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源碼編譯 > tsmuxer源碼

tsmuxer源碼

發布時間:2022-04-26 03:51:58

❶ 12bit深色技術 索尼S360藍光碟機試用

【IT168評測中心】藍光影音推廣領導者索尼在國內已經先後推出過兩代藍光影碟機,分別是上市價4999元的BDP-S300和上市價3999元的BDP-S350,而最新的第三代C區藍光影碟機BDPS360以2990元的價格上市,捆綁碟片的促銷活動時的藍光在價格上更為親民,同時新機型在圖像質量上有所提升,快速啟動功能大大加快了開機速度,給用戶最為舒適的高清影音體驗。
如欲了解更多詳情,請登陸索尼官網

BDP-S360
索尼藍光播放機一貫追求高品質的視覺享,BDP-S360使用獨有的色彩演算法,支持12-bit Deep Colour色彩模式,比起普通的10bit級的支持,實現色彩之間的平滑過渡,呈現更加細致逼真的畫面。加上每秒24幀的電影播放模式,為您提供影院級的畫質體驗。
對於已經擁有大量DVD的用戶,S360還可以幫助提升DVD的畫質。Precision Cinema HD Upscale圖像處理可將標准DVD畫質向上提升至1080p,有效改善低解析度畫面在大屏幕上的清晰度,充分挖掘DVD碟片的潛能。此外,Precision Drive HD技術會大幅提升藍光播放器的讀片能力,精確讀碟技術可偵測及改善品質不穩定的影碟,在播放損壞的藍光及DVD影碟時告別馬賽克。
在操控性上,BDP-S360由上一代的8秒開機提升為6秒快速開機,XMB直覺式圖形操作界面,能夠讓消費者快速開啟或調整播放器的各項設定;BRAVIA Sync一按式易控功能,通過一台遙控器,即可同時控制該機及索尼BRAVIA液晶電視、家庭影院組合。同時,消費者還可以透過BD Live互動性功能以及Bonus View子母畫面對應功能,在線觀賞或下載電影製片公司所提供的加長場面、短片、預告片、電影內容、游戲等多樣性的內容,更輕松的享受藍光影片的高清震撼。
索尼BDP-S360與S350相比只是小型號升級,從外觀上看,機身仍是時髦的窄瘦型,利於與平板電視搭配組合,減少空間佔用,不過機身面板的變化確實不小,S360的機身面板為一體化設計,托盤隱藏在面板後方,彈出托盤時面板整體打開,這樣的設計好處是整體感好,防塵性能優良,起初也都是在高端機型上使用。

BDP-S360

面板與托盤

簡潔的機身按鍵

機身開關與支持忒性標識
簡潔的機身面板上左側為電源開關,右側為出倉鍵,播放和停止鍵集成在面板上,長條與圓型按鍵設計手感都非常不錯,這種有些復古的設計,使得S360看上去充滿高檔器材的氣息。

介面部分與S350相同,HDMI介面是必備的,色差、Video、同軸和光纖介面也都具備,模擬音頻方面只有立體聲輸出,要想達到最佳音響效果,與次世代AV功放搭配才是最佳選擇,乙太網介面/USB外置存儲器介面作為實現BD-Live的必要介面自然不能少。

介面
隨機遙控器的長度比以往大幅縮短,控制按鍵也比價簡單易用,我想這樣的設計除了可以更加輕巧之外,對於索尼電視的用戶而言,可以避免搞混碟機與電視機的遙控器,當然,使用HDMI連接,可以任意在兩只遙控器上進行簡單同步操作。

索尼S360依然延續簡易設置的優點,在連接好設備開機後,系統會進行自動設置,用戶只需按向導完成三部設置,基本上可以達到不錯的欣賞效果,當然對於家庭影院的組建,仍需要用戶對豐富的設置選項進行了解。

熟悉的跨界導航菜單是索尼產品的標志,相比S350,S360的菜單動作已經變得很流暢,各調整選項沒有多大變化,主要是在視頻設置中。

視頻輸出設置選項豐富是索尼影碟機的一貫特色,除了我們以往常見的比例調節、24P輸出等,色彩格式的詳細設定也給了高端用戶找到最佳效果的途徑,這個設定顯然與現實設備的特性相關,筆者推薦Ycbcr 4:4:4和RGB 0-255來分別為電視和投影機輸出信號。DeepColor是HDMI 1.3中的重要新技術,相比傳統的8bit采樣精度,10bit 12bit乃至16bit色深能夠帶來更為豐富的色彩變化平和滑細膩的圖像,不要小看這2bit每等級的提升,RGB每通道從256灰階提升到1024灰階(10bit)和4096灰階(12bit),數據量可謂成倍增長,對處理能力的需求也大幅提升。

