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源碼編譯 > 任何程序都須經過編譯

任何程序都須經過編譯

發布時間:2022-10-20 23:36:36

① 用高級語言編寫的源程序必須經過編譯,產生目標程序後才能運行,這句話對嗎為什麼

目標程序不能運行,必須再經過連接成可執行文件才能運行。
而且像java 和c#的程序編譯後也不是目標程序。

② 一個源程序如果不能編譯,能否直接運行,為什麼

一個源程序如果不編譯是不能運行的,就算編譯過了也不一定能運行。一個源程序必須經過編譯生成後綴為.obj目標程序,然後連接生成後綴為.exe的可執行文件方能運行。如果編譯沒有問題,只是說明沒有語法錯誤,但可能會存在一些邏輯錯誤導致程序不能運行,所以說,編譯過了也不一定能運行。

③ c語言中的源程序必須經過編譯連接生成可執行程序才能運行,這句話是對不對

哥們,這么理解是對的,不過感覺有點表面。
建議看看計算機一些原理,像你說的這個問題我會想到,計算機最終只能識別二進制碼,
所以其實不管我們一切啥語言,最終都是通過編譯器編譯成二進制碼,計算機才能識別
而去運行,而c語言編寫的程序,肯定是要經過一系列的編譯,鏈接,生成可執行的文件。
在windows系統中,執行文件都是.exe為擴展名的。不過在linux系統中就不一樣了,linux
系統並不區分擴展名,所以也就無所謂什麼.exe之類的文件,只要知道最終生成可執行的
二進制文件就可以了。

④ C語言的源程序必須通過什麼和什麼才能被計算機執行

編譯和鏈接。
每一個C語言程序必須要經過編譯和鏈接才能被計算機執行,編譯是將C源碼翻譯成機器碼,鏈接是將將二進制目標文件裝配成一個具有特定格式的二進制可執行文件,比如Windows平台上是PE格式,一般以.exe為擴展名。
一個C語言程序從源碼到計算機系統可以執行,更細致的劃分為:預處理——編譯——匯編——鏈接。預處理是對C語言源碼進行文本處理,編譯階斷是將C源碼經C編譯器生成匯編代碼,匯編階斷是將匯編代碼經匯編器生成二進制機器碼文件。這兩個合攏起來,籠統的可以叫做編譯階斷。

⑤ 所有的 .NET 應用程序都要經過幾次編譯第一次編譯的結果是什麼

.NET Framework,其實就是一個運行在操作系統Windows之上的軟體虛擬機。使用VS .NET開發出來的程序經過編譯之後,生成的可執行程序實際上包含的只是MSIL指令代碼,這是一種託管代碼,只能運行在.NET虛擬機之上。所以,如果某台計算機上沒有安裝.NET Framework,就意味著圖1-50中的「虛擬機」一層不存在,.NET應用程序就無法執行。對於非Windows的操作系統,只要上面有.NET虛擬機,就可以運行.NET程序,不需要重新修改源程序並重新編譯。

如果對您有幫助,請記得採納為滿意答案,謝謝!祝您生活愉快!

⑥ 用c語言編寫的源程序需要用編譯程序先編譯成由機器語言組成的目標程序,在經過( )後才能得到可執行程序

源代碼需經過編譯和鏈接,才可生成可執行文件。
由匯編程序生成的目標文件並不能立即就被執行,其中可能還有許多沒有解決的問題。 例如,某個源文件中的函數可能引用了另一個源文件中定義的某個符號(如變數或者函數調用等);在程序中可能調用了某個庫文件中的函數,等等。所有的這些問題,都需要經鏈接程序的處理方能得以解決。
鏈接程序的主要工作就是將有關的目標文件彼此相連接,也即將在一個文件中引用的符號同該符號在另外一個文件中的定義連接起來,使得所有的這些目標文件成為一個能夠誒操作系統裝入執行的統一整體。
根據開發人員指定的同庫函數的鏈接方式的不同,鏈接處理可分為兩種:
(1)靜態鏈接
在這種鏈接方式下,函數的代碼將從其所在地靜態鏈接庫中被拷貝到最終的可執行程序中。這樣該程序在被執行時這些代碼將被裝入到該進程的虛擬地址空間中。靜態鏈接庫實際上是一個目標文件的集合,其中的每個文件含有庫中的一個或者一組相關函數的代碼。
(2) 動態鏈接
在此種方式下,函數的代碼被放到稱作是動態鏈接庫或共享對象的某個目標文件中。鏈接程序此時所作的只是在最終的可執行程序中記錄下共享對象的名字以及其它少量的登記信息。在此可執行文件被執行時,動態鏈接庫的全部內容將被映射到運行時相應進程的虛地址空間。動態鏈接程序將根據可執行程序中記錄的信息找到相應的函數代碼。
對於可執行文件中的函數調用,可分別採用動態鏈接或靜態鏈接的方法。使用動態鏈接能夠使最終的可執行文件比較短小,並且當共享對象被多個進程使用時能節約一些內存,因為在內存中只需要保存一份此共享對象的代碼。但並不是使用動態鏈接就一定比使用靜態鏈接要優越。在某些情況下動態鏈接可能帶來一些性能上損害。

