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宋定國的學術創見
長期從事哲學、領導科學、易學、養生學以及中國傳統學術文化的研究。先後主持完成了國家「七五」社科規劃項目《當代中國青年的政治意識和政治行為》和北京市「八五」社科規劃項目《當代西方思潮對大學生的沖擊及對策》。其在學術領域的創新見解主要有——
一、在上世紀80年代末提出「人的智能時效守恆定律」,即關於人的智能發揮及其績效與時間關系的定律。宋定國認為人的智能每天所產生最佳效益的時間是守恆的,並因人而異,由此倡導人們要善於摸索和把握自己每天的最佳工作時間,避免「過猶不及」:因用時不足而達不到最佳效益,或因盲目加班卻事倍功半乃至勞而無功。違背這一規律的「拚命」也許能創奇跡,但也會把「命」真正「拼」掉,從而從反面驗證這一規律。
二、首次提出關於人生價值的真諦及其量化公式。在1987年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人生價值=!?!》一書中,宋定國指出「人生的價值在於貢獻」這句話不確切,提出並論證了「人生價值的真諦在於償還從社會索取之後的實際貢獻」,並首次運用淺顯的公式來表示——
人生價值=給予-實際取得/ 必要取得
「給予」是指一個人對於社會的所有貢獻,「實際取得」是指他從社會的實際索取,而「必要取得」則是指在既定的社會條件下,常人為了維持自身生存和發展的必要,起碼要從社會所取得的東西。在既定的社會條件下它是個常數。這樣,通過這個公式,衡量一個人的人生價值就不單要看他對於社會的貢獻,而且還要可他從社會的實際取得。要是其實際取得大於其貢獻,其人生價值自然就是「負」的了!當代著名哲學家張岱年先生就此評價說:「你這本書雖小,可提出了一些很有學術價值的見解。人生在世,貢獻和索取是不可或缺的兩個方面,不對這兩個方面做比較,一個人的價值是評價不清的呀!你還提出了人生價值的具體評價公式,是個大膽的探索!」
三、關於人是社會關系之網的紐結和「四點」的闡釋。在1985年由廣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第一部專著《人的本質的揭示和唯物史觀的創立》中,宋定國首先提出並闡釋了「人是社會關系之『網』的『網上紐結』」,「是一切社會關系的始點、交點、支點、終點」即「四點」的著名論斷,從而闡釋了馬克思主義以人為本的理論精髓。本書被譽為上世紀80年「我國馬克思主義哲學界」「兩本頗有代表性的關於人的問題的專著」之一。
四、預見「人類倫理道德的傳統堤壩,在新技術革命大潮的沖擊下,正在晃盪;有些堤壩正在坍塌、決口」,並提出應對的辦法。在1987年重慶出版社出版的《新技術革命與社會趨向》一書中,宋定國正視並預見到「人類倫理道德的傳統堤壩,在新技術革命大潮的沖擊下,正在晃盪;有些堤壩正在坍塌、決口。」在分析了戀愛、結婚、同居、成家立業、生兒育女等對於傳統堤壩的巨大沖擊,並有隨時坍塌、決口的危險後,宋定國嚴肅地指出:「人們該怎麼辦?死守?這不明智,也不可能守住!最好的辦法,就是因勢利導,主動將堤壩打開幾個口,讓洪水分流而去。」
五、認為「八卦符號是一種符號文字」。在2011年由中央編譯出版社出版的出版的《周易解迷》中,宋定國提出:「在文字還沒有被創造出來的社會背景下,八卦符號產生於從『結繩記事』到『契木為文』的時代。「從刻畫簡單的線條符號,到刻畫幾何型的符號,再到刻畫圖象型的符號,最後形成象形文字。」「『—』和『- -』兩個符號,就產生在最初的刻畫簡單的線條符號的階段。」
