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源碼編譯 > 珠演算法口訣

珠演算法口訣

發布時間:2022-10-10 08:27:25

Ⅰ 五珠算盤怎麼用,計演算法決是什麼

1、五珠算盤的使用:

下4珠每個代表1,上1珠代表5,從左到右依次為,千分位,百分位,十分位.....大拇指往上撥,食指往下撥,依據法則進行運算。

2、計算口訣(法則):

(1)加法口訣:

不進位的加進位的加

直加滿五加進十加破五進十加

加一:一上一,一下五去四,一去九進一

加二:二上二,二下五去三,二去八進一

加三:三上三,三下五去二,三去七進一

加四:四上四,四下五去一,四去六進一

加五:五上五,五去五進一

加六:六上六,六去四進一,六上一去五進一

加七:七上七,七去三進一,七上二去五進一

加八:八上八,八去二進一,八上三去五進一

加九:九上九,九去一進一,九上四去五進一

(2)減法口訣:

不退位的減退位的減

直減破五減退位減退十補五的減

減一:一下一,一上四去五,一退一還九

減二:二下二,二上三去五,二退一還八

減三:三下三,三上二去五,三退一還七

減四:四下四,四上一去五,四退一還六

減五:五下五,五退一還五

減六:六下六,六退一還四,六退一還五去一

減七:七下七,七退一還三,七退一還五去二

減八:八下八,八退一還二,八退一還五去三

減九:九下九,九退一還一,九退一還五去四

(3)乘法口訣:

在春秋戰國時已在籌算中得到應用;

歸除口訣,首見楊輝《乘除通變算寶》[1274],

朱世傑《算學啟蒙》[1299]所載九歸口訣已與現代基本相同。

有了四則口訣,珠算的演算法就形成一個體系,長期沿用下來。

(4)除法口訣:

珠算除法有歸除法和商除法兩種.

歸除法用口訣進行計算,有九歸口訣,退商口訣和商九口訣.

九歸口訣共61句:

一歸(用1除):逢一進一,逢二進二,逢三進三,逢四進四,逢五進五,逢六進六,逢七進七,逢八進八,逢九進九.

二歸(用2除):逢二進一,逢四進二,逢六進三,逢八進四,二一添作五.

三歸(用3除):逢三進一,逢六進二,逢九進三,三一三餘一,三二六餘二.

四歸(用4除):逢四進一,逢八進二,四二添作五,四一二餘二,四三七餘二.

五歸(用5除):逢五進一,五一倍作二,五二倍作四,五三倍作六,五四倍作八.

六歸(用6除):逢六進一,逢十二進二,六三添作五,六一下加四,六二三餘二,六四六餘四,六五八餘二.

七歸(用7除):逢七進一,逢十四進二,七一下加三,七二下加六,七三四餘二,七四五餘五,七五七餘一,七六八餘四.

八歸(用8除):逢八進一,八四添作五,八一下加二,八二下加四,八三下加六,八五六餘二,八六七餘四,八七八餘六.

九歸(用9除):逢九進一,九一下加一,九二下加二,九三下加三,九四下加四,九五下加五,九六下加六,九七下加七,九八下加八。

(5)開乘方:

珠算乘方可以直接乘,也可以根據公式,高次方若冪是質素,就只有直接乘,若可以分解因式,則可分解因式再來算。

珠算開平方,一般有半九九開平方法,積差開平方法,公式開平方法,增乘開平方法。

開三次方,有三倍根開立方法,過大商開立方法。

開五次方,有多種,常見的有增乘開五次方。

開高次方一般很少在珠算上用。

(1)珠演算法口訣擴展閱讀:

1、算盤計算相關術語:

(1)空檔:某一檔的上、下都離梁的時候,叫做空檔。空檔表示這一檔沒有記數,或者表示0。

(2)空盤:算盤的各檔都是空檔是,表示全盤沒有記數,叫做空盤。

(3)內珠:靠梁記數的算珠,叫做內珠。

(4)外珠:離梁不記數的算珠,叫做外珠。

(5)撥上:是指將下珠撥靠梁。

(6)撥下:是指將上珠撥靠梁。

(7)撥去:是指將上珠或下珠撥離梁。

(8)本檔:是指正要撥珠記數的這一檔。

(9)前檔:是指本檔的前一檔,也叫左一檔(位)。

(10)後檔:是指本檔的後一檔,也叫右一檔(位)。

(11)漂珠:撥珠時用力過輕,不靠梁不著框,浮漂在檔中間的算珠。

(12)帶珠:撥珠時,把本檔或鄰檔不應撥入或撥去的算珠帶入或帶出叫帶珠。

(13)實珠:靠梁表示正數的算珠。

(14)虛珠:也叫負珠,是指算珠撥到既不靠梁又不靠框,表示負數的懸珠。

(15)置數:也教布數,按照計算的要求,把數字撥入算盤,為計算作準備。

(16)檔位:也叫檔次,是指檔的位次。

(17)錯檔:也叫錯位,是指運算過程中未將算珠撥入應撥的檔位。

(18)進位:是指本檔加上一個數後,大於或等於10,須向前位加1,叫做進位。

(19)退位:是指在本檔減去一個數時本檔不夠,許向前面一位減1,叫做退位。

(20)首位:也叫最高位,是指一個多位數的第一個非零數字為首位。如3284中的3,0.0726中的7。

2、算盤的收藏價值:

