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完全磁碟加密保護的是什麼狀態的數據
是EFS加密系統。
EFS(Encrypting File System,加密文件系統)是Windows 2000/XP所特有的一個實用功能,對於NTFS卷上的文件和數據,都可以直接被操作系統加密保存,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數據的安全性。
EFS加密是基於公鑰策略的。在使用EFS加密一個文件或文件夾時,系統首先會生成一個由偽隨機數組成的FEK (File Encryption Key,文件加密鑰匙),然後將利用FEK和數據擴展標准X演算法創建加密後的文件,並把它存儲到硬碟上,同時刪除未加密的原始文件。隨後系統利用你的公鑰加密FEK,並把加密後的FEK存儲在同一個加密文件中。而在訪問被加密的文件時,系統首先利用當前用戶的私鑰解密FEK,然後利用FEK解密出文件。在首次使用EFS時,如果用戶還沒有公鑰/私鑰對(統稱為密鑰),則會首先生成密鑰,然後加密數據。如果你登錄到了域環境中,密鑰的生成依賴於域控制器,否則它就依賴於本地機器。
1.僅對管理員開放 如一樓所說的 就是進行加密 設置密碼 2 對指定用戶開放 舉一個最常見的例子 windows xp安裝時默認的共享方式是「簡單共享」,從而導致無法設置共享密碼,您可以取消這種共享方式,改用帶有用戶名和密碼的共享方式。具體的操作步驟如下所述。 1.取消默認的「簡單共享」。雙擊打開「我的電腦」,依次選擇「工具→文件夾選項」,在打開的對話框中單擊「查看」標簽,接著用滑鼠點去「使用簡單共享(推薦)」項前的對勾。 2.創建共享用戶。在系統桌面上用滑鼠依次選擇「開始→控制面板」,隨後打開「用戶賬號」,創建一個帶有密碼的用戶,如創建用戶名為abc。 3.設置需要共享的文件夾。右擊需要共享的文件夾(假設該共享文件夾為files),單擊「共享和安全」按鈕,隨後選擇「共享→共享該文件夾」,單擊「許可權」按鈕,接著單擊「刪除」按鈕將原先任何用戶(everyone)都可以共享該文件夾的許可權刪除,再單擊「添加」按鈕,依次單擊「高級→立即查找」,選擇用戶abc,單擊「確定」按鈕添加用戶abc,並選擇用戶abc的共享許可權。以後區域網中的電腦要想查看您所設置的共享文件夾內容時,只有輸入正確的用戶名和密碼才能進入
⑵ 數據加密的方法
網路安全防範措施與應用是什麼呢?如果您也想要了解一下網路安全防範措施和應用的話,請從數據加密的方法入手。因此很多人都會問數據加密有哪些方法呢?無巧不成書,最近公布了一個關於數據加密方法的總結,我相信您一定可以找到問題的答案哦。
由於計算機軟體的非法復制,通信的泄密、數據安全受到威脅,解密及盜版問題日益嚴重,甚至引發國際爭端,所以在信息安全技術中,加密技術佔有不可替代的位置,因此對信息加密技術和加密手段的研究與開發,受到各國計算機界的重視,發展日新月異。現在我們就幾種常用的加密演算法給大家比較一下。
DES加密演算法是一種分組密碼,以64位為分組對數據加密,它的密鑰長度是56位,加密解密用同一演算法。DES加密演算法是對密鑰進行保密,而公開演算法,包括加密和解密演算法。這樣,只有掌握了和發送方相同密鑰的人才能解讀由DES加密演算法加密的密文數據。因此,破譯DES加密演算法實際上就是搜索密鑰的編碼。對於56位長度的密鑰來說,如果用窮舉法來進行搜索的話,其運算次數為256。隨著計算機系統能力的不斷發展,DES的安全性比它剛出現時會弱得多,然而從非關鍵性質的實際出發,仍可以認為它是足夠的。不過,DES現在僅用於舊系統的鑒定,而更多地選擇新的加密標准。
