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機載合成孔徑雷達 sar 多久能生一幅圖像 就是說采圖周期怎麼算
我們按照最簡單的條帶式來說,每次生成的是一塊圖像,這塊圖像在距離向是全部的范圍,在方位向則需要根據你系統的運算能力選擇合適的長度。
在SAR中沒有所謂采圖周期這樣的概念,采樣是一直運行的,數據處理則在後台運行,把要成像的區域向前後各擴展半個孔徑,然後做距離壓縮方位壓縮即可。
當然這是沒有考慮距離徙動校正的情況,如果考慮校正,則要選擇演算法,一般工程上就是RD的改進和CS。有什麼問題可以聯系[email protected]
② 為什麼合成孔徑雷達相當於兩倍的運動距離
因為數據處理方法不同,所以相當於兩倍的運動距離。
合成孔徑雷達就是利用雷達與目標的相對運動把尺寸較小的真實天線孔徑用數據處理的方法合成一較大的等效天線孔徑的雷達。合成孔徑雷達的特點是解析度高,能全天候工作,能有效地識別偽裝和穿透掩蓋物。
合成孔徑雷達主要還是演算法,也就是信號處理上和傳統雷達的不同,傳統雷達是不能成像的,而合成孔徑雷達可以通過專門的軟體獲得目標的成像。
③ 侯策名的侯氏三兄弟
自貢侯氏三兄弟侯朝炯、侯朝煥、侯朝禎,先後就讀於蜀光中學,都是有名的學者、專家、教授,目前正活躍在科學、教育界,享譽全國.其父親侯策名(1886一1977)是我市著名的工商業家、民主建國會中央委員,20世紀50年代任自貢市人民政府副市長,這似乎應了「將門出虎子」之說。
一、采礦及岩土力學專家侯朝炯
侯朝炯,1933年1月14日出生於自貢市。1945年至1951年,先後在自貢蜀光中學和重慶清華中學學習,高中畢業後考入北京礦業學院采礦工程系,1955年7月畢業留校工作。侯朝炯現任屯國礦業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采礦工程」國家重點學科帶頭人、國際岩石力學學會會員、1991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貼。曾兼任煤炭工業部錨桿支護及軟岩工程兩個專家組成員、中國岩石力學與工程學會軟岩專業委員會副主任,以及中國礦業大學系副主任、礦壓所所長等職。
侯朝炯長於煤礦開采、岩石力學、巷道礦壓理論與控制、高水速凝材料的研究。其主要技術成就包括:建立了動壓、軟岩巷道礦壓新理論;開創了巷道金屬支架技術發展的新途徑;發明了多鉸摩擦U型鋼支架、工字鋼可縮性巷道支架、方(長)環型可縮性支架等;發明了新型ZKD高水速凝建築材料,其性能達到、超過了英國最先進的同類材料,在采礦和其它岩土工程中獲得廣泛應用;建立了「煤巷錨桿支護」的理論基礎,解決了發展中的若干關鍵技術問題,為提高項目研究水平作出了重大貢獻。
侯朝炯是我國動壓、軟岩巷道礦壓理論和圍岩控制技術的奠基者之—和開拓者,有重大發明創造和研究成果,並有顯著應用成效。他共獲國家獎4項:1990年國家發明三等獎,排名第二;1991年國家發明四等獎,排名第一;1996年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排名第二;1996年國家「八五」攻關重大科技成果獎,排名第一。省部級獎25項,其中二等獎以上達12項。獲實用新型專利15項,成果應用到全國68個單位,增收節支13.48億元。侯朝炯共有7部著作,其中主著(編)3部、合著1部、副主編1部、主審1部、主要編寫1部。其重要專著《巷道金屬支架》,1989年出版,全書21萬字;《采准巷道礦壓理論及應用》(與馬念傑合著)1995年出版,全書18萬字;《煤巷錨桿支護》1999年出版,全書44萬字。在國內外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100篇,其中單著和第一作者46篇。