視頻設置選項

輸出色彩格式選擇

Xvcolor開關

深色技術
其他設置變化不大,音頻設置選項中仍包含細致入微的調節項目,實現諸如源碼輸出、BD畫中畫音軌混合輸出、ATI模擬音質增強等等功能。系統設置中的快速啟動功能可以將啟動時間提升至6秒,只是用戶要注意此時會有6.4W的待機功耗。

我們基於索尼46WE5液晶電視與安橋SR507次世代功放搭配S360組建了一個5.1家庭影院,均用HDMI連接,首先感受到的是HDMI自動控制的方便,以往我們呀分別開啟每個設備的電源,並切換輸入介面,而現在這一動作變得智能化。我們首先將快速啟動項開啟,測得S360開機速度約不到7秒,由於時間很短,這基本沒有多少感覺,少了等待時間,感覺真是不錯。之後關掉快速啟動,開機出現界面時間約為23秒,仍屬比較快的成績,畢竟6.4W的待機功耗幾乎等同於13W運行功耗的一半,是否值得還需要用戶判斷。碟片讀取速度方面,我們使用一部帶有BDLive(自然就是BDJAVA菜單)的碟片《愛與痛的嫁期》測試從按下入倉鍵到讀取完菜單的時間,約為56秒,表現與S350沒有多大差異。

鑒於市面上藍光刻錄盤數量也不少,筆者也測試了BDR和BDRE DL碟片,S360的讀取和播放都很順暢,而部分無標爛碟似乎索尼系藍光機一直無法識別,S360表現也沒有變化,好在現在這類盤已經很少見了,盡管在識別無標爛盤上不佔優勢,但只要識別到的盤,讀盤穩定性卻很好,尤其是那張使用次數頗多的BDre DL讀取從頭到尾都很順暢,而AVCHD的第三方軟體一直以PS3為兼容前提,筆者使用tsmuxer 1.10生成的VC1視頻
編碼和TrueHD音軌測試碟片自然也順暢播放。

S360的播放畫面依舊保持索尼慣有的清新風格,而深色技術的優勢自然還需要高級影院投影更能體現,而播放時可以進行的圖像調節對於喜歡口味各異的碟友提供快捷選擇,明亮房間和影院房間則提供不同亮度的圖像,針對環境亮度對人眼瞳孔刺激不同提供最佳圖像表現,配合圖像菜單中的影院模式轉換,可以達到最接近影院感受的圖像。

總結:日系消費電子廠商通常不會對上一代產品大幅降價,而是慣走推出新品同時降低銷售價格的思路,來實現推進市場的目的,S360就扮演了這樣一個角色,技術上代表藍光播放機最成熟的規格,價格上的突破也帶來欣喜,我們也十分期待藍光碟機市場的成熟,推進國際電影發行商同步推出更多更新更廉價的藍光影碟產品。

❷ 刻錄光碟(急!!)

強烈推薦MTS格式或M2TS格式文件轉換軟體!!編輯最省事的是-「威力導演了」,記住只是編輯!!就算你編輯好了保存格式為x264的效果也不是令人滿意,有一點要說明,你買了高清攝像機是為了獲得更好的畫面,如果你要保存為DVD格式,不必要買高清攝像機!所以我推薦先用你喜歡的軟體將原視頻編輯好並保存為avi格式的源碼率後用我推薦的Xilisoft HD Video Converter這款軟體轉換為先x264格式保存,有很多格式你自己選擇,如avi,mp4等等。如果720p,4200kb足夠了。文件大小隻有原視頻的四分之一左右。怎樣觀看?電腦就行啊,我的賽揚1.5g照樣播放流暢。我主要是用高清播放機在大電視上播放。需要說明一點的是,經轉換後的效果和原視頻相差不大哦!!!!記住我推薦的可是mts和m2ts通吃哦!!如果你用別的軟體,可能還要將mts改為m2ts,我在向你推薦一款批量修改文件後綴名的軟體:名稱我明天跟帖!要將所有的mts或m2ts合並為一個文件?我推薦tsMuxerGUI,記住用最新版本才支持!!

