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結構設計原理中,as實際值該怎麼確定有公式嗎
混凝土結構設計原理中, as是受拉鋼筋合力點到受拉區邊緣的距離。截面有效高度ho=h-as as『是受壓鋼筋合力點到受壓區邊緣的距離。 As是鋼筋面積
② 鋼筋混凝土結構設計原理
解:已知K=1.20, fc=14.3N/mm2, fy=f'y=360N/mm2, a=a'=50mm, h0=500-50=450mm
l0/h=2500/500=5<8, 故不需考慮縱向彎矩的影響,η=1
e0=M/N=200000/400=500mm>h0/30=450/30=15mm, 故按實際偏心距e0=500mm
ηe0=500mm>0.3h0=0.3h0=0.3*450=135mm, 故按大偏心受壓計算
ξ=KN/fcbh0=1.20*400000/(14.3*500*450)=0.149< ξb=0.518
x= ξh0=0.149*450=67.13mm<2a'=100mm
e'=ηe0-h/2+a'=500-250+50=300mm
As=A's=KNe'/(fy(h0-a'))=1.20*400000*300/(360*(450-50))=1000mm2> ρmin*bh0=0.2%*500*450=450mm2
As及A's各選用4F20+4F20 (As=A's=1256mm2)
③ 結構設計原理as等於什麼
鋼筋合力點到截面邊緣的距離
④ 混凝土結構設計原理 as怎樣取值
混凝土結構設計原理as取值不宜超過表6.1.3規定的張拉控制應力限值,且不應小於0.4fptk。
計算要求
預應力混凝土結構構件,除應根據使用條件進行承載力計算及變形、抗裂、裂縫寬度和應力驗算外,尚應按具體情況對製作、運輸及安裝等施工階段進行驗算。
當預應力作為荷載效應考慮時,其設計值在本規范有關章節計算公式中給出。對承載能力極限狀態,當預應力效應對結構有利時,預應力分項系數應取1.0;不利時應取1.2。對正常使用極限狀態,預應力分項系數應取1.0。
(4)鋼混結構設計as演算法擴展閱讀:
混凝土結構工程組成
一、模板工程
模板是使混凝土結構和構件按所要求的幾何尺寸成型的模型板。模板系統包括模板和支架系統兩大部分,尚須適量的緊固連接件。在現澆鋼筋混凝土結構施工中,對模板的要求是保證工程結構各部分形狀尺寸和相互位置的正確性,具有足夠的承載能力、剛度和穩定性構造簡單裝拆方便。
二、鋼筋工程
鋼筋的種類很多,土木工程中常用的鋼筋,按生產加工工藝可分為熱軋鋼筋、余熱處理鋼筋、冷軋帶肋鋼筋、冷軋扭鋼筋、熱處理鋼筋、精軋螺紋鋼筋等。
三、混凝土工程
混凝土工程包括混凝土的拌制、運輸、澆築搗實和養護等施工過程。各個施工過程既相互聯系,又相互影響。在混凝土施工過程中,除按有關規定控制混凝土原材料質量外,任一施工過程處理不當都會影響混凝土的最終質量。
⑤ 混凝土結構設計原理as是什麼
混凝土結構設計原理as是混凝土結構設計原理中,as是受拉鋼筋合力點到受拉區邊緣的距離。截面有效高度ho=h-as,as『是受壓鋼筋合力點到受壓區邊緣的距離。As是鋼筋面積。
⑥ 混凝土結構設計原理中as怎麼確定
2.混凝土
(1)熟悉混凝土的立方體強度、軸心抗壓強度、軸心抗拉強度及相互間的關系。
(2)掌握單軸向受壓下混凝土的應力一應變全曲線及其數學模型。
(3)熟悉混凝土彈性模量、變形模量的概念。
(4)了解重復荷載下混凝土的疲勞性能以及復合應力狀態下混凝土強度的概念。
(5)熟悉混凝土徐變、收縮與膨脹的概念。
(6)了解高強度、高性能混凝土的主要物理、力學性能。