RSA加密演算法是目前最有影響力的公鑰加密演算法,並且被普遍認為是目前最優秀的公鑰方案之一。RSA是第一個能同時用於加密和數宇簽名的演算法,它能夠抵抗到目前為止已知的所有密碼攻擊,已被ISO推薦為公鑰數據加密標准。RSA加密演算法基於一個十分簡單的數論事實:將兩個大素數相乘十分容易,但那時想要,但那時想要對其乘積進行因式分解卻極其困難,因此可以將乘積公開作為加密密鑰。
⑶ 數據加密技術有哪些優缺點
企業對數據安全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目前對於一些較為敏感的數據進行郵件傳輸時,要求進行必要的加密。如果是個別文件的加密,手工操作量還不大。當一次需要進行加密的文件較多時,手工逐個操作起來就十分不便。
數據加密技術有哪些優缺點
1.文檔操作,實施多重保護,為不同的人分配不同的文檔許可權,每個人只能打開相應許可權的文檔。比如核心資料只能有許可權才能查看,同時防止用戶通過剪貼板、截屏,列印等方式竊取加密文檔。
2.文檔解密,支持多重審批,三種審批方式滿足了多級別辦公審批流程需要,同時也兼顧到工作便利性。
3.員工出差,也能加密管控,對於需要出差外出的同時,授予有限的離線授權。允許外出繼續使用加密文檔,文檔扔保持加密狀態,只能在被授權的計算機上使用。
文檔加密系統批量加密數據,多份文檔同步加密,保證核心數據的安全,同時也提高工作的效率。
⑷ 加密和解密時使用的特殊數據是什麼
被稱作為密鑰
⑸ 數據加密
數據加密技術是指將一個信息或稱明文,經過加密鑰匙及加密函數轉換,變成無意義的密文,而接收方則將此密文經過解密函數、解密鑰匙還原成明文。加密技術廣泛用於網路數據的安全領域。
數據加密技術要求只有在指定的用戶或網路下,才能解除密碼而獲得原來的數據,這就需要給數據發送方和接受方以一些特殊的信息用於加解密,這就是所謂的密鑰。其密鑰的值是從大量的隨機數中選取的。按加密演算法分為專用密鑰和公開密鑰兩種。
1)專用密鑰,又稱為對稱密鑰或單密鑰,加密和解密時使用同一個密鑰,即同一個演算法。如DES和MIT的Kerberos演算法。專用密鑰是最簡單方式,通信雙方必須交換彼此密鑰,當需給對方發信息時,用自己的加密密鑰進行加密,而在接收方收到數據後,用對方所給的密鑰進行解密。當一個文本要加密傳送時,該文本用密鑰加密構成密文,密文在信道上傳送,收到密文後用同一個密鑰將密文解出來,形成普通文體供閱讀。由於對稱密鑰運算量小、速度快、安全強度高,因而目前仍廣泛被採用。
2)公開密鑰,又稱非對稱密鑰,加密和解密時使用不同的密鑰,即不同的演算法,雖然兩者之間存在一定的關系,但不可能輕易地從一個推導出另一個。有一把公用的加密密鑰,有多把解密密鑰,如RSA演算法。公開密鑰由於兩個密鑰(加密密鑰和解密密鑰)各不相同,因而可以將一個密鑰公開,而將另一個密鑰保密,同樣可以起到加密的作用。在這種編碼過程中,一個密碼用來加密消息,而另一個密碼用來解密消息。在兩個密鑰中有一種關系,通常是數學關系。公鑰和私鑰都是一組十分長的、數字上相關的素數(是另一個大數字的因數)。有一個密鑰不足以翻譯出消息,因為用一個密鑰加密的消息只能用另一個密鑰才能解密。每個用戶可以得到唯一的一對密鑰,一個是公開的,另一個是保密的。公共密鑰保存在公共區域,可在用戶中傳遞,甚至可印在報紙上面。而私鑰必須存放在安全保密的地方。任何人都可以有你的公鑰,但是只有你一個人能有你的私鑰。它的工作過程是:「你要我聽你的嗎?除非你用我的公鑰加密該消息,我就可以聽你的,因為我知道沒有別人在偷聽。只有我的私鑰(其他人沒有)才能解密該消息,所以我知道沒有人能讀到這個消息。我不必擔心大家都有我的公鑰,因為它不能用來解密該消息。」公開密鑰的加密機制雖提供了良好的保密性,但難以鑒別發送者,即任何得到公開密鑰的人都可以生成和發送報文。數字簽名機制提供了一種鑒別方法,以解決偽造、抵賴、冒充和篡改等問題。
⑹ 生活中關於密碼和加密相關的事件有哪些
