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什麼是"卡通"卡通,'和"動畫"有何區別
卡通的出現與早期發展
如果想了解什麼是卡通, 那麼就不妨先從「卡通」這個詞的由來講起。
卡通,是英語「cartoon」的漢語音譯。對於這個詞的詞源,有兩種不同說法:其一是說它來自法語中的「carton」(圖畫);其二是說它源自義大利語中的「cartone」(紙板)。
從卡通的詞源上,我們就能夠確切的獲知,卡通作為一種藝術形式最早起源於歐洲。而在近代歐洲,有兩個促使卡通出現的重要歷史條件:首先,資本主義萌芽的發展,壯大了市民階層的力量,導致社會結構的重大變化。其次,自文藝復興運動以來,自由開放的藝術理念開始為社會所接受。這兩個條件的相互作用,使得傳統繪畫走下了中世紀的神壇,日益接近平民的審美趨向,給以簡御繁的卡通畫提供了產生的社會基礎。同時,作為市民階層表達自身要求的手段,卡通畫也被賦予了更為廣泛的政治內涵。
在十七世紀的荷蘭,畫家的筆下首次出現了含卡通誇張意味的素描圖軸。而以法國人奧諾雷·杜米埃(1808-1879)為代表的諷刺漫畫家,更是將政治卡通發展到了藝術的高度。時至今日,政治卡通依然是西方大眾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在卡通藝術的發展史上,英國扮演了一個相當重要的角色。眾所周知,英國是最早建立現代議會民主政治的國家,同時也是最早進入產業革命的國家之一。民主政治的確立,保證了人民言論和出版的自由,為卡通藝術的發展提供了社會基礎;產業革命的興起,引發了報刊出版業的繁榮,為卡通藝術的發展提供了物質保證。
早在17世紀末,英國的報刊上就已經出現了許多類似卡通的幽默插圖,但是由於缺乏專職畫家和固定的藝術風格,因此還算不上真正的卡通畫。隨著報刊出版業的繁榮,到了18世紀初,出現了專職卡通畫家,英國卡通的風格也逐漸定型。與同時期歐洲大陸的幽默諷刺畫相比,英國的卡通畫較多的取材於社會風情,以幽默含蓄見長。
這一時期,比較有影響的卡通畫家包括威廉姆·霍格斯(1697-1764)、詹姆斯·吉爾雷(1757-1816)和托馬斯·羅蘭森(1756-1827)。這其中,霍格斯的代表作有《浪子回頭》和《哈洛特漫遊記》等,羅蘭森則主要是創作了《辛塔克斯大夫一生的旅行》。值得一提的是,霍格斯等人的作品已經不再是傳統的單幅畫,而是發展成為了彼此關聯的系列畫,具備了連環畫的雛形。
1841年,著名的《笨拙》(Punch)畫報在倫敦創刊。這本著名的諧趣性期刊,在卡通發展史上占據著顯著的地位。事實上,正是這個刊物的供稿人、著名畫家約翰·里奇和編輯馬克·呂蒙首次將幽默諷刺畫正式命名為「卡通」。同時,這本刊物也是傳統的卡通畫向連環畫過渡的重要橋梁。在早期的《笨拙》畫報上,就已經連載了許多與連環畫的概念相近的作品。而約翰·里奇繪制的《布瑞克先生歷險記》,更是具備了眾多連環畫的構成要素。
十九世紀末,彩色印刷術的出現引發了出版業的一場革命。相應的,彩色漫畫開始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
1901年,著名出版商哈姆士·沃思,在並購了幾家雜志的基礎上,成立了聯合出版公司(簡稱「AP」),先後出版了《小精靈》、《水泡》、《微笑》、《彩虹》、《老虎提姆》周刊和《叢林狂歡》等漫畫刊物。另一位出版商亨德森,也推出了《樂趣無窮》(1906)、《漫畫天地》(1909)、《精思妙語》(1910)和《火花》(1918)等雜志。其它如「特萊普斯和霍姆士」公司出版的《煙火》和皮爾遜出版的《大匯刊》等,都不同程度的介入了彩色漫畫的出版與發行。這一時期,英國漫畫期刊一個重要的變化,就是刊物的讀者定位由成年人逐漸轉向兒童和青少年。而AP公司是這個趨勢最大的受益者,他們成功的推出了「老虎提姆」的卡通形象,使其一躍成為孩子們鍾愛的卡通明星。它的姊妹作《熊娃娃》也取得了不俗的銷售業績。另外,《老虎提姆》的作者之一福克斯·韋爾還創作了《小虎吉莉》和《河馬小姐》等少女漫畫作品。
與政治卡通和漫畫相比,動畫片的發展歷程似乎更富有傳奇色彩。如前所述,動畫藝術是現代影視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然而,在動畫和電影的「史前階段」,兩者卻是合而為一的。直到攝影術發明之後,電影和動畫才開始分道揚鑣。
1895年,法國的盧米埃爾兄弟最先向公眾展示了他們的「電影機」,並放映了《火車進站》、《海水苑》等影片。現代電影就此誕生。而第一部動畫電影卻是在十年後才得以問世。其中的部分原因是由於動畫片高昂的製作成本。時至今日,動畫片依然是需要高投入的文化產品。
1906年,在愛迪生實驗室工作的布雷克頓(J. Stuart Blackton)製作了《滑稽臉的幽默相》(The Humorous phases of Funny Faces),這也是世界上第一部動畫影片。此後,來自法國的埃米爾·科爾(Emile Cohl)進一步發展了動畫片的拍攝技巧,並且先後製作了250餘部動畫短片。同時,他也是第一個利用遮幕攝影的方法,將動畫和真人表現結合起來的先驅者。正是因為科爾對於動畫片發展的傑出貢獻,他也被奉為當代動畫片之父。
另一位對早期動畫發展產生重要影響的是美國人溫瑟·麥凱。他出生在美國的密西根州,早年曾經靠給馬戲團、通俗劇團畫海報為生,後來成為了報社記者和漫畫專欄畫家。1914年,麥凱推出了一部劇情動畫片《恐龍葛蒂》(Gertie the Dinosaur)。這部動畫片的推出,改變了此前在動畫作品中的純藝術傾向,把故事、角色和真人表演等組織成為互動式的情節,取得了相當好的效果。而憨態可掬的恐龍葛蒂,更是成為了名噪一時的卡通明星。繼《恐龍葛蒂》之後,麥凱又製作了《露斯坦尼亞號之沉沒》。這是第一部以動畫方式製作的紀錄片。
溫瑟·麥凱的成功是具有象徵意義的。他以自己作為漫畫家的修養和積累,開創了一種重視角色的塑造、故事結構和通俗趣味的新型動畫創作模式。在麥凱之後,美國的動畫家們開始走上了一條與他們的歐洲同行截然不同的道路。一個屬於新大陸的卡通時代就要到來了。
黃金時代的卡通帝國
在二十世紀上半葉,美國卡通藝術的發展水平居於世界的領先地位。而毋庸置疑的是,這種領先是全方位的。
早在1840年,波士頓的DC約翰斯頓公司就發行了名為《克賴斯帕》的單頁畫報,這可能是最早出現在美國的卡通作品了。此後,隨著歐洲移民的不斷湧入,原本流行於歐洲的卡通藝術也開始登陸美國。
