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源碼編譯 > 智能調節演算法

智能調節演算法

發布時間:2022-10-09 19:23:59

1. 什麼是PID調節及PID調節的基本原理

PID調節概念及基本原理
目前工業自動化水平已成為衡量各行各業現代化水平的一個重要標志。同時,控制理論的發展也經歷了古典控制理論、現代控制理論和智能控制理論三個階段。智能控制的典型實例是模糊全自動洗衣機等。自動控制系統可分為開環控制系統和閉環控制系統。
一個控制系統包括控制器、感測器、變送器、執行機構、輸入輸出介面。控制器的輸出經過輸出介面、執行機構,加到被控系統上;控制系統的被控量,經過感測器,變送器,通過輸入介面送到控制器。
不同的控制系統,其感測器、變送器、執行機構是不一樣的。比如壓力控制系統要採用壓力感測器。電加熱控制系統的感測器是溫度感測器。
目前,PID控制及其控制器或智能PID控制器(儀表)已經很多,產品已在工程實際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有各種各樣的PID控制器產品,各大公司均開發了具有PID參數自整定功能的智能調節器(intelligent regulator),其中PID控制器參數的自動調整是通過智能化調整或自校正、自適應演算法來實現。有利用PID控制實現的壓力、溫度、流量、液位控制器,能實現PID控制功能的可編程控制器(PLC),還有可實現PID控制的PC系統等等。
可編程式控制制器(PLC)是利用其閉環控制模塊來實現PID控制,而可編程式控制制器(PLC)可以直接與ControlNet相連,如Rockwell的PLC-5等。還有可以實現PID控制功能的控制器,如Rockwell 的Logix產品系列,它可以直接與ControlNet相連,利用網路來實現其遠程式控制制功能。
1、開環控制系統
開環控制系統(open-loop control system)是指被控對象的輸出(被控制量)對控制器(controller)的輸出沒有影響。在這種控制系統中,不依賴將被控量反送回來以形成任何閉環迴路。
2、閉環控制系統
閉環控制系統(closed-loop control system)的特點是系統被控對象的輸出(被控制量)會反送回來影響控制器的輸出,形成一個或多個閉環。閉環控制系統有正反饋和負反饋,若反饋信號與系統給定值信號相反,則稱為負反饋( Negative Feedback),若極性相同,則稱為正反饋,一般閉環控制系統均採用負反饋,又稱負反饋控制系統。閉環控制系統的例子很多。比如人就是一個具有負反饋的閉環控制系統,眼睛便是感測器,充當反饋,人體系統能通過不斷的修正最後作出各種正確的動作。如果沒有眼睛,就沒有了反饋迴路,也就成了一個開環控制系統。另例,當一台真正的全自動洗衣機具有能連續檢查衣物是否洗凈,並在洗凈之後能自動切斷電源,它就是一個閉環控制系統。
3、階躍響應
階躍響應是指將一個階躍輸入(step function)加到系統上時,系統的輸出。穩態誤差是指系統的響應進入穩態後,系統的期望輸出與實際輸出之差。控制系統的性能可以用穩、准、快三個字來描述。穩是指系統的穩定性(stability),一個系統要能正常工作,首先必須是穩定的,從階躍響應上看應該是收斂的;準是指控制系統的准確性、控制精度,通常用穩態誤差來(Steady-state error)描述,它表示系統輸出穩態值與期望值之差;快是指控制系統響應的快速性,通常用上升時間來定量描述。