3.鋼筋與混凝土的粘結性能
(1)掌握粘結的定義、粘結力的組成、粘結應力的分布、粘結應力與相對滑移的關系等概念。
(2)掌握基本錨固長度的計算以及保證可靠粘結的構造要求。
(三)按概率理論的極限狀態設計法
1.掌握工程結構極限狀態的基本概念,包括結構上的作用、對結構的功能要求、設計基準期、兩類極限狀態等。
2.了解結構可靠度的基本原理。
3.熟悉近似概率極限狀態設計法在混凝土結構設計中的應用。
(四)受彎構件正截面受彎承載力計算
1.熟練掌握適筋梁正截面受彎三個受力階段的概念,包括截面上應力與應變的分布、破壞形態、縱向受拉鋼筋配筋百分率對破壞形態的影響、三個工作階段在混凝土結構設計中的應用等。
2.掌握混凝土構件正截面承載力計算的基本假定及其在受彎構件正截面受彎承載力計算中的應用。
3.熟練掌握單筋、雙筋矩形與T形截面受彎構件正截面受彎承載力的計算方法,配置縱向受拉鋼筋的主要構造要求。
(五)受彎構件斜截面承載力的計算
1.熟悉無腹筋梁斜裂縫出現前後的應力狀態。
2.掌握剪跨比的概念、無腹筋梁斜截面受剪的三種破壞形態以及腹筋對斜截面受剪破壞形態的影響。
3.熟練掌握矩形、T形和I字形等截面受彎構件斜截面受剪承載力的計算模型、計算方法及限制條件。
4.掌握受彎構件鋼筋的布置、梁內縱筋的彎起、截斷及錨固等構造要求。
(六)受壓構件承載力計算
1.掌握軸心受壓構件的受力全過程、破壞形態、正截面受壓承載力的計算方法及主要構造要求;了解螺旋箍筋柱的原理與應用。
2.熟練掌握偏心受壓構件正截面兩種破壞形態的特徵及其正截面上應力的計算簡圖。
3.掌握偏心受壓構件正截面受壓承載力的一般計算公式的原理。
4.熟練掌握對稱配筋矩形與I字形截面偏心受壓構件正截面受壓承載力的計算方法及縱向鋼筋與箍筋的主要構造要求。
5.掌握Nu—Mu相關曲線的概念及其應用。
6.熟悉偏心受壓構件斜截面受剪承載力的計算。
(七)受拉構件承載力計算
1.掌握軸心受拉構件的受力全過程、破壞形態、正截面受拉承載力的計算方法與配筋的主要構造要求。
2.掌握偏心受拉構件的受力全過程、兩種破壞形態的特徵以及對稱配筋矩形截面偏心受拉構件正截面受拉承載力的計算方法與配筋的主要構造要求。
3.熟悉偏心受拉構件斜截面受剪承載力的計算。
(八)受扭構件扭曲截面受扭承載力的計算
1.掌握矩形截面受扭構件的破壞形態、變角空間桁架計算模型、受扭承戴力的計算方法、限制條件及配筋構造。
2.掌握彎剪扭構件的配筋計算方法及構造要求。
(九)鋼筋混凝土構件的變形、裂縫及混凝土結構的耐久性
1.掌握鋼筋混凝土構件在第Ⅱ工作階段中的基本品性,包括截面上與截面間的應力分布、裂縫開展的原理與過程、截面曲率的變化等以及影響這些品性的主要因素。
2.掌握裂縫寬度、截面受彎剛度的定義與計算原理以及裂縫寬度與構件撓度的驗算方法。
3.熟悉截面延性的定義及受彎構件、偏心受壓構件截面延性的計算原理。
4.熟悉混凝土結構耐久性的意義、主要影響因素、混凝土的碳化、鋼筋的銹蝕以及耐久性設計的一般概念。
(十)預應力混凝土結構
1.熟練掌握預應力混凝土結構的基本概念、各項預應力損失值的意義和計算方法、預應力損失值的組合。
2.熟練掌握預應力軸心受拉構件各階段的應力狀態、設計計算方法和主要構造要求。
3.掌握預應力混凝土受彎構件各階段的應力狀態、設計計算方法和主要構造要求。
4.了解部分預應力混凝土構件及無粘結預應力混凝土構件的設計計算要點。
⑦ 鋼筋混凝土結構受拉鋼筋布置為三排,as怎麼算
優秀,取三層鋼筋上下兩層鋼筋間距的中間位置到構件受拉側外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