在培養科教人才方面,侯朝炯也成績斐然,他先後指導博士生9名、碩士生14名,其中很多人已成為中青年科技骨幹。如馬念傑教授,是作出突出貢獻的中國博士學位獲得者,獲孫越崎優秀青年科技獎,博士生導師;又如康紅普任研究員、研究室主任,全國勞動模範等。為此,侯朝炯還獲得「全國高等學校先進科技工作者」、「江蘇省優秀教育工作者」、「江蘇省優秀研究生教師」以及「江蘇省高等學校優秀共產黨員」等榮譽稱號。
二、中科院士侯朝煥
侯朝煥1936年9月29日出生在自貢市,自幼聰慧睿智,勤奮好學,蜀光中學畢業後,以優異成績考入北京大學物理系,1958年畢業。侯朝煥是我國著名的信息、信號處理和聲學專家,中科院院士,國家自然保護基金委員會信息科學部主任,中科院聲學所研究員、副所長、博士生導師。此外他還擔任中國聲學學會副理事長、信號處理學會副理事長等職。
侯朝煥在水聲工程的研究中,主持研究了「水聲信號起伏統計特性測量系統」,推動了水聲信號場和雜訊、混響場的研究。提出了「相移多波束基陣信號處理系統」,給出了該系統的全面分析、理論計算、參數選擇、優化設計和性能估算,完成了智能型水聲信號處理系統,使系統能與水聲信號相匹配,達到最佳工作狀態和最佳處理效果。該系統成功地運用於工程項目以後,收到顯著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根據國際上超高速計算的要求,侯朝煥上個世紀80年代即開展了並行陣列處理的研究,進而將並列處理系統集成到單個晶元上去。在國內率先開展了VLSl信號處理研究。首先完成了DSP一1陣列信號處理機,定點運算速度達13.2億次/秒。浮點運算速度達3.6億次/秒。先後完成多個超高速DSP專用晶元的研製。單個晶元t內含15個運算結點,單晶元乘加速度達10億次/秒。
侯朝煥自1987年擔任「863」,信息獲取和處理專家組副組長以來,完成了多個領域的信號處理理論和方法的研究,有多方面的突破和創新,包括傅里葉變換新演算法、自適應基陣處理。高解析度譜估計、神經網路在水聲中的應用;水聲信號檢測和定位理論、信號重構理論;合成孔徑新演算法及其在星載SAR、超聲血管成像方面的應用等,在國內外信號處理領域有重大突破和深遠影響。侯朝煥1993年完成了快速傅里葉變換FFT、波束形成DBF和數學濾波、QRD-RLS遞波等晶元的研製。1994年以來,致力於具有數字信號處理DSP功能的CPU晶元研究,1999年在「973計劃」中立項,此為國家重大基礎研究項目,由他本人擔任該項目的首席科學家。
侯朝煥傾盡心血,潛心鑽研,不畏困難,在科研道路上頑強拼搏,終於碩果累累,取得驕人成績,為我國的現代化建設作出了傑出貢獻。他先後完成了12項國家重大科研項目,其中有三項獲國家發明獎、四項獲中科院科技進步獎(含中科院特等獎一項)。在國內外發表論文125篇,曾被授予國家級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和全國先進工作者稱號。侯朝煥還培養了一批中青年專家、學者,如他帶出研究生胡可心(近病故),38歲就成為中科院的研究員、博士生導師,擔任侯本人作為首席科學家的助理,已在國內頗具聲名。
三、博士生導師侯朝禎
侯朝禎1938年生於自貢市,蜀光中學畢業後,考入北京工業學院自動控制系,1962年畢業。一直從事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學科的教學科研工作,至今已整整40年。現為北京理工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兼任全國高校自動控制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中國自動化學教育委員會委員等職。
