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源碼編譯 > 收入支出法成本核演算法

收入支出法成本核演算法

發布時間:2022-09-14 19:22:53

㈠ 國民經濟總量的核算方法有生產法、支出法、收入法。它們分別表示的意思是

支出法國內生產總值是從最終使用的角度反映一個國家一定時期內生產活動最終成果的一種方法。最終使用包括最終消費、資本形成總額及凈出口三部分,計算公式為: 支出法國內生產總值=最終消費+資本形成總額+凈出口 最終消費指常住單位為滿足物質、文化和精神生活的需要,從本國經濟領土和國外購買的貨物和服務的支出。它不包括非常住單位在本國經濟領土內的消費支出。最終消費分為居民消費和政府消費。 居民消費指常住住戶在一定時期內對於貨物和服務的全部最終消費支出。居民對於貨物的最終消費支出在貨物的所有權發生變化時記錄,對於服務的最終消費支出在服務提供時記錄。居民消費按居民支付的購買者價格計算,貨物的購買者價格是購買者取得交貨所支付的價格,它包括購買者支付的運輸和商業費用。居民消費除了直接以貨幣形式購買的貨物和服務的消費支出外,還包括以其他方式獲得的貨物和服務的消費支出,即所謂的虛擬消費支出。居民虛擬消費支出包括如下幾種類型:單位以實物報酬及實物轉移的形式提供給勞動者的貨物和服務;住戶生產並由本住戶消費了的貨物和服務,其中的服務僅指住戶的自有住房服務和付酬的家庭雇員提供的家庭和個人服務;金融機構提供的金融媒介服務;保險公司提供的保險服務。 政府消費指政府部門為全社會提供的公共服務的消費支出和免費或以較低的價格向居民住戶提供的貨物和服務的凈支出,前者等於政府服務的產出價值減去政府單位所獲得的經營收入的價值,後者等於政府部門免費或以較低價格向居民住戶提供的貨物和服務的市場價值減去向住戶收取的價值。 資本形成總額指常住單位在一定時期內獲得減去處置的固定資產和存貨的凈額,包括固定資本形成總額和存貨增加兩部分。 固定資本形成總額指生產者在一定時期內獲得的固定資產減處置的固定資產的價值總額。固定資產是通過生產活動生產出來的,且其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單位價值在規定標准以上的資產,不包括自然資產。可分為有形固定資本形成總額和無形固定資本形成總額。有形固定資本形成總額包括一定時期內完成的建築工程、安裝工程和設備工器具購置(減處置)價值,以及土地改良、新增役、種、奶、毛、娛樂用牲畜和新增經濟林木價值。無形固定資本形成總額包括礦藏的勘探、計算機軟體等獲得減處置。 存貨增加指常住單位在一定時期內存貨實物量變動的市場價值,即期末價值減期初價值的差額,再扣除當期由於價格變動而產生的持有收益。存貨增加可以是正值,也可以是負值,正值表示存貨上升,負值表示存貨下降。存貨包括生產單位購進的原材料、燃料和儲備物資等存貨,以及生產單位生產的產成品、在製品和半成品等存貨。 貨物和服務凈出口指貨物和服務出口減貨物和服務進口的差額。出口包括常住單位向非常住單位出售或無償轉讓的各種貨物和服務的價值;進口包括常住單位從非常住單位購買或無償得到的各種貨物和服務的價值。由於服務活動的提供與使用同時發生,一般把常住單位從非常住單位得到的服務作為進口,非常住單位從常住單位得到的服務作為出口。貨物的出口和進口都按離岸價格計算。 收入法也稱分配法,從生產過程形成收入的角度,對常住單位的生產活動成果進行核算。國民經濟各產業部門收入法增加值由勞動者報酬、生產稅凈額、固定資產折舊和營業盈餘四個部分組成。計算公式為: 增加值=勞動者報酬+生產稅凈額+固定資產折舊+營業盈餘 國民經濟各產業部門收入法增加值之和等於收入法國內生產總值。 勞動者報酬指勞動者從事生產活動所應得的全部報酬。包括勞動者應得的工資、獎金和津貼,既有貨幣形式的,也有實物形式的,還有勞動者所享受的公費醫療和醫葯衛生費、上下班交通補貼和單位為職工繳納的社會保險費等。對於個體經濟來說,其所有者所獲得的勞動報酬和經營利潤不易區分,這兩部分統一作為勞動者報酬處理。 在計算勞動者報酬時,需要注意作為勞動者報酬的實物性收入與中間消耗的界限。如果生產單位向從事生產活動的勞動者提供的貨物或服務,可以滿足勞動者在閑暇時間里的需要,並可改善和提高他們的實際生活水平,同時,其他普通消費者也可以在市場上購買到這些貨物和服務,那麼這部分貨物和服務就屬於勞動者的實物收入。生產單位為了生產能正常進行,為勞動者購買的貨物和提供的服務,如因特殊工作需要提供的服裝或鞋,因公出差提供的運輸和旅館服務費用等,屬於中間投入。 生產稅凈額指生產稅減生產補貼後的差額。生產稅指政府對生產單位從事生產、銷售和經營活動以及因從事生產活動使用某些生產要素,如固定資產、土地、勞動力所徵收的各種稅、附加費和規費,包括銷售稅金及附加、增值稅、管理費中開支的各種稅、應交納的養路費、排污費和水電費附加、煙酒專賣上繳政府的專項收入等。生產補貼與生產稅相反,是政府對生產單位單方面的轉移支付,因此視為負生產稅處理,包括政策性虧損補貼、價格補貼等。 固定資產折舊指一定時期內為彌補固定資產損耗按照核定的固定資產折舊率提取的固定資產折舊,或按國民經濟核算統一規定的折舊率虛擬計算的固定資產折舊。它反映了固定資產在當期生產中的轉移價值。各種類型企業和企業化管理的事業單位的固定資產折舊指實際計提的折舊費;不計提折舊的單位,如政府機關、非企業化管理的事業單位和居民住房的固定資產折舊則是按照統一規定的折舊率和固定資產原值計算的虛擬折舊。原則上,固定資產折舊應按固定資產的重置價值來計算,但是我國目前尚不具備對全社會固定資產進行重估價的基礎,所以暫時只能採用上述方法來計算。 營業盈餘指常住單位創造的增加值扣除勞動者報酬、生產稅凈額和固定資產折舊後的余額。