1880年,美國報業大亨普利策在他的《紐約世界》報上增設星期日特刊,並在其中增加了卡通專欄。此後不久,另一位報業巨頭赫斯特也開始在自己旗下的《紐約雜志》和《美國幽默大師》等刊物上定期發表卡通作品。這意味著卡通作品在增加報刊發行量上的作用,已經得到了廣泛的認可。而上述兩大報系的強力介入,無疑是給還處在幼年期的美國卡通注射了一針助長劑,自此美國卡通的發展駛進了快車道。
1895年,著名漫畫家奧特考特(R.F.Outcault)創作的系列漫畫《黃孩子》(Yellow Kid)開始在普利策創辦的《紐約世界》(New York World)上發表。但不久之後,奧特考特帶著「黃孩子」一起跳槽到了赫斯特旗下的《紐約雜志》(New York Journal)。《黃孩子》系列最初的名稱是「Hogan』s Alley」,故事的主人公是一個年紀在六、七歲,身著臟睡衣大腦袋,名叫「Mickey Dugan」的小孩兒。其實,這件睡衣在開始的時候是藍色的。到了1896年,由於一項新技術的應用使人們能夠輕易的將紙染成黃色,Dugan也就此換上了黃衣。後來,奧特考特又在漫畫里加上故事主人公的對白,使大家更容易理解故事主題。這也使得《黃孩子》成為了名副其實的連環畫。由於「黃孩子」的形象已經深入人心,精明的商人們便以這個形象為基礎,開發了大量有關「黃孩子」的周邊產品,其中包括玩具、塑像、廣告招貼等。盡管「黃孩子」也經歷了許多的波折,但是在它首次面世後的第七年,即1902年,《黃孩子》系列終於出版了單行本。應該指出的是,《黃孩子》的成功不但促進了美國卡通漫畫的發展,而且為漫畫作品的商業運作提供了經典範式。
在整個二十世紀初, 卡通漫畫始終在尋找與美國文化的交匯點。在這個過程中,產生了許多優秀的作品和令人難忘的卡通形象。不過,直到三十年代初,美國卡通漫畫的黃金時代才真的來臨。
對於「黃金時代」,有這樣一個精闢的描述:美國漫畫的黃金時代就是超級英雄在廉價畫報上橫行的時代。眾所周知的,諸如超人(SUPER MAN)、蝙蝠俠(BATMAN)、閃電俠(FLASH)、潛水俠(AQUA MAN)等眾多的超級英雄形象都產生在這個時期。這些超級英雄的共同特點就是擁有健美運動員般的身材,常人無法具備的超能力,不斷打倒邪惡又強悍的敵人,拯救世界。而其中最具代表性和持續影響力的,恐怕就要算是超人和蝙蝠俠了。
《超人》的主角是一個來自氪星球、具有超能力的外星人克拉克。在他還是一個嬰兒的時候,便乘坐太空船從氪星來到地球,並被善良的肯特夫婦收養。長大後,他開始發現自己擁有地球人不具備的超能力。為了掩飾身份,克拉克從偏僻的小鎮來到了大都市,並在《星球日報》擔任編輯,從而結識了年輕貌美的女記者露易斯。從此以後,每當城市的安全和秩序受到惡勢力的威脅時,總會有一個披著斗篷、身著緊身衣的飛天英雄及時顯身,拯救那些陷入危機中的人們。不過,大多數情況下,超人的主要任務都是英雄救美。
《超人》系列最先在《動作漫畫》(ACTION COMICS)第一期上發表,並迅速風靡全美。1939年1月16日,《超人》開始在報紙上連載。到1941年,已經有超過三百種報紙每日連載《超人》漫畫。而以「超人」為主題的動畫片、電影和電視劇,更是在此後的半個世紀中層出不窮。毫不誇張地說,「超人」已經成為了一個時代的標志。
幾乎是在超人取得成功的同時,「黃金時代」的另一位超級英雄蝙蝠俠也走入了人們的視野當中。
蝙蝠俠原名叫做昆布西,出身於一個顯赫的富豪家庭。在他很小的時候,父母被歹徒所殺,因而變成孤兒,由管家撫養長大。長大後,他發誓為鏟除罪惡而戰。於是,他便成為了身著蝙蝠裝的蒙面豪俠。除暴安良,制裁法律的漏網者成了他最重要的使命。
蝙蝠俠的故事最早出現在《偵探漫畫》(DETECTIVE COMICS)的第二十七期上。與超人相比,蝙蝠俠是一個沒有超能力的普通人,這也正是他的魅力所在。而蝙蝠俠用於對抗邪惡的主要工具是各式各樣的科技發明,其中最為著名的就是那輛萬能蝙蝠車。
在黃金時代的眾多超級英雄中,神奇女俠(WONDER WOMAN)可以說是一個「另類」。這不僅僅是因為它打破了此前男性對於超級英雄形象的壟斷,更為重要的是,她的出現徹底重構卡通世界中兩性秩序,使得女性角色不再只是男英雄們的附庸,而真正成為主宰故事的主角。因此,當「神奇女俠」系列於1941年底在《全明星漫畫》(ALL STAR COMICS)上推出後不久,便受到了眾多女性讀者的熱烈歡迎。
漫畫英雄的出現絕非偶然。事實上,它是漫畫藝術與美國文化碰撞的必然結果。美國文化的核心就是所謂的「個人主義」。這是一種以崇尚個人奮斗和強調優先保護個人利益為要旨的文化。出於這種文化背景,特別是在三十年代的大蕭條和二次大戰給美國社會帶來劇烈沖擊的情況下,人們欣賞和渴望「救世主」式的超級英雄,將他們看作是希望和力量的象徵。因為在現實世界中找不到這樣的人物,於是人們便轉而在杜撰的世界中尋求精神寄託。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的社會經濟不但沒有被戰爭拖垮,反而獲得了空前的發展和壯大。由於戰爭而激發出來的愛國主義成為了當時美國文化的主流。於是乎,漫畫中的超級英雄們也紛紛投入了保衛國家、反對納粹的戰斗中。「黃金時代」也邁向了巔峰。
隨著卡通漫畫在美國社會中的影響力日趨增強,美國漫畫的發展也逐步走向了多元化,出現了教育漫畫、科學漫畫、西部漫畫等新題材。與此同時,一味的追求利潤最大化的商業炒作,使得美國漫畫中的暴力、色情等不良因素激增,有的漫畫出版物甚至赫然標明「兒童不宜」。由此,漫畫業成為公眾和輿論抨擊的焦點,並最終導致了「黃金時代」的沒落。
1945年春,弗雷德里克·魏斯曼博士的《引誘無辜》一書出版。魏斯曼博士是一位在當時的社會上相當有影響的知識分子,同時也是政界的知名人士。他始終堅信「充斥著暴力和陰暗內容的漫畫,是助長青少年犯罪和社會混亂的根源」。雖然事後的調查表明,魏斯曼博士的絕大部分論斷都是缺乏事實根據的,但這本書的出版恰恰迎合了當時主流輿論對漫畫業的廣泛批評,因此立即得到了各界的支持和肯定。一時間,漫畫成為了超級禁書,人們時常用談論毒品的口吻來談論漫畫。
1954年4月,美國聯邦參議院青少年犯罪調查委員會針對漫畫對青少年的影響問題舉行公開聽證會,魏斯曼博士以證人的身份出席。他聲稱:漫畫是玷污兒童純真,引發少年犯罪的罪魁禍首,相對於漫畫而言希特勒只是小兒科。「孩子們往往從四歲開始,就遭受到漫畫的毒害。」他甚至要求馬上禁止漫畫的出售。
