。
(3) 溫度:氣孔開度一般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但溫度過高失水增大也可使氣孔關閉。
(4) 風:微風有利於蒸騰,強風蒸騰降低。
(5)CO2 濃度: CO2 濃度低促使氣孔張開,蒸騰增強。
蒸騰的指標:蒸騰強度(蒸騰速率),蒸騰效率,蒸騰系數
降低蒸騰的途徑: (1) 減少蒸騰面積; (2) 改善植物生態環境; (3) 應用抗蒸騰劑。
❾ 蒸騰的度量
常用的蒸騰作用的定量指標有: ( transpiration ratio ) 植物每消耗 1kg
水所生產干物質的克數,或者說,植物在一定時間內干物質的累積量與同期所消耗的水量之比稱為蒸騰比率或蒸騰效率。 ( transpiration coefficient ) 植物製造 1g 干物質所消耗的水量( g )稱為蒸騰系數(或需水量, water
requirement ),它是蒸騰比率的倒數。 (1) 光:光促進氣孔的開啟,蒸騰增加。
(2) 水分狀況:足夠的水分有利於氣孔開放,過多的水分反而使氣孔關閉。
(3) 溫度:氣孔開度一般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但溫度過高失水增大也可使氣孔關閉。
(4) 風:微風有利於蒸騰,強風蒸騰降低。
(5)CO2 濃度: CO2 濃度低促使氣孔張開,蒸騰增強。 蒸騰強度(蒸騰速率),蒸騰效率,蒸騰系數
8. 降低蒸騰的途徑:
(1) 減少蒸騰面積;
(2) 改善植物生態環境;
(3) 應用抗蒸騰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