4、PID控制的原理和特點
在工程實際中,應用最為廣泛的調節器控制規律為比例、積分、微分控制,簡稱PID控制,又稱PID調節。PID控制器問世至今已有近70年歷史,它以其結構簡單、穩定性好、工作可靠、調整方便而成為工業控制的主要技術之一。當被控對象的結構和參數不能完全掌握,或得不到精確的數學模型時,控制理論的其它技術難以採用時,系統控制器的結構和參數必須依靠經驗和現場調試來確定,這時應用PID控制技術最為方便。即當我們不完全了解一個系統和被控對象,或不能通過有效的測量手段來獲得系統參數時,最適合用PID控制技術。PID控制,實際中也有PI和PD控制。PID控制器就是根據系統的誤差,利用比例、積分、微分計算出控制量進行控制的。
(1)比例(P)控制
比例控制是一種最簡單的控制方式。其控制器的輸出與輸入誤差信號成比例關系。當僅有比例控制時系統輸出存在穩態誤差(Steady-state error)。
(2)積分(I)控制
在積分控制中,控制器的輸出與輸入誤差信號的積分成正比關系。對一個自動控制系統,如果在進入穩態後存在穩態誤差,則稱這個控制系統是有穩態誤差的或簡稱有差系統(System with Steady-state Error)。為了消除穩態誤差,在控制器中必須引入「積分項」。積分項對誤差取決於時間的積分,隨著時間的增加,積分項會增大。這樣,即便誤差很小,積分項也會隨著時間的增加而加大,它推動控制器的輸出增大使穩態誤差進一步減小,直到等於零。因此,比例+積分(PI)控制器,可以使系統在進入穩態後無穩態誤差。
(3)微分(D)控制
在微分控制中,控制器的輸出與輸入誤差信號的微分(即誤差的變化率)成正比關系。
自動控制系統在克服誤差的調節過程中可能會出現振盪甚至失穩。其原因是由於存在有較大慣性組件(環節)或有滯後(delay)組件,具有抑制誤差的作用,其變化總是落後於誤差的變化。解決的辦法是使抑制誤差的作用的變化「超前」,即在誤差接近零時,抑制誤差的作用就應該是零。這就是說,在控制器中僅引入「比例」項往往是不夠的,比例項的作用僅是放大誤差的幅值,而目前需要增加的是「微分項」,它能預測誤差變化的趨勢,這樣,具有比例+微分的控制器,就能夠提前使抑制誤差的控製作用等於零,甚至為負值,從而避免了被控量的嚴重超調。所以對有較大慣性或滯後的被控對象,比例+微分(PD)控制器能改善系統在調節過程中的動態特性。
5、PID控制器的參數整定
PID控制器的參數整定是控制系統設計的核心內容。它是根據被控過程的特性確定PID控制器的比例系數、積分時間和微分時間的大小。PID控制器參數整定的方法很多,概括起來有兩大類:一是理論計算整定法。它主要是依據系統的數學模型,經過理論計算確定控制器參數。這種方法所得到的計算數據未必可以直接用,還必須通過工程實際進行調整和修改。二是工程整定方法,它主要依賴工程經驗,直接在控制系統的試驗中進行,且方法簡單、易於掌握,在工程實際中被廣泛採用。PID控制器參數的工程整定方法,主要有臨界比例法、反應曲線法和衰減法。三種方法各有其特點,其共同點都是通過試驗,然後按照工程經驗公式對控制器參數進行整定。但無論採用哪一種方法所得到的控制器參數,都需要在實際運行中進行最後調整與完善。現在一般採用的是臨界比例法。利用該方法進行
PID控制器參數的整定步驟如下:
(1)首先預選擇一個足夠短的采樣周期讓系統工作;
(2)僅加入比例控制環節,直到系統對輸入的階躍響應出現臨界振盪,記下這時的比例放大系數和臨界振盪周期;
(3)在一定的控制度下通過公式計算得到PID控制器的參數。