雖然,這次聽證會沒有能夠形成一個明確的結論,但是參議院最終還是要求頒發一個檢查標准,杜絕漫畫中一切可能毒害青少年和敗壞道德的內容。這其實就是在輿論上宣判了「黃金時代」的死刑。在參議院聽證會後不久,漫畫出版商們在1954年10月26日成立了「美國國內漫畫雜志聯合會」,並制定了「聯合會內部檢查標准」,還要求在此後出版的漫畫封面上明確標明限制等級。
這無疑是一個對美國漫畫業具有深遠影響的事件。由於這個多少有些矯枉過正的標准,此前暢銷的恐怖、警匪類漫畫幾乎絕跡;西部漫畫中的牛仔們也不得不大幅收斂,肉搏和槍戰的場面明顯減少;甚至於搞笑動物漫畫里的「暴力」舉動也變得畏首畏尾。許多出版社和漫畫刊物因為發行量的急劇下跌而破產,大多數職業漫畫家迫於生計壓力也不得不轉行。當然,像《美國上尉》的作者喬·西蒙這類少女漫畫作家,也因為超級英雄的缺席而一度走紅。不過,從整體上看,美國漫畫業還是因此而元氣大傷,雖然日後有所恢復,但終究還是沒能重振昔日雄風。
與美國漫畫業一波三折的發展歷程相比,同時期的美國動畫業卻始終保持著強勁的發展勢頭。而要回顧這段歷史,就不能不提到沃爾特·迪斯尼和他的迪斯尼公司。
事實上,在沃爾特·迪斯尼之前,美國已經擁有了不少傑出的動畫家,但是作為後來者的沃爾特卻是真正促使美國動畫業走向飛躍的人。因此,我們有足夠理由認為「沃爾特·迪斯尼是動畫史上的第一位大師」。
1923年,年僅22歲的沃爾特·迪斯尼告別了故鄉堪薩斯,動身前往好萊塢尋求發展。那時的好萊塢是一片創業的熱土,而此時的電影仍處在默片階段,至於動畫片也只不過是擺在電影開演前的助興節目而已。在那裡,他白手起家,以僅有的3200美元注冊成立了「迪斯尼兄弟動畫製作公司」。在沃爾特來到好萊塢的這一年,他完成了自己的第一部動畫作品——由真人和動畫人物合演的無聲動畫片《愛麗絲在卡通國》。
在好萊塢的最初幾年中,迪斯尼和他的公司漸漸的站穩了腳跟,但是在1927年沃爾特遭受了他事業上的第一個沉重的打擊。這年,他創作的第一個廣受歡迎的卡通人物「幸運兔奧斯華」被發行公司用欺騙的手段奪走,公司因此幾乎陷入絕境。惱火而無奈的迪斯尼踏上了返回故鄉堪薩斯的列車。然而,正是在這次返鄉的旅途中,沃爾特的頭腦中出現了一隻活潑可愛的小老鼠。後來,沃爾特的夫人給這個嶄新的卡通形象取了個響亮的名字「Mickey Mouse」!這就是日後享譽世界,為各個國家的兒童所喜愛的卡通明星——米老鼠。
米老鼠的出現,固然為迪斯尼公司提供了一筆巨大的無形資產。然而,要使米奇和他的夥伴們成為人見人愛的超級明星,迪斯尼公司還必須有新穎的製作理念。而新理念的核心就是重視劇情的設計和不斷創新。
在迪斯尼之前,動畫片作為普通電影放映前的墊場節目,往往只看重視覺效果而不太注意故事情節的安排。迪斯尼的米老鼠系列則反其道而行之,在製作的初期就對作品的情節進行周密的安排,讓短短七八分鍾的小片子變得非常引人入勝,再加上製作精良的畫面,迪斯尼的動畫片一下子就甩掉了幾乎所有的競爭對手。
除了先進的創作理念,對創新的敏感是迪斯尼的另一張王牌。20年代中後期,電影告別了默片時代,有聲電影的出現引發了整個電影業的革命。沃爾特敏銳的察覺到了變革的來臨,開始嘗試製作有聲動畫片。1928年11月18日,作為電影史上的第一部音畫同步的有聲動畫片,《汽船威利號》在紐約市的殖民大戲院隆重首映,並取得成功。到了1932年,迪斯尼又推出了第一部彩色動畫片《花與樹》(Flowers and Tree)。除了預料之中的轟動之外,它也為迪斯尼贏得了奧斯卡動畫短片獎。五年後,即1937年,迪斯尼耗費數年時間精心打造的第一部全動畫卡通劇情片《白雪公主》(Snow White and the Seven Dwarfs)上映。這是一部劃時代的動畫片,具有里程碑的意義。而且因為這部作品所取得的巨大商業成功,使得迪斯尼的製作計劃開始向長片傾斜。緊接著,在1940年裡,迪斯尼公司連續推出了《木偶奇遇記》和《幻想曲》兩部動畫長片。其中,《幻想曲》更是被視為現代動畫片的經典之作,推出伊始便獲得了廣泛贊譽。在不斷推出新作的同時,迪斯尼的卡通明星陣容也不斷擴充,除了米老鼠之外,米妮(Minnie)、布魯托(Pluto)、高菲(Goofy)和唐老鴨(Donald Duck)等新形象也陸續出現在了迪斯尼的動畫片中。伴隨著不斷涌現的優秀作品和卡通明星,迪斯尼公司終於在40年代初確立了它在卡通帝國中的霸主地位。
對於整個美國動畫業而言, 迪斯尼的成功具有巨大的示範和推動作用。由於動畫市場的擴展,許多新動畫公司如雨後春筍般紛紛成立,此時的好萊塢已經是全美、乃至全世界動畫業的中心了。凡·伯倫製片廠(Van Beuren Studio)就是這些新動畫公司中的一員,在他的旗下同樣聚集了一批優秀的青年動畫家。在30年代後期,這家公司推出了著名的系列動畫片《湯姆貓和傑瑞老鼠》(Tom and Jerry),並獲得成功。另一家有影響的動畫製作機構是華納製片公司在1934年創立的動畫部,主要作品包括:《豬豆子》(Porky and Beans)、《達菲鴨》(Daffy Duck)、《邦尼兔》(Bugs Bunny)等系列動畫片。與迪斯尼的米老鼠一樣,它們也都是盡人皆知的卡通明星。
然而,在迪斯尼輝煌的成功里,危機也在悄然孕育著。成立之初的迪斯尼公司,以藝術和創造為信條網羅了大批一流的動畫人才。但是,隨著公司的不斷發展壯大,迪斯尼的藝術風格也逐漸趨於固定,迎合觀眾和市場的需求成為了節目製作的基礎和前提。更重要的是,迪斯尼的員工越來越感到,公司的繁榮並沒有給他們帶來預期的收入增長,不滿情緒開始在迪斯尼的內部蔓延。到了四十年代初,迪斯尼公司屬下的動畫家們開始籌備成立工會,希望以此來與公司高層對抗,爭取提高報酬。可是,高層的態度似乎要比想像中的更為強硬,由此也引發了一場曠日持久的「口水戰」。最終,許多公司的業務骨幹負氣出走,並合夥成立了「美國聯合製片公司」(United Proctions of America,簡稱UPA)。
雖然經歷了許多波折,但是沃爾特·迪斯尼和他的公司依然是那個時代無可辯駁的成功者。今天的迪斯尼已經成為了世界性的「娛樂王國」,這也從另一個角度上證明了沃爾特的理想和成功是超越時代的。
總而言之,在這一時期,無論是美國的漫畫業還是動畫業,都取得了長足的發展。值得注意的是,在這個發展過程中,圍繞著卡通產品,美國的娛樂產業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商業運作體系,實現了卡通自身發展的良性循環。而「美式卡通」也正是以此為基礎,才得以實現它在全球范圍內的擴展,成為了一股不容小視的文化力量。
新浪潮的勃興
在二戰前後,雖然歐美卡通產品依然占據著世界卡通市場的主流,但是由於經濟社會和大眾文化的變革,卡通藝術在全球范圍內的發展,也呈現出前所未有的全方位、多元化的發展態勢。無可否認的是,一股卡通業的新浪潮正在興起,並將席捲全世界。