❸ 藍光電影為什麼要製作remux版

1、音頻與視頻數據
在視頻和音頻上,原版和Remux理論上是沒有區別的,因為音頻和視頻沒有進行任何的重編碼工作。

其實提取Remux的軟體tsmuxer並不支持所有的次世代音頻格式,而電腦播放採用的解碼器也並不支持所有的次世代音頻格式,特別是 TrueHD的音軌,所以常常 Remux會採取折中方案,多壓幾條音軌。

目前TVX,宇脈等高清播放機均實現了次世代音頻的源碼輸出,但是在播放過程中,REMUX的片源只能源碼輸出DTSHD TRUEHD的核心CORE,即音效只能達到5.1,並非真正的次世代音效,而藍光原盤則可以實現真正的次世代源碼輸出。


2、時間軸
播放機客戶在播放REMUX的片子的過程中,快進會發現快進很不準確,並且無法後退,個別片子甚至會出現時間識別錯誤,而藍光原盤快進快退操作都沒有任何問題。

(3)tsmuxer源碼擴展閱讀:

m2ts格式和.ts格式區別:

1.MTS/M2TS如同AVI、MKV等一樣,只是一種視頻容器。不只是SONY的高清攝像機,其它諸如藍光光碟、松下日立JVC等品牌的攝像機也都使用了這種封裝格式。

2.它基於「MPEG transport stream」(即HDTV等高清視頻常用的「.TS」格式),是其一種變型;不同的是,「MPEG transport stream」注重流媒體播放,而MTS/M2TS強調隨機讀取特性。

3.m2ts和ts可以認為本質上沒啥不同,只不過日本廠商將TS應用在數字攝像機上,根據需求稍微了做了些修改,然後就叫M2TS了,以後又擴展到藍光。M2TS應該是TS一個子集。

❹ DTSHD+TrueHD ATI-5770源碼輸出實戰

【IT168 emufan】PC上看藍光早已不是什麼稀罕事,HTPC遍地開花,為了追求發燒級的視聽效果,接入大屏電視或者投影機和多聲道影院音響系統,是HTPC取代影碟機成為核心設備的必然之路,視頻方面顯卡們輕車熟路,24P、Ycbcr編碼、16-235灰階輸出,都可以達到影碟機的水準,但音頻方面一直存在短板,在DVD時代,通過光纖或者同軸介面輸出DTS和AC3源碼(BitStream)到Av功放實現外部解碼十分普遍,而藍光時代,對於無損壓縮編碼的音軌而言,在PC上實現DTSHD和TrueHD的Bitstream卻變得異常艱難,在ATI 5000系列顯卡上市之前,要在PC上實現這一功能,需要搭配特定音效卡,目前為止,包括華碩的Xonar HDAV 1.3 Delux/Slim和Auzentech X-Fi HomeTheater HD,售價都要1000多元,我們之前也已經測試過華碩的兩塊音效卡,如果你對源碼輸出這檔子事還不是很清楚,可以看看HDAV1.3豪華版的測試文章


小貼士:無損源碼輸出目的和條件
我們所熟悉的DTS和AC3都是人耳聽覺特性刪減細節信息來實現的有損壓縮多聲道音軌,帶寬的限制同樣將采樣率和采樣精度限制在一個較低的水平,藍光影碟的大容量和高帶寬允許影碟採用像多聲道LPCM這樣的無損無壓縮音軌,但是LPCM還是很浪費帶寬,杜比和DTS公司分別推出了各自的無損壓縮編碼,那就是DTSHD和TrueHD,這就好比Mp3和APE,不僅可以完全還原原始錄音,在動態范圍和信噪比以及細節還原上表現都更為出色。之所以要將無損音軌輸出到外部解碼器,主要是因為PC本身的解碼能力受到軟體限制,不能達到最佳要求,同時PC音效卡的模擬輸出效果也遠不如AV功放自身解碼並優化放大的效果,除了超級發燒友們玩兒前後級之外,使用次世代AV功放接收bitstream源碼是普遍希望的搭配。

DTSHD MA(以及有損的DTSHD HR)和TrueHD(以及有損的dd plus)的源碼輸出都是在HDMI 1.3標准敲定之後才得以實現的,不僅需要硬體上的更新(比如PS3和PS3 slim),軟體上的配合同樣重要,華碩的HDAV 1.3需要搭配TotalMedia Theatre,Auzentech X-Fi HomeTheater HD需要POWER DVD9,都只在播放藍光光碟或者鏡像、藍光文件夾時,才可以實現HD音軌的源碼輸出。

