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以前修密雲水庫的人現在是要給錢嗎
密雲水庫於1958年9月動工修建,來自河北、北京的20餘萬農民、工人、大學生等參加了建設。1959年9月10日毛主席親臨水庫視察,周恩來總理先後6次到水庫工地指導工作。在黨中央親切關懷下,20多萬建設大軍經過兩年艱苦奮戰,水庫於1960年9月竣工。
你所描述的問題,還未見相關報道與政策出台。
⑵ 密雲水庫是如何進行生態建設的
據報道,11月19日密雲水庫蓄水量自2000年以來首次達到20億立方米,作為北京最大的地表水源地,密雲水庫蓄水量對保障北京城市供水安全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2016年8月,密雲水庫管理處和密雲區生態辦、農業局、環保局等7個部門共同抽調90名執法人員,組建密雲水庫聯合執法大隊,從「九龍治水」到「一龍護水」,解決了多頭管理產生的監管責任不明、執法效率不高等問題。
希望密雲水庫的生態建設可以取得更多的成就!
⑶ 修建密雲水庫的主要的勞動力是農民還是工人有農民的話有退休金嗎
修建密雲水庫的主要勞動力是農民還是工人,基本上都是農民,大概都是用娃娃機,用機械化的幹活工人也有很少,農民有現在還沒有退休金,還沒實現
⑷ 密雲水庫的功能
建設初衷:
解放後,出於戰略水源儲備及河水治理的需要,於1958年9月開始興建密雲水庫,1960年9月建成。
主要功能:
北京主要水源(一級水源保護區),防洪、灌溉、供水、發電、養殖、旅遊等。
⑸ 你了解密雲人為水庫建設做了哪些貢獻
為了解決北京市控水問題,修建了密雲水庫,放棄原有的家圓遷到別地謀生。
⑹ 中國南水北調有多少人受益
中新社北京6月3日電(記者陳蘇)水利部3日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6月3日,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已安全送水2000天。丹江口水庫經陶岔渠首匯入乾渠總水量已達300億立方米,惠及沿線6000萬人。
2017年以來,中線工程已連續4年向沿線40多條河流供水,累計蓄水近40億立方米,促進了沿線受水區地下水位明顯上升。截至2019年10月,北京平原地下水平均埋深22.81米,比上年增加0.63米。北京密雲水庫蓄水能力自2000年以來首次突破26億立方米,首都供水保障程度提高;河北省深層地下水位由每年0.45米下降到0.52米;河南接收區地下水位平均上升0.95米。
南水北調中線沿線省市還大力實施城鄉供水一體化工程和農村安全飲水工程,成效顯著,為我國供水安全和生態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
⑺ 北京的5大水庫是哪五大水庫
密雲水庫、官廳水庫、懷柔水庫、海子水庫、十三陵水庫,號稱北京的「五大水庫」。
密雲水庫,既是北京最大的水庫,也是華北地區最大的人工湖泊,隨著北京城市的日益發展,密雲水庫已成了城市生活用水的重要供應地。
官廳水庫建成之後,完全改變了永定河原先河水「暴漲暴落、多泥沙、善淤決、好遷徙」的水文特徵,中、下游也再不受永定河泛濫之苦,而且成了北京城市水源的重要供應地。
懷柔水庫以京密引水渠與密雲水庫相連,形成了同時為北京城提供生活引用水源的「姐妹庫。」
海子水庫現改為「金海湖公園」,1990年北京召開亞運會時的水上項目,在此舉行。
十三陵水庫位於明十三陵陵域的東南,因之備受世人關注。1995年利用水庫中的孤山建成「九龍宮」,供遊人游覽觀賞。
⑻ 南水北調中線工程輸水逾60億方多少人受益
南水北調中線工程輸水逾60億方4200萬人受益。
同時,天津市中心城區及其他地區城鎮居民也都用上了南水北調來水,經濟發展核心區實現了引灤、引江雙水源保障。河南省南水北調工程供水范圍涵蓋了南陽、漯河、平頂山、許昌、鄭州等10個省轄市,共計36個縣,農業有效灌溉面積超過100萬畝,受益人口達1600萬人。此外,今年汛期,南水北調工程還作為穩定水源,為河北省石家莊市、保定市、邯鄲市等沿線大中城市提供了可靠的飲用水保證。
來源:新華社
⑼ 密雲水庫的作文
密雲水庫以山靈水秀,景象萬千而吸引遊人,成為京東著名的旅遊風景區之一。當您來到水庫,迎面就是巍峨的大壩。登臨壩頂,頓時豁然開朗,煙波浩森,天水茫茫的湖面,魚船點點,一眼望不到盡頭,庫旁的各式建築,隱現在青山綠水之中,恰似仙宮瓊閣。水庫白河大壩西北有一座海拔900多米高的山峰,名叫五座樓築有五座烽火台,氣勢雄渾,屹立峰巔,水庫全貌與塞外風光一覽無余。前來這里旅遊、垂釣、避暑、休養。均極為理想愜意。
具體如下:
1、簡介
密雲水庫,位於北京市密雲區北13公里處,位於燕山群山丘陵之中,建成於1960年9月份。面積180平方公里,環密雲水庫有200公里。密雲水庫庫容40億立方米,平均水深30米,是首都北京最大的也是唯一的飲用水源供應地。密雲水庫有2大入庫河流,分別是白河和潮河。
2、引水渠
京密引水渠是向首都輸水的大型渠道。上接調節池,渠長110公里,流經5個縣,終點在玉淵潭,承擔京郊200萬畝農田灌溉和京城供水任務。分兩期建成。一期工程自調節池至昌平縣西崔村,於1960年至1961年3月修建:二期工程自西崔村至玉淵潭,1965年9月至1966午4月修建。原設計流量40立方米每秒,經過襯砌,引水流量擴大到70立方米每秒。其中密雲段長12公里,佔用耕地1 259.1畝,建有節制閘、分水閘、跌水、橋梁等建築物23座。1978年又在密雲段修建小水電站1座,裝機12台,總容量1.23萬千瓦。
3、建設沿革
密雲水庫建於1958年9月-1960年9月。1964年成立密雲水庫管理處,設潮河、白河、園林管理所及職工醫院等,共有職工670人,負責水庫的維護管理和調度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