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DCS控制不需要編程序嗎
DCS控制一般都是模塊化編程,如使用兩個模塊之間通過連線,進行連接關系,進行編譯後轉換成機器語言下裝的DPU中再執行。
和PLC的還是有很大的區別
② dcs改造注意事項
DCS系統大修期間維護注意事項
1、大修期間對DCS系統應進行徹底的維護,內容包括
(1)系統停電檢修,包括徹底的灰塵清理,改接線等內容。
(2) 對於在日常巡檢,定期巡檢中發現而不能及時處理的問題進行集中處理,如系統升級,組態下載等。
(3)系統在檢修前應對DCS系統組態進行備份,並對系統運行參數(如PID等)進行上載和備份。
(4)在檢修期間更改組態、控制及聯鎖程序,必須組織工藝、設備、電氣和儀表相關負責人共同參與聯鎖調試,並形成聯鎖調試記錄。
(5)檢修期間應檢查供電和接地系統是否符合要求。
(6)及時做好大修期間DCS維護記錄。
2、大修期間系統維護步驟
第一步:檢查校對備份
檢查軟體備份,組態文件備份、控制及工藝數據等備份是否正確、齊全。
第二步:按如下順序切斷電源
(1)每個操作站依次退出實時監控及操作系統後,關閉操作站工控機及顯示器電源;
(2)逐個關閉控制站電源箱電源;
(3)關閉各個支路電源開關;
(4)關閉不間斷電源(UPS)開關;
(5)關閉總電源開關。
第三步:進行DCS停電維護
(1)操作站、控制站停電吹掃檢修。包括工控機內部,控制站機籠、電源箱等部件的灰塵清理。
(2)針對日常巡檢、定期巡檢中發現而不能及時處理的故障進行維護及排除。
(3)儀表及線路檢修:包括供電線路、I/O信號線、通訊線、端子排、繼電器、安全柵等。確保各儀表工作正常,線路可靠連接,標識清晰正確。
(4)接地系統檢修。包括端子檢查、各操作站(工控機、顯示器)接地檢查、各控制站(電源、機籠)接地檢查、對地電阻測試。
第四步:現場以及DCS的各項維護工作完成後,檢查確認以下各項重新上電條件是否滿足
(1)首先應聯系工藝、電氣、設備、儀表等專業共同確認是否滿足DCS系統的上電條件。
(2)確認電氣提供的總電源符合要求後,合上供電總斷路器,並分別檢查輸出電壓。
(3)合上配電箱內的各支路斷路器,分別檢查輸出電壓。
(4)若配有UPS或穩壓電源,檢查UPS或穩壓電源輸出電壓是否正常。
第五步:系統上電及測試
(1)啟動工程師站、伺服器站、操作站、同時將系統各電源箱依次上電檢查。
(2)檢查各電源箱是否工作正常,電源風扇是否工作,5V、24V指示燈是否正常。
(3)檢查各計算機的系統軟體及應用軟體的文件夾和文件是否正確;硬碟剩餘空間無較大變化,並通過磁碟表面測試。
(4)將修改後的組態進行編譯下載。
(5)從每個操作站實時監控的故障診斷中觀察是否存在故障。
(6)打開控制站櫃門,觀察卡件是否工作正常,有無故障顯示(FAIL燈亮)。
(7)供電冗餘測試
分別開通冗餘交流~220VAC總進線的一路,其他交流供電迴路失電,但系統應仍然可以正常工作。
分別開通冗餘直流電源一路,關閉其他直流電源,測量每一機籠(架)母板電源端子上5V、24V的電壓。
(8)通信冗餘測試:分別接通各冗餘通訊線的其中一路通訊線(其他通訊線脫開),利用下載組態功能測試是否正常,如均正常則表明通訊網路正常。
(9)卡件冗餘測試:通過帶電插拔互為冗餘的卡件,檢查冗餘是否正常。
注意:如果撥出冗餘的主控卡、數據轉發卡的其中一塊並插回後,須等數據拷貝完成後才可撥另一塊冗餘卡,否則在生產過程中會造成嚴重後果。
第六步:控制、工藝參數檢查
(1)校對各個已經成功運行過的控制、工藝參數(因組態修改下載,部分參數可能出現混亂現象,需重新輸入)。
(2)對現場儀表(變送器、調節閥等)更換過的控制迴路、新增加的控制迴路(程序),其參數需要重新整定及並進行調試。
③ 和利時DCS組態編譯時不成功.提示是找不到CAD2007文件
可能是你的圖形組態中用到了CAD當中的一些文件,而你的電腦中沒有安裝CAD軟體或者軟體中的文件丟失。
可以試著重新安裝CAD 2007軟體,安裝時選擇編譯錯誤時提示的路徑。
如果電腦中有CAD軟體,那麼按照提示找一下那個文件,是否丟失,丟失的話拷貝一個進去應該就沒問題了。
④ 和利時DCS問題
