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源碼編譯 > bp基追蹤演算法

bp基追蹤演算法

發布時間:2022-05-26 03:23:23

❶ 深入淺出BP神經網路演算法的原理

深入淺出BP神經網路演算法的原理
相信每位剛接觸神經網路的時候都會先碰到BP演算法的問題,如何形象快速地理解BP神經網路就是我們學習的高級樂趣了(畫外音:樂趣?你在跟我談樂趣?)
本篇博文就是要簡單粗暴地幫助各位童鞋快速入門採取BP演算法的神經網路。
BP神經網路是怎樣的一種定義?看這句話:一種按「誤差逆傳播演算法訓練」的多層前饋網路。
BP的思想就是:利用輸出後的誤差來估計輸出層前一層的誤差,再用這層誤差來估計更前一層誤差,如此獲取所有各層誤差估計。這里的誤差估計可以理解為某種偏導數,我們就是根據這種偏導數來調整各層的連接權值,再用調整後的連接權值重新計算輸出誤差。直到輸出的誤差達到符合的要求或者迭代次數溢出設定值。
說來說去,「誤差」這個詞說的很多嘛,說明這個演算法是不是跟誤差有很大的關系?
沒錯,BP的傳播對象就是「誤差」,傳播目的就是得到所有層的估計誤差。
它的學習規則是:使用最速下降法,通過反向傳播(就是一層一層往前傳)不斷調整網路的權值和閾值,最後使全局誤差系數最小。
它的學習本質就是:對各連接權值的動態調整。

拓撲結構如上圖:輸入層(input),隱藏層(hide layer),輸出層(output)
BP網路的優勢就是能學習和儲存大量的輸入輸出的關系,而不用事先指出這種數學關系。那麼它是如何學習的?
BP利用處處可導的激活函數來描述該層輸入與該層輸出的關系,常用S型函數δ來當作激活函數。

我們現在開始有監督的BP神經網路學習演算法:
1、正向傳播得到輸出層誤差e
=>輸入層輸入樣本=>各隱藏層=>輸出層
2、判斷是否反向傳播
=>若輸出層誤差與期望不符=>反向傳播
3、誤差反向傳播
=>誤差在各層顯示=>修正各層單元的權值,直到誤差減少到可接受程度。
演算法闡述起來比較簡單,接下來通過數學公式來認識BP的真實面目。
假設我們的網路結構是一個含有N個神經元的輸入層,含有P個神經元的隱層,含有Q個神經元的輸出層。

這些變數分別如下:

認識好以上變數後,開始計算:
一、用(-1,1)內的隨機數初始化誤差函數,並設定精度ε,最多迭代次數M
二、隨機選取第k個輸入樣本及對應的期望輸出

重復以下步驟至誤差達到要求:
三、計算隱含層各神經元的輸入和輸出

四、計算誤差函數e對輸出層各神經元的偏導數,根據輸出層期望輸出和實際輸出以及輸出層輸入等參數計算。

五、計算誤差函數對隱藏層各神經元的偏導數,根據後一層(這里即輸出層)的靈敏度(稍後介紹靈敏度)δo(k),後一層連接權值w,以及該層的輸入值等參數計算
六、利用第四步中的偏導數來修正輸出層連接權值

七、利用第五步中的偏導數來修正隱藏層連接權值

八、計算全局誤差(m個樣本,q個類別)

比較具體的計算方法介紹好了,接下來用比較簡潔的數學公式來大致地概括這個過程,相信看完上述的詳細步驟都會有些了解和領悟。
假設我們的神經網路是這樣的,此時有兩個隱藏層。
我們先來理解靈敏度是什麼?
看下面一個公式:

這個公式是誤差對b的一個偏導數,這個b是怎麼?它是一個基,靈敏度δ就是誤差對基的變化率,也就是導數。
因為?u/?b=1,所以?E/?b=?E/?u=δ,也就是說bias基的靈敏度?E/?b=δ等於誤差E對一個節點全部輸入u的導數?E/?u。
也可以認為這里的靈敏度等於誤差E對該層輸入的導數,注意了,這里的輸入是上圖U級別的輸入,即已經完成層與層權值計算後的輸入。
每一個隱藏層第l層的靈敏度為:

這里的「?」表示每個元素相乘,不懂的可與上面詳細公式對比理解
而輸出層的靈敏度計算方法不同,為:

而最後的修正權值為靈敏度乘以該層的輸入值,注意了,這里的輸入可是未曾乘以權值的輸入,即上圖的Xi級別。

對於每一個權值(W)ij都有一個特定的學習率ηIj,由演算法學習完成。

❷ 有人在學壓縮感知嗎誰知道怎麼用0范數或者L1范數最小化重構原始信號或者給我文獻也行

用0范數或1范數解決cs重構歸屬一個數學問題,猶如給定你一個公式,利用這個公式或者說原理去做出很多的演算法,cs重構本歸屬與對0范數的求解問題上的。
但0范數屬於數學上一個NP_hard問題,是無法解決的,所以不能直接用求0范數的理論去做演算法,從而提出一系列基於求0范數最小的貪婪類演算法。如MP,OMP等演算法。,這類演算法中,最為基礎的算是MP演算法了。貪婪演算法的速度較快,但是重構效果相對較差,需要的測量數也較多,不能高效地壓縮信號,並且對測量矩陣的要求更高。但總的來說,應用范圍廣。
數學家同時發現,求解L1范數也可以逼近與0范數的效果,即把NP_hard問題轉化為線性規劃問題。所以現在有很多用求L1范數原理而創造了各類演算法,最典型的是BP(基追蹤)演算法和梯度投影稀疏重構演算法。這種演算法重構效果很好,但是運算量大,復雜,應用於實際上可能不大。至少得改進其演算法。
還有一大類演算法,我不關注,不說了。
具體那些演算法怎麼實現,自己去網上下程序模擬一下吧。。。。

❸ 什麼是BP演算法

誤差反向傳播(Error Back Propagation, BP)演算法
1、BP演算法的基本思想是,學習過程由信號的正向傳播與誤差的反向傳播兩個過程組成。
1)正向傳播:輸入樣本->輸入層->各隱層(處理)->輸出層
注1:若輸出層實際輸出與期望輸出(教師信號)不符,則轉入2)(誤差反向傳播過程)
2)誤差反向傳播:輸出誤差(某種形式)->隱層(逐層)->輸入層
其主要目的是通過將輸出誤差反傳,將誤差分攤給各層所有單元,從而獲得各層單元的誤差信號,進而修正各單元的權值(其過程,是一個權值調整的過程)。

BP演算法基本介紹
含有隱層的多層前饋網路能大大提高神經網路的分類能力,但長期以來沒有提出解決權值調整問題的游戲演算法。1986年,Rumelhart和McCelland領導的科學家小組在《Parallel Distributed Processing》一書中,對具有非線性連續轉移函數的多層前饋網路的誤差反向傳播(Error Back Proragation,簡稱BP)演算法進行了詳盡的分析,實現了Minsky關於多層網路的設想。由於多層前饋網路的訓練經常採用誤差反向傳播演算法,人們也常把將多層前饋網路直接稱為BP網路。
BP演算法的基本思想是,學習過程由信號的正向傳播與誤差的反向傳播兩個過程組成。正向傳播時,輸入樣本從輸入層傳人,經各隱層逐層處理後,傳向輸出層。若輸出層的實際輸出與期望的輸出(教師信號)不符,則轉入誤差的反向傳播階段。誤差反傳是將輸出誤差以某種形式通過隱層向輸入層逐層反傳,並將誤差分攤給各層的所有單元,從而獲得各層單元的誤差信號,此誤差信號即作為修正各單元權值的依據。這種信號正向傳播與誤差反向傳播的各層權值調整過程,是周而復始地進行的。權值不斷調整的過程,也就是網路的學習訓練過程。此過程一直進行到網路輸出的誤差減少到可接受的程度,或進行到預先設定的學習次數為止。

❹ bp演算法是什麼

誤差反向傳播演算法:

BP演算法的基本思想是,學習過程包括兩個過程:信號前向傳播和誤差後向傳播。

(1)前向傳播:輸入樣本->輸入層->各隱層(處理)->輸出層。

(2)錯誤反向傳播:輸出錯誤(某種形式)->隱藏層(逐層)->輸入層。

BP演算法基本介紹:

多層隱含層前饋網路可以極大地提高神經網路的分類能力,但長期以來一直沒有提出解決權值調整問題的博弈演算法。

1986年,Rumelhart和McCelland領導的科學家團隊出版了《並行分布式處理》一書,詳細分析了具有非線性連續傳遞函數的多層前饋網路的誤差反向比例(BP)演算法,實現了Minsky關於多層網路的思想。由於誤差的反向傳播演算法常用於多層前饋網路的訓練,人們常直接稱多層前饋網路為BP網路。

❺ BP演算法的介紹

BP演算法,誤差反向傳播(Error Back Propagation, BP)演算法。BP演算法的基本思想是,學習過程由信號的正向傳播與誤差的反向傳播兩個過程組成。由於多層前饋網路的訓練經常採用誤差反向傳播演算法,人們也常把將多層前饋網路直接稱為BP網路。