就在美國卡通走上商業化道路的同時,歐洲的漫畫家和動畫家們似乎依然在堅守著他們固有的藝術理念。但即使如此,這一時期的歐洲卡通也絕不乏經典之作。
在德國,這一時期出現了一位具有世界影響的漫畫大師埃·奧·卜勞恩。卜勞恩的原名叫做埃里西·奧塞爾,出生在德國薩克森州的一個偏僻小鎮。後來由於工作變動的緣故,埃里西的父親攜全家移居到福格蘭特山區的首府卜勞恩市。而埃里西之所以會用「卜勞恩」作為自己的筆名,也是出於對這座城市的懷念。在1921年到1933年期間,埃里西以畫家的身份發表了大量的卡通畫,還為他的摯友、作家埃里西·卡斯特納的許多作品畫過插圖。然而,隨著納粹黨的上台,德國的社會政治氣候迅速右轉。因為不滿納粹黨的倒行逆施,埃里西創作了一些以納粹黨為諷刺對象的漫畫作品,結果招來了納粹頭子約瑟·戈培等人的忌恨。埃里西的漫畫作品一度被查禁。
後來,因為當時的《柏林畫報》需要一位能夠畫連載漫畫的畫家,負責此事的著名作家、出版家和編輯庫爾特·庫森貝格博士便找到了埃里西·奧塞爾,希望能夠由他來承擔這項工作。最終,由於《柏林畫報》的積極周旋,納粹當局解除了對埃里西的禁令,但卻附加了一系列苛刻的審查條件,並且絕對禁止他的作品中出現任何與政治有關的內容。
盡管如此,埃里西還是在1934年到1937年期間先後完成了200多套作品,這也就是著名的《父與子》系列漫畫。在法西斯橫行的歲月里,這套漫畫作品宛如人性的綠洲,成為德國人民面對殘酷現實生活時最好的心靈慰籍,因而贏得了許多人的喜愛。《父與子》被譽為德國幽默的象徵,其聲望很快就跨出了國界。
1929年,比利時漫畫家埃爾熱開始創作《丁丁歷險記》系列。從那時起直到1983年3月埃爾熱逝世為止,《丁丁歷險記》先後完成了二十餘卷。1986年,作為埃爾熱生前未能完成的最後一部作品《丁丁和阿爾法藝術》出版,丁丁系列就此完結。評論界普遍認為,丁丁系列的成功應該歸結為作者對於將故事主線和真實背景有機結合的充分重視,因此埃爾熱也被稱為是「漫畫新聞記者」。不管怎樣,由於融合了紀實風格和幽默風趣的創作元素,丁丁系列成為了漫畫史上最傑出的作品之一,埃爾熱也因此而步入了漫畫大師的行列。
就在美國的動畫家們盡情享受「黃金時代」的時候,歐洲的動畫家們卻依然執著於試驗與藝術化的道路。這從兩者對於同步聲音技術的運用上就可見一斑。在美國,人物聲音主要用來展現角色的特徵和個性;而在歐洲,聲音效果卻被用來作為實驗的「素材」。事實上,歐洲的動畫家幾乎將動畫片中的畫面和音效之間的配合發揮到了極致。這些有益的嘗試與探索,極大地豐富了動畫片的表現手法,對動畫藝術的發展進步起到了推動作用。但是,動畫片畢竟是一種需要高投入的文化產品,如果沒有完整的產業鏈條支撐就很難作大作強。隨著美國動畫片的大舉進入,歐洲本土的實驗動畫也逐漸的凋敝了下去。
也許沒有人會想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給了歐洲動畫業一次「中興」的機會。由於大戰的影響,原本連成一片的世界卡通市場被分割成了若干塊,客觀上刺激了各國卡通業的獨立發展。同時,因為許多國家的政府都把動畫片作為戰爭動員和宣傳的重要手段,所以開始出現了以政府投資來扶植本國動畫業發展的局面。
在戰時的英國,新成立的「哈拉斯和巴契樂」動畫公司受英國當局的委託,前後共製作了七十多部支援戰爭的動畫宣傳短片。這些短片在英國各地的影院和劇場里放映,對鼓舞英國人民的鬥志起到了積極的作用。類似的「戰爭動畫」,也曾經出現在美國、日本這樣的參戰國家裡。戰後,雖然不必再將動畫片作為戰爭動員的手段,但是它依然是一種重要的宣傳媒介,因而受到政府和民間機構的廣泛重視。動畫片作為一種媒介被運用在公眾關系、企業廣告、文化教育,乃至政治競選等方方面面。這使得歐洲的動畫業找到了新的支點。
與西歐國家相比,東歐和前蘇聯的動畫業稍顯滯後,但卻有著屬於自己的風格和體系。亞歷山大·巴斯克金、布拉姆帕格姊妹等都是前蘇聯動畫界的傑出代表。其中,布拉姆帕格姊妹在1925年完成《中國烽火》(Chinese on Fire),更是為中國觀眾所熟知。雖然有的西方評論家認為俄國的動畫片過於刻板,但是從總體上看,前蘇聯的動畫家還是從本國的豐富文化遺產中發掘了大量優秀的素材,拍攝出了不少優秀的動畫作品。
讓我們再回到美國。在「黃金時代」末期出現的多元化的風格被新一代的美國漫畫家所繼承,從而產生了許多優秀的漫畫作品。
1950年10月2日,美國著名漫畫家查爾斯·舒爾茨(Charles Schulz)開始發表他的《花生》系列漫畫(PEANUTS)。在那以後的五十年裡,花生系列取得了空前的成功,先後被翻譯成21種語言,在75個國家的2600餘家報紙上刊登過。漫畫的主角小狗「史努比」更是成為了號稱擁有「全球三億五千萬忠實讀者」的超級漫畫明星。《花生》的出現標志著美國漫畫業中新勢力的崛起。類似的成功範例還包括吉姆·戴維斯和他的《加菲貓》系列。
隨著時間的推移,「魏斯曼事件」的影響逐漸淡化,超級英雄的故事也開始回到美國人的生活當中。1956年,在《秀場》雜志的第四期上,新一代「閃電俠」正是登場,從而標志著超級英雄的復歸。自此之後,「黃金時代」的英雄們大都重出江湖,而新一代超級英雄更是不斷涌現,這其中包括在1962年登場的「蜘蛛人」(SPIDER MAN)、1974
㈡ 這部動漫叫什麼名字
《光劍星傳》
(Star Ocean EX)
原作:東麻由美
製作·發行 Studio DEEN
出品年份 2001
動畫集數:26
漫畫卷數:7卷(VOL)
劇情梗概:
光劍星傳_簡介:庫洛德跟父親羅尼齊斯提督一起來到了米羅基亞惑星做調查。結果在調查的時候發生意外,庫洛德獨自被時光機轉送到異世界去。醒過來的庫洛德第一眼看到的世界竟然是一個完全陌生的地方…蕾娜帶著她的救命恩人-庫洛德?到了村子。蕾娜一直認為庫洛德就是傳說中的勇者。不過一心只想回自己世界的庫洛德卻對蕾娜說他並不是勇者…蕾娜被青梅竹馬的亞雷捉走了!一顆奇怪的石頭控制著亞雷,庫洛德陷入苦戰中。結果那時候,蕾娜身體里那道秘密的力量突然解放…_
在未來時空,是人類可以自由在宇宙旅行的年代,由神秘的惑星引來的大型隕石,帶出一場星際危機。
跟父親羅尼齊斯提督一起來到了米羅基亞惑星做調查的庫洛德(Crawd),獨自被時光機轉送到異世界去。醒過來的庫洛德第一眼看到的世界竟然是一個未知的世界,也意外的解救了蕾娜(Rena),並成為異世界傳說中的的勇者,庫洛德(Crawd)該如何返回原來的世界,又該如何解救這個未知的世界呢?
