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檔加密 > 蛤蟆的油pdf

蛤蟆的油pdf

發布時間:2023-06-06 09:28:50

1. 京劇常識pdf

1.有誰給我啟蒙一下京劇常識啊
彩旦俗稱丑婆子,唱念都用本嗓,實際是用丑角來應工的。簡單說彩旦是重說白的,而且基本上都說京白,以做工為主,表演、化妝都很誇張,是以滑稽和詼諧的表演為主的喜劇性的角色。

這類角色並不全是壞人,有的是用來前做念諷刺愚蠢和自作聰明的人,比如《鳳還巢》里的大姐程雪雁,《西施》里的東施等。 還有一些是表示性格爽朗、粗獷、豪放的婦女,例如《串龍珠》里的花婆,《四進士》里的萬氏,《鐵弓緣》里陳秀英的母親等等,還有的是塑造了風趣、詼諧的藝術形象,例如《拾玉鐲》的劉媒婆等。

2。武生,自然是生行中帶武打的角色。

它在扮相上,與小生不同的是,小生絕大多數是沒有鬍子的,武生卻是有的有鬍子、掛髯口,有的不掛髯口。 武生的分類比較簡單,主要分為長靠、短打兩種。

長靠武生,一般是扎靠、穿厚底靴、使用長兵器,表現馬上作戰的居多。像《長坂坡》的趙雲、《挑華車》的高寵、《青石山》的關平;也有掛髯口的,像《戰宛城》的張綉、《戰滁州》的脫脫、《一箭仇》的史文恭等。

短打武生,一般是不扎靠,外穿褶子、內穿箭衣,使用短兵器,進行步下短兵相接搏鬥的角色,像武松、黃天霸、《三岔口》中的任堂惠、《洗浮山》的賀天保,等。 不過,長靠和短打的區別,不能只講服裝形式,也不能絕對化。

像「水滸戲」《一箭仇》中的史文恭,他的身份是曾頭市的教師爺,不能像部隊將帥那樣頂盔貫甲,所以不扎靠,穿的是一種行話叫「扎巾」的帽子,穿的是箭衣,但是他與盧俊義對槍的打法仍然屬於長靠。 一直要到後面偷營、水擒的表演才屬於短打。

勾臉戲 長靠武生還有一個特點,就是還要演一些勾臉的戲。戲曲術語,把角色按一定的圖案往臉上塗抹油彩的化裝方法叫作勾臉或揉臉。

武生演的勾臉角色,常見的有:《鐵籠山》的姜維、《金錢豹》的豹子、《艷陽樓》的高登等。 猴兒戲 武生除了勾臉戲外,還要演「猴兒戲」,就是《西遊記》故事裡的孫悟空。

孫悟空也是勾臉的。一般來講,生行的表演應當莊重,但猴戲必須毛手毛腳,這是京劇從崑曲班中沿襲下來的傳統,歷代的武生大師幾乎沒有不演猴戲的。

3。旦行是京劇中的後起之秀,在本世紀中,由於一大批旦角藝術家的崛起,創編了大量的優秀劇目,這一行當的表演藝術迅速發展,使得它一躍而上,超過老生,成了京劇最重要的行當。

旦角的門類也比較多,大致可以分為青衣、花旦如:《戰宛城》中的鄒氏、武旦、老旦等幾個門類。 青衣,又叫正旦,扮演的都是性格端莊幽靜的正面人物。

「青衣」一詞來源也出在人物的服裝上,許多戲里,像《三娘教子》的王春娥、《武家坡》的王寶釧、《汾河灣》的柳迎春等穿的都是一種樸素的青褶子,所以,大家就把正旦叫作青衣了。 當然,這並不是絕對的,像《二進宮》的李艷胡碼妃穿的是龍(巾皮),《三擊掌》中的王寶釧一出場穿的也是所謂的鳳冠霞(巾皮),到與父親決裂以後,脫去寶衣,才換上了褶子。

劃分青衣的標志主要還是人物性格和藝術特色。青衣的特色向來是以唱慧困為主,這有點像安工老生。

青衣的唱,主要是用假嗓,與前面介紹的小生有接近的地方。演唱的風格不但要清亮嬌脆,還要有陽剛噴礴的音色,不能過於柔媚。

它的念白,也必須上韻,念韻白,不能念京白,為的是顯出端莊凝重。 旦角中,比較復雜的是花旦。

花旦的門類很多,扮演的人物也很雜。 大多數是風流美艷、活潑可愛,也有剛健阿娜的。

穿戴服裝各式各樣,有的也念韻白,但更多的是念京白。 過去,花旦在表演上有一個顯著的特點,就是一般都要「踩蹺」。

所謂「蹺」,是一種木頭做的假腳,用來模仿古代婦女的「三寸金蓮」。而綁上這種假腳走台步,使身段,甚至開打表演,是一項需要經過艱苦訓練的特技,行話叫作「蹺工」。

1949年以後,戲曲界實行了「廢蹺」。現在的舞台上已經很難看見這樣的表演了,「蹺工」技藝也瀕於絕跡了。

在花旦行中,扮演《游龍戲鳳》中的李鳳姐、《拾玉鐲》中的孫玉嬌、等天真爛漫小姑娘的,行話叫作「閨門旦」。閨門旦的表演舞蹈性比較強,身段玲瓏活潑,富有舞蹈性。

唱工上的特點是運用的唱腔全是【西皮】調,或者是【南梆子】,不唱【二黃】腔調。 花旦中還有一類角色,現在在舞台上比較少見,那就是「玩笑旦」。

玩笑旦過去是一些「玩笑戲」中的主角,像《張古董借妻》里的沈氏、《打麵缸》里的周臘梅、《打花鼓》里花婆、《盪湖船》里的船娘、《探親相罵》里的城裡親家等等,只是這類「玩笑戲」今天已經在舞台上很難見到了。 我記得,有位專家在三十多年前就寫過一篇文章,題目就叫作《今人不懂「玩笑戲」》。