PID參數如何設定調節
PID就是比例微積分調節,具體你可以參照自動控制課程里有詳細介紹!正作用與反作用在溫控里就是當正作用時是加熱,反作用是製冷控制。

PID控制簡介
目前工業自動化水平已成為衡量各行各業現代化水平的一個重要標志。同時,控制理論的發展也經歷了古典控制理論、現代控制理論和智能控制理論三個階段。智能控制的典型實例是模糊全自動洗衣機等
。自動控制系統可分為開環控制系統和閉環控制系統。一個控控制系統包括控制器、感測器、變送器、執行機構、輸入輸出介面。控制器的輸出經過輸出介面、執行機構,加到被控系統上;控制系統的被控量,經過感測器,變送器,通過輸入介面送到控制器。不同的控制系統,其感測器、變送器、執行機構是不一樣的。比如壓力控制系統要採用壓力感測器。電加熱控制系統的感測器是溫度感測器。目前,PID控制及其控制器或智能PID控制器(儀表)已經很多,產品已在工程實際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有各種各樣的PID控制器產品,各大公司均開發了具有PID參數自整定功能的智能調節器(intelligent regulator),其中PID控制器參數的自動調整是通過智能化調整或自校正、自適應演算法來實現。有利用PID控制實現的壓力、溫度、流量、液位控制器,能實現PID控制功能的可編程式控制制器(PLC),還有可實現PID控制的PC系統等等。 可編程式控制制器(PLC)是利用其閉環控制模塊來實現PID控制,而可編程式控制制器(PLC)可以直接與ControlNet相連,如Rockwell的PLC-5等。還有可以實現PID 控制功能的控制器,如Rockwell 的Logix產品系列,它可以直接與ControlNet相連,利用網路來實現其遠程式控制制功能。
1、開環控制系統
開環控制系統(open-loop control system)是指被控對象的輸出(被控制量)對控制器(controller)的輸出沒有影響。在這種控制系統中,不依賴將被控量反送回來以形成任何閉環迴路。
2、閉環控制系統
閉環控制系統(closed-loop control system)的特點是系統被控對象的輸出(被控制量)會反送回來影響控制器的輸出,形成一個或多個閉環。閉環控制系統有正反饋和負反饋,若反饋信號與系統給定值信號相反,則稱為負反饋( Negative Feedback),若極性相同,則稱為正反饋,一般閉環控制系統均採用負反饋,又稱負反饋控制系統。閉環控制系統的例子很多。比如人就是一個具有負反饋的閉環控制系統,眼睛便是感測器,充當反饋,人體系統能通過不斷的修正最後作出各種正確的動作。如果沒有眼睛,就沒有了反饋迴路,也就成了一個開環控制系統。另例,當一台真正的全自動洗衣機具有能連續檢查衣物是否洗凈,並在洗凈之後能自動切斷電源,它就是一個閉環控制系統。
3、階躍響應
階躍響應是指將一個階躍輸入(step function)加到系統上時,系統的輸出。穩態誤差是指系統的響應進入穩態後,系統的期望輸出與實際輸出之差。控制系統的性能可以用穩、准、快三個字來描述。穩是指系統的穩定性(stability),一個系統要能正常工作,首先必須是穩定的,從階躍響應上看應該是收斂的;準是指控制系統的准確性、控制精度,通常用穩態誤差來(Steady-state error) 描述,它表示系統輸出穩態值與期望值之差;快是指控制系統響應的快速性,通常用上升時間來定量描述。
4、PID控制的原理和特點
在工程實際中,應用最為廣泛的調節器控制規律為比例、積分、微分控制,簡稱PID控制,又稱PID調節。PID控制器問世至今已有近70年歷史,它以其結構簡單、穩定性好、工作可靠、調整方便而成為工業控制的主要技術之一。當被控對象的結構和參數不能完全掌握,或得不到精確的數學模型時,控制理論的其它技術難以採用時,系統控制器的結構和參數必須依靠經驗和現場調試來確定,這時應用PID控制技術最為方便。即當我們不完全了解一個系統和被控對象,或不能通過有效的測量手段來獲得系統參數時,最適合用PID控制技術。PID控制,實際中也有PI和PD控制。PID控制器就是根據系統的誤差,利用比例、積分、微分計算出控制量進行控制的。
比例(P)控制
比例控制是一種最簡單的控制方式。其控制器的輸出與輸入誤差信號成比例關系。當僅有比例控制時系統輸出存在穩態誤差(Steady-state error)。
積分(I)控制
在積分控制中,控制器的輸出與輸入誤差信號的積分成正比關系。對一個自動控制系統,如果在進入穩態後存在穩態誤差,則稱這個控制系統是有穩態誤差的或簡稱有差系統(System with Steady-state Error)。為了消除穩態誤差,在控制器中必須引入「積分項」。積分項對誤差取決於時間的積分,隨著時間的增加,積分項會增大。這樣,即便誤差很小,積分項也會隨著時間的增加而加大,它推動控制器的輸出增大使穩態誤差進一步減小,直到等於零。因此,比例+積分(PI)控制器,可以使系統在進入穩態後無穩態誤差。
微分(D)控制
在微分控制中,控制器的輸出與輸入誤差信號的微分(即誤差的變化率)成正比關系。 自動控制系統在克服誤差的調節過程中可能會 出現振盪甚至失穩。其原因是由於存在有較大慣性組件(環節)或有滯後(delay)組件,具有抑制誤差的作用,其變化總是落後於誤差的變化。解決的辦法是使抑制誤差的作用的變化「超前」,即在誤差接近零時,抑制誤差的作用就應該是零。這就是說,在控制器中僅引入「比例」項往往是不夠的,比例項的作用僅是放大誤差的幅值,而目前需要增加的是「微分項」,它能預測誤差變化的趨勢,這樣,具有比例+微分的控制器,就能夠提前使抑制誤差的控製作用等於零,甚至為負值,從而避免了被控量的嚴重超調。所以對有較大慣性或滯後的被控對象,比例+微分(PD)控制器能改善系統在調節過程中的動態特性。
5、PID控制器的參數整定