六、對於「易」字起源之謎提出新說。在首都師范大學2013年1月出版的《周易解謎》中,宋定國依據「易」字在甲骨文、金文和小篆文等形體的演變,一反有史以來的「象形說」(含「蜥蜴說」、「器皿注水說」和「勿字像旗說」)和「會意說」(含「雲氣匯集陰陽變幻說」、「乍晴乍陰說」、「日月組合說」和「上日下勿說」),提出甲骨文中的「易」字,是對於「燒灼龜甲占卜時,所出現的裂紋」的形象真實地仿照刻畫,即「易」字「源於燒灼龜甲占卜時所出現的裂紋,即對於用以占卜時燒灼龜甲所產生的裂紋的仿照刻畫。」其理由主要有三:第一、「易」字是一個非同尋常的文字,由它命名的《易》,是迄今所知中國第一部成書,而其內容又是專門記載卜筮活動的,那麼,由此判定,「易」字起源於起初的占卜活動之中,最初是對於燒灼龜甲占卜時所出現的裂紋的形象真實仿照刻畫,就是順理成章的了;第二、甲骨文中的「易」字,其線條及其構成,也很像燒灼龜甲占卜時自然形成的裂紋;第三、依據漢字創造的一般規律,應是先簡後繁,先「象形」後「會意、形聲、指事、轉注、假借」等。拿「蜥蜴說」而言,「蜥蜴」的「蜴」字是個「形聲字」,顯然是在「易」字出現之後,按照「易」子的「聲」,加上「蟲」字的「形」而創造出來的。就是說先有「易」字而後有「蜴」字。因為「蜥蜴」膚色伴隨環境的顏色而變化,所以,當「蜥蜴」文字被形聲地創造出來後,人們看到小篆體的「易」字很像「蜥蜴」,才敷衍出「蜥蜴說」,並將此說依序往前推,以至於把金文和甲骨文中的「易」字,也敷衍成同樣的說法。至於「上日下月說」、「上日下勿說」等等,情況近似,不言而喻。因此,宋定國認為「『易』字在漢字中是一個非常特殊的文字,它的產生,不同於一般漢字的方法,即『象形、會意、形聲、指事、轉注、假借』等六種方法,都不適合於它。它只是對於燒灼龜甲占卜時,所出現的裂紋的形象真實地仿照刻畫,或者說,它的最初寫法源於燒灼龜甲占卜時,所出現的裂紋。」因此,「通過對於『易』字產生的歷史可以看出,它不僅與占卜活動緊密地聯系在一起,而且,正是在對於占卜活動的漫長地記載中,逐漸形成了《易》這部書。」「『易『字不是個一般的漢字,而是一個植根、深埋、隱匿著迄今所知我國第一部成書《易》起源之謎的文字,是揭開《易》起源之謎的一把鑰匙」。
七、率先對充滿神秘色彩的「奇門遁甲」進行客觀、歷史地評析。在2011年出版的《奇門遁甲探秘》中,宋定國運用客觀、歷史的觀點,在原原本本介紹的基礎上,實事求是地揭示「奇門遁甲」的產生和發展,及其被「神秘化」的社會根源、思想認識根源和心理根源,針對其各種理論依據,布局、演局及其推演過程等等中的真理與謬誤、科學與迷信、精華與糟粕、合理性和局限性等等,力求做出縝密而恰如其分地評析,並啟示人們:「世界上的任何學術文化,都處於不斷發展著的歷史流變之中。這個流變中的每一階段,每代人、每個人所能做的,不過是其中的『一浪』或『一滴』。『浪』或『滴』總是有限的,而『流』則是無限的。沒有『浪』或『滴』,固然就沒有『流』,但有限的『浪』或『滴』與無限的『流』相比,永遠具有不可避免的局限性。即使最亮麗的『浪』或『滴』,也不過是滔滔洪流中的一朵小小的浪花或水滴而已。同任何人類思想文化的成果一樣,奇門遁甲是歷史的產物,故不可避免地帶有時代的烙印:既蘊涵著一定時代思想文化之精華,具有合理成分,又積淀著一定時代思想文化之糟粕,具有局限性。由此就決定了它所必然存在的『是』與『非』。無論誇大哪一方面,都失之於客觀、全面。」
八、探索並概括出「國學」即「中國學術文化發展的基本規律」。在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13年1月出版的《國學縱橫》中,宋定國依據詳實的文獻,將中國學術文化發展的基本規律概括為「貫通古今,融匯內外,綜合創新。其中『綜合創新』是『軸心』,而『貫通古今』和『融匯內外』則是『兩輪』,因而這個基本規律可以形象化為『一軸兩輪』」。