玩笑旦藝術上還有一個特點就是,不一定唱【西皮】、【二黃】,而是唱一些雜腔小調,像《張古董借妻》唱【吹腔】、《打麵缸》唱的是【南鑼】、《打花鼓》唱的是【風陽歌、鮮花調】,等等。 花旦中的潑辣旦,都是大方不拘,說打就打,說罵就罵的人物。

最典型的就是《刺巴傑·巴駱和》中的巴九奶奶馬金定。這路角色有解近武旦的一面,但決不能演成純粹的武旦。

她們在開打時,常使用大杠子,而且在過去也不踩蹺與當時的花旦、武旦不一樣,。
2.京劇臉譜知識
戲曲中,黃臉的方臘、白臉的龐吉龐太師,在歷史上都不是壞人。

同是猴臉臉譜,臉譜造型也有不同。譬如大鬧天宮時期的美猴王孫大聖與西天取經的孫行者、被封『斗戰勝佛』的孫悟空,臉譜有的表現出反抗精神、頑強和正義精神、還有的表現作為一個得了佛家「正果」的猴王形象。

(而且即使同一個人物的臉譜,不同藝術家也有豐富的不同譜式) 再如花果山上的猴帥、猴將形象。老猴通臂猿老成豁達、深謀遠慮,墨猴形象主要以黑色等暗色為主。

八仙斗白猿中的白猿,顯得機敏有趣,以較白的亮色為主(為了襯托劇情,額頭上還有一個仙桃的圖樣) 假悟空六耳獼猴就顯得狡詐多動。 同是天庭的星宿猴臉,觜火猴(就是封神榜中的方貴。

孫悟空在天宮與他交過一手)機敏活現(崑腔劇目的齊天大聖、觜火猴等臉譜與京劇的不完全相同)、九曜星中的羅睺(蝕星) 則一臉官相、故作威嚴。
3.京劇臉譜有哪些常識
「臉譜」是指中國傳統戲劇里男演員臉 部的彩色化妝。

京劇臉譜,是具有民族特色 的一種特殊的化妝方法。由於每個歷史人物 或某一種類型的人物都有一種大概的譜式, 就像唱歌、奏樂都要按照樂譜一樣,所以稱 為「臉譜」。

關於臉譜的來源,一般的說法 是來自假面具。 臉譜的演變和發展,不是某個人憑空臆 造的產物,而是戲曲藝術家們在長期藝術實 踐中,對生活現象的觀察、體驗、綜合,以 及對劇中角色的不斷分析、判斷,作出評價, 才逐步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藝術手法。

這種臉部化妝主要用於凈(花臉)和丑 (小丑)。 它在形式、色彩和類型上有一定的 格式。

內行的觀眾從臉譜上就可以分辨出這 個角色是英雄還是壞人,聰明還是愚蠢,受 人愛戴還是使人厭惡。京劇那迷人的臉譜在 中國戲劇無數臉部化妝中佔有特殊的地位。

京劇臉譜以「象徵性」和「誇張性」著稱。 它通過運用誇張和變形的圖形來展示角色的 性格特徵。

眼睛,額頭和兩頰通常被畫成蝙 蝠,蝴蝶或燕子的翅膀狀,再加上誇張的嘴 和鼻子,製造出所需的臉部效果。 1。

臉譜的分類:臉譜根據描繪著色方式, 分為:揉、勾、抹、破四種基本類型。 【揉臉】凝重威武,整色為主,加重五 官紋理加以實現,是十分古老的臉譜形式。

【勾臉】色彩絢麗,圖案豐富,復雜美麗, 五彩繽紛,有的還貼金敷銀,華麗無比。 【抹臉】淺色為多,以為塗粉於面,不 以真面目示人,突出奸詐壞人之性。

【破臉】不對稱臉,左右不一,形容面 貌醜陋或意比反面角色。 根據臉譜的圖案排列,又把臉譜分為以 下四種: , 【整臉】最原始的臉譜形式,利用雙眉 把臉分為額和面兩個部分的臉譜。

【三塊瓦臉】在整臉的基礎上再利用口 鼻把面部分為左右的臉譜。 【花三塊瓦臉】把三塊瓦臉的分界邊緣 藝術化,加上各式圖案的臉譜。

【碎臉】三塊瓦臉的變種,其分界邊緣 花形極大,破壞了原有的輪廓。 2。

臉譜的圖案: 臉譜圖案非常豐富,大體上分為額頭 圖、眉型圖、眼眶圖、鼻窩圖、嘴叉圖和嘴 下圖。 每個部位的圖案變化多端,有規律而 無定論,如: 包拯黑額頭有一白月牙,表示清正廉 潔。