實戰過程使用了一款ATI 5770顯卡,搭配安橋支持無損音軌解碼的AV功放SR507,顯卡具備DVI+HDMI+DP介面,我們使用HDMI介面輸出到SR507HDMI輸入,DVI介面連接Dell 3007,通過雙屏擴展模式給SR507輸出1920x1080解析度,至少對PC而言必須要和視頻一起輸出,且解析度為1080 720這樣的標准視頻解析度,顯卡只通過HDMI輸出AV功放、再由功放輸出到電視或者投影機是通常使用方法,不過雙HDMI輸出可是高檔藍光機才具備的功能哦,各有各的優點,這里限於空間就只用雙屏模式,由於只需判斷功放信號來源格式顯示信息,只用耳機監聽工作是否正常。
ATI 5770顯卡的驅動程序並無特殊需求,操作系統我們使用了Windows 7,win7上對HDMI音頻的使用更為方便,關鍵是最新版本的PowerDVD9,目前還只有這款預覽版的內部PD9可以實現無損源碼輸出,正式版還需要等到cyberlink官方的升級補丁。

首先將系統默認音效卡選為ATI HDMI音效卡,我們注意到在支持屬性里,已經包含了DTSHD和TrueHD的信息,LPCM的采樣率和采樣精度支持都很全面。

和TMT不同,筆者發現這版PD9不能在安裝好後就直接進設置找源碼輸出選項,只有在在開始播放藍光之後,在進入音頻設置,才會出現“non decode hight-defination audio to external device”選項,否則只有解碼為PCM和不解碼輸出DTS和AC3到外部設備選項

選了這個選項就開始輸出源碼了,AV功放上對應的信息指示燈亮起,便表明源碼輸出正常,不過ddplus出問題了,測試過幾部藍光之後,發現DTS HD MA和DTS HD HR以及TrueHD都工作正常,而DDplus只能源碼輸出AC3,還好現在藍光影碟幾乎沒有使用這一音軌格式的,可能是軟體的bug吧。在源碼輸出時,PD9的信息框顯示輸出播放中的壓縮的音軌格式。

ATI顯卡的內置HDMI音效卡通常全系列都保持同一規格,因此低價位低功耗的顯卡會成為HTPC的絕配,當然還需要搭配支持無損音軌解碼的AV功放才有用武之地,下面就推薦三款目前最為熱門的入門級次世代Av功放。此外,PD9隻能播放藍光光碟或者ISO鏡像,盡管一些高清PT網站已經開始提供這種ISO,不過大多數人可能都沒有機會下載這些龐然大物,如果手頭有些帶有無損音軌的remux 的TS文件,可以通過tsmuxer製成BDMV格式,這款軟體也支持將srt字幕的加入,再通過NERO或者IMGburn製作UDF2.5的鏡像文件,並通過daemon等虛擬光碟機載入。

低價位入門次世代功放推薦:
天龍 AVR 1610 參考價格 2400元

主要的規格
輸出入端子
HDMI端子:輸入3/輸出1
合成影像端子:輸入1/輸出2
s影像端子:輸入1
色差端子:輸入4/輸出2
音聲輸入:數碼光纖2,同軸數碼1,模擬6
音聲輸出:模擬2,後環繞/前置1
其它特性
額定輸出/前置75W+75W,中置75W,環繞75W+75W(8Ω、20Hz-20kHz、THD0.08%)
實際最大輸出功率/前置:130W+130W、中置:130W、環繞:130W+130W、(6Ω、JEITA)
外形尺寸(含腳,端子,)W434×H171×D378mm
重量9.2kg.
雅馬哈RX-V465 參考價格 2950元

140W×5ch高功率;
兼容HD音頻格式:Dobly TrueHD ;DTS-HD Master Audio ;
192kHz/24-bit DACs(美國Burr-Brown) 用於所有聲道
高畫質1080p兼容HDMI(4輸入/1輸出)
支持Deep Color(30/36 bit)和x.v.Color
100/120Hz和1080p24Hz刷新率
自動人聲同步補償
新場景按鈕功能
前板迷你插孔用於攜帶型音頻連接
YPAO(雅馬哈自動調音系統)
iPod功能可搭配雅馬哈通用底座YDS-11
藍牙功能可搭配雅馬哈無線音頻接收器YBA-10
新預設碼遙控器
環繞聲表現CINEMA DSP (17DSP程序)
自適應DRC
壓縮格式音質增強
深夜聆聽模式和寂靜影院
音頻延遲調整人聲同步(0~240ms)
安橋 SR507 參考價格 3200元