流量信號測量的是壓差信號,檢查現場變送器正負壓側是否接反,檢查組態是否正確,流量信號是專門的公式。
⑤ DCS是什麼系統
1、 DCS是一種「分散式控制系統」,而PLC (可編程式控制制器) 只是一種控制「裝置」,兩者是「系統」與「裝置」的區別。系統可以實現任何裝置的功能與協調,PLC裝置只實現本單元所具備的功能。2、 在網路方面,DCS網路是整個系統的中樞神經,它是安全可靠雙冗餘的高速通訊網路,系統的拓展性與開放性更好。而PLC因為基本上都為個體工作,其在與別的PLC或上位機進行通訊時,所採用的網路形式基本都是單網結構,網路協議也經常與國際標准不符。在網路安全上,PLC沒有很好的保護措施,我們採用電源、CPU、網路雙冗餘。3、 DCS整體考慮方案,操作員站都具備工程師站功能,站與站之間在運行方案程序下裝後是一種緊密聯合的關系,任何站、任何功能、任何被控裝置間都是相互連鎖控制,協調控制;而單用PLC互相連接構成的系統,其站與站(PLC與PLC)之間的聯系則是一種鬆散連接方式,是做不出協調控制的功能。4、 DCS在整個設計上就留有大量的可擴展性介面,外接系統或擴展系統都十分方便,PLC所搭接的整個系統完成後,想隨意的增加或減少操作員站都是很難實現的。5、 DCS安全性:為保證DCS控制的設備的安全可靠,DCS採用了雙冗餘的控制單元,當重要控制單元出現故障時,都會有相關的冗餘單元實時無擾的切換為工作單元,保證整個系統的安全可靠。PLC所搭接的系統基本沒有冗餘的概念,就更談不上冗餘控制策略。特別是當其某個PLC單元發生故障時,不得不將整個系統停下來,才能進行更換維護並需重新編程。所以DCS系統要比PLC安全可靠性上高一個等級。6、 系統軟體,對各種工藝控制方案更新是DCS的一項最基本的功能,當某個方案發生變化後,工程師只需要在工程師站上將更改過的方案編譯後,執行下裝命令就可以了,下裝過程是由系統自動完成的,不影響原控制方案運行。系統各種控制軟體與演算法可以將工藝要求控制對象控制精度提高。而對於PLC構成的系統來說,工作量極其龐大,首先需要確定所要編輯更新的是哪個PLC,然後要用與之對應的編譯器進行程序編譯,最後再用專用的機器(讀寫器)專門一對一的將程序傳送給這個PLC,在系統調試期間,大量增加調試時間和調試成本,而且極其不利於日後的維護。在控制精度上相差甚遠。這就決定了為什麼在大中型控制項目中(500點以上),基本不採用全部由PLC所連接而成的系統的原因。7、 模塊:DCS系統所有I/O模塊都帶有CPU,可以實現對採集及輸出信號品質判斷與標量變換,故障帶電插拔,隨機更換。而PLC模塊只是簡單電氣轉換單元,沒有智能晶元,故障後相應單元全部癱瘓。8、現在高端的PLC與DCS的功能已經差不多,DCS對網路和分布式資料庫還要定時掃描有較強的功能,同時對運算和模擬量的處量比較拿手。9、PLC還分大、中、小、微PLC,其中微型的只賣幾百塊到2000塊,點數也好少,大型的可以帶數千點,運算能力與DCS差不多,但對多機聯網功能較弱。現在兩個技術平台都差不多,只是重點不一樣。
⑥ 能否將DCS控制站程序下載至操作站
控制站:你的理解是工程師站(也就是能進行組態、下裝、修改等操作的地方),還是指在機櫃裡面的控制器?
操作站:一般所指就是在工藝操作人員監視操作的,就是一長排的那種。
組態程序是從工程師站(少部分廠家的DCS也可以在操作站)編好後,下裝到控制器裡面,當下載完成後,程序就到了控制器了,這個時候工程師站,操作站全部壞掉的情況下,程序也還能一樣的運行,DCS系統也能運行,只是不能對這個程序進行修改,進行監控了。
至於將控制器裡面的程序下載到操作站,除非這個操作站裝了組態軟體,操作站從控制器讀到這個程序,而不是控制站程序下載至操作站。
⑦ 浙大中控的DCS組態編譯的時候總是出現無法調用二次程序,是怎麼回事求高手幫忙
系統文件損壞了,我想你的電腦經常出現斷電那些非正常開關機,如果是就會出現這類問題。
不想從新裝系統的話,你就把你的所有組態備份下,然後把原有組態刪除或者卸載掉組態軟體。然後從新新建一個項目 把你備份的組態載入進去。或者從新裝完組態軟體後,把你備份的載入進去。
這樣就可以解決了。
工程師站的電腦最好配有UPS 千萬別無故開關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