孟良額頭有一紅葫蘆,示意此人愛好 喝酒。 聞仲,楊戩畫有三眼,來源於古典傳說。

巨靈,煞神,金錢豹有多張臉,突出其 神鬼妖特色。 楊七朗額頭有一繁體「虎」字,顯示其 勇猛無敵。

趙匡胤的龍眉表示為真龍天子。 雷公臉譜中有一雷電紋。

姜維額頭畫有陰陽圖,表示神機妙算。 夏侯惇眼眶受過箭傷,故畫上紅點表 不〇 竇爾墩、典韋等人的臉譜上有其最擅長 的兵器圖案。

王延章頭畫蛤蟆,表示是水獸轉世。 趙公明面畫金錢,表示自己是財神爺。

北斗星君畫七星圖於額上……。
4.請提供有關京劇的知識
京劇的起源 京劇是我國的國粹,是流行於全國的重要劇種之一。

迄今已有200多年的歷史。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原來在南方演出的三慶、四喜、春台、和春 4個徽調班社,陸續進京演出,同來自湖北的漢調藝人合作,相互影響,又接受了崑曲、秦腔的部分劇目、曲調和表演方法,並吸收了一些民間曲調,逐漸融合、演變,發展成為京劇。

其音樂基本上屬於板腔體,唱腔以徽調的二黃和漢調的西瓜為主,所以舊時稱之為「皮黃」。另有西皮反調(即「反西皮」)、二簧反調(即 「反二簧」)以及南梆子、四平調、吹腔、高撥子、南鑼等唱腔。

伴奏樂器以京胡為主,二胡、月琴、三弦為輔。有的唱腔及樂曲以嗩吶、笛等伴奏。

打擊樂器有單皮鼓、檀板、大鑼、小鑼、鐃鈸、堂鼓、星子等。京劇表演講究唱、念、做、打並重,常用虛擬動作,重視情景交融,聲情並茂。

京劇自產生以來,曾有過許多名稱,如「亂彈」、「簧調」、「京簧」、「京二簧」、「二簧(二黃)」、「大戲」、「平劇」(北京曾稱為北平)、京戲等。 京劇傳統劇目有上千個,流行的有《將相和》、《群英會》、《空城計》、《貴妃醉酒》、《三岔口》、《拾玉鐲》、《打漁殺》等 京 劇 的 形 成 京劇的形成大約有150年左右。

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江南久享盛名的徽班"三慶班"入京為清高宗(乾隆帝)的八旬"萬壽"祝壽。 徽班是指演徽調或徽戲的戲班,清代初年在南方深受歡迎。

繼此,許多徽班接踵而來,其中最著名的有三慶、四喜、春台、和春,習稱"四大徽班"。他們在演出上各具特色,三慶擅演整本大戲;四喜長於崑腔劇目;春台多青少年為主的童伶;和春武戲出眾。

1828年以後,一批漢戲演員陸續進入北京。 漢戲又名楚調,現名漢劇,以西皮、二黃兩種聲腔為主,尤側重西皮,是流行於湖北的地方戲。

由於徽、漢兩個劇種在聲腔、表演方面都有血緣關系,所以漢戲演員在進京後,大都參加徽班合作演出,且一些成為徽班的主要演員,如餘三勝即是。徽調多為二黃調、高撥子、吹腔、四平調等,間或亦有西皮調、崑腔和弋腔;而漢調演員演的則是西皮調和二黃調。

徽、漢兩班合作,兩調合流,經過一個時期的互相融會吸收,再加上京音化,又從崑曲、弋腔、秦腔不斷汲取營養,終於形成了一個新的劇種--京劇。第一代京劇演員的成熟和被承認,大約是在1840年左右。

京劇從產生以來曾經有過許多名稱。計有:亂彈、簧調、京簧、京二簧、皮簧(皮黃)、二簧(二黃)、大戲、平劇、舊劇、國劇、京戲、京劇等。

京劇音樂的特點是什麼? 京劇唱腔屬板式變化體,以西皮、二簧為主要唱腔。西皮的旋律起伏較大,節奏緊湊,唱腔流暢明快,適合於表現歡快、堅毅的情緒;二簧的旋律則較為平穩,節奏舒緩,唱腔凝重渾厚,更宜於抒發沉鬱、悲憤的情懷。

戲曲小知識 1.著名表演藝術家常香玉在抗美援朝期間捐獻的飛機命名為? 答:香玉劇社號。 2.豫劇的音樂結構屬於? 答:板腔體。

3.請說出豫劇五大名旦及其一個代表劇目? 答:常香玉,《紅娘》、《白蛇傳》、《花木蘭》;陳素真,《宇宙鋒》、《春秋配》;崔蘭田,《桃花庵》、《秦香蓮》;馬金鳳,《穆桂英掛帥》、《花打朝》、《對花槍》;閻立品,《秦雪梅》、《藏舟》。 4.我省第一位獲「梅花獎」的演員是誰? 答:湯玉英。

5.戲曲的基本功有哪些? 答:唱、念、做、打、手、眼、身、法、步。 6.京劇的武戲鑼鼓經有哪些? 答:四擊頭、緊急風、小四擊頭、馬腿、串子等。

7.豫劇《跑汴京》還叫什麼名字? 答:《八件風》或《對綉鞋》 8.什麼是戲曲中的叫板? 答:演員在起唱前對鼓師的暗示。 9.《卷席筒》中的「小蒼娃」屬於什麼行當?又稱什麼? 答:醜行;又稱「三花臉」。

10.豫劇《花木蘭》的編劇是誰? 答:陳 *** 。 想知更詳細可登錄以下網站 參考資料: 。
5.求京劇知識
其實很簡單.