160W/聲道,6Ω,1kHz ,JEITA ,單聲道驅動
DTS-HD Master Audio,DTS-HD High Resolution Audio,DTS-HD Express,Dolby TrueHD,Dolby Digital Plus 解碼功能
DTS-ES Discrete/Matrix,DTS Neo:6,DTS 96/24,Dolby Digital EX,Dolby Pro Logic IIx 解碼功能
DTS 虛擬環繞聲技術
HDMI (1.3a版本) 支持Deep Color,x.v. Color,LipSync(唇音同步校正),Dolby TrueHD(杜比TrueHD),DTS-HD Master Audio(主體音頻),DVD-Audio,Super Audio CD及CEC
HDMI 音頻和視頻處理 (1080p;4組輸入和1組輸出)
Audyssey 2EQ 房間聲學修正技術
用於保持理想聆聽音量和動態 范圍的Audyssey 動態音量技術
用於響度修正的Audyssey Dynamic EQ技術
用於游戲的4種DSP模 式 :ROCK , 運動 , 動作 , RPG
用於攜帶型播放機的前面板音頻輸入
用於壓縮音樂文件的音樂優化器
H.C.P.S. (大電流電源供應) 巨型大電流變壓器
高級32bit DSP音效處理晶片
WRAT (寬頻放大技術)
Theater-Dimensional 虛擬環繞功能
純音頻模式
帶有模式鍵LED的新設計的預編程RI (相互控制) 遙控器
Universal Port 以簡易連接Onkyo 最新iPod 機座
W x H x D: 435 x 151.5 x 329 mm
重量: 10 kg

❺ 字幕可移動 飛利浦BDP7500藍光碟機評測

【IT168評測中心】國內C區行貨藍光影碟機迎來了一個新品牌:飛利浦,近日在上海舉行的新品發布會
中,飛利浦不僅帶來了全球首創的21:9比例液晶電視,同時還推出了兩款藍光播放機,機型分別是BDP3000和BDP7500,在音質畫質表現上都具備強大實力,支持包括BD LIVE和Bounsview等藍光特別功能,兩款產品自然面對不同用戶群,入門級的BDP3000售價極具誘惑,僅1999元,並且還附送總價超過600元的贈品;而面向影音發燒友的BDP7500則提供了更高的音畫質量,包括7.1聲道的模擬輸出,更精緻的外觀和更豐富的擴展功能,其中不少新鮮功能更是讓筆者感到欣喜連連。

外觀與工藝:
"
飛利浦BDP7500外觀設計非常靚眼,鋁合金外殼的超薄機身採用圓弧邊角設計,加上鏡面材質面板,透著一股子冷眼的高科技感,機芯採用中置設計,提高讀盤穩定性,而在托盤的下方,有一個收縮的設計,相信除了提升視覺上的動感,也可以提高強度和機芯工作的穩定性。

飛利浦BDP7500

支持技術規格

底部的收縮設計
"
機身背部將外殼與背板的結合設計的非常緊密,視頻介麵包括HDMI和色差輸出以及復合視頻,滿足各種顯示器材的需要,音頻輸出方面,既有模擬7.1聲道輸出RCA端子,也有立體聲模擬輸出RCA端子,還配備了光纖以及同軸介面各一個,無論連接電視機還是新舊AV功放,都可以找到最佳傳輸方式。

"
配備的遙控器造型也是與機身相得益彰,按鍵尺寸寬大,手感不錯,其中bouns view按鍵被獨立出來,這是7500帶給筆者的第一個驚喜,因為藍光影碟中所帶有的諸如畫中畫、背景資料等往往都需要進入菜單才可以選擇,獨立按鍵欣賞這些內容更為方便。隨機附件包括電源線,色差線以及說明書等。

飛利浦BDP7500的初始界面也是現在頗為流行的“光碟+USB+設置” 模式,當然,放入光碟之後可以選擇自動播放,至於USB播放究竟能達到什麼水平,相信也是很多用戶關心的話題,我們後面再說,先來看看設置選單中的奧秘。

