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微程序的控制方式有哪些
1.
組合邏輯控制器有哪些缺點,微程序控制器如何針對這些缺點對其進行了改
進?
(P140)
答:組合邏輯控制器的缺點為:
①設計不規整,設計效率較低;控制器核心結構零亂,不便於檢查和調試。
②不易修改與擴展指令系統功能。
改進:
引入了程序技術,使設計規整;
引入了存儲邏輯,使功能易於擴展。
2.
微程序控制的基本思想是什麼?
答:
①若干微命令編製成一條微指令,控制實現一步操作;
②若干微指令組成一段微程序,解釋執行一條機器指令;
③微程序事先存放在控制存儲器中,執行機器指令時再取出。
3.
簡述控制存儲器存儲的內容,以及與主存的區別。
答:控制存儲器中存放微程序。
與主存的區別:
①控制存儲器在
CPU
中、而主存不是;
②控制存儲器是一個
ROM
,而主存是
ROM
和
RAM
③控制存儲器容量比主存小
④控制存儲器字長比主存長
⑤控制存儲器速度比主存快
4.
微指令可分為哪兩部分?各自作用是什麼?
答:微指令可分為
微命令欄位(或微操作控制欄位
)
和微地址欄位
(
或順序控制欄位
)
微命令欄位:提供一步操作所需的微命令。
微地址欄位:指明後續微地址的形成方式
,
提供微地址的給定部分。
5.
採用分段直接編譯法時,微命令分組的原則是什麼?
答:同類操作中互斥的微命令放同一欄位。
6.
什麼是功能轉移?
答:根據機器指令找到對應微程序入口地址的過程稱為功能轉移。
7.
後續微地址的形成方式有哪些?
答:有增量方式和斷定方式兩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