(1)高檔材質的算盤值得收藏。據國家文化藝術品網介紹,按算珠和邊框材料,算盤可分為金、銀、銅、鐵、玉、竹、木、象牙、水晶、大理石等;按立柱材料,包括鐵、木、銀、銅、鋁、竹等。算盤材質越好,收藏價值越高,升值潛力自然就強。舉例來說,普通木質算盤的身價低於象牙算盤,而貴金屬製成的算盤,價值就更高了。

另外,算盤上的立柱,即俗稱的「檔」,也有高低之分。算盤的價值還可以通過做工和品相來衡量。

(2)上乘木質算盤升值前景好。國家文化藝術品網訊,如果收藏木質算盤,紫檀、紅木、花梨木的藏品為上乘。上乘木質的算盤不會上油漆,因為木質好的算盤更注重原色,經過歲月的洗禮,好的木頭會越用越亮,算珠也會越來越光滑。只有一般材質的木算盤,才會塗上厚重的油漆以遮蓋木質的平庸。

梨木、松木、沉香木、柏木屬於中等材質,雜木則屬於低檔材質。

(3)異形算盤身價逐漸走高。圓形、扇形、拱形、筒形、寶塔等造型奇特的算盤,因為工藝考究、妙趣橫生,是收藏家追捧和尋覓的對象。

由於算盤的檔數通常都是奇數檔,例如九、十一、十三、十五、十七等,帶有賞玩性質的偶數檔算盤的身價就比奇數檔的高。而小巧玲瓏的袖珍算盤以及21檔以上的大型算盤,無疑豐富了算盤的文化內涵,也值得收藏。

Ⅱ 珠算口訣表順口溜是什麼

珠算口訣表順口溜是:

1、珠算加法口訣表

加1:一上一,一下五去四,一去九進一。

加2:二上二,二下五去三,二去八進一。

加3:三上三,三下五去二,三去七進一。

加4:四上四,四下五去一,四去六進一。

加5:五上五,五去五進一。

加6:六上六,六去四進一,六上一去五進一。

加7:七上七,七去三進一,七上二去五進一。

加8:八上八,八去二進一,八上三去五進一。

加9:九上九,九去一進一,九去四去五進一。

2、珠算除法口訣表

一歸(用1除):逢一進一,逢二進二,逢三進三,逢四進四,逢五進五,逢六進六,逢七進七,逢八進八,逢九進九。

二歸(用2除):逢二進一,逢四進二,逢六進三,逢八進四,二一添作五。

三歸(用3除):逢三進一,逢六進二,逢九進三,三一三餘一,三二六餘二。

四歸(用4除):逢四進一,逢八進二,四二添作五,四一二餘二,四三七餘二。

五歸(用5除):逢五進一,五一倍作二,五二倍作四,五三倍作六,五四倍作八。

六歸(用6除):逢六進一,逢十二進二,六三添作五,六一下加四,六二三餘二,六四六餘四,六五八餘二。

七歸(用7除):逢七進一,逢十四進二,七一下加三,七二下加六,七三四餘二,七四五餘五,七五七餘一,七六八餘四。

八歸(用8除):逢八進一,八四添作五,八一下加二,八二下加四,八三下加六,八五六餘二,八六七餘四,八七八餘六。

九歸(用9除):逢九進一,九一下加一,九二下加二,九三下加三,九四下加四,九五下加五,九六下加六,九七下加七,九八下加八。

珠算四則運算皆用一套口訣指導撥珠完成。加減法,明代稱「上法」和「退法」,其口訣為珠算所特有,最早見於吳敬《九章演算法比類大全》(1450)。乘法所用的「九九」口訣,起源甚早,春秋戰國時已在籌算中應用。北宋科學家沈括在其《夢溪筆談》卷十八中介紹「增成法」時說:「唯增成一法稍異,其術都不用乘除,但補虧就盈而已。

假如欲九除者增一便是,八除者增二便是,但一位一因之」。「九除者增一」,後來變為「九一下加一」,「八除者增二」後來變為「八一下加二」等口訣。可見「增成法」就是「歸除法」的前身。楊輝在《乘除通變算寶》中,敘述了「九歸」,他在當時流傳的四句「古括」上,添注了新的口訣三十二句,與現今口訣接近。