1生行: 小生是指沒有長鬍子而且相貌相對英俊的青年人,一般書生氣十足.

武生是身懷絕技的且有武功的青年人.

老生是指上了年紀的人,一般這種人都戴鬍子化裝方面比小生清,且眉目不上很重的顏色.

2旦行: 女性的統稱.有"小旦"指未出嫁的一般窮苦家境的小姑娘.

"老旦"指上了年紀的老年婦女.

"青衣"指中年婦女.

"武旦"和"刀馬旦"指身懷絕技的且有武功的女性.

3凈行: 一般來講有銅錘花臉也叫大花臉和架子花臉.

4醜行: 分文丑和武丑之分.

A 銅錘花臉:也叫唱功花臉.因為他的代表人物徐彥昭手持一銅錘.故所有的唱功花臉一般都叫銅錘花臉.

B 糾正一下,不叫鄭公老生而是正功老生.這是指演員所從事的行當是主要的老生行當.
6.京劇全部基礎知識
對不起,我只搜到這些概念,不知有用嗎?京劇:也叫「京戲」,是流行全國的戲曲劇種之一。

至今已有 200多年的歷史。清乾隆55年(1790年)起,原在南方演出的三慶、四喜、春台、和春四個徽調班社,陸續進入北京演出,他們同來自湖北的漢調藝人合作,相互影響,又接受了崑腔、秦腔的部分劇目、曲調和表演方法,並吸收了一些民間曲調,逐漸融合、演變、發展而成。

「四功五法」:戲曲演員「唱念做打」四種表演功夫和「手眼身法步」(一說「口手眼身步」)五種技術方法的合稱。這是戲曲演員的基本修養。

「角色」:傳統戲曲中,根據劇中人不同的性別、年齡、身份、性格等而劃分的人物類型。如一般男子稱生或末;老年婦女稱老旦;性格粗豪的男子稱架子花臉(副凈)等。

各自具有表演藝術上不同的特點。從戲曲史看,角色劃分逐漸由簡而繁。

近代各戲曲劇種大都以生、旦、凈、末、丑為基本類型,並各有較細密的劃分。如生又分老生、小生、武生;旦又分青衣、花旦、老旦、武旦等。

演員往往專演一個類型的角色,因而形成各種專門行當。習慣上,角色與行當通用。

「碰頭彩」:戲曲術語。指演員一出台簾,觀眾即迎頭報以熱烈喝彩,俗成稱「碰頭彩」。

票友:戲曲、曲藝術語。它是非職業性戲曲、曲藝演員和樂師的通稱。

相傳清朝初年,八旗子弟憑清廷所發「龍票」,到各地演唱子弟書,從事宣傳,不取報酬,後來就把不取報酬的業余演員稱為「票友」。票友的同人組織稱為「票房」。

票友演出稱為「票戲」。票友轉為職業演員稱為「下海」。

四大須生 指30年代先後成名的四個京劇須生(老生)演員,即馬連良、譚富英、楊寶森、奚嘯伯四小名旦:1936年,北京《立言報》舉行公開投票選舉,選出當時尚在科班或尚未滿師的京劇旦角演員李世芳、張君秋、毛世來、宋德珠四人為「四大童伶」。1940年,在四大名旦的影響下,再次選舉上述四人為「四小名旦」。

四大名旦:二十年代先後成名的四個京劇旦角演員,他們是梅蘭芳、尚小雲、程硯秋、荀慧生。 武場」:指樂器中的打擊樂。

如京劇的大鑼、小鑼、鐃鈸、堂鼓等。過去,也指打擊樂的樂師「文場」 :指樂器中吹、拉、彈的各種管弦樂。

如京劇的胡琴、南弦子、月琴、笛子、嗩吶等。過去也指演奏這些樂器的樂師、笛師等。
7.京劇基本知識
最低0.27元/天開通網路文庫會員,可在文庫查看完整內容> 原發布者:龍源期刊網 末行簡稱「末」。

該行當多為中年以上的男性。實際末行專司引戲職能,如打頭出場者。

龍套:比配角更小一點的角色。大多扮演士兵、衙役、隨從、群眾之類的人物。

別覺得這些人不重要,尤其是在戰場上,四個龍套代表千軍萬馬,他們經常扛著各類旗子根據劇情需要跑上跑下,跑來跑去(所以又叫跑龍套)。這一跑,戰場上宏大的氣氛也就出來了。

文場:京劇伴奏里的管弦樂隊,樂器主要包括京二胡、月琴、弦子、笛、笙、嗩吶等這一批不用敲打的樂器。醜行簡稱「丑」。

醜行又分文丑、武丑。根據動物屬相,丑屬牛,牛性笨,丑為笨的代名詞。

但舞台上的武丑亦叫開口跳,能說能跳,表演出活潑伶俐,善演武功武技的角色,此與牛的丑笨性又完全不同。板眼:戲曲音樂名詞,就是節拍。

因為京劇里節拍是用鼓板掌握的,遇到強拍都擊板,所以這一拍就叫做「板」,次強拍和弱拍敲鼓或者用手指按拍,稱為「中眼」「小眼」,合起來叫做「板眼」。武場:京劇伴奏中的打擊樂隊,樂器主要包括鼓板(單皮鼓和檀板)、大A、鐃鈸、小鑼。
8.京劇知識
京劇,又稱「皮黃」,由「西皮」和「二黃」兩種基本腔調組成它的音樂素材,也兼唱一些地方小曲調(如柳子腔、吹腔等)和崑曲曲牌。