PID控制器的參數整定是控制系統設計的核心內容。它是根據被控過程的特性確定PID控制器的比例系數、積分時間和微分時間的大小。PID控制器參數整定的方法很多,概括起來有兩大類:一是理論計算整定法。它主要是依據系統的數學模型,經過理論計算確定控制器參數。這種方法所得到的計算數據未必可以直接用,還必須通過工程實際進行調整和修改。二是工程整定方法,它主要依賴工程經驗,直接在控制系統的試驗中進行,且方法簡單、易於掌握,在工程實際中被廣泛採用。PID控制器參數的工程整定方法,主要有臨界比例法、反應曲線法和衰減法。三種方法各有其特點,其共同點都是通過試驗,然後按照工程經驗公式對控制器參數進行整定。但無論採用哪一種方法所得到的控制器參數,都需要在實際運行中進行最後調整與完善。現在一般採用的是臨界比例法。利用該方法進行PID控制器參數的整定步驟如下:(1)首先預選擇一個足夠短的采樣周期讓系統工作;(2)僅加入比例控制環節,直到系統對輸入的階躍響應出現臨界振盪,記下這時的比例放大系數和臨界振盪周期;(3)在一定的控制度下通過公式計算得到PID控制器的參數。

PID參數的設定:是靠經驗及工藝的熟悉,參考測量值跟蹤與設定值曲線,從而調整P\I\D的大小。

PID控制器參數的工程整定,各種調節系統中P.I.D參數經驗數據以下可參照:
溫度T: P=20~60%,T=180~600s,D=3-180s
壓力P: P=30~70%,T=24~180s,
液位L: P=20~80%,T=60~300s,
流量L: P=40~100%,T=6~60s。

書上的常用口訣:

參數整定找最佳,從小到大順序查
先是比例後積分,最後再把微分加
曲線振盪很頻繁,比例度盤要放大
曲線漂浮繞大灣,比例度盤往小扳
曲線偏離回復慢,積分時間往下降
曲線波動周期長,積分時間再加長
曲線振盪頻率快,先把微分降下來
動差大來波動慢。微分時間應加長
理想曲線兩個波,前高後低4比1
一看二調多分析,調節質量不會低
這里介紹一種經驗法。這種方法實質上是一種試湊法,它是在生產實踐中總結出來的行之有效的方法,並在現場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這種方法的基本程序是先根據運行經驗,確定一組調節器參數,並將系統投入閉環運行,然後人為地加入階躍擾動(如改變調節器的給定值),觀察被調量或調節器輸出的階躍響應曲線。若認為控制質量不滿意,則根據各整定參數對控制過程的影響改變調節器參數。這樣反復試驗,直到滿意為止。
經驗法簡單可靠,但需要有一定現場運行經驗,整定時易帶有主觀片面性。當採用PID調節器時,有多個整定參數,反復試湊的次數增多,不易得到最佳整定參數。
下面以PID調節器為例,具體說明經驗法的整定步驟:
⑴讓調節器參數積分系數S0=0,實際微分系數k=0,控制系統投入閉環運行,由小到大改變比例系數S1,讓擾動信號作階躍變化,觀察控制過程,直到獲得滿意的控制過程為止。
⑵取比例系數S1為當前的值乘以0.83,由小到大增加積分系數S0,同樣讓擾動信號作階躍變化,直至求得滿意的控制過程。
(3)積分系數S0保持不變,改變比例系數S1,觀察控制過程有無改善,如有改善則繼續調整,直到滿意為止。否則,將原比例系數S1增大一些,再調整積分系數S0,力求改善控制過程。如此反復試湊,直到找到滿意的比例系數S1和積分系數S0為止。
⑷引入適當的實際微分系數k和實際微分時間TD,此時可適當增大比例系數S1和積分系數S0。和前述步驟相同,微分時間的整定也需反復調整,直到控制過程滿意為止。
注意:模擬系統所採用的PID調節器與傳統的工業 PID調節器有所不同,各個參數之間相互隔離,互不影響,因而用其觀察調節規律十分方便。
PID參數是根據控制對象的慣量來確定的。大慣量如:大烘房的溫度控制,一般P可在10以上,I=3-10,D=1左右。小慣量如:一個小電機帶
一水泵進行壓力閉環控制,一般只用PI控制。P=1-10,I=0.1-1,D=0,這些要在現場調試時進行修正的。