㈡ 國民收入核算中,收入法、支出法、生產法三者的一致性是什麼

國內生產、國民收入和國內支出反映一國范圍內從生產、分配、使用的全過程,生產不僅增加了產品和勞務,還創造了出收入,收入形成支出,支出又決定了生產,三者相互聯系,循環流動。所以三種方法計算指標一致。

㈢ 收入,支出,費用的會計制度規定核算的方法

收支與成本費用的計算
收入是一個單位在經營活動中由於銷售產品、商品,提供勞務、服務或提供資產的使用權等取得的款項或收取款項的權利。支出從狹義上理解,僅指行政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在履行法定職能或發揮特定的功能時所發生的各項開支,以及企業和企業化的事業單位在正常經營活動以外的支出或損失;如從廣義上理解,支出是一個單位實際發生的各項開支或損失。費用的涵義比支出窄,通常使用范圍也小一些,僅指企業和企業化的事業單位因生產、經營和管理活動而發生的各項耗費和支出。成本一般僅限於企業和企業化的事業單位在生產產品、購置商品和提供勞務或服務中所發生的各項直接耗費,如直接材料、直接工資、直接費用、商品進價以及燃料、動力等其他直接費用。
收入、支出、費用、成本都是重要的會計要素,體現著對一個單位的經營管理水平和效率從不同角度進行的度量,是計算一個單位經營成果及其盈虧情況的主要依據。對這些要素進行會計核算的特點,是連續、系統、全面和綜合。在實際工作中,問題突出的有虛報收入(人為壓低或拔高)、虛列支出和亂擠亂攤成本、費用等。這已成為嚴重影響會計信息質量的根源之一,會計人員有責任制止和糾正這種現象的繼續發生。

㈣ 如何用收入法或者支出法來核算GDP

一、收入法也稱分配法,是從生產過程創造收入的角度,根據生產要素在生產過程中應得的收入份額以及因從事生產活動向政府支付的份額的角度來反映最終成果的一種計算方法。按照這種計算方法,GDP由全國各行業匯總的勞動者報酬、生產稅凈額(生產稅-生產補貼)、固定資產折舊和營業盈餘四部分組成。計算公式為:

GDP = 勞動者報酬+ 生產稅凈額+ 固定資產折舊+ 營業盈餘

依據西方經濟學的生產要素創造收入的理論,收入法是根據生產要素在生產過程中應得的收入份額反映最終成果的一種計算方法。

勞動者報酬是雇員對企業提供勞動獲得的工資和各種形式的報酬,固定資本折舊是生產中使用的房屋和設備在核算期內磨損的轉移價值,生產稅凈額是企業向政府支付的利潤前的稅金減政府對企業由於政策性的原因造成的虧損而給予的補貼。營業盈餘是企業從事經營活動所獲得的利潤。
二、支出法核算GDP,就是從產品的使用出發,把一年內購買的各項最終產品的支出加總而計算出的該年內生產的最終產品的市場價值。這種方法又稱最終產品法、產品流動法。從支出法來看,國內生產總值包括一個國家(或地區)所有常住單位在一定時期內用於最終消費、資本形成總額,以及貨物和服務的凈出口總額,它反映本期生產的國內生產總值的使用及構成。
如果用Q1、Q2……Qn代表各種最終產品的產量,P1、P2……Pn代表各種最終產品的價格,則使用支出法核算GDP的公式是:
Q1P1+Q2P2+……QnPn=GDP
在現實生活中,產品和勞務的最後使用,主要是居民消費、企業投資、政府購買和出口。因此,用支出法核算GDP,就是核算一個國家或地區在一定時期內居民消費、企業投資、政府購買和凈出口這幾方面支出的總和。
1、居民消費(用字母C表示),包括購買冰箱、彩電、洗衣機、小汽車等耐用消費品的支出、服裝、食品等非耐用消費品的支出以及用於醫療保健、旅遊、理發等勞務的支出。建造住宅的支出不屬於消費。
2、企業投資(用字母I表示),是指增加或更新資本資產(包括廠房、機器設備、住宅及存貨)的支出。投資包括固定資產投資和存貨投資兩大類。固定資產投資指新造廠房、購買新設備、建築新住宅的投資。為什麼住宅建築屬於投資而不屬於消費呢?因為住宅像別的固定資產一樣是長期使用、慢慢地被消耗的。存貨投資是企業掌握的存貨(或稱成為庫存)的增加或減少。如果年初全國企業存貨為2000億美元而年末為2200億美元,則存貨投資為200億美元。存貨投資可能是正值,也可能是負值,因為年末存貨價值可能大於也可能小於年初存貨。企業存貨之所以被視為投資,是因為它能產生收入。從國民經濟統計的角度看,生產出來但沒有賣出去的產品只能作為企業的存貨投資處理,這樣是從生產角度統計的GDP和從支出角度統計的GDP相一致。
計入GDP中的投資是指總投資,即重置投資與凈投資之和,重置投資也就是折舊。
投資和消費的劃分不是絕對的,具體的分類則取決於實際統計中的規定。
3、政府購買(用字母G來表示),是指各級政府購買物品和勞務的支出,它包括政府購買軍火、軍隊和警察的服務、政府機關辦公用品與辦公設施、舉辦諸如道路等公共工程、開辦學校等方面的支出。政府支付給政府雇員的工資也屬於政府購買。政府購買是一種實質性的支出,表現出商品、勞務與貨幣的雙向運動,直接形成社會需求,成為國內生產總值的組成部分。政府購買只是政府支出的一部分,政府支出的另一部分如政府轉移支付、公債利息等都不計入GDP。政府轉移支付是政府不以取得該年生產出來的商品與勞務的作為報償的支出,包括政府在社會福利、社會保險、失業救濟、貧困補助、老年保障、衛生保健、對農業的補貼等方面的支出。政府轉移支付是政府通過其職能把收入在不同的社會成員間進行轉移和重新分配,把一部分人的收入轉移到另一部分人手中,其實質是一種財富的再分配。有政府轉移支付發生時,即政府付出這些支出時,並不相應得到什麼商品與勞務,政府轉移支付是一種貨幣性支出,整個社會的總收入並沒有發生改變。因此,政府轉移支付不計入國內生產總值中。
4、凈出口(用字母X-M表示,X表示出口,M表示進口)是指進出口的差額。進口應從本國總購買中減去,出口則應加進本國總購買量之中,凈出口應計入總支出。註:凈出口可能是正值,也可能是負值。
把上述四個項目加起來,就是用支出法計算GDP的公式:GDP=C+I+G+(X-M)
通過支出法計算的GDP,可以計算出消費率和投資率。所謂消費率就是最終消費佔GDP的比率,所謂投資率就是資本形成總額佔GDP的比率。