它形成於北京,時間是在1840年前後,盛行於20世紀三、四十年代,時有「國劇」之稱。現在它仍是具有全國影響的大劇種。

它的行當全面、表演成熟、氣勢宏美,是近代中國戲曲的代表。京劇是中國的「國粹」,已有200年歷史。

另外,「京劇」也是一個網路用詞,意思同「驚懼」。 基本解釋 [Beijing opera] 我國主要劇種之一,由清代中葉的徽調、漢調相繼傳入北京合流演變合成。

腔調以西皮、二黃為主,用胡琴和鑼鼓等伴奏,後流行於全國。 詳細解釋 亦稱「 京戲 」。

流行全國的戲曲劇種之一。 清乾隆末期四大徽班進北京後,於 嘉慶 、道光 年間同來自 湖北 的漢調藝人合作,互相影響,逐漸接受了崑曲、秦腔的部分劇目、曲調和表演方法,並吸收了一些民間曲調,逐漸融合發展。

基本概念 京劇是在北京形成的戲曲劇種之一,至今已有將近二百年的歷史。它是在徽調和漢戲的基礎上,吸收了崑曲、秦腔等一些戲曲劇種的優點和特長逐漸演變而形成的。

京劇音樂屬於板腔體,主要唱腔有二黃、西皮兩個系統,所以京劇也稱「皮黃」。京劇常用唱腔還有南梆子、四平調、高拔子和吹腔。

京劇的傳統劇目約在一千個,常演的約有三四百個,其中除來自徽戲、漢戲、崑曲與秦腔者外,也有相當數量是京劇藝人和民間作家陸續編寫出來的。京劇較擅長於表現歷史題材的政治和軍事斗爭,故事大多取自歷史演義和小說話本。

既有整本的大戲,也有大量的摺子戲,此外還有一些連台本戲。 表演手法 唱念做打是京劇表演的四種藝術手段法,也是京劇表演的四項基本功。

唱指歌唱,念指具有音樂性的念白,二者相輔相成,構成歌舞化的京劇表演藝術兩大要素之一的 「歌」,做指舞蹈化的形體動作,打指武打和翻跌的技藝,二者相互結合,構成歌舞化的京劇表演藝術兩大要素之一的「舞」。習稱四功五法的四功,即指唱念做打四種技藝的功夫。

「唱」,指的是唱功。「做」指的是做功,也就是表演。

「念」指的是音樂性念白。而「打」則指的是武功。

戲曲演員從小就從這四個方面進行訓練培養的,雖然有的演員擅長唱功(唱功老生),有的行當以做功(花旦)為主,有的以武打為主(武凈)。但是要求每一個演員必須有過硬的唱、念、做、打四種基本功,才能充分發揮作為歌舞劇的戲曲藝術表演的功能。

更好的表現和刻畫戲中的各種人物。 京劇角色 京劇角色的行當劃分比較嚴格,早期分為生、旦、凈、末、丑、武行、流行(龍套)七行,以後歸為生、旦、凈、丑四大行,每一種行當內又有細致的進一步分工。

「生」是除了花臉以及丑角以外的男性角色的統稱,又分老生(須生)、小生、武生、娃娃生。「旦」是女性角色的統稱,內部又分為正旦、花旦、閨門旦、武旦、老旦、彩旦(揺旦)刀馬旦。

「凈」,俗稱花臉,大多是扮演性格、品質或相貌上有些特異的男性人物,化妝用臉譜,音色洪亮,風格粗獷。「凈」又分為以唱工為主的大花臉,如包拯;以做工為主的二花臉,如曹操。

「丑」,扮演喜劇角色,因在鼻樑上抹一小塊白粉,俗稱小花臉。 京劇臉譜 在人的臉上塗上某種顏色以象徵這個人的性格和特質,角色和命運,是京劇的一大特點,可以幫助理解劇情。

簡單地講,紅臉含有褒義,代表忠勇;黑臉為中性,代表猛智;藍臉和綠臉也為中性,代表草莽英雄;黃臉和白臉含貶義,代表凶詐;金臉和銀臉是神秘,代表神妖。臉譜起源於上古時期的宗教和舞蹈面具,今天許多地方戲中都保留了這種傳統。

京劇臉譜圖片 編輯本段藝術特色 京劇 王子復仇記 京劇耐人尋味,韻味醇厚。京劇舞台藝術在文學、表演、音樂、唱腔、鑼鼓、化妝、臉譜等各個 方面,通過無數藝人的長期舞台實踐,構成了一套互相制約、相得益彰的格律化和規范化的程式。

它作為創造舞台形象的藝術手段是十分豐富的,而用法又是十分嚴格的。不能駕馭這些程式,就無法完成京劇舞台藝術的創造。

由於京劇在形成之初,便進入了宮廷,使它的發育成長不同於地方劇種。要求它所要表現的生活領域更寬,所要塑造的人物類型更多,對它的技藝的全面性、完整性也要求得更嚴,對它創造舞台形象的美學要求也更高。

當然,同時也相應地使它的民間鄉土氣息減弱,純朴、粗獷的風格特色相對淡薄。因而,它的表演藝術更趨於虛實結合的表現手法,最大限度地超脫了舞台空間和時間的限制,以達到「以形傳神,形神兼備」的藝術境界。