九、對於三大拜物教所導致的弊端及革除的入口和出路的探索。在1988年發表的《建設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必須反對三大拜物教》(《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學報》1988年05期)中,宋定國分析了由自然宗教到人為宗教,再到政治崇拜、權力崇拜和個人崇拜這三大特殊「宗教」產生的過程,指出三大拜物教是迄今為止所有社會制度的根本弊端,並對改革和根除的入口和出路進行了探討,呼籲世人醒悟:消除政治、權力、個人三大拜物教及其產生的根源,是擺在世界人民面前的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物。
十、對於領導活動三大基本規律的探索和概括。在黨建讀物出版社2001年出版的《領導科學實用教學概要》中,宋定國一以貫之地通過分析領導活動中的基本矛盾及其運動,所體現出來的三類本質的、必然的、穩定的聯系,將領導活動的基本規律概括為三,即「領導者一定要適應並引導被領導者的規律」、「領導主體一定要適應工作任務要求的規律」、「領導主體一定要適應並改造客觀環境的規律」。
十一、以全新的視角釋解「國學」、「國學大師」。在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13年1月出版的《國學縱橫》《國學探疑》中,宋定國對於被熱議的「國學」、「國學大師」進行了考辨,並從史、論相結合的角度,闡釋了「國學」的蘊義;從為學、為人即文品與人品兩個方面闡明了「國學大師」的基本評價標准,指出「『學高為師,身正為范。』因此,『大師』理應是學問和品德方面之典範。」「『大師』之所以為『大師』,還不能光看學問,光看作品,還要看道德即人品、文品,看文品與人品是否統一,即是否屬於融人品與文品於一體的『道德文章』者流。」「『國學大師』是一個很有分量的稱譽,是一頂很耀眼的桂冠,不是隨便什麼人都可以佩戴的。現在人們所稱道的『國學大師』,實際上頂多隻是史學家、哲學史家等等而已。這是僅僅就其學問而言。至於就『師德』而言,不少人就更成問題,距『國學大師』就更遠了!」
十二、依據郭店楚簡《老子》版本重新釋解《老子》。在《國學縱橫》中,宋定國批判了將春秋時期的老子加以神化的奇談怪論,指出「老子是人而非仙」;傳世本《老子》即《道德經》八十一章並非《老子》原本,因而「再依據傳世本《老子》解說老子不可取」;郭店《老子》版本是被學界公認為迄今所見最為接近《老子》原本的版本,依據這個版本,老子並非一味主張「消極無為」,而是同時也主張「以道佐人主」,即「積極有為」,並強調指出「『無為』不一定消極,『有為』不一定積極!」
十三、指出所謂「半部《論語》治天下」「史無信證」。在《國學縱橫》中,宋定國依據翔實的史料和文獻,經過慎密考辨指出:被大肆炒作的所謂「半部《論語》治天下」,「史無信證」,即沒有史實根據,並認為「不斷翻新的『新儒學』離原汁原味的儒學越來越遠」,「後世享有的殊榮使孔子九泉不得安!」
十四、明確指出所謂「漢武帝採納董仲舒的建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乃子虛烏有。在《國學縱橫》中,宋定國依據翔實的史料和文獻,贊同孫景壇教授對於為學界長期津津樂道的所謂「漢武帝採納董仲舒的建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質疑,明確指出這一說法乃子虛烏有。「在漢武帝及其以後的漢代三百多年間,無論是包括神仙方術在內的異端邪說,還是重在實用的各種學術,都獲得了巨大的發展,在很多領域,成就都領先於當時的世界。這一史實表明,所謂『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在整個漢代根本就不存在。從學術文化的發展形勢看,漢代相對比較寬松,既沒有秦始皇的『焚書坑儒』,也沒有後代聯綿不斷充滿血腥的『文字獄』。」將「抑黜百家,推崇六藝」敷衍為「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是個天大的學術謊言,其始作俑者是清末民初的學者易白沙。