CAST
克勞德‧C‧肯尼(庫洛德)-結城比呂
蕾娜‧拿科特-飯冢雅弓
塞麗奴‧朱利斯-金月真美
艾修頓‧艾卡斯-關智一
迪亞斯‧法蘭特-子安武人
普莉西絲‧F‧諾曼-半場友惠
雷恩‧D‧S‧基士迪-三橋加奈子
波曼-松本保典
奧佩拉‧貝格拉-松本梨香
埃洱奈斯特-家中宏
[編輯本段]動畫分集劇情介紹
光劍星傳分集劇情介紹 第1集
克勞德的父親是地球聯邦大名鼎鼎的人物,曾經率領一群烏合之眾成功的打贏了「雷索尼亞行星之役」,克勞德因為仰慕父親的功績,這次終於找到機會以後備船員的資格與父親登上同一艘船艦,到密羅奇尼亞行星調查能量的狀況,沒想到卻不小心啟動了一個裝置的開關,掉入另一個世界,被他在此遇到的第一個少女:蕾娜,指稱他就是傳說中拯救這個世界的勇者...
光劍星傳分集劇情介紹 第2集
克勞德在森林中救了蕾娜一命之後,蕾娜便認定他就是傳說中的勇者,甚至將他帶回村裡去見村長,但在克勞德極力否認之下,蕾娜極為傷心,村長也不再勉強他留下拯救世人,誰知克勞德卻在到達薩巴鎮時,聽說蕾娜與亞倫要舉行婚禮,他即時道路上攔人,父親給的費茲槍卻發揮不了作用...
光劍星傳分集劇情介紹 第3集
蕾娜被亞倫強行帶走之後,竟然要勉強與她進行婚禮,幸好克勞德及時趕到,沒想到亞倫竟在此時獸性大發,對克勞德與仗義相助的小雪展開攻擊,幸好蕾娜即時想到亞倫的詭異行徑都與那塊浮在半空中的石頭有關,將它擊碎之後,亞倫也恢復了原樣,克勞德發現那塊石頭有著他所找尋的那種能量,便決定踏上旅程,探索有關魔石的謎底...
光劍星傳分集劇情介紹 第4集
克勞德與蕾娜依循大家的指示、繼續前往克洛斯王國找尋與邪魔巨石有關的消息、好在有了蕾娜同行,克勞德才得以順利得到艾爾大陸上的通行證,誰知才鬆了一口氣,就在街上遇到一位紋章術師:塞麗奴˙茱莉絲遭到一群混混的糾纏,克勞德被迫成了她的保鑣,前往克洛斯洞窟找尋寶藏,沒想到歷經千險,找到的竟然是一本...
光劍星傳分集劇情介紹 第5集
克勞德與蕾娜和塞麗奴在克洛斯洞窟找到了一本古書之後,便決定來到塞麗奴住的馬滋村,找長老解讀書中的內容,沒想到長老也看不懂,蕾娜卻在此遇到了青梅竹馬的朋友:劍豪迪亞斯,甚至因為山賊危害村民之故,與克勞德暫時留在村子裡對付山賊,以及在山賊背後操控的蛇男...克勞德也從迪亞斯身上學到了一招名為「空破斬」的招數...
光劍星傳分集劇情介紹 第6集
克勞德與蕾娜為了前往拉艾爾大陸,必須越過山脈到哈利港搭船,誰知竟在這里遇到了一名劍客:艾修頓,他在因緣巧合之下,被兩條龍附在身上,為了能解決他這個窘困的狀況,一行人決定前往位在科耳湖的山嶽宮殿,找尋王者之淚,他們會成功達到目的嗎?
光劍星傳分集劇情介紹 第7集
克勞德和艾修頓一行人,為了替艾修頓找到「王者之淚」,來到了山嶽宮殿,卻在此結識了一名前來尋找愛人的女子:奧佩拉,克勞德發現她也是來自外星球的人,經過大家齊心協力打倒了眾多妖怪之後,終於進入奧佩拉的情人:埃洱的研究室,沒想到人去室空,奧佩拉只有繼續前往別的遺跡找尋自己的愛人...
光劍星傳分集劇情介紹 第8集
當克勞德一行人走道山嶽宮殿的最底部時,只見那個大廳內除了一個刻了鳥的石像和一幅畫之外,什麼都沒有,塞麗奴從地圖上發現必須轉動鳥的石像,眾人果然因此來到拉斯卡斯山的頂峰,見到了傳說中的魔鳥,亦即魔族之王:吉耐,瞧不起人類的吉耐雖然流下了「王者之淚」,卻不願告訴眾人要用什麼方法能夠在不傷害到艾修頓和雙頭龍的情況下讓雙方脫離...
光劍星傳分集劇情介紹 第9集
克勞德一行人終於來到了哈利港,暫時住在旅館內稍事休息,沒想到旅館內靜闖入三個強盜搶走了他們在克洛斯國取得的通行證,蕾娜為了討回通行證,差點喪生在海中妖怪的手下,幸有克勞德和艾修頓及時趕到,才救了蕾娜一命...
光劍星傳分集劇情介紹 第10集
克勞德等人在哈利港找不到願意載她們出海的人,完全是因為眾人認為海上鬧鬼,又有海怪滋事的緣故,於是克勞德決定到海上一探究竟,卻也因此發現了一艘幽靈船,船上載著的幽靈一直在找尋70年前失落的紅色珍珠,始終無法得到安息...