初始界面
設置選項共分視頻、音頻設置、初始設定和高級設定幾部分,先來看看最為重頭的視頻設置部分,這裡面也包含了藍光碟片默認首選菜單、字幕語言種類,而在HDMI輸出格式設定中,包含了24P格式,不過從使用的情況來看,設置在自動上,碟機會根據HDMI返回的設備信息判斷電視機是否支持這一功能。

默認語言種類

HDMI輸出格式設置
接下來“電視屏幕顯示”選項中,出現了其他品牌碟機絕對沒有的選項,那就是21:9比例,這一為飛利浦21:9電視特別設置的輸出選項,不過需要再花費不菲才能欣賞到神奇的寬銀幕效果。

屏幕比例選擇
視頻設定中有些是專為高端用戶設計的,黑位調節便是一例,在選項下方還有詳細的說明,便於用戶理解。P7500從菜單中看出還支持DeepColor技術,能夠提升圖像的平滑細膩程度,盡管沒有詳細說明是10bit還是12bit輸出,但目前而言,支持10bit的電視機仍十分稀少,因此即便10bit也已經足夠了。此外,自定義多種圖像風格也給用戶提供自由調味的需求,碟機上獨自設定圖像風格,可以避免電視機上設置時對其他信號源的影響。

黑位調節

深色技術

自定義圖像風格
作為頂級型號,飛利浦7500的音頻輸出能力不容置疑,HDMI輸出DTSHD、TrueHD源碼的能力自然要具備,只需將HDMI音頻設置為“位流”模式,這不過是Bitstream的港台習慣譯法。當然對光纖同軸介面以及PCM采樣率的設置自然不能缺少,而具備7.1聲道模擬輸出,也需要豐富的各聲道參數調節能力。

HDMI的音頻源碼輸出

光纖和同軸介面輸出模式設置

解碼單元針對揚聲器系統設置

距離設置

音頻聲道測試

聲道音量平衡設置
系統設置中還包括一些擴展功能的選擇,EasyLink是飛利浦對其HDMI-CEC功能的名稱,這一功能各家品牌稱呼不同,但用處卻都相同,包括開關機控制/播放控制等節能和一隻遙控器操控多台設備的工作。高級設置中有關於BDlive實現的設置,包括網路連接設置,這一點與PC無異,而BDlive運行中要下載文件存儲到本地,7500也可以選擇存儲在USB設備上或者網路存儲設備上,算是一個小創新。我們基於飛利浦7500藍光影碟機搭建了一套影院系統,包括一台46英寸全高清電視,安橋507次世代功放和5.1音箱系統,使用HDMI串接,盡管是3個不同品牌的產品,但EasyLink工作完美,開關機可以自動做到同步,加上信號自動識別,整體操控都相當省心。7500的鏡面面板起初我們誤以為沒有機身按鍵,原來它採用的是觸摸式開關,進倉出倉都只需手指輕觸,並有指示燈表明觸動成功,這又是一個在碟機產品上有新意的設計。

鋁合金包裹的外殼讓7500的運行溫度很低,散熱良好加上噪音極低的光碟機,這是發燒友認可的高檔器材縮影具備的素質,倉門下方的藍色照明燈與鏡面面板內藏的LED陣列顯示屏繼續將7500的科技感發揚光大。

放入藍光碟片,7500的讀取速度很快,BD-Java菜單操作速度也很流暢,驚喜又在不經意間冒出來,100倍速的快進快退和碩大的淡藍色透明OSD提示相信不僅是想讓視力不好的人看得更清楚,驚艷的味道更多一點。

100X快進快退

章節切換
欣賞藍光碟片中的畫中畫不再需要逐層進入碟片菜單選取,只需在播放正片時按下遙控器的快捷鍵,比PC上的播放軟體還好用一些。

來說說被筆者認為是最有用和最激動的功能,藍光影片內置字幕的位移功能,對製作藍光有一定了解朋友知道,藍光內置的字幕軌PGS為一連串的PNG透明背景圖片,在大多數的碟機中,這些字幕圖片都是按照原本設計的位置顯示,盡管筆者在於一些投影用戶交流時對字幕位置處在畫面中的影片感到不爽,巴不得每部2.35:1的電影都可以將字幕做在黑邊位置。但筆者堅信早晚有一天會有支持字幕位置調節的碟機或者軟體出現,這一一年多前的念頭竟不經意的在飛利浦7500上出現,這也使得筆者有了立刻換機的沖動....