十五、指出流傳已久的將「儒釋道」並提的說法欠妥。在2013年1月由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國學探疑》中,宋定國指出流傳已久的將「儒釋道」並提的說法欠妥:「第一、『儒釋道』的提法本身就包括內涵和邏輯上的混亂。按照通常的理解,三者中『釋』和『道』為宗教,而『儒』呢,有人視為『儒學』,有人則視為『儒教』。若視為『儒學』,將『儒學』跟佛、道二教相提並論,顯然不合邏輯,也很容易引起歧義;而若視為『儒教』,並與佛、道二教並提,邏輯上雖然通了,但卻違背史實。因為中國並不存在『儒教』。」「所謂『儒釋道』,嚴格地講,實際上包括兩學(儒家和道家學術)兩教(佛教和道教)四種學術文化體系。然而,迄今為止,學界似乎對此卻沒有給以應有的釐定和重視,錯誤和含糊其詞地使用者比比皆是。」「第二、漢代以後的中國古代學術文化,決不是能用『儒釋道』所能囊括得了的。且不說天文、歷法、地理、水利、算學、農學、醫學、紡織、建築、冶煉、釀造和交通等等實用性的學術文化未被包括,就連在民間流傳和影響較大的諸如易學、術數之類的帶有神秘色彩學術文化,也統統被排斥在外了。」
十六、指出「中醫葯學術被疏漏」是中國學術研究當中的一大缺陷。在《國學縱橫》中,宋定國專門以「中醫葯學術被疏漏」作為一章的標題,就「中醫葯學術的哲學建樹」、「源遠流長且碩果累累的中國養生學」、「隋唐學術大家孫思邈」、「各樹一幟的『金元四大家』」、「中醫葯學史上的百家爭鳴」,以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金元四大家』」等方面,進行了論證和闡述,明確指出中醫學術長期被學界所疏漏的史實和遺憾。
十七、首次將長篇小說《三國演義》《西遊記》和《紅樓夢》視為「形象化的國學名著」。在《國學縱橫》一書中,宋定國指出《三國演義》所蘊含的「國學」底蘊,在三部小說名著中最為深厚。從中不僅能看到儒家思想的深厚底蘊,而且能看到陰陽家、兵家、道家和道教、佛教,以及名、法、縱橫、天文、歷算、地理、數術、醫、農等等諸子百家之說的深厚底蘊。「對照現在的地圖,核查《三國演義》中的主要地名及其所在的地理位置,都與事實基本吻合。」羅貫中堪稱「一位網路全書式的學者。或用現在人們的話說,是一位名副其實的『國學大師』」。《西遊記》作為神話小說,所描述的雖然是唐僧西天取經的故事,自然蘊涵深厚的佛教、佛學思想學說內容,然而,它卻同樣濃墨重彩地描述了有關道教、道家,以及儒家、陰陽家等等學術文化流派的思想學說,而這些思想學說也都是通過栩栩如生的人物刻畫,跌宕起伏的故事情節來展現的,所以,同樣具有很強的說服力和感染力。中國以「儒釋道」兩教(佛教和道教)、兩學(道家學說和儒家學說)相融匯為核心的傳統學術文化,通過《西遊記》得以全面、活靈活現地展現和傳播,並且影響深遠,遍播世界,尤其是為一代代孩童和青少年所青睞,昭示了作者吳承恩也是一位通曉「國學」且熟諳文學創作藝術的一代大師。而作為不同於《三國演義》的另一種意義上的歷史小說《紅樓夢》,則以其不受歷史背景約束,富有浪漫的創造力的形式,從典章制度、道德法律、文化教育、宗教寺院、中醫中葯,到思想觀念,乃至風俗習慣;從園林建築、工藝美術、烹飪飲食,到戲曲音樂,乃至游戲娛樂……都包攬無余。而其所體現的中國傳統學術文化,主要是以「儒佛道」兩教、兩學為基石,同時吸附、融匯其他多家(如辭賦家、醫家、數術家等)思想。總之,《三國演義》、《西遊記》和《紅樓夢》的一個共同特點是,將儒、佛、道兩學、兩教,以及中國傳統學術文化即「國學」的多家、多派的思想融為一體,以萬花筒的形式顯現、折射,展示出極其深厚的「國學」底蘊,因而都不失為「形象化的「國學」名著。」