元代朱世傑的《算學啟蒙》(1299,卷上)載有九歸口訣三十六句,和現今通行的口訣大致相同。14世紀中丁巨撰演算法八卷(1355),內有「撞歸口訣」。總之,歸除口訣的全部完成在元代。有了四則口訣,珠算的演算法就形成了一個體系,長期沿用了下來。

中國珠算,從明代以來,極為盛行,先後傳到日本、朝鮮、東南亞各國,後在美洲也漸流行。由於算盤不但是一種極簡便的計算工具,而且具有獨特的教育職能,所以仍盛行不衰。

Ⅲ 珠算口訣、法則是、謝謝

珠心算口訣
一、加法口訣表
不進位的加 進位的加
直加 滿五加 進十加 破五進十加
一 一上一 一下五去四 一去九進一
二 二上二 二下五去三 二去八進一
三 三上三 三下五去二 三去七進一
四 四上四 四下五去一 四去六進一
五 五上五 五去五進一
六 六上六 六去四進一 六上一去五進一
七 七上七 七去三進一 七上二去五進一
八 八上八 八去二進一 八上三去五進一
九 九上九 九去一進一 九上四去五進一
二、減法口訣表
不退位的減 退位的減
直減 破五減 退位減 退十補五的減
一 一下一 一上四去五 一退一還九
二 二下二 二上三去五 二退一還八
三 三下三 三上二去五 三退一還七
四 四下四 四上一去五 四退一還六
五 五下五 五退一還五
六 六下六 六退一還四 六退一還五去一
七 七下七 七退一還三 七退一還五去二
八 八下八 八退一還二 八退一還五去三
九 九下九 九退一還一 九退一還五去四
三、除法口訣(珠算除法有歸除法和商除法兩種)
歸除法用口訣進行計算,有九歸口訣,退商口訣和商九口訣。
九歸口訣共61句:
" 一歸(用1除):逢一進一,逢二進二,逢三進三,逢四進四,
逢五進五,逢六進六,逢七進七,逢八進八,逢九進九。

二歸(用2除):逢二進一,逢四進二,逢六進三,逢八進四, 二一添作五。

三歸(用3除):逢三進一,逢六進二,逢九進三,三一三餘一,三二六餘二。

四歸(用4除):逢四進一,逢八進二,四二添作五,四一二餘二,四三七餘二。

五歸(用5除):逢五進一,五一倍作二,五二倍作四,五三倍作六,五四倍作八。

六歸(用6除):逢六進一,逢十二進二,六三添作五,六一下加四,
六二三餘二,六四六餘四,六五八餘二。

七歸(用7除):逢七進一,逢十四進二,七一下加三,七二下加六,
七三四餘二,七四五餘五,七五七餘一,七六八餘四。

八歸(用8除):逢八進一,八四添作五,八一下加二,八二下加四,
八三下加六,八五六餘二,八六七餘四,八七八餘六。

九歸(用9除):逢九進一,九一下加一,九二下加二,九三下加三,
九四下加四,九五下加五,九六下加六,九七下加七,九八下加八。"
退商口訣共9句:
" 無除退一下還一,無除退一下還二,無除退一下還三

無除退一下還四,無除退一下還五,無除退一下還六

無除退一下還七,無除退一下還八,無除退一下還九"
商九口訣共9句:
" 見一無除作九一,見二無除作九二,見三無除作九三

見四無除作九四,見五無除作九五,見六無除作九六

見七無除作九七,見八無除作九八,見九無除作九九

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叫「單歸」;
除數是兩位或兩位以上的除法叫「歸除」,除數的首位叫「歸」,以下各位叫「除」。
如,除數是534的歸除,叫「五歸三四除」,即用五歸口訣求商後,再用34除。"

Ⅳ 珠算的演算法口訣

珠算四則運算皆用一套口訣指導撥珠完成。加減法,明代稱「上法」和「退法」,其口訣為珠算所特有,最早見於吳敬《九章演算法比類大全》(1450)。乘法所用的「九九」口訣,起源甚早,春秋戰國時已在籌算中應用。北宋科學家沈括在其《夢溪筆談》卷十八中介紹「增成法」時說:「唯增成一法稍異,其術都不用乘除,但補虧就盈而已。假如欲九除者增一便是,八除者增二便是,但一位一因之」。「九除者增一」,後來變為「九一下加一」,「八除者增二」後來變為「八一下加二」等口訣。可見「增成法」就是「歸除法」的前身。楊輝在《乘除通變算寶》中,敘述了「九歸」,他在當時流傳的四句「古括」上,添注了新的口訣三十二句,與現今口訣接近。元代朱世傑的《算學啟蒙》(1299,卷上)載有九歸口訣三十六句,和現今通行的口訣大致相同。14世紀中丁巨撰演算法八卷(1355),內有「撞歸口訣」。總之,歸除口訣的全部完成在元代。有了四則口訣,珠算的演算法就形成了一個體系,長期沿用了下來。