我提供一種增量式PID供大家參考
△U(k)=Ae(k)-Be(k-1)+Ce(k-2)
A=Kp(1+T/Ti+Td/T)
B=Kp(1+2Td/T)
C=KpTd/T
T采樣周期 Td微分時間 Ti積分時間
用上面的演算法可以構造自己的PID演算法。
U(K)=U(K-1)+△U(K)

2. 宇電智能溫控儀參數

為偏差報警(參見AF參數說明)。

HdAL 偏差上限當偏差(測量值PV-給定值SV)大於HdAL時產生偏差上限報警;當偏差小於

報警 HdAL-AHYS時報警解除。設置HdAL為最大值時,該報警功能被取消。

LdAL 偏差下限當偏差(測量值PV-給定值SV)小於LdAL時產生偏差下限報警,當偏差大於

報警 LdAL+AHYS時報警解除。設置LdAL為最小值時,該報警功能被取消。

註:若有必要,HdAL和LdAL也可設置為絕對值報警(參見AF參數說明)。

報警回差 又名報警死區、滯環等,用於避免報警臨界位置由於報警繼電器頻繁動作,作用0~2000單

見上。 位

AdIS 報警指示 OFF,報警時在下顯示不顯示報警符號。

on,報警時在下顯示器同時交替顯示報警符號以作為提醒,推薦使用。

24/44頁

AOP 報警輸出 AOP的4位數的個位、十位、百位及千位分別用於定義HIAL、LoAL、HdAL和

定義 LdAL等4個報警的輸出位置,如下:

0~6666

LdAL HdAL LoAL HIAL

數值范圍是0-4,0表示不從任何埠輸出該報警,1、2、3、4分別表示該報警由

AL1、AL2、AU1、AU2輸出。

例如設置AOP=3301,則表示上限報警HIAL由AL1輸出,下限報警LoAL不輸出、

HdAL及LdAL則由AU1輸出,即HdAL或LdAL產生報警均導致AU1動作。

注1:當AUX在雙向調節系統作輔助輸出時,報警指定AU1、AU2輸出無效。

注2:若需要使用AL2或AU2,可在ALM或AUX位置安裝L5雙路繼電器模塊。

CtrL 控制方式 OnoF,採用位式調節(ON-OFF),只適合要求不高的場合進行控制時採用。

APID,先進的AI人工智慧PID調節演算法,推薦使用。

nPID,標準的PID調節演算法,並有抗飽和積分功能。

PoP,直接將PV值作為輸出值,可使儀表成為溫度變送器。

SoP,直接將SV值作為輸出值,可使AI-518P型儀表成為程序發生器。

3. 什麼是智能優化演算法

群體智能優化演算法是一類基於概率的隨機搜索進化演算法,各個演算法之間存在結構、研究內容、計算方法等具有較大的相似性。因此,群體智能優化演算法可以建立一個基本的理論框架模式:

Step1:設置參數,初始化種群;

Step2:生成一組解,計算其適應值;