侯朝禎的研究方向,主要為分布式計算機控制、工業生產控制和綜合自動化、系統可靠性與容錯控制。他所主持的「熱軋生產線控制與管理優化「被評為國家「八五」科技重大科技成果。獲部級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三等獎2項並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主講「微機原理及應用」、「分布式計算機控制」等本科和研究生課程。指導碩士生30多人、博士生5名、博士後1名。他的兩本著作《分布式計算機控制》和《微機與單片機應用基礎>均由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出版,為全國高校通用教材和攻讀碩士研究生必讀參考書。侯朝禎還在國內外刊物上發表有影響的學術論文40餘篇。
(原載2003年1月20日《自貢日報》陳思遜文)
④ 相控陣超聲波探傷儀性能測試需要做哪幾個參數
引用國產CTS-602超聲相控陣探傷儀參數:
項目
單位
指標
顯示屏
高亮度6.5"彩色TFT液晶顯示屏, 640×480像素
存儲
32MB內置Flash+外接U盤
儲存格式:設置參數、屏幕拷貝
擴展介面
VGA輸出 1個
USB介面 1個
LAN介面 1個
防護等級
IP20
供電方式
外部電源:12V交流適配器
電池:10Ah鋰聚合物電池
工作時間
h
≥4(電池供電)
功率
VA
30
儲存溫度
℃
-20 ~ 60
工作溫度
℃
0 ~ 40
重量
Kg
主機:2.8;電池:0.85
尺寸
mm
262×196×92(寬×高×深)
項目
相控陣模式
A型模式
系統帶寬(-6dB)
1MHz ~ 10MHz
0.5MHz ~ 15MHz
A/D采樣頻率
120MHz
240MHz
探頭介面
1個,支持16 / 32 / 64 / 128陣元探頭,具備探頭自動識別功能
2個,BNC介面
活動孔徑
自動根據探頭設定,最高32
——
脈沖發生器
類型:雙極性方波脈沖
發射電壓:±60V
脈寬:40ns ~ 500ns,步進20ns
重復頻率:100Hz ~ 4KHz
發射延遲:0μs ~ 20μs,解析度5ns
類型:負向尖脈沖
發射電壓:約370V
重復頻率:20Hz ~ 500Hz
能量:低 / 高
接收器
增益:0 ~ 80dB
頻帶(-6dB):1 ~ 10MHz
延遲:0μs ~ 20μs,解析度3.125ns
增益:0 ~ 110dB,步進:0.5/1/2/6/12
頻帶(-6dB):1 ~ 4MHz / 0.5 ~ 15MHz
阻尼:低/高
檢波方式:負向檢波/正向檢波/雙向檢波/RF
聚焦
發射:單點聚焦
接收:160MHz硬體實時動態聚焦,
最大范圍每掃描線1008焦點
——
濾波器
根據工作頻帶自動調節
根據工作頻帶自動調節
掃描類型
線掃 / 扇掃
——
掃描線
最大128線
——
掃描角度范圍
線掃:-45°~ +45°
扇掃:-80°~ +80°
——
掃描范圍
0 ~ 1000mm (鋼縱波)
0 ~ 6000mm(鋼縱波),連續可調,最小顯示範圍5mm
材料聲速
1000 ~ 10000 m/s
1000 ~ 10000 m/s
顯示延遲
0 ~ 1000mm (鋼縱波)
-10 ~ 1000 mm(鋼縱波)
探頭零點
——
0 ~ 200 μs
抑制
——
0 ~ 80線性抑制
曲線功能
——
DAC / AVG
輔助功能
——
A型回波凍結、自動校正、角度測量、峰值記憶、參數輸出、頻率檢測、AWS D1.1/D1.5、U盤轉存
報警信號
——
聲光報警(內接蜂鳴器和面板LED發光管)
測試點選擇
峰值 / 前沿 / J前沿
峰值
語言
中 / 英
中 / 英
測量單位
mm / inch
mm / inch
測量
雙閘門:可測量回波幅度、聲程、水平距離、垂直距離、閘門間距離
雙測量游標:可測量圖像上的水平、垂直位置及游標間距離
雙閘門:可測量回波幅度、聲程、水平距離、垂直距離、閘門間距離
存儲
100組數據集
200組數據集
探傷靈敏度餘量
——
≥60dB(2.5Z20N探頭)
時基線性
——
≤3%
衰減器精度
——
12dB±1dB
動態范圍
——
≥30dB
遠區分辨力
——
≥26dB
電雜訊電平
≤20 (初始化狀態,探測范圍、增益調為最大,頻帶1 ~ 4MH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