商用密碼與我們日常生活息息相關。不經意間,密碼已經深入到了我們的生活。打開手機、電腦需要密碼,取款、轉賬也需要密碼,甚至登QQ、刷微信也需要密碼……生活中到處都需要密碼。
我們日常生活中常說的用戶名「密碼」只是「口令」,並不是密碼法中的「密碼」。「進不來」「拿不走」「看不懂」「改不了」「走不脫」。
是密碼在保障信息安全中發揮的身份認證、訪問控制、機密性、完整性、不可抵賴性等作用的通俗表述。網路連到哪,數據跑到哪,安全需求在哪,密碼保障到哪。
密碼學:
首先加密的產生要追溯到二戰時期,在戰爭中己方的軍隊之間在傳遞戰爭信息的時候如果被敵方截獲或者掉包,會發生十分慘重的後果。於是軍方想出了一個主意,各部隊負責接收和發送信息的士兵都保留一個密碼本。
面記載著一些字和詞彙對應被寫成另一個字和詞彙的對應關系,每次發送信息的時候按照密碼本把真實信息對應翻譯成語義不連貫的加密信息,對方接收到之後再按照相同的密碼本翻譯過來應用。
密碼學就是由此衍生出的一門學科,隨著一些相關的學科的發展,比如數學、通信,加密技術也愈加復雜。我們將被我們進行加密活動的原始內容稱為消息,但是消息和信息還是有一些區別的,有些消息可能是沒有信息量的,有些消息可能包含很多有效信息。
但是無論消息用途有多大,在加密活動中都是有意義的。我們可以通過對消息的一些處理得到明文,比如提煉、概括、翻譯為另一種語言,等等,明文就是我們進行加密的主體。
明文經過一定的加密演算法和加密密鑰的翻譯就會得到密文,如果對相關概念有了解的人應該能很好的理解這句話,如果不太了解演算法和密鑰是什麼的話,就看一看小編下面的解釋:我們可以把加密演算法理解為一個數學公式。
可以把密鑰理解為公式裡面的參數,比如我們設計一個演算法叫做W=ax,W是我們加密得到的密文,a就是密鑰,x是我們需要加密的明文,發送明文的人把明文x代入公式W=ax計算出密文W,接收明文的人想要解開明文就用x=W/a計算。
雖然在實際加密中我們面對的消息是各種格式的,不能用一個數學公式一概而論,而且對於加密雙密鑰的情況參數a並不會被雙方使用,但是大概意思是可以通過這樣一個拿著參數計算和求解數學公式的原理來理解的。總之我們對原始的消息進行一定的處理(也可以不處理)得到了明文。
明文通過加密之後得到了密文,這時的消息已經不能夠通過簡單的觀察被分析出來了,只有掌握一些關於密鑰的信息或者應用解密演算法才能夠進行分析活動,而且往往不能夠分析出完整的加密活動。
⑺ 應用程序 應當在什麼時候加密數據
在什麼時候加密,要看你的程序在什麼階段最容易受到攻擊。
一般數據最容易被竊聽的階段是傳輸階段,因此加密一般發生在數據傳輸過程前後,即客戶端在提交數據之前對其進行加密,資料庫或伺服器端接收到加密的數據之後對其進行解密,然後以明文形式保存。這種加密形式一般採用對稱加密或非對稱加密技術。
資料庫端以加密數據進行保存的方式一般發生在存儲密碼的時候。這樣任何人包括資料庫管理員都不能看到密碼原文,這種加密方式一般採用盡量不可逆的形式,比如md5。
⑻ 加密的數據如何採集需要破解嗎
博為101異構數據採集引擎是可以採集加密的數據的,不管傳輸是否加密了,當數據被呈現在客戶端的時候就都被解析出來了。博為101異構數據採集引擎是基於底層
數據交換
和
網路流量
進行智能採集的。
⑼ 目前具體的數據加密實現方法有哪兩種
對稱/非對稱密鑰加密演算法
數據加密技術 所謂數據加密(Data Encryption)技術是指將一個信息(或稱明文,plain text)經過加密鑰匙(Encryption key)及加密函數轉換,變成無意義的密文(cipher text),而接收方則將此密文經過解密函數、解密鑰匙(Decryption key)還原成明文。加密技術是網路安全技術的基石。
數據加密技術要求只有在指定的用戶或網路下,才能解除密碼而獲得原來的數據,這就需要給數據發送方和接受方以一些特殊的信息用於加解密,這就是所謂的密鑰。其密鑰的值是從大量的隨機數中選取的。按加密演算法分為專用密鑰和公開密鑰兩種。