光劍星傳分集劇情介紹 第11集
克勞德一行人終於來到了拉克爾大陸,他們必須從這里另外搭船才有辦法轉往艾爾大陸,但艾修頓卻在這里遇到了一個心儀的女孩:普莉西絲,為了挽救普莉西絲一個好友:艾拉諾的性命,眾人決定前往林加聖地找尋月光花...
光劍星傳分集劇情介紹 第12集
要想治好艾拉諾的病,就必須找到一種名叫月光花的葯草於是克勞德一行人也來到了林卡村的聖地找尋這種草葯,誰知碰到一個綠魔,蕾娜和塞麗奴都成了被她控制的傀儡,開始對艾修頓和克勞德進行攻擊,他們會怎麼辦?能夠找到那種草葯嗎?
光劍星傳分集劇情介紹 第13集
波曼醫生這天准備帶眾人帶著古書去見他一個研究語言學的朋友,沒想到普莉西絲為了在古書解讀出來之前,增進與克勞德之間的關系,擅自將克勞德帶開,致使眾人到處找尋他們兩個,而普莉西絲發明的機械又突然失控,在市街上狂奔,好不容易才在眾人合力之下救了他們兩人,見到了波曼的朋友:奇斯...
光劍星傳分集劇情介紹 第14集
眾人終於來到了拉克爾王國的境內,鎮上一片富庶的景象,但熙來攘往的人潮,主要是因為一年一度的比武大賽這次要大規的舉行,克勞德一行人要找的雷恩博士正在和國王商議國家大事,無法見他們,唯一能見到他的辦法就是參加比武大賽得到優勝,請求國王的許可,起初克勞德表示不願參加,後來又改變了主要,主要是因為一把名叫「逢魔」的劍...
光劍星傳分集劇情介紹 第15集
迪亞斯在比賽的前一晚將蕾娜帶走,讓克勞德非常的擔心,致使第二天比賽時根本無法專心,其實迪亞斯之所以會接受夏善的僱用來參加比賽,為的就是要引出這場比武大賽的幕後黑手,在整場比賽的背後隱藏著一個極大的陰謀,克勞德一行人要找的雷恩博士其實早就被潛入拉克爾城的妖怪所俘虜...
光劍星傳分集劇情介紹 第16集
克勞德在與迪亞斯打鬥的時候,終於引發出降魔劍真正的實力,迪亞斯眼看贏得優勝的人未必是他的時候,便將蓋傑爾將軍是個妖怪的秘密告知克勞德,要他在優勝的時候,把握住機會砍殺蓋傑爾,未料蓋傑爾早就得到消息,現出原形與他們對抗,還好在雷恩博士利用能源石所做成的裝置幫助下,成功的驅逐了妖魔鬼怪...
光劍星傳分集劇情介紹 第17集
為了能找到能源石提供雷恩博士發明的「拉克爾赫普」的能量,一群人來到遺跡找尋能源石,沒想到在此遇到的妖怪竟然連埃洱奈斯特博士和塞麗奴的法術都對付不了他,眾人只有仰賴雷恩的酸雨咒,誰知他竟然因為膽怯,根本不敢施法,眾人只有盡全力的鼓勵他...
光劍星傳分集劇情介紹 第18集
克勞德一行人和雷恩博士想把拉克爾赫普推到海因斯要塞,沒想到傳去的飛鴿傳書一直沒有迴音,雷恩變央請克勞德等人先去看看狀況,沒想到竟然是因為鎮守要塞的哈貝斯特司令忌妒雷恩,根本不加以理會,甚至將克勞德等人以間諜的罪名收押,最後果然如克勞德事先警告過他的一樣,要塞遭到了妖怪的入侵...
光劍星傳分集劇情介紹 第19集
克勞德從蕾娜那裡得知了迪亞斯之所以一直要戰斗的原因,也從此知道他的過去,其他人何嘗不是,大家都看得出在克勞德樂觀的外表下,還隱藏著一顆孤獨無比的內心,為了能夠幫助他拯救自己,眾人也都願意陪著他一路冒險...
光劍星傳分集劇情介紹 第20集
克勞德一行人搭著裝載著「拉克爾赫普」的大船在前往艾爾大陸的海上,遇到大海嘯來襲,大家都被沖得七零八落,克勞德與雷恩被沖到一處海岸,沒見到其他人,雖然心裡都認為他們存活的希望渺茫,但仍抱持著希望,開始找尋夥伴,只是艾爾大陸上受到索沙隕石的影響,處處充滿了妖魔鬼怪,危險劇增百倍...
光劍星傳分集劇情介紹 第21集
眼看著艾爾大地已經淪為魔物的棲息地,奧佩拉勸蕾娜他們還是回到拉克爾大陸上,至少那裡比較安全,但是蕾娜決心要找到克勞德,卻也因此遭到怪物的突襲,幸而克勞德及時出現,兩人再度團聚,再度燃起希望...
光劍星傳分集劇情介紹 第22集
塞麗奴拜託波曼的醫生:奇斯博士幫忙解讀出古書中的意思,沒想 到裡面竟然在預言世界毀滅的過程,在「破滅的紋章」出現的七天後,萬物就會死寂,再過七點整個星球就會自動破滅,克勞德一行人勢必得在這期間想出解救世人的辦法,不然一切就為時晚矣...
光劍星傳分集劇情介紹 第23集
克勞德他們總算看到了傳說中的索沙隕石,沒想到那竟然是個又像生物又像植物的柱狀物體,此時雷恩也將拉克爾赫普暫時修復,足以發動一次的攻擊,於是眾人便決定先擠進射程范圍內再說,誰知在解決掉一堆的魔物之後,總算得到了攻擊索沙隕石的機會,沒想到竟然是徒勞無功,那個柱狀物仍然好好的佇立在原地...
光劍星傳分集劇情介紹 第24集
克勞德等人正在商討該怎麼面對眼前的狀況之際,眼前的這個通天巨柱竟然對他們發動了攻擊,讓他們分割成兩班人馬,克勞德又在這時候收到了卡路納斯的通信,肯尼司令官表示要接他回去,遭到拒絕,克勞德決定留在這里和大家一起面對艾斯貝爾星上的問題...
光劍星傳分集劇情介紹 第25集
眾人受到克勞德決心不回去的刺激,都感動得振奮起精神決心奮力為了艾斯貝爾星的未來搏一搏,就在克勞德和蕾娜跑到索沙隕石的中心時,遇到一個神秘男子,表示蕾娜是他們的族類,她原屬於尼德行星的子民,並要蕾娜和他們一起保護索沙隕石,蕾娜不肯,卻也面臨不知道自己該如何自處的窘境...
光劍星傳分集劇情介紹 第26集
克勞德與蕾娜終於在索沙隕石之中見到了索沙隕石的靈魂所在:也就是索沙隕石的所有人:卡布力爾,卡布力爾利用假的肯尼和肯尼的父親:肯尼司令官來迷惑他的心智,都無法達成效果,最後在克勞德和蕾娜齊心協力之下,終於毀滅了索沙隕石,但是他們卻在此時聽到一個噩耗,就是卡布力爾的計畫仍會持續,幸有魔族之王吉耐出現,以它的生命換取時間...