⑦ 用高級語言編寫的程序必須經過( )翻譯成機器語言程序,計算機才能執行。急急急急!

編譯程序。

編譯程序的最終目標是將源程序編譯成目標程序。編譯程序是把用高級程序設計語言書寫的源程序,翻譯成等價的機器語言格式目標程序的翻譯程序。

編譯程序屬於採用生成性實現途徑實現的翻譯程序,以高級程序設計語言書寫的源程序作為輸入,而以匯編語言或機器語言表示的目標程序作為輸出。編譯出的目標程序通常還要經歷運行階段,以便在運行程序的支持下運行,加工初始數據,算出所需的計算結果。

(7)任何程序都須經過編譯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不要只為了解決問題而隨意把代碼都寫在Main()函數里。

一個函數應該只解決一個功能或問題。

單個函數的代碼行數最好不要超過20行。

要給每一個函數起一個好名稱,做到見名知義的程度方便對程序整體的快速理解。

要給函數作注意語句,寫代碼不只是給用戶看的,一個好的代碼也應該讓別人能容易理解。

⑧ 為什麼要編譯

在匯編語言之後,上世紀50年代,科學家有發明了好幾種用人類語言書寫程序的方法,被稱為計算機高級語言。如PASCAL語言、BASIC語言、C語言等。高級語言源程序都可以用記事本(Notepad)打開和編輯。高級語言源程序也要經過翻譯才能被計算機接受。把高級語言翻譯成機器語言的方法大體有兩種,一種被稱作「解釋」,如GWBASIC、BASIC、QBASIC等語言,這種方式下,源程序被翻譯出一個完整的操作步驟,計算機就作出相應反應,執行一步,再翻譯再執行,逐步達到源程序制定目標。另一種方式被稱作「編譯」,如PASCAL語言和C語言等,這種方式下,計算機把源程序全部翻譯成它自身能讀懂的、被稱作目標程序的機器語言程序,然後再一次執行。二者的區別在於編譯程序能產生目標程序而解釋程序則不能產生目標程序。用高級程序設計語言編寫的程序,要轉換成等價的可執行程序,必須經過編譯和連接。同樣一段高級語言程序通過不同的編譯器可能產生不同的可執行程序。計算機不能直接執行符號化的程序,而是通過匯編程序、解釋程序和編譯程序而將符號程序轉換為可執行程序。高級語言需要編譯成目標代碼或通過解釋器解釋後才能被CPU執行。

閱讀全文

與任何程序都須經過編譯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自己購買雲主伺服器推薦 瀏覽:419
個人所得稅java 瀏覽:761
多餘的伺服器滑道還有什麼用 瀏覽:189
pdf劈開合並 瀏覽:27
不能修改的pdf 瀏覽:751
同城公眾源碼 瀏覽:488
一個伺服器2個埠怎麼映射 瀏覽:297
java字元串ascii碼 瀏覽:78
台灣雲伺服器怎麼租伺服器 瀏覽:475
旅遊手機網站源碼 瀏覽:332
android關聯表 瀏覽:945
安卓導航無聲音怎麼維修 瀏覽:332
app怎麼裝視頻 瀏覽:430
安卓系統下的軟體怎麼移到桌面 瀏覽:96
windows拷貝到linux 瀏覽:772
mdr軟體解壓和別人不一樣 瀏覽:904
單片機串列通信有什麼好處 瀏覽:340
游戲開發程序員書籍 瀏覽:860
pdf中圖片修改 瀏覽:288
匯編編譯後 瀏覽:4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