Ⅳ 誰知道珠算的口訣

加法口訣表
不進位的加 進位的加
直加 滿五加 進十加 破五進十加
一 一上一 一下五去四 一去九進一
二 二上二 二下五去三 二去八進一
三 三上三 三下五去二 三去七進一
四 四上四 四下五去一 四去六進一
五 五上五 五去五進一
六 六上六 六去四進一 六上一去五進一
七 七上七 七去三進一 七上二去五進一
八 八上八 八去二進一 八上三去五進一
九 九上九 九去一進一 九上四去五進一

減法口訣表
不退位的減 退位的減
直減 破五減 退位減 退十補五的減
一 一下一 一上四去五 一退一還九
二 二下二 二上三去五 二退一還八
三 三下三 三上二去五 三退一還七
四 四下四 四上一去五 四退一還六
五 五下五 五退一還五
六 六下六 六退一還四 六退一還五去一
七 七下七 七退一還三 七退一還五去二
八 八下八 八退一還二 八退一還五去三
九 九下九 九退一還一 九退一還五去四

朱世傑《算學啟蒙》(1299)卷上「歸除歌訣」...

一歸如一進 見一進成十
二一添作五 逢二進成十 四進二十 六進三十 八進四十
三一三十一 三二六十二 逢三進成十 六進二十 九進三十
四一二十二 四二添作五 四三七十二 逢四進成十 八進二十
五歸添一倍 逢五進成十
六一下加四 六二三十二 六三添作五 六四六十四 六五八十二 逢六進成十
七一下加三 七二下加六 七三四十二 七四五十五 七五七十一 七六八十四 逢七進成十
八一下加二 八二下加四 八三下加六 八四添作五 八五六十二 八六七十四 八七八十六 逢八進成十
九歸隨身下 逢九進成十

南宋數學家楊輝在他的「日用演算法」(1262年)中編造了斤價求兩價的歌訣
元朝偉大數學家朱世傑的「算學啟蒙」(1299年)書中,更被推進成下列的十五句:
一求,隔位六二五;(1/16=0.0625)
二求,退位一二五;(2/16=0.125)
三求,一八七五記;(3/16=0.1875)
四求,改曰二十五;(4/16=0.25)
五求,三一二五是;(5/16=0.3125)
六求,兩價三七五;(6/16=0.375)
七求,四三七五置;(7/16=0.4375)
八求,轉身變作五;(8/16=0.5)
九求,五六二五;(9/16=0.5625)
十求,六二五;(10/16=0.625)
11求,六八七五;(11/16=0.6875)
12求,七五;(12/16=0.75)
13求,八一二五;(13/16=0.8125)
14求,八七五;(14/16=0.875)
15求,九三七五;(15/16=0.9375)

「算盤」一詞出現於元代劉因〔1248-1293〕《靜修先生文集》中
一首五言絕句的題目;
元代畫家王振鵬作《乾坤一擔圖》〔1310年〕中
貨郎擔的貨中有一算盤;
元末陶宗儀《南村輟耕錄》〔1366〕卷二十九「井珠」條中
有「算盤珠」比喻;
元曲中也提到「算盤」,可見,元代已應用了算盤。
載有算盤圖的最早文獻是明洪武四年〔1371〕刻的《魁本對相四言雜字》一書。
現存最早的珠算書是徐心魯訂正的《盤珠演算法》〔1573〕。
流行最廣,在歷史上起作用最大的珠算書
則是明代程大位編的《直指演算法統宗》〔1592〕。
加減口訣,為珠算所特有,最早見於吳敬《九章演算法比類大全》〔1450〕。
乘法除法口訣,採用的則是籌算口訣。
乘法「九九」口訣,在春秋戰國時已在籌算中得到應用;
歸除口訣,首見楊輝《乘除通變算寶》〔1274〕,
朱世傑《算學啟蒙》〔1299〕所載九歸口訣已與現代基本相同。
有了四則口訣,珠算的演算法就形成一個體系,長期沿用下來。

三、大九九口訣表

一一01 一二02 一三03 一四04 一五05 一六06 一七07 一八08 一九09
二一02 二二04 二三06 二四08 二五10 二六12 二七14 二八16 二九18
三一03 三二06 三三09 三四12 三五15 三六18 三七21 三八24 三九27
四一04 四二08 四三12 四四16 四五20 四六24 四七28 四八32 四九36
五一05 五二10 五三15 五四20 五五25 五六30 五七35 五八40 五九45
六一06 六二12 六三18 六四24 六五30 六六36 六七42 六八48 六九54
七一07 七二14 七三21 七四28 七五35 七六42 七七49 七八56 七九63
八一08 八二16 八三24 八四32 八五40 八六48 八七56 八八64 八九72
九一09 九二18 九三27 九四36 九五45 九六54 九七63 九八72 九九81

[珠算除法]

珠算除法有歸除法和商除法兩種.