表演上要求精緻細膩,處處入戲;唱腔上要求悠揚委婉,聲情並茂;武戲則不以火爆勇猛取勝,而以「武戲文唱」見佳。20世紀的第一個50年,是中國京劇的鼎盛時期,著名的「四大名旦」、前後「四大須生」都產生於這個時期。

但是,很多京劇名家也都凋謝於這個時期,後人欣賞他們的藝術,只能靠他們當時留下的一大批老唱片了。當時有名的演員,大都在高亭、百代、蓓開、勝利等唱片公司灌有唱片傳世,種類繁多。

但是,隨著時間的流逝和技術的進步,這些老唱片也漸至於湮滅,大部分變得不可考了,為後。

2. 帶有諧音的笑話

壇子里喂豬----一個一個地來
壇子里養王八--包活不包長
壇子里養烏龜---越養越小
壇子里擲骰子--沒跑
壇子里種豆子--扎不下根
壇子里抓辣豆瓣--辣手
壇子里捉烏龜--手到擒來
曇花開放----一時現
談心不點燈--說黑話
檀木雕的菩薩---靈是不靈,穩卻穩當
檀木做的油尖---挨打
湯罐里煮鴨---突出一張嘴
唐伯虎進寧王府--裝瘋賣傻
唐伯虎追秋香--千方百計
唐三藏的徒弟---三個
唐三藏讀佛經--出口成章
唐三藏過火焰山--沒咒念
唐三藏過平頂山---凶多吉少
唐三藏念緊箍咒---猴頭受罪
唐三藏取經---全靠孫猴子
唐三藏撞見牛毛王--舌頭短截
唐僧念書----一本正經
唐僧取經----一心一意
唐僧相信白骨精--人妖不分
唐山的火車---倒煤(霉)
堂屋裡打酒廚房賣--便宜不出外
堂屋裡掛糞桶--臭名在外
堂屋裡掛獸皮--不象話(畫)
棠梨不叫棠梨--杜梨(肚裡)
塘里的浮萍---生根不落地
塘里的泥鰍---翻不了大浪
塘里無魚---蝦子貴
塘里行船---無出路
糖面做娃娃--適甜人兒
糖捏的人-----吹就化
螳螂擋車逞霸道---沒有好下場
螳螂擋車---自不量力
螳螂肚子蛤蟆嘴--瞧你的榜樣
螳螂落油鍋---全身都酥(酸)
螳螂撲蟬---不計後患
躺著說話--不怕腰疼
燙了屁股的猴子--急紅了眼
燙手的粥盆--扔了心痛,不扔手痛
桃柴進山--多佘
桃著扁擔進門--橫禍(貨)
桃著磨盤背著碾--負擔太重
桃子破肚---殺身成仁
陶瓷燒窖--裡面燃燒
討飯的搬家---一無所有
娃娃當司令--小人得志
娃娃逗妹妹--嘻嘻哈哈
娃娃看魔術--莫明其妙
娃娃看戲--歡天喜地
娃娃騎木馬--不進不退
娃娃上街--哪裡熱鬧到哪裡
娃娃玩火--萬萬不可
娃娃下棋--胸無全局
娃娃魚的嘴--好吃
娃魚爬上樹--左看右看不是人
挖掉肉補瘡---化不來
挖井碰上自流泉--正合心意
挖了眼當判官--瞎到底了
挖人家牆腳補自己缺口---盡做缺德事
瓦罐子和土坯子---一窯貨
瓦上曬黃豆---十有九跑
瓦上霜---不長久
瓦石榴--看得吃不得
襪子改長褲--高升
歪脖子掛項鏈--不見得美
歪脖子看錶--觀點不正
歪脖子說話--嘴不對心
歪帶帽子斜著眼---活是個二流子
歪戴帽子歪穿襖--不成體統
歪鍋配扁灶--一套配一套
歪鍋配歪灶---兩將就
歪腦殼看戲---怪台不正
歪頭看戲怪台斜--無理取鬧
歪嘴巴吹海螺---兩將就
歪嘴巴喝湯---左喝(合)右喝(合)
歪嘴巴和尚吹牛角---斜叫(邪教)
歪嘴巴和尚念經---越念越歪
歪嘴巴照鏡子---當面丟臉
歪嘴吃石榴--盡出歪點子
歪嘴吹燈--滿口邪(斜)氣
歪嘴吹笛子--對不上眼
歪嘴吹喇叭----一股邪(斜)氣
歪嘴戴口罩--看不出毛病
歪嘴當騎兵--馬上丟丑
歪嘴和尚吃螺絲----以歪就歪
歪嘴和尚吹燈--一股斜氣
歪嘴和尚念經----說不出一句正經話
歪嘴佬吹喇叭--調子不正
歪嘴婆娘跌跤--上錯下也錯
歪嘴婆婆喝湯--左喝右喝
外公死兒--沒救(舅)
外貿商品不合格--難出口
外婆得了個小兒子--有救(舅)了
外婆死了崽---歿舅(沒救)
外甥打阿舅--公事公辦
外甥打燈籠---照舊(舅)
外甥披孝--無救(舅)
外頭拾塊鋪襯,屋裡丟件皮襖--得不償失
外屋裡的灶王爺--獨座
彎扁擔吹火筒--- 一翹(竅)而(二)不通
彎刀遇見瓢切菜--正合適
彎腰樹--直不起來(
玩具店的槍炮---中看不中用
玩具店裡的娃娃---有口無心
玩魔術人的本領---會變
晚上趕集--散了
萬金油---樣樣來得
萬歲爺的茅側--沒有你的份(糞)
萬歲爺掉在井裡---不敢撈(勞)你的大駕
萬丈懸崖上的鮮桃--沒人睬(采);沒人嘗過
亡羊補牢--為期不晚
王安石畫圓圈--留下一個尾巴
王八吃秤砣--鐵了心
王八吃西瓜--連滾帶爬
王八的屁股--規定(龜腚)