㈤ 增值法、收入法、支出法三種有什麼不同嗎

三者計算方法不同:

支出法屬於買方,計算公式為:國內生產總值=總消費+總投資+貨物和服務凈出口=(居民消費+政府消費)+(貨物和服務出口-貨物和服務進口)+(固定資本形成總額+存貨增加)

收入法屬於賣方, 國內生產總值=勞動者報酬+生產稅凈額+固定資產折舊+營業盈餘

生產法用於直接計算產品與勞務。國內生產總值=總產出-中間投入

(5)收入支出法成本核演算法擴展閱讀:

支出法又稱為 產品流動法、產品支出法、最終產品法、增值法。 它是從產品的使用出發,將一個國家在一年內消費者所購買的各項最終產品和勞務的貨幣支出進行加總,來計算該年內全社會所生產出來的最終產品與勞務的市場價值總和。

收入法又稱所得或要素所得法、要素收入法。這 種方法是從收入角度出發,將各種生產要素所得到的收入相加起來,即把勞動所得到的工資,土地所得到的地租,資本所得到的利息和企業家才能所得到的利潤相加起來計算國民收入。

生產法又稱部門法。 根據提供產品和勞務的各部門所提供的最終產品的價值來計算國民生產總值,它反映了國民收入從各個不同部門的來源。

㈥ 簡述主要的國民收入核算方法有哪些

對國民收入的核算可用生產法、支出法和收入法,常用的為後兩者。其核算的理論基礎是總產出等於總收入,總產出等於總支出。

(一)用支出法核算GDP

支出法指經濟社會(一個國家或一個地區)在一定時期內消費、投資、政府購買以及凈出口等幾方面支出的總和。公式如下:GDP=C+I+G+(X-M),其中消費C包括耐用消費品(如家電、傢具等)、非耐用消費品(如食物、衣服等)和勞務(如理發、旅遊等),但不包括個人建築住宅的支付,I表示投資,G表示政府購買,X-M表示凈出口。

(二)用收入法核算GDP

收入法指用要素收入即企業生產成本核算國內生產總價值。嚴格說來,最終產品市場價值除了生產要素收入構成的成本,還有間接稅、折舊、公司未分配利潤等內容。用公式表示為:GDP=工資+利息+租金+利潤+間接稅和企業轉移支付+折舊。其中工資、利息、租金是最典型的要素收入。工資中還需要包括所得稅、社會保險稅;利息是指提供資金給企業使用而產生的利息,所以需要剔除政府公債利息和消費信貸利息;租金除了租賃收入外,專利和版權的收入也應歸入其中。利潤是稅前利潤,包括公司所得稅、紅利、未分配利潤等。

㈦ 簡述國民生產總值的三種核算方法

國民生產總值的三種核算方法即生產法、收入法和支出法,三種方法從不同的角度反映國民經濟生產活動成果,理論上三種方法的核算結果是相同的。
1、生產法計算GDP:國內生產總值=勞動者報酬+生產稅凈額+固定資產折舊+營業盈餘;
2、收入法計算GDP:國內生產總值=工資+利息+利潤+租金+間接稅和企業轉移支付+折舊;
3、支出法核算GDP:國內生產總值=總消費+部投資+政府購買+凈出口。

溫馨提示:以上解釋僅供參考,具體以國家政策為准。
應答時間:2020-12-04,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平安銀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來看「平安銀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閱讀全文

與收入支出法成本核演算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新加坡伺服器怎麼進 瀏覽:620
上海女程序員上班被偷 瀏覽:377
如何添加後台app 瀏覽:350
中國移動機頂盒時鍾伺服器地址 瀏覽:943
如何開發app流程 瀏覽:427
哈爾濱編程培訓課程 瀏覽:722
編程語言執行速度排行 瀏覽:174
啟辰原廠導航如何裝app 瀏覽:840
jsp項目優秀源碼 瀏覽:757
如何查看電腦web伺服器埠號 瀏覽:901
小區物業管理系統編程源碼 瀏覽:95
王城戰爭為什麼無法獲取伺服器列表 瀏覽:804
劍橋商務英語pdf 瀏覽:480
伺服器如何不休眠 瀏覽:800
微機原理及介面技術編程 瀏覽:204
解壓迷你游戲機手柄 瀏覽:553
androidrtsp框架 瀏覽:545
阿里女程序員內網徵婚 瀏覽:79
比例閥放大器接plc編程 瀏覽:852
java表示二進制 瀏覽: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