Step3:由個體最有適應著,通過比較得到群體最優適應值;

Step4:判斷終止條件示否滿足?如果滿足,結束迭代;否則,轉向Step2;

各個群體智能演算法之間最大不同在於演算法更新規則上,有基於模擬群居生物運動步長更新的(如PSO,AFSA與SFLA),也有根據某種演算法機理設置更新規則(如ACO)。

(3)智能調節演算法擴展閱讀

優化演算法有很多,經典演算法包括:有線性規劃,動態規劃等;改進型局部搜索演算法包括爬山法,最速下降法等,模擬退火、遺傳演算法以及禁忌搜索稱作指導性搜索法。而神經網路,混沌搜索則屬於系統動態演化方法。

優化思想裡面經常提到鄰域函數,它的作用是指出如何由當前解得到一個(組)新解。其具體實現方式要根據具體問題分析來定。

4. 智能演算法的介紹

在工程實踐中,經常會接觸到一些比較「新穎」的演算法或理論,比如模擬退火,遺傳演算法,禁忌搜索,神經網路等。這些演算法或理論都有一些共同的特性(比如模擬自然過程),通稱為「智能演算法」。它們在解決一些復雜的工程問題時大有用武之地。

5. 智能演算法的智能演算法概述

智能優化演算法要解決的一般是最優化問題。最優化問題可以分為(1)求解一個函數中,使得函數值最小的自變數取值的函數優化問題和(2)在一個解空間裡面,尋找最優解,使目標函數值最小的組合優化問題。典型的組合優化問題有:旅行商問題(Traveling Salesman Problem,TSP),加工調度問題(Scheling Problem),0-1背包問題(Knapsack Problem),以及裝箱問題(Bin Packing Problem)等。
優化演算法有很多,經典演算法包括:有線性規劃,動態規劃等;改進型局部搜索演算法包括爬山法,最速下降法等,本文介紹的模擬退火、遺傳演算法以及禁忌搜索稱作指導性搜索法。而神經網路,混沌搜索則屬於系統動態演化方法。
優化思想裡面經常提到鄰域函數,它的作用是指出如何由當前解得到一個(組)新解。其具體實現方式要根據具體問題分析來定。
一般而言,局部搜索就是基於貪婪思想利用鄰域函數進行搜索,若找到一個比現有值更優的解就棄前者而取後者。但是,它一般只可以得到「局部極小解」,就是說,可能這只兔子登「登泰山而小天下」,但是卻沒有找到珠穆朗瑪峰。而模擬退火,遺傳演算法,禁忌搜索,神經網路等從不同的角度和策略實現了改進,取得較好的「全局最小解」。

6. 最新的智能優化演算法有哪些,關於物流管理類的

優化演算法有很多,關鍵是針對不同的優化問題,例如可行解變數的取值(連續還是離散)、目標函數和約束條件的復雜程度(線性還是非線性)等,應用不同的演算法。
對於連續和線性等較簡單的問題,可以選擇一些經典演算法,如梯度、Hessian 矩陣、拉格朗日乘數、單純形法、梯度下降法等。
而對於更復雜的問題,則可考慮用一些智能優化演算法,如遺傳演算法和蟻群演算法,此外還包括模擬退火、禁忌搜索、粒子群演算法等。