㈢ 今年暑期有新大片電影出來嗎
已經上映的有《速度與激情4》《功夫熊貓2》《加勒比海盜4》《雷神》
6月檔(兩部)
《X戰警外傳:第一堂課 》
片名:X戰警外傳:第一堂課
導演:馬修·沃恩(Matthew Vaughn)
主演::詹姆斯·麥卡沃伊(James McAvoy) 邁克爾·法斯賓德(Michael Fassbender) 愛麗絲·伊芙(Alice Eve)卡萊布·蘭德瑞·瓊斯(Caleb Landry Jones)
上映時間:6月3日
故事大綱
日前《X戰警》系列的製片人Lauren Shuler Donner在做客福克斯電影頻道《Life after Film School》節目時特別談到了《X戰警:第一堂課》這部外傳電影,她說:「這是X教授學校的第一個班級,那個時候獨眼龍Scott、琴·格雷、野獸等等人物都還是青少年,會非常有趣的。」
《賽車總動員2》
片名:賽車總動員2
導演:布拉德·劉易斯 Brad Lewis ....(director) 約翰·拉塞特 John Lasseter ....(co-director)
主演:歐文·威爾遜 Owen Wilson ....Lightning McQueen (voice) 詹森·艾薩克 Jason Isaacs ....Siddeley (voice) 邁克爾·凱恩 Michael Caine ....Finn McMissile (voice) 邁克爾·基頓 Michael Keaton ....Chick Hicks (voice) 艾米莉·莫迪默 Emily Mortimer ....Holley Shiftwell (voice) 約翰·拉岑貝格 John Ratzenberger ....Mack (voice) 邦尼·亨特 Bonnie Hunt ....Sally Carrera (voice)
上映時間:6月24日
故事大綱
和上集一樣,由歐文·威爾森配音的主角「閃電」麥昆依然要參加各種賽車比賽,不過這次他將跨出美國國門,周遊世界。拉塞特透露,麥昆和他的團隊將輾轉5個國家,參加F1賽車和拉力賽的重大賽事:
第一站是日本東京,他們要從富士山出發,往市區開;第二站是德國,他們要穿過黑森林;第三站是義大利的"Porto Corsa"大賽,它類似於蒙特卡洛汽車大賽;第四站是巴黎的24小時拉力賽;最後一站是倫敦,這也是全片的高潮部分,終點是白金漢宮,有趣的是王宮守衛也是汽車(路虎)。
除了精彩的賽車部分,在《汽車總動員2》中還有另一條故事線,主要是圍繞拖車板牙展開的,這個角色由「王牌接線員拉里」配音。拖車板牙在救了一個英國秘密特工"Finn McMissile"(車型為阿斯頓·馬丁)後,被人錯當成間諜,捲入了麻煩之中。
7月檔(4部)
《變形金剛3》
片名:變形金剛3
導演:Michael Bay / Steven Spielberg
編劇:Ehren Kruger
主演:希亞·拉博夫 羅茜·漢丁頓-惠特莉 喬什·杜哈明 等
上映時間: 7月1日
故事大綱
《變形金剛3》第三集里,擎天柱將率領著「汽車人」繼續與第二集失敗後卷土重來的「變形金剛3:月黑之時 劇照(14張)霸天虎」作戰。「汽車人」與「霸天虎」被捲入了美蘇之間危險的「太空競賽」中,希亞·拉博夫扮演的「山姆」,再一次「被迫」協助機器人朋友。地球人山姆又一次要向他的機器人朋友們伸出援助之手。這一集中將會有新的變形金剛登場,大反派「震盪波(Shockwave)」,他在汽車人與霸天虎來到地球鏖戰時接管了塞伯坦星球。該片定於2011年7月1日以2D、3D形式在北美公映。
《國家寶藏3》
片名:國家寶藏3
導演:喬·德特杜巴 (Jon Turteltaub)
編劇:泰德·埃里奧特 (Ted Elliott ) 格雷戈里·普瓦里耶(Gregory Poirie) 科馬克·維波里(Cormac Wibberley)
主演:尼古拉斯·凱奇 Nicolas Cage 戴安·克魯格 Diane Kruger 賈斯汀·巴薩Justin Bartha 哈維·凱特爾 Harvey Keitel
上映時間:7月8日
故事大綱
在上一集中本為自己家族昭雪後,本就一直在秘密追蹤著一個神秘人物,這個神秘人物與上集中在秘密記事本中出現的數字47有著密切的關系,關於這個數字的種種猜測在這一集中也得到了最終的解答,47並不是筆記頁數,也不是某一屆總統的家族秘史,而是代表了美國的另外一個秘密組織,與51區般同樣神秘無比的47號能源實驗室……
該實驗室一直致力於研究新型能源,實驗室存在的時間是一個連秘密記事本中都沒有記載的謎,某天實驗室收集到了數顆神秘的星石,一種未知的新能源物質,在這種神秘星石的幫助下,實驗室對於新能源的相關研究也因此一日千里,然而變故也因此突生!本 在筆記中所看到實際上是一個交接給新任總統的秘密任務「找出並帶回被實驗室出逃人員所帶走的神秘星石」,任務成敗關繫到這種能源的應用危機,如果該星石被別有用心之人應用於武器製造,將可能會帶來波及全球的毀滅性災難。
此外,神秘星石的真相也一直困擾著本,而本又無法從政府部門得到更為確切的信息,因此,在秘密追蹤出逃研究人員的同時,本也在靜悄悄的進行著各種相關研究調查工作,最終,本依靠萊利等人的幫助,在復活節島得到了一個重要的線索——「伊卡黑石」,雖然伊卡黑石本身並不是神秘的星石,但是卻給本指明了方向,新能源竟然與傳說中的亞特蘭蒂斯文明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
亞特蘭蒂斯的神秘不僅僅在於它的突然消失,更在於他們對史前文明神秘能源的應用,隨著本的調查的深入,他發現這一個超文明在正是因為能源系統異常爆炸的緣故,才至使巨大的亞特蘭蒂斯大陸沉沒,亞特蘭蒂斯文明也因此隕落。然而,本也發現亞特蘭蒂斯人似乎依然有跡可循,究竟逃走的神秘研究的人員是何許人也?為何他要帶走全部的星石逃到復活節島?異國的間諜份子也在暗中行動,各方人馬都在集結,一切行動都在黑暗中緊鑼密鼓的展開了……
《哈7下》
導演:大衛·葉茨(David Yates)
主演:丹尼爾·雷德克里弗(Daniel Radcliffe),愛瑪·沃森(Emma Watson),魯伯波·格林特(Rupert Grint),拉爾夫·費因斯(Ralph Fiennes),比爾·奈伊(Bill Nighy)
上映時間:7月15日
故事大綱
銀行巨龍逃出、雙胞胎之一弗雷德的傷心時刻、斯內普教授的回憶等等。而在曝光的最新劇照中,主角哈利 波特手拿魔杖,獨自佇立,滿面的焦慮與沉重,他對面對峙的也許就是終極Boss伏地魔;另外一張新劇照看起來是哈利與赫敏來到有求必應屋來尋找拉文克勞的魂器的情節。
《美國隊長》
片名:美國隊長