十八、創建「綜合論(學)」。經過20多年醞釀、調研、構思,宋定國在「新三論」即協同學、耗散結構論和突變論,運籌學,系統工程,信息融合,綜合集成和網路理論等科學新論的基礎上,提出「綜合論(學)」,挖掘出哈肯等關於事物「自組織」、「協調合作」背後的動因,回答了當今快速發展的科學理論和社會實踐對於哲學挑戰中一些難題。其所著《綜合論(學)》所依據的基本原理有三:一是大自然本身具有自我協調、自我配合、自我修復、自我組織、自我控制、自我平衡、自我穩定、自我完善的能力即天然綜合力;二是大自然將其天然綜合力賦予包括人類在內的天地萬物;三是為人類所特有獨有的科學能動綜合力,得益於人所特有獨有的以人腦為主體的認知系統,是對於天然綜合力的升華,是富有創新性勞作即發現、發明、創造、創業和創新的淵藪,從而告訴人們一個常用可能不大自覺的道理,拋棄以為創業、創新只屬於為數不多的「精英」的模糊認識,讓大家變自發為自覺,便被動為主動,趁大好年華、有生之年,勇於發現、發明、創業、創新,實現自己的人生夢想,享受幸福的人生。
『貳』 四大名著哪個出版社出版的比較真
1、人民文學出版社
1951年3月成立於北京,系國家級專業文學出版機構,現為中國出版集團公司成員單位。
除用人民文學出版社之名出版了大量圖書外,還先後使用過作家出版社(1953至1958,1960至1969),藝術出版社(1953至1956),文學古籍刊行社(1954至1957,1987至1989)、中國戲劇出版社(1954至1979)、外國文學出版社(1979至2009)等副牌出版各類文藝圖書。
2、光明日報出版社
光明日報出版社(簡稱「光明社」)創立於1981年1月10日,隸屬於中共中央主管主辦的光明日報社(集團),光明社於2010年12月30日轉制為企業法人,是中國出版協會常務理事單位。
(2)圖說紅樓夢中央編譯擴展閱讀
各學科的權威的出版社:
一、 綜合類 1、人民出版社 2、商務印書館 3、三聯書店 4、中華書局 5、北京大學出版社
6、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7、復旦大學出版社 8、上海人民出版社
二、 法學類 1、 法律出版社 2、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
三、 經濟學類 1、中國經濟出版社 2、中國金融出版社 3、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 4、經濟科學出版社
四、 政治學、社會學類 1、中央編譯出版社 2、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3、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4、新華出版社 5、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
五、 文學類 1、人民文學出版社 2、外國文學出版社 3、上海譯文出版社
六、 教育類 1、高等教育出版社 2、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3、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 4、遼寧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