按遙控器字幕按鍵除了可以切換語言,還可以上下調節

最低調出底邊了

最高就這樣
無論是使用16:9投影機觀看2.35:1電影的用戶可以使用這個功能將字幕調節到畫面外,玩兒2.35:1變形鏡頭的投影機用戶也可以將字幕全部提升到畫面內,一個小功能,解決兩個大問題。
碟機的圖像質量是個很難評估的主觀因素,尤其是在HDMI數字信號傳輸時,顯示設備和音響設備的影響顯然比碟機大得多,當然,飛利浦7500在音畫質量上表現完美,DeepColor支持也令高端設備玩家的器材有了用武之地。相比這些,速度上的感受就更明顯一些。飛利浦7500的開機速度約為16秒,表現不錯,碟片讀取速度方面,我們使用一部帶有BDLive(自然就是BDJAVA菜單)的碟片《愛與痛的嫁期》測試從按下入倉鍵到讀取完菜單的時間,約為44秒,對比測試機型索尼S360約為56秒,速度表現不錯。

由於筆者較早接觸藍光刻錄碟,因此對不同種類碟片在各品牌機型上的表現略有心得,也積攢了不少問題碟片,其中大部分為索尼碟機包括PS3不能識別的無標碟片,以及松下碟機特有的破解兼容性問題影片,7500全部認出並完美播放,此外,包括D5的AVCHD,50GB的BDre-DL碟片、tsmuxer 1.10生成的VC1視頻編碼和TrueHD音軌測試碟片一律測試通過,雙層碟片切換時沒有卡殼,只是BDreDL在末尾處有點不好讀取,這問題幾乎是碟機殺手了,只有刻錄機才可以順利通過,總體而言,我們不用過多擔心7500的兼容性問題。

此外,為了給大家解饞,奉上兩張7500播放速度與激情4的畫面屏攝,當然僅供參考,還有DVD版本的HQV benchmark與Hivicast效果,大致了解一下其上變換1080P的效果,以筆者口味,表現已經滿意。
飛利浦7500上的USB顯然不只是為了實現BDlive兒准備的,它還可以播放U盤裡面的照片、音樂和視頻,筆者准備了一些測試高清播放機時常用的文件,其中7500可以識別並播放WMV和MKV,只是WMV視頻中的WMA音軌無法出聲,而MKV播放較為出色,並且支持srt字幕,盡管效果還比不上矢量字幕,倒是ts文件不能識別,是個小遺憾,不過對於藍光碟機用戶而言,MKV用來看爛片和電視劇性價比更高。

USB插槽帶有彈性滑蓋
7500的測試暫告一段落,更多心得體會有待終端用戶的評價,而這里,筆者對試用7500所得到的大小驚喜做一個匯總,此外也感謝提供測試樣機的商家萬隆鑫源(010-82696262)。

驚喜特性匯總:
*首個21:9比例畫面支持
*鋁合金外殼,手感和散熱都沒話說。
*遙控器上的Bounsview快捷鍵
*超大超酷OSD屏顯
*100倍快進快退
*藍光影碟內置字幕位置調節

閱讀全文

與tsmuxer源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單片機頻率發生器 瀏覽:732
備份與加密 瀏覽:623
用什麼app可以看論壇 瀏覽:52
javajdbcmysql連接 瀏覽:473
製作linux交叉編譯工具鏈 瀏覽:751
編程負數除以正數 瀏覽:512
app和aso有什麼區別 瀏覽:326
手機vmap是什麼文件夾 瀏覽:36
塔科夫鎖服如何選擇伺服器 瀏覽:290
消費者生產者問題java 瀏覽:61
程序員筱柒顧默結婚的時候 瀏覽:578
安卓截長屏怎麼弄 瀏覽:475
優信辦理解壓手續怎麼那麼慢 瀏覽:605
私有雲伺服器一體機安全嗎 瀏覽:430
python的tk界面禁用滑鼠 瀏覽:186
怎麼看伺服器mac地址 瀏覽:291
安卓如何將圖鏡像翻轉 瀏覽:325
操作系統設計與實現pdf 瀏覽:547
長虹空調遙控什麼app 瀏覽:739
四軸外圓編程教程 瀏覽:9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