歸除法用口訣進行計算,有九歸口訣,退商口訣和商九口訣.

九歸口訣共61句:

一歸(用1除):逢一進一,逢二進二,逢三進三,逢四進四,逢五進五,逢六進六,逢七進七,逢八進八,逢九進九.

二歸(用2除):逢二進一,逢四進二,逢六進三,逢八進四, 二一添作五.

三歸(用3除):逢三進一,逢六進二,逢九進三,三一三餘一,三二六餘二.

四歸(用4除):逢四進一,逢八進二,四二添作五,四一二餘二,四三七餘二.

五歸(用5除):逢五進一,五一倍作二,五二倍作四,五三倍作六,五四倍作八.

六歸(用6除):逢六進一,逢十二進二,六三添作五,六一下加四,六二三餘二,六四六餘四,六五八餘二.

七歸(用7除):逢七進一,逢十四進二,七一下加三,七二下加六,七三四餘二,七四五餘五,七五七餘一,七六八餘四.

八歸(用8除):逢八進一,八四添作五,八一下加二,八二下加四,八三下加六,八五六餘二,八六七餘四,八七八餘六.

九歸(用9除):逢九進一,九一下加一,九二下加二,九三下加三,九四下加四,九五下加五,九六下加六,九七下加七,九八下加八.

退商口訣共9句:

無除退一下還一,無除退一下還二,無除退一下還三,

無除退一下還四,無除退一下還五,無除退一下還六,

無除退一下還七,無除退一下還八,無除退一下還九,

商九口訣共9句:

見一無除作九一,見二無除作九二,見三無除作九三,

見四無除作九四,見五無除作九五,見六無除作九六,

見七無除作九七,見八無除作九八,見九無除作九九.

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叫「單歸」;除數是兩位或兩位以上的除法叫「歸除」,除數的首位叫「歸」,以下各位叫「除」.如,除數是534的歸除,叫「五歸三四除」.即用五歸口訣求商後,再用34除.

另附:珠算常用術語

[font]<FONT face=宋體>空檔:某一檔的上、下都離梁的時候,叫做空檔。空檔表示這一檔沒有記數,或者表示0。
空盤:算盤的各檔都是空檔是,表示全盤沒有記數,叫做空盤。
內珠:靠梁記數的算珠,叫做內珠。
外珠:離梁不記數的算珠,叫做外珠。
撥上:是指將下珠撥靠梁。
撥下:是指將上珠撥靠梁。
撥去:是指將上珠或下珠撥離梁。
本檔:是指正要撥珠記數的這一檔。
前檔:是指本檔的前一檔,也叫左一檔(位)。
後檔:是指本檔的後一檔,也叫右一檔(位)。
漂珠:撥珠時用力過輕,不靠梁不著框,浮漂在檔中間的算珠。
帶珠:撥珠時,把本檔或鄰檔不應撥入或撥去的算珠帶入或帶出叫帶珠。
實珠:靠梁表示正數的算珠。
虛珠:也叫負珠,是指算珠撥到既不靠梁又不靠框,表示負數的懸珠。
置數:也教布數,按照計算的要求,把數字撥入算盤,為計算作準備。
檔位:也叫檔次,是指檔的位次。
錯檔:也叫錯位,是指運算過程中未將算珠撥入應撥的檔位。
隔檔:也叫隔位,是指本數位左右空一檔的第二檔(位)。入隔位乘法中兩數相乘,積的個位打在被乘數的右兩位上;隔位除法中隔位商幾,指的是被除數首位的左兩位。
進位:是指本檔加上一個數後,大於或等於10,須向前位加1,叫做進位。
退位:是指在本檔減去一個數時本檔不夠,許向前面一位減1,叫做退位。
首位:也叫最高位,是指一個多位數的第一個非零數字為首位。如3284中的3,0.0726中的7。
末位:也叫最低位,是指一個多位數的最後一個數字。如3275中的5,一二○中的0,481.29
中的9。
次位:實質一個多位數的第二個數字。入3865中的8,0.4178中的1。
實數:古算書中通稱被乘數和被除數為實數,簡稱實。
法數:古算書中通稱乘數和除數為法數,簡稱法。
乘加:是指被乘數每位乘以乘數各位,在算盤上一邊乘一邊加積數。
乘減:也叫減積,是指每位商數同除數相乘,乘積在被除數里減去。
除首:是指除數的最高位數。
積首:是指積數的首位數。
商首:是指商數的首位數。
估商:在除法中,需求得每一個商數,就要用心算,估出被除數是除數的幾倍,這種心算過程叫做估商。
試商:也叫初商,是指在估商時初步求得偏大或偏小的商數,叫做試商。
置商:也叫立商,是指把試商撥入算盤。
調商:置商後,經乘減證明,試商不正確,需要調整初商。
確商:置商後,經乘減證明,試商不大也不小。
除盡:是指被除數除以除數,除到某一位,剛好無余數,叫做除盡。
除不盡:是指整除出現無窮循環或不循環小數時,不能除盡的除算。如:1÷3=0.333……;1÷7=0.142857142857……。
余數:不能整除的除法,在商數求到各位或預定的某數位時,被除數中減剩的數叫做余數。在運算過程中,往往被除數郊區每次商與除數的乘積都有剩餘的數,通常也叫做余數。
退商:初商過大,把它改小叫「退商」。
補商:初商過小,把它改大叫「補商」。
假商:在除法運算中,為了計算便捷,先確立一個商,再經過調整取得確商。先確立的商,叫做假商。
清盤:撥去各檔靠梁的算珠,使全盤成為空盤,叫做清盤。
全盤練習:算盤所有檔上,或大部分檔上作撥珠練習,以及按基本運演算法則進行全面練習,叫做全盤練習。