專用密鑰,又稱為對稱密鑰或單密鑰,加密和解密時使用同一個密鑰,即同一個演算法。如DES和MIT的Kerberos演算法。單密鑰是最簡單方式,通信雙方必須交換彼此密鑰,當需給對方發信息時,用自己的加密密鑰進行加密,而在接收方收到數據後,用對方所給的密鑰進行解密。當一個文本要加密傳送時,該文本用密鑰加密構成密文,密文在信道上傳送,收到密文後用同一個密鑰將密文解出來,形成普通文體供閱讀。在對稱密鑰中,密鑰的管理極為重要,一旦密鑰丟失,密文將無密可保。這種方式在與多方通信時因為需要保存很多密鑰而變得很復雜,而且密鑰本身的安全就是一個問題。
對稱密鑰是最古老的,一般說「密電碼」採用的就是對稱密鑰。由於對稱密鑰運算量小、速度快、安全強度高,因而目前仍廣泛被採用。
DES是一種數據分組的加密演算法,它將數據分成長度為64位的數據塊,其中8位用作奇偶校驗,剩餘的56位作為密碼的長度。第一步將原文進行置換,得到64位的雜亂無章的數據組;第二步將其分成均等兩段;第三步用加密函數進行變換,並在給定的密鑰參數條件下,進行多次迭代而得到加密密文。
公開密鑰,又稱非對稱密鑰,加密和解密時使用不同的密鑰,即不同的演算法,雖然兩者之間存在一定的關系,但不可能輕易地從一個推導出另一個。有一把公用的加密密鑰,有多把解密密鑰,如RSA演算法。
非對稱密鑰由於兩個密鑰(加密密鑰和解密密鑰)各不相同,因而可以將一個密鑰公開,而將另一個密鑰保密,同樣可以起到加密的作用。
在這種編碼過程中,一個密碼用來加密消息,而另一個密碼用來解密消息。在兩個密鑰中有一種關系,通常是數學關系。公鑰和私鑰都是一組十分長的、數字上相關的素數(是另一個大數字的因數)。有一個密鑰不足以翻譯出消息,因為用一個密鑰加密的消息只能用另一個密鑰才能解密。每個用戶可以得到唯一的一對密鑰,一個是公開的,另一個是保密的。公共密鑰保存在公共區域,可在用戶中傳遞,甚至可印在報紙上面。而私鑰必須存放在安全保密的地方。任何人都可以有你的公鑰,但是只有你一個人能有你的私鑰。它的工作過程是:「你要我聽你的嗎?除非你用我的公鑰加密該消息,我就可以聽你的,因為我知道沒有別人在偷聽。只有我的私鑰(其他人沒有)才能解密該消息,所以我知道沒有人能讀到這個消息。我不必擔心大家都有我的公鑰,因為它不能用來解密該消息。」
公開密鑰的加密機制雖提供了良好的保密性,但難以鑒別發送者,即任何得到公開密鑰的人都可以生成和發送報文。數字簽名機制提供了一種鑒別方法,以解決偽造、抵賴、冒充和篡改等問題。
數字簽名一般採用非對稱加密技術(如RSA),通過對整個明文進行某種變換,得到一個值,作為核實簽名。接收者使用發送者的公開密鑰對簽名進行解密運算,如其結果為明文,則簽名有效,證明對方的身份是真實的。當然,簽名也可以採用多種方式,例如,將簽名附在明文之後。數字簽名普遍用於銀行、電子貿易等。
數字簽名不同於手寫簽字:數字簽名隨文本的變化而變化,手寫簽字反映某個人個性特徵,是不變的;數字簽名與文本信息是不可分割的,而手寫簽字是附加在文本之後的,與文本信息是分離的。
值得注意的是,能否切實有效地發揮加密機制的作用,關鍵的問題在於密鑰的管理,包括密鑰的生存、分發、安裝、保管、使用以及作廢全過程。
⑽ 1.什麼是數據加密簡述加密和解密的過程。
Sesoffice隱形加密技術具有強制加密、自動加密、實時加密、動態加密和無損加密的特點,對文件加密和解密是自動進行的,無需用戶干預,用戶實際上是無知覺的,在文件編輯和使用過程中,不需要明文過渡,不產生明文。一旦離開使用環境,加密的文件無法打開或打開是亂碼。隱形加密從根源上解決文檔安全問題。客戶端只加密,不解密,軟體里無解密函數,無法利用客戶端軟體來破解解密,理論上增加了破解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