7. 隨著智能通訊工具的普及,手機游戲風靡。這種新的娛樂方式在豐富人們業餘生活的同時也帶來了一些社會問題

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手機從最初單純的通訊產品,逐漸成為人們生活中形影不離的必需品
智能手機給用戶帶來便利的同時,問題和危險也隨之而來,尤其是與用戶息息相關的生命財產安全
這幾年,因手機漏電、爆炸而引發的慘劇也是不絕於耳,搜索引擎隨便搜一下「手機爆炸」,出現的文字或者圖片更是慘不忍睹
這不得不讓我們開始反思,「我們的手機真的安全嗎?」「手機什麼時候變成了手雷?」為什麼手機會爆炸?手機爆炸從根源上講是電池爆炸,目前市面上在售的手機所用電池多為鋰電池
而鋰離子電池之所以會有爆炸傾向,都是一個名為「熱失控」的過程惹的禍
「熱失控」是一個能量正反饋循環過程,電池溫度身高導致系統變熱,系統變熱升高溫度,這反過來讓電池變得更熱,最後超出電池安全極限導致爆炸
導致「熱失控」的則是多方面的,一方面,由於手機配置的電池本身質量不合格,致使手機在充電和使用過程中就存在安全隱患;另一方面,當前智能手機的配置越來越高,客觀上導致手機運行時產生大量的熱量,如果手機在硬體層面,工藝設計時散熱處理不好,同時在軟體層面,系統降耗優化得不夠,必然會使機身產生高溫,影響電池的安全;另外,由於用戶不合理的使用,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充電風險
那麼如何才能做到更安全的續航?快充技術手機安全隱患,絕大多數都是發生在充電的時候
一方面長時間的充電,讓手機持續過熱,帶來風險;另一方面,充電時間過長,增加用戶等待時間,手機充電和用戶操作疊加,系統負荷更大,所以風險更大
快充技術無疑是解決的一個辦法,比如OPPO推出的VOOC快充技術,採用低電壓高電流模式,既保證了充電的效率,有保證了充電過程中的安全性
大容量高密度電池手機運行的安全隱患,與電池續航有著必然的聯系
劣質、小容量電池,對手機續航沒保證,頻繁充電,重復充電,過度充電,必然會誘發安全隱患
解決手機電池的續航,讓用戶擺脫充電的束縛遠離安全隱患,推出大容量電池勢在必行
目前市場上在售的機型,電池容量絕大部分都在3000毫安以下,前不久發布的華為Mate8配備4000毫安電池一度成為佳話,金立M3也罕見地配備了超過5000毫安的大電池
然而,隨著智能手機的發展,用戶對智能手機要求越來越高,機身要更薄,外觀要更美,續航要更久,如何在狹小的空間置入更大容量的電池,成為業內普遍困惑的一個難題
通過多年的深耕和技術積淀,藍魔MOS1max實現了更大更薄能量密度更高的突破,搭載了容量高達6010mAH的比亞迪電池,其能量密度高達650Wh/L,遠高於業界水準(手機電池能量密度普遍在560Wh/h左右),使得機身視覺厚度僅6mm,讓高電量與纖薄機身兼備
同時在電池安全性能上突破瓶頸,採用先進的陶瓷隔膜技術,並通過環境、化學物理等多方面得測試,經歷火燒、刺穿、擠壓、高溫、微波爐烘烤,跌落等32項嚴苛監測,不起火,不爆炸
智能軟體優化通過軟體優化,降低系統能耗,減少電池負荷,同時通過軟體檢測,實時檢測電池的運行狀態,及時警報,並採取相應的措施應對電池過熱的問題,也是應對電池續航和安全問題普遍採用的一個方法
大多數手機運行的ROM都自帶了這些功能,比如藍魔MoEnergy、奇酷360OS、魅族Flyme5.0、小米MIUI7、一加氫OS、華為EMUI、OPPOColorOS、錘子的SmartisanOS等操作系統以及安兔兔省電王、360省電王、騰訊電池管家、金山電池醫生等第三方電池管家,都兼帶了系統節能省電以及電池優化的功能
藍魔MOS1max的MoEnergy魔能軟硬一體省電技術,通過智能調節演算法,更科學管理手機用電量,大大降低手機軟硬體功耗,續航時間是一般智能手機的2-3倍
散熱硬體優化前面已經講過,手機爆炸源於「熱失控」,如何讓手機在安全溫度內運行,機身散熱設計和硬體材質不能忽視
前些年手機普遍採用的石墨散熱片導熱技術,利用石墨獨特的物理結構實現機身內部導熱和隔熱,在防止機身過熱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再後來就是風靡全球的金屬機身設計了,金屬相對於常見的塑料材質來說,導熱性能是要高出很多的,再加上內部輔以石墨導熱,機身散熱效率得到了極大的提升,讓過熱帶來的電池安全隱患進一步降低
當然,除了目前普遍採用的石墨導熱和金屬散熱,市場上還有一些更炫的散熱技術,例如OPPO發布新款超薄手機R5就使用了冰巢散熱技術,360奇酷手機旗艦版採用了太空水冷散熱系統來對手機進行降溫
雖然這些技術看上去很炫,但是由於技術成本太高,在手機領域並沒有得到普及,所以也並不常見
總而言之,手機續航和安全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無論是軟體智能優化技術的進步,還是電池技術工藝設計機身材質等硬體技術的演進,未來,智能手機只有續航更強,使用更安全