Ⅵ 珠算最基本的口訣什麼意思啊

每個加數對應三句加法口訣,如下:

以「一」為例:

1.「一上一」即「把下排的一顆珠子向上撥(上一)」

適用情形:當前位置的數字是「0、1、2、3、5、6、7、8」

「一下五去四」即「把上排的一顆珠子向下撥(下五),同時把下排的四顆珠子向下撥(去四)」

適用情形:當前位置的數字是「4」

2.「一去九進一」即「把上排的一顆珠子向上撥(去五),同時把下排的四顆珠子向下撥(去四),合稱『去九』,然後在高一位的位置上加一(進一),完成進位計算」

適用情形:當前位置的數字是「9」

以「七」為例:

1.「七上七」即「把上排的一顆珠子向下撥(下五),同時把下排的兩顆珠子向上撥(上二),合稱『上七』」

適用情形:當前位置的數字是「0、1、2」

2.「七去三進一」即「把下排的三顆珠子向下撥(去三),然後在高一位的位置上加一(進一),完成進位計算」

適用情形:當前位置的數字是「3、4、8、9」

3.「七上二去五進一」即「把下排的兩顆珠子向上撥(上二),同時把上排的一顆珠子向上撥(去五),然後在高一位的位置上加一(進一),完成進位計算」

適用情形:當前位置的數字是「5、6、7」

(6)珠演算法口訣擴展閱讀

學習方法

在珠心算教學過程中,珠算是基礎,透過實珠(算盤)的操作,讓學習者了解四則計算的變化及方法。

隨著技巧的熟練,學習者腦中的影像逐漸建立,透過影像的模擬操作(虛盤)即產生心算的功能,所以心算是珠算的高級顯現。珠算與心算就如同人之雙足,無法擇一獨行。

珠算的學習,可熟練掌握到計算能力及記憶能力。而記憶能力中的表象,便是心算過程中最重要的算珠圖像,計算過程中,算珠圖像,由靜珠瞬間不斷化成許多動珠運轉,以極短的時間內完成。

所以愈是純熟的珠算技巧,愈發揮高超的心算程度。因此,在學習珠心算過程中,應珠算與心算並行不悖,珠算在先奠定基礎,心算在後瞬間表示。珠算在難度漸高時,會進展緩慢,心算卻能更通暢無礙,天馬行空。當心算的空間,逾越珠算的限制,即達學習者的最高境界。

珠心算教學與訓練是一項健康有益的活動,不但培養兒童超常的計算技能,而且能進一步發展兒童的智力,提高兒童的整體素質。

珠心算教學是一項長期而復雜的系統工程,如何根據兒童的心理特點與珠心算本身的形成規律,合理安排教學與訓練時間,採取科學、有效的教學方法和訓練手段,是提高珠心算教學與訓練質量的關鍵。

參考鏈接來源:網路-珠心算

Ⅶ 珠算加法口訣是什麼

算盤加法口訣:加法口訣表直加,滿五加,進十加,破五進十加,一 一上一 一下五去四,一去九進一 二 二上二,二下五去三,二去八進一三,三上三三下五去二,三去七進一,四,四上四,四下五去一 四去六進一,五,五上五,五去五進一。