王八肚子上插雞毛---龜(歸)心似箭
王八扛叉--自覺有光
王八拉車---有前勁,沒有後勁
王八心腸--直腸直肚;裝不住啥
王八咬手指--死不鬆口
王八爺的眼眶眶---自有規模
王八鑽火炕---連憋氣帶窩火
王八作報告--憋(鱉)聲憋(鱉)氣
王寶鍘愛上叫化子--有遠見
王大娘的裹腳---又長又臭
王道土畫符--自己明白
王府的奴才---百依百順
王老道求雨--早晚在今年
王麻子吃核桃--里外出點子
王母娘的蟠桃--再好也吃不到
王母娘娘吃蒿菜飯---想野味
西瓜掉進油缸里---滑頭滑腦
西瓜掉進油鍋里---溜溜滑
西瓜皮擦屁股------沒完沒了
西瓜皮打掌子---不是正經材料
西瓜皮當鞋掌------開溜
西瓜甜不甜----看心
西瓜子拌豆腐---黑白分明
西門慶請武大郎----沒安好心
西山出太陽---難得
西施坐飛機------美上天了
西天取經------任重道遠
西裝配拖鞋------不倫不類
吸煙燒了枕頭---怨不得別人
惜來的鑼鼓--此時不打何時打
惜米還糠--氣鼓鼓
惜債買藉吃--窟窿套窟窿
稀了的泥----糊不上壁
稀泥巴糊牆---要開口的
膝蓋上釘掌---離了蹄(題)
蟋蟀打架----看誰嘴硬
蟋蟀斗公雞------各有一技之長
洗臉盆里泅猛子---不知深淺的東西
洗臉盆里洗澡------撲騰不開
洗臉盆里游泳------水平太低
洗臉手巾---老是提著
喜鵲尾巴---老翹著
戲場里頭打瞌睡------圖熱鬧
戲里的朋友---假義氣
戲台上打架---不知真假
戲台上的刀槍------全是假的
戲台上的垛口---布城(不成)
戲台上的夫妻------有名無實
戲台上的父子------沒大小
戲台上的公子------離不開扇子
戲台上的狗---下不了台
戲台上的官---當不長久
戲台上的官------一晃就散
戲台上的花旦------要多美有多美
戲台上的皇帝------威風不了幾時
戲台上的將軍------沒幾個兵
戲台上的攔頭------叫幹啥就幹啥
戲台上的婁羅兵------多少無所謂
戲台上的婁羅兵------只能靠邊站
戲台上的婁羅------輪不到你(我)唱
戲台上的媒婆------妖里妖氣
戲台上的韋生------一表斯文
戲台上的小生------能文能武
戲台上的小卒------走過場
戲台上的鍾旭------不怕鬼
戲台上堵槍眼------死不了人
戲台上喊阿爸---應的人多
戲台上喝彩---自吹自擂
戲台上喝酒---不見得有
戲台上結婚---不是真夫妻
戲台上看火---熱火加熱火
戲台上娶親------歡樂一時說一時
戲台上系人------不能當真
戲台下掉淚----替古人擔憂
戲台下開鋪---圖熱鬧
戲園里挑媳婦------一廂情願
戲園子門前堆垃圾------煞風景
戲院里掛鍾------群眾觀點
戲子搽臉蛋------光圖表面
戲子的臉蛋---要哭就哭,要笑就笑
戲子的眼睛---會惹人
戲子教徒弟---幕後指點
細糠做餅---好看不好吃
蝦公掉進燙鍋里------落個大紅臉
蝦公頭上戴大槍------沒人怕
蝦子得意---愛蹦
蝦子釣鯉魚---以小取大
蝦子落鍋---死了還是紅的
蝦子騎在龍背上---伴風搭雨
瞎狗逮兔子--------碰到嘴上
瞎姑娘戴眼鏡------多一層比少一層好
瞎雞吃食---靠造化
瞎了眼的癩皮狗------碰著啥咬啥
瞎貓碰只死老鼠---難得的好處
瞎貓拖雞---死不放
瞎貓抓住個死耗子------碰上了
瞎娘抱著禿娃娃親嘴---人家不愛自己愛
瞎牛撞草堆------碰著就吃
瞎子熬糖------惱(老)了火
瞎子拜墳---估堆
蠍子背蜈蚣---毒上加毒
蠍子當琵琵---彈(談)不得
蠍子的屁股---毒(獨)門兒
蠍子的尾巴後媽的心------最毒不過
蠍子的尾巴---真毒
蠍子掉進褲襠里------由你折騰(蟄疼)
蠍子斗蜈蚣------以毒攻毒
蠍子跑到刺蝟上------怎麼著(蜇)
斜坡上放西瓜------不願滾也要滾
鞋幫做帽沿---高升
鞋底打掌--硬往上貼
鞋底抹油--溜了
鞋底下抹了油---滑溜
鞋殼簍里跑馬--沒幾步跑頭
鞋裡長草,手套里生茅---荒(慌)了手腳
鞋上綉金夙--會走不會飛
寫字出了格---不在行
泄了氣的皮球---蹦不起來了
謝安做官---東山再起牆
心坎上掛棒槌------打咱(雜)
心坎上掛秤砣------多累這份心
心口上裝馬達------熱肚腸
心裡和了茅草------慌(荒)手慌腳