❻ 請問誰能用簡單通俗的幾句話講清楚bp演算法(神經網路中的)是個什麼演算法

相似歸類。例如認定A是個好人,A其具有那些特點,B如果具有這些特點,B就是好人。

❼ 稀疏度為1的信號,用壓縮感知恢復原始信號,匹配追蹤演算法(MP)和正交匹配追蹤演算法(OMP)的結果一樣嗎

壓縮感知(Compressed Sensing, CS)[1]理論具有全新的信號獲取和處理方式,該理論解決了傳統的Nyquist方法采樣頻率較高的問題,大大降低了稀疏信號精確重構所需的采樣頻率。
另外,CS理論在數據採集的同時完成數據壓縮,從而節約了軟、硬體資源及處理時間。
這些突出優點使其在信號處理領域有著廣闊的應用前景!

❽ BP演算法的實現步驟

BP演算法實現步驟(軟體):
1)初始化
2)輸入訓練樣本對,計算各層輸出
3)計算網路輸出誤差
4)計算各層誤差信號
5)調整各層權值
6)檢查網路總誤差是否達到精度要求
滿足,則訓練結束;不滿足,則返回步驟2)
3、多層感知器(基於BP演算法)的主要能力:
1)非線性映射:足夠多樣本->學習訓練
能學習和存儲大量輸入-輸出模式映射關系。只要能提供足夠多的樣本模式對供BP網路進行學習訓練,它便能完成由n維輸入空間到m維輸出空間的非線性映射。
2)泛化:輸入新樣本(訓練時未有)->完成正確的輸入、輸出映射
3)容錯:個別樣本誤差不能左右對權矩陣的調整
4、標准BP演算法的缺陷:
1)易形成局部極小(屬貪婪演算法,局部最優)而得不到全局最優;
2)訓練次數多使得學習效率低下,收斂速度慢(需做大量運算);
3)隱節點的選取缺乏理論支持;
4)訓練時學習新樣本有遺忘舊樣本趨勢。
注3:改進演算法—增加動量項、自適應調整學習速率(這個似乎不錯)及引入陡度因子

❾ 關於BP演算法,真正明白BP演算法的進!

一、隱藏層顧名思義,他的輸出者就是給別的層使用的,一般隱藏著不給人看。
二、干什麼用的……這個都可以從AI發展史來說了,就是早期的神經網路是單層,於是有人證明這種的學習能力有限,有些問題,比如異或就不能解決,後來,就有人提出了多層神經網路,增強了神經網路的學習能力。其中非輸出層都是隱藏層(好像是這樣),最根本的作用就是增加神經網路的學習能力。最直接的作用就是把接收到的輸入信號產生一個輸出給下一層。

❿ BP演算法的簡介

1)正向傳播:輸入樣本->輸入層->各隱層(處理)->輸出層
注1:若輸出層實際輸出與期望輸出(教師信號)不符,則轉入2)(誤差反向傳播過程)
2)誤差反向傳播:輸出誤差(某種形式)->隱層(逐層)->輸入層
其主要目的是通過將輸出誤差反傳,將誤差分攤給各層所有單元,從而獲得各層單元的誤差信號,進而修正各單元的權值(其過程,是一個權值調整的過程)。
注2:權值調整的過程,也就是網路的學習訓練過程(學習也就是這么的由來,權值調整)。

閱讀全文

與bp基追蹤演算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linux調用shell命令 瀏覽:733
樓梯工程量演算法 瀏覽:652
php偽靜態是啥意思 瀏覽:375
it程序員去外企可以鍍金嗎 瀏覽:782
雲端伺服器都有什麼 瀏覽:240
linux快播 瀏覽:568
查公司伺服器能說明什麼問題 瀏覽:310
蘋果手機怎麼給我的電話加密碼 瀏覽:671
程序反編譯教學 瀏覽:658
ecc加密演算法c語言代碼 瀏覽:881
nvr預覽提示碼流已加密 瀏覽:745
編程怎麼讓飛鏢掉落下來 瀏覽:595
如何在伺服器上運行後台代碼 瀏覽:773
安卓手機編譯時間 瀏覽:326
php插入資料庫代碼 瀏覽:394
明日之後怎麼搜索別的伺服器的人 瀏覽:828
思迅加密鎖驅動未能正常升級 瀏覽:143
文件夾哪個是相冊跟視頻 瀏覽:170
用函數編譯計算器程序 瀏覽:705
保賣數碼是哪個app 瀏覽: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