每句口訣的第一個數字是加數,其餘的字是撥珠的動作。表示撥珠動作的有「上」、「下」、「去」、「進」四個字。「上」是加上的意思;「下」是把上珠撥下一個的意思(實際上就是加五);「去」是減去的意思;「進」是本檔滿十時在左邊一檔加上的意思,珠算加法口訣分四類。

相關如下

加減口訣,為珠算所特有,最早見於吳敬《九章演算法比類大全》,乘法除法口訣,採用的則是籌算口訣。乘法「九九」口訣,在春秋戰國時已在籌算中得到應用。

歸除口訣,首見楊輝《乘除通變算寶》,朱世傑《算學啟蒙》[1299]所載九歸口訣已與現代基本相同。有了四則口訣,珠算的演算法就形成一個體系,長期沿用下來。

Ⅷ 神墨珠心算口訣都有那些

口訣如下:

1、下珠不夠加,下5減湊數;

2、下珠不夠減,去5加湊數;

3、個位檔不夠加,加10減補數;

4、個位檔不夠減,減10加補數,湊數:兩數相加為5;補數:兩數相加為10。

(8)珠演算法口訣擴展閱讀:

幼兒珠心算,是指4-6歲學齡前幼兒課堂珠心算,幼兒學習珠心算的全過程是:閃電看數——瞬間記數——算珠映像——模擬撥珠——珠像內化,這一連續的動作將抽象思維轉化為形象思維,它們交替運用,促進幼兒左右腦的均衡發展。因此說:「珠心算在開發智力方面更甚一籌,它是幼兒開發智力的的金鑰匙。」

兒歌口訣

加一請撥雙下九,我們都是好朋友;

加二請撥雙下八,開心時候笑哈哈;

加三請撥雙下七,有時也會生生氣;

加四請撥雙下六,快樂時候蹦又跳。 減一請撥雙上九,唱歌要學百靈鳥;

減二請撥雙上八,做事不要太拖拉;

減三請撥雙上七,排隊做操要整齊;

減四請撥雙上六,早上不要睡懶覺。

Ⅸ 珠算口訣怎麼理解

上:是指將梁下面靠下框的珠子撥到靠梁,或者將靠樑上面的珠子撥到靠上框,四上四:加4就是撥四個下珠靠梁,第一個數是要加的數。下:與上相反。

去,是指撥去、減去的意思,將靠梁的珠子撥到靠框,四下五去一,第一個數是要加的數,下五的意思是將5靠梁,去4,是將靠梁的四顆下珠撥去,也可以叫減4.比如4+4。
進:在前一檔進一,四去六進一,比如6+4,先撥入6,加4,需要在前一檔加1,然後再本當撥去6.

(9)珠演算法口訣擴展閱讀:

珠算

現存最早的珠算書是徐心魯訂正的《盤珠演算法》。 流行最廣,在歷史上起作用最大的珠算書

則是明代程大位編的《直指演算法統宗》。

加減口訣,為珠算所特有,最早見於吳敬《九章演算法比類大全》。

乘法除法口訣,採用的則是籌算口訣。

乘法「九九」口訣,在春秋戰國時已在籌算中得到應用;

歸除口訣,首見楊輝《乘除通變算寶》,

朱世傑《算學啟蒙》所載九歸口訣已與現代基本相同。

有了四則口訣,珠算的演算法就形成一個體系,長期沿用下來。

Ⅹ 珠心算的口訣

1、珠算口訣表加法口訣

數值不進位的加,進位的加,直加,滿五加,進十加,破五進十加。

一:一上一,一下五去四,一去九進一;

二:二上二,二下五去三,二去八進一;

三:三上三,三下五去二,三去七進一;

四:四上四,四下五去一,四去六進一;

五:五上五,五去五進一;

六:六上六,六去四進一,六上一去五進一;

七:七上七,七去三進一,七上二去五進一;

八:八上八,八去二進一,八上三去五進一;

九:九上九,九去一進一,九上四去五進一。

2、珠算口訣表減法口訣表

減數,不退位的減,退位的減,直減,破五減,退位減,退十補五的減。

一:一下一,一上四去五,一退一還九;

二:二下二,二上三去五,二退一還八;

三:三下三,三上二去五,三退一還七;

四:四下四,四上一去五,四退一還六;

五:五下五,,五退一還五;

六:六下六,,六退一還四,六退一還五去一;

七:七下七,,七退一還三,七退一還五去二;

八:八下八,,八退一還二,八退一還五去三;

九:九下九,,九退一還一,九退一還五去四。

3、珠算除法有歸除法和商除法兩種

歸除法用口訣進行計算,有九歸口訣,退商口訣和商九口訣。

九歸口訣共61句:

一歸(用1除):逢一進一,逢二進二,逢三進三,逢四進四,逢五進五,逢六進六,逢七進七,逢八進八,逢九進九;

二歸(用2除):逢二進一,逢四進二,逢六進三,逢八進四,

二一添作五;

三歸(用3除):逢三進一,逢六進二,逢九進三,三一三餘一,

三二六餘二;

四歸(用4除):逢四進一,逢八進二,四二添作五,四一二餘二,四三七餘二;

五歸(用5除):逢五進一,五一倍作二,五二倍作四,五三倍作六,五四倍作八;

六歸(用6除):逢六進一,六三添作五,六一下加四,六二三餘二,六四六餘四,六五八餘二;

七歸(用7除):逢七進一,七一下加三,七二下加六,七三四餘二,七四五餘五,七五七餘一,七六八餘四;

八歸(用8除):逢八進一,八四添作五,八一下加二,八二下加四,八三下加六,八五六餘二,八六七餘四,八七八餘六;

九歸(用9除):逢九進一,九一下加一,九二下加二,九三下加三,九四下加四,九五下加五,九六下加六,九七下加七,九八下加八。

(10)珠演算法口訣擴展閱讀

雖然珠算在東漢便已出現,但珠算代替籌算的過程是相對緩慢的。早期的算盤形式與如今大不相同,算珠適可隨意擺放的。直到唐代,於近日算盤結構類的,「框、梁、檔、珠」合為一體的算盤開始出現,珠算在此時也逐步完成了對籌算的取代。

此時的唐朝,是我國古代封建社會發展的頂峰。各國商旅雲集長安的東、西二市,不僅是手工業和商業,金融業也開始在長安繁盛起來。這些都極大地促進了計算工具的發展。至兩宋時期,中國商業進一步蓬勃發展,海上絲綢之路的開辟,讓中國有了「瓷國」的美譽。

據推算,宋代中國GDP可展當時全球的80%。而此時在科技領域,我國的四大發明已經全部出現。在唐宋耀眼的輝煌中,我們已經可以在千古名作《清明上河圖》中看到於今日形制相同的算盤。

珠算和算盤的逐步成熟與發展,伴隨著中國古代經濟與社會的發展。見證了中國封建時代的輝煌成就。

明清時代,是珠算全面發展的時期。珠算的應用貫穿社會的各個層面和階層,一些手工業者甚至不認字也能打算盤。「打小算盤」、「如意算盤」等詞彙的出現,也體現了珠算已經融入了人們的生活、文化。從單純的計算用具,成為不可替代的生活用品。

在歷史教科書中,大家熟知的明清時期江南地區出現資本主義萌芽,也離不開算盤的支持。明代對珠算發展推動最大的數學家程大位,他的另一個身份就是商人。

他編撰的應用類數學書籍《演算法統宗》,進一步推動了珠算的發展。後流傳至日本、朝鮮和東南亞地區,對當地數學發展起到了重要推動作用。

我國進入信息時代後,珠算收到了計算機等電子計算設備的沖擊,從一項「技藝」,逐漸變成了「記憶」。很多地區的財會人員也不再使用珠算,我國的珠算教學和傳承也落入了低谷。

直到近年來,得益於國家發展和對傳統文化的重視,民間珠心算教育和推廣逐步發展,一些地區的教育部門也開始對珠算教育越發重視。

2011年10月,中國珠算心算協會提出了「珠算心算與終身學習」的主題,把珠算心算推向了終身學習的高度。學習珠心算的兒童逐年增加,珠算正逐步走出低谷,以其獨特的教育和啟智功能,重新回歸了大家的視野。

2013年底,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亞塞拜然首都巴庫通過決議,珠算正式成為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讓世界再一次認識了珠算。

閱讀全文

與珠演算法口訣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plc教程pdf 瀏覽:665
pythonshell清屏命令 瀏覽:276
檢測到加密狗注冊伺服器失敗 瀏覽:201
解壓後手機如何安裝 瀏覽:518
極客學院app為什麼下架 瀏覽:13
圖片批量壓縮綠色版 瀏覽:651
東北程序員帥哥 瀏覽:707
加密封條風噪小 瀏覽:974
安陽少兒編程市場 瀏覽:499
雲伺服器建設原理 瀏覽:259
javajunit4for 瀏覽:847
華為伺服器如何進陣列卡配置 瀏覽:435
apache伺服器ip地址訪問 瀏覽:719
如何買到安卓手機預裝軟體 瀏覽:537
冤罪百度雲不要壓縮 瀏覽:88
蘇州雲存儲伺服器 瀏覽:177
解壓收納原聲 瀏覽:387
java注冊驗證 瀏覽:377
火花app怎麼上推薦 瀏覽:981
什麼app能游戲投屏到電視上 瀏覽: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