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新修的仁遵高速總長有多少公里
全長54.239公里。採用雙向六車道高速公路標准建設,設計速度100公里/小時
⑵ 遵義市四縱三橫三聯二環高速公路規劃網的建設過程
2006年年四縱中的崇遵高速公路已全面通車,白臘坎至仁懷中樞高速路也於2009年7月17日全面通車,其餘兩縱及三橫三聯二環在2020年前將逐步實施建設,規劃投資將達到470多億元。在功能定位上,充分利用國家和省公路網布局與遵義市境內的干線公路,進行有機連接,形成東西、南北貫通、中心對外輻射、環形布局封閉、水陸有機銜接、出市出省便捷的公路骨架網。
⑶ 什麼是加密高速公路
在國家高速公路網線基礎上,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另行修建的對國家高速公路網線的補充支線(一般都與國家高速公路網對接),就是各地方的加密高速公路。
⑷ 遵義的交通
國家高速公路網中G75蘭海高速與G56杭瑞高速在遵義市交匯,G75蘭海高速全線、G56杭瑞高速遵畢段、遵赤高速公路遵仁段、綏遵高速公路;G56杭瑞高速思遵段、遵赤高速公路仁赤段、遵義繞城高速公路穿境而過。截止2013年,遵義市已建成高速公路611公里,在建1000公里,約佔了貴州省總量的五分之一。
遵義市城區目前有遵義汽車客運總站、忠莊客運站、茅草鋪客運站、南白客運站、高橋客運站和馬家灣客運站共6個客運中心。 1965年7月8日通車的川黔鐵路縱貫遵義全境,1991年12月28日川黔鐵路全線電氣化。川黔鐵路每天通過的列車超過75列,是西南鐵路網中運輸極其繁忙的單線鐵路。每天通過渝黔川黔鐵路旅行的旅客有4萬多人,經過川黔鐵路運輸的貨物有8萬噸。 川黔鐵路通過能力的利用率已超過了100%,運力嚴重不足。
2012年11月1日,連接直轄市重慶和省會貴陽的渝黔鐵路已開工建設,預計2017年10月31日通車。屆時動車從重慶開出,到達新建遵義東站的車程時間將為1小時左右,遵義與重慶、貴陽之間的貿易往來和交流將大大縮短時間與空間,加速遵義地區的經濟、文化發展。
遵義市境有遵義火車站、桐梓火車站為主要鐵路客運站,遵義南站為鐵路物資集散中心,南宮山站為鐵路編組站。遵義境內站點均屬成都鐵路局管轄,遵義火車站位於遵義市中心城區北京路,距重慶站308公里,距貴陽火車站155公里,現為二等站。 遵義新舟機場是中國西南地區重要的大型軍用機場,後改為戰備機場,現為4C級民用航空機場。已於2012年8月28日,正式開通投入運營。現已開通遵義至北京、廣州、上海、昆明、西安、三亞等14條航線。其中,遵義至北京、廣州每日均有航班。遵義至上海、昆明航線每周飛行3班,計劃2013年加密至每周4班。另外,2014年起將逐步開通他旅遊城市和省會城市的航線。
仁懷機場位於仁懷市高大坪鄉銀水村,屬4C級民用機場,總投資13.9億元人民幣。項目於2000年啟動,2003年完成選址。當時計劃2006年下半年開工建設,2008年竣工試飛、投入營運。後因故停止前期工作,項目擱淺至2011年12月25日動工。
黔北機場已啟動了相關前期工作,並在務川、正安、道真進行機場選址,這三個縣將建成我國大型的鋁業基地。黔北機場的修建是落實國發2號文件的重要舉措,也是《武陵山片區區域發展與扶貧攻堅規劃》的重點項目,旨在縮小地區發展差距,促進區域經濟協調發展,加快扶貧攻堅步伐。 遵義市西北部的赤水港是貴州第一大港,碼頭年貨物吞吐能力72萬噸,「黃金水道」赤水河繞城而過,僅60公里匯入長江。客貨船可達重慶至上海等沿海各大港口、碼頭,年貨運吞吐量100多萬噸。
針對烏江的航運與旅遊優勢,遵義市正在境內的烏江段興建烏江渡、楠木渡、沿江渡、構皮灘、大烏江、河閃渡六個港口,碼頭40餘個,以水上運輸帶動烏江沿岸的旅遊業發展。
遵義市於2013年開工建設赤水河航運擴能工程及烏江構皮灘翻壩運輸系統項目,建成赤水河水陸綜合運輸樞紐項目,力爭在2015年底實現烏江、赤水河貨運量達500萬噸和1000萬噸。 公交 遵義市中心城區共有公交線路46條,總里程達498.5公里,同時設有高峰快線、夜間線路以及城郊線路,以滿足城市擴容和發展之後更多市民的出行需求以及便捷、均等的公交服務。據了解,公共交通占遵義城市交通總出行量的比重已達到30%。公交線路大部分為無人售票公交,普通公交單程通票1元/人,空調公交、夜間公交單程通票2元/人。可以使用公交IC卡或銀聯IC卡電子現金刷卡乘車。 軌道交通 遵義軌道交通的制式初步設想是輕軌和有軌電車相結合,將引資修建。
遵義中心城區城市軌道交通規劃由8條線路組成,1號線由中心城區至遵義縣南白鎮,2號線由中心城區至新蒲新區,3號線由高橋至禮儀,4號線由南宮山至龍坑,5號線由忠莊客運站至龍坪工業園,6號線由新蒲高新技術工業園至深溪公路客運站,7號線由南白公路客運站至龍坪工業園,8號線由新蒲新區至遵義機場,線路總長約178公里,完全能夠滿足遵義市民的出行需求。
⑸ 遵義市四縱三橫三聯二環高速公路規劃網的調整為五縱四橫七聯二環
遵義市交通局於2009年5月在中心城區城市規劃及建設工作座談會上透露,原以二級公路為主的「四縱三橫三聯二環」方案調整為高速公路為主的「五縱四橫七聯二環」,在全市構建近3000公里長的高速網。
早在2005年,遵義市就作出了在2020年以前,我市公路建設以「四縱三橫三聯二環」為目標,形成重要公路骨架網的規劃。省委、省政府2008年提出,要在十年的時間里,實現全省縣縣通高速公路,根據這一要求,我市對全市高速公路路網規劃作出了修編,提出了五縱四橫七聯二環的高速公路網規劃。 一縱:赤水、元厚、土城、馬臨、三合、中樞、白臘坎高速公路,全長207公里;
二縱:核桃箐、烏江、南白、紅花崗、桐梓、崇溪河高速公路,全長170公里,即現已建成的遵崇高速公路;三縱:正安水巴岩、正安、綏陽、遵義公路,二級公路,全長228公里,其中二級公路198公里,高速公路30公里;
四縱:道真卡門、道真、中觀、西河、黃家壩、石蓮高速公路,全長255公里;
五縱:務川浞水、務川、鳳岡、余慶松煙、白泥二級公路,全長339公里。 一橫:桐梓松坎、芭蕉、道真、務川茅天二級公路,全長286公里;
二橫為習水太平渡、習水、桐梓新站、正安、務川、石朝高速公路,全長358公里;
三橫為仁懷石碑坳、銀水、桐梓高橋、桐梓、綏陽旺草、湄潭西河、鳳岡綏陽場高速公路,全長260公里;
四橫為遵義縣外寨、鴨溪、龍坑、紅花崗區深溪、蝦子、三渡、湄潭、鳳岡梅子坳高速公路,全長170公里。 二環沒有發生變化,即原制定的兩條繞城高速公路環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