8. 設計的演算法中有多個參數同時調節,用什麼方法確定參數比較容易智能方面的演算法

參數之間不能解耦嗎, 如果不能,是否可以考慮採用最優化里的尋優演算法

9. 智能溫控儀常用參數設置

為偏差報警(參見af參數說明)。
hdal
偏差上限當偏差(測量值pv-給定值sv)大於hdal時產生偏差上限報警;當偏差小於
報警
hdal-ahys時報警解除。設置hdal為最大值時,該報警功能被取消。
ldal
偏差下限當偏差(測量值pv-給定值sv)小於ldal時產生偏差下限報警,當偏差大於
報警
ldal+ahys時報警解除。設置ldal為最小值時,該報警功能被取消。
註:若有必要,hdal和ldal也可設置為絕對值報警(參見af參數說明)。
報警回差
又名報警死區、滯環等,用於避免報警臨界位置由於報警繼電器頻繁動作,作用0~2000單
見上。

adis
報警指示
off,報警時在下顯示不顯示報警符號。
on,報警時在下顯示器同時交替顯示報警符號以作為提醒,推薦使用。
24/44頁
aop
報警輸出
aop的4位數的個位、十位、百位及千位分別用於定義hial、loal、hdal和
定義
ldal等4個報警的輸出位置,如下:
0~6666
ldal
hdal
loal
hial
數值范圍是0-4,0表示不從任何埠輸出該報警,1、2、3、4分別表示該報警由
al1、al2、au1、au2輸出。
例如設置aop=3301,則表示上限報警hial由al1輸出,下限報警loal不輸出、
hdal及ldal則由au1輸出,即hdal或ldal產生報警均導致au1動作。
注1:當aux在雙向調節系統作輔助輸出時,報警指定au1、au2輸出無效。
注2:若需要使用al2或au2,可在alm或aux位置安裝l5雙路繼電器模塊。
ctrl
控制方式
onof,採用位式調節(on-off),只適合要求不高的場合進行控制時採用。
apid,先進的ai人工智慧pid調節演算法,推薦使用。
npid,標準的pid調節演算法,並有抗飽和積分功能。
pop,直接將pv值作為輸出值,可使儀表成為溫度變送器。
sop,直接將sv值作為輸出值,可使ai-518p型儀表成為程序發生器。

10. 求助:用C語言怎麼編寫一個智能的亮度調節系統啊,急求啊!!

樓主你這描述根本不清楚啊:亮度調節,什麼演算法?亮度低了調高,高了調低?怎麼調?亮度為啥會變,為啥需要調?

另外應該是跟硬體有關,使用了什麼硬體設備?驅動程序有沒有?介面有沒有?技術資料有沒有?電路怎麼設計的?

程序寫給單片機的還是開發板的或是PC的?對內存佔用有什麼要求?等等等等……

閱讀全文

與智能調節演算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沒有滴滴app怎麼打車 瀏覽:98
大數乘法java 瀏覽:997
如何登錄伺服器看源碼 瀏覽:522
如何做伺服器端 瀏覽:154
注冊伺服器地址指什麼 瀏覽:433
文本命令行 瀏覽:97
撲克牌睡眠解壓 瀏覽:193
rc4演算法流程圖 瀏覽:159
胡蘿卜解壓方法 瀏覽:35
掃描pdf格式軟體 瀏覽:877
程序員在銀行開賬戶 瀏覽:516
android資料庫下載 瀏覽:750
中午伺服器崩潰怎麼辦 瀏覽:425
產品經理和程序員待遇 瀏覽:442
解憂程序員免費閱讀 瀏覽:109
錄像免壓縮 瀏覽:508
總結所學過的簡便演算法 瀏覽:362
南昌哪些地方需要程序員 瀏覽:761
三台伺服器配置IP地址 瀏覽:175
如何用命令方塊連續對話 瀏覽: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