導演:拉爾夫·巴克希|chuck harriton
主演:arthur pierce|paul kligman
上映時間: 7月22日
故事大綱
美國隊長是驚奇漫畫前身—時代漫畫(Timely Comics)其中一個受歡迎的漫畫角色。在1940年這個被歷史學家稱為漫畫黃金時期的期間,首本美國隊長漫畫在1940年 十二月准備推出漫畫市場,剛好那段時期和偷襲珍珠港、德軍投降距離不遠,速成了充滿美國主義色彩的美國隊長漫畫在推出後大受歡迎。雖然同期也出現過不少和美國隊長漫畫風格相同的作品,可是美國隊長是在眾多同類作品和二次大戰期間中最突出的、最受歡迎的超級英雄。在漫畫中,美國隊長會與他的夥伴巴基(Bucky)面對納粹黨人、 日本人和其他在戰場中美國的敵人的挑戰。
8月檔(兩部)
《靈魂戰車2》
導演:馬克-斯蒂芬-約翰遜(Mark Steven Johnson)
編劇:大衛-高耶(David Goyer)
主演:加里-福斯特(Gary Foster)
上映時間:8月9日
故事大綱
在2010年9月1日迪斯尼40億美元收購驚奇漫畫(Marvel)公司之後,好萊塢各大電影公司為了在合同到期前
最大限度擠榨超級英雄們的商業價值,可以預見驚奇漫畫公司旗下的一眾英雄們在未來的幾年內將格外忙碌。哥倫比亞公司目前正在就《惡靈騎士2》(Ghost Rider2)的拍攝與編劇大衛-高耶(David Goyer)商談劇本的編寫,哥倫比亞希望續集仍由尼古拉斯-凱奇(Nicholas Cage)主演、加里-福斯特(Gary Foster)擔任製片人。
《死神來了5》
片名:死神來了5
導演:史蒂文·昆勒 Steven Quale
編劇:傑弗里·雷迪克 埃里克-海瑟納 Eric Heisserer 艾里克-赫森瑞爾
主演:邁爾斯·菲什爾 Miles Fisher、尼古拉斯·德阿哥斯托 Nicholas D'Agosto、大衛·科恩查內 David Koechner、托尼·陶德 Tony Todd、P.J.拜爾內 P.J. Byrne、艾倫 沃勞 Ellen Wroe、亞歷山大·路德韋格、多納爾·羅格 Donal Logue、約翰尼·揚·博施 Johnny·Yong·Bosch、瑞安 帕特里克 Ryan Patrick、路克 Luke
上映時間: 8月26日
故事大綱
閻羅王要你三更死,不可留人到五更。」死神將第五次降臨人間,繼續上演「死亡藝術」。繼前四部飛機失事、連環車禍、過山車脫軌和賽車場意外後,《死神來了5》講述了一群同事在參加公司組織的野外拓展活動中一輛汽車飛向列車,列車脫軌掉下山崖的意外災難僥幸逃生,包含激光眼睛手術的場景。
9月檔(1部)
《地心歷險記2》
片名:地心歷險記2
導演:布拉德·佩頓
主演:道恩·強森、喬什·哈切森、凡妮莎·哈金斯、邁克爾·凱恩
上映時間: 9月23日
故事大綱
道恩·強森將扮演喬什·哈徹森媽媽的男友,哈徹森不喜歡他,卻被迫帶著他前往一座小島去尋找失蹤的祖父。和上一集一樣,影片只是部分改編自凡爾納的原著,這次改編的是《神秘島》,很多地方將是原創的。
11月檔(1部)
《暮光之城4:破曉(上)》
片名:暮光之城4:破曉(上)
導演: 比爾·康頓
編劇: 斯蒂芬妮·梅耶
主演: 羅伯特·帕丁森 / 克里斯汀·斯圖爾特 / 泰勒·洛特納 / 傑克遜·拉斯波恩 / 阿什麗·格林尼 / 安娜·肯德里克 / 妮基·瑞德 / 彼得·費辛利 / Joe Anderson
上映時間:11月18日
故事大綱
全球大熱的吸血鬼影片《暮光之城》系列之《暮光之城4:破曉》,將很有可能效仿《哈利·波特與死聖》,分為上下兩部公映。
本片的製作人威克·戈弗雷表示具體決定還要等到劇本出爐再最終商定。但同時他也說道「這部小說中有很多新登場的吸血鬼,內容十分豐富。狼人雅各布也有著相對獨立的敘事線索,甚至可以單獨拍攝一部影片了。」
《暮色4:破曉》將於2010年10月開機,頂峰影業(Summit Entertainment)有意尋找一名「德高望重」的大導演來執導該系列的最終章。令人驚訝的是他們列在名單上的全部是名導:
索菲婭·科波拉,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的女兒,曾執導過《迷失東京》、《絕代艷後》;格斯·范· 桑特,代表作《米爾克》、《大象》、《心靈捕手》;比爾·康頓,代表作《追夢女郎》、《眾神與野獸》。當然,目前只是頂峰的一廂情願,這三位導演還要等下周《破曉》的劇本出來後才會做出決定。《破曉》的劇本由Melissa Rosenberg創作,很有可能會分成上下集。
12月檔(兩部)
《碟中諜4》
片名:碟中諜4
導演:布拉德·伯德(Brad Bird)
主演:傑瑞米·雷納(Jeremy Renner)喬什·哈洛威(Josh Holloway)邁克爾·恩奎斯特(Michael Nyqvist)弗拉基米爾·馬什科夫(Vladimir Mashkov)
上映時間:12月16日
故事大綱
作為電影業的老牌巨頭,派拉蒙於2010年1月10日正式與湯姆-克魯斯簽約《諜中諜4》,他將繼續扮演特工伊森-亨特,本部導演為布拉德-伯德,布拉德-伯德是好萊塢著名的動畫片導演,曾憑借《超人總動員》和《美食總動員》兩次獲得奧斯卡最佳動畫長片獎,此次第一次執導「真人」電影,無論對出品方還是對其個人來說,都堪稱一個全新的挑戰。
派拉蒙公司宣布,由湯姆·克魯斯主演的《諜中諜4》將在2011年12月16日上映,相比早先預定的5月11日,整整推遲了7個月。
《諜中諜》前三部在全球范圍票房突破14億美元。據介紹,新故事的原始構思來源於湯姆·克魯斯和J·J·艾布拉姆斯,安德雷·納梅克和喬什·阿佩爾鮑姆將負責劇本的撰寫。
《諜中諜4》還公布了正式片名為:《諜中諜:幽靈協議》(Mission Impossible:Ghost Protocol)。
《大偵探福爾摩斯2》
片名:大偵探福爾摩斯2
導演:蓋·里奇
主演:小羅伯特·唐尼、裘德·洛、瑞秋·麥克亞當斯
上映時間: 12月16日
故事大綱
在《福爾摩斯》系列故事中,大偵探福爾摩斯的最大勁敵就是犯罪天才莫里亞蒂教授,這位智慧型罪犯專門干一些大手筆的壞勾當,而且總能不留痕跡地全身而退。此前曾有傳聞說布拉德·皮特曾為這個角色秘密試鏡,但是華納方面卻予以否認,不過從最新進展來看皮特的確在洽談出演這個人物。皮特曾經出演過蓋·里奇的第二部電影《偷拐搶騙》。
《大偵探福爾摩斯》的主角是福爾摩斯(小羅伯特·唐尼 飾)與他的朋友華生(裘德·洛 飾),而在新一集中莫里亞蒂這個人物的加入,也許意味著福爾摩斯與敵人之間的戲份會更加吃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