心裡開個窗戶---明白了
心裡塞團棉花------憋氣
心裡頭結冰塊------涼透了
心眼象蜂窩---竅門多
新被面蓋雞籠---外面好看裡面空
新春的橫批--萬事如意
新打的剪刀------難開口
新華書店買紙---包書(輸)
新疆的哈蜜瓜------甜甜蜜蜜
新開的染房--不給點顏色看還行
新郎官戴孝--悲喜交加
新娘拜堂------不見臉
新娘子織布----手忙腳亂
新娶的媳婦---不肯見人
新上門的姑爺--不敢坐上席
新上市的黃瓜--帶刺
新上套的驢駒子--不老實
新生的嬰兒------一無所知
新媳婦打屁---暗消了
新媳婦懷孕---暗喜
新媳婦哭公公------說不出個好處來
新媳婦上花轎---扭扭捏捏
新衣服打補丁--不象樣
新栽的茅廁------三無香
新栽的楊柳------光桿一條
新摘的板栗球---刺多
囟鴨子---身子爛了嘴還硬哪
星球大戰------驚天動地
星星跟著月亮走---沾光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刑部的後身------老(牢)眼
行車有車道,行船有船道------各不相干
杏熬窩瓜------一色貨
兄弟媳婦嫁給大伯子----升一級
胸口揣個小兔子---心裡蹦蹦在跳著
胸口揣棉花------心軟
胸口放鞭炮------心裡想(響)
胸口上長草------心慌(荒)
胸口上的瘡------心腹之急
胸口上放白花------死了心
胸口上放秤砣------鐵了心
胸口上放馬達------動了心
胸口上放盞燈------心裡亮堂
胸口上擱扁擔------擔心
胸口上掛燒餅------一片熱心腸
胸口上掛鑰匙------鎖不住他的心
胸口上貼靈符------心裡有鬼
胸口上塗顏料------變了心
胸口上有毛蟲------心裡發癢
胸前吊門板------好大的牌子
胸前掛擂椒槌---杵了心
雄鷹的翅膀------練的
雄株開花------沒結果
熊瞎子吃蜜棗------大把抓
熊瞎子耍叉------擂一手
修腳的扒襪子---做到行市啦
修了毛的豬---死貨
修手錶的借火鉗---夾(架)子大了無用
朽木搭樓房---不穩
秀才背書------出口成章
秀才不出門------便知天下事
秀才打架------何需動武
秀才的房子------盡是輸(書)
秀才房裡---盡是書(輸)
秀才揮筆------大作文章
秀才看榜------又驚又喜
秀才哭哥----凶(兄)啊
秀才人情----紙一張
秀才偷筆------文明人做不文明事
秀才推磨------難為聖人
秀才遇到兵------有理說不清
秀才遇到虎----再吟詩也跑不脫
秀才做詩----有兩手(首)
綉花針沉海底------無影無蹤
綉花針戳烏龜殼------穿不過去
綉花針扔到海里------永無出頭之日
綉花枕頭------外面光
養麥地里抓王八--十拿九穩
養麥地里藏禿子--沒有看出你來
硬按公雞下蛋--指望不上
硬牛皮…一看你咋吹
硬要麻雀生鵝蛋--蠻不講理
硬棒槌彈棉花--越彈越亂
要飯的打狗--窮橫
要飯的拿餅子--沒有一塊好的;
要飯的拿戳子--逞(稱)什麼
月亮當鏡子--太把自己看大了
夜壺打了把--光剩嘴了
夜不關門--窮壯膽
鷹飛藍天,走夜路--各走各的道
演員謝幕--該下台了
蠅子見了血--走不動
楊志賣刀--無不識貨
圓珠筆蘸墨水一多事
姨奶奶的枕頭鳳--軟中有硬
鹽堆里爬出來的人--閑(咸)話不少
袁世凱當皇帝--短命的貨
鴨棚的老漢睡懶覺--不簡(揀)單(蛋)
煙灰抹麵皮--黑下臟來
煙袋鍋里煮飯--搗鼓不開
煙袋鍋烤手--沒有熱乎勁
掖著個孫悟空--憋出個猴來
野狸子舔虎鼻樑--溜須不要命
野獸當家--荒涼
野牛闖進火海里--有命沒毛
眼裡的灰塵--不能容忍
眼睛上出芽了--不是好苗頭
漁網當傘--遮不住陽光
閻王開店--無人買
閻王爺做的芝麻餅--鬼點子多
閻王爺的扇子--扇陰風
腌蘿卜拌黃瓜--都閑(咸)著
腰裡別鋼筋--腰桿子硬
魚盆里的螃蟹--你算哪一路
魚簍里的螃蟹--進來容易出去難
爺見孫,貓見竄--親
夜壺里洗澡--撲騰不開
葉公好龍--怕是真的
一個師父一路拳--各有各的打法
一雙腳踏兩只船--三心二意
雲里張口袋--裝風(瘋)
雲南老虎蒙古駱駝--素不相識
月亮下看書--沾你的光了
遠處有燈--前途光明
圓桌會議--不分上下
玉皇大帝拜財神一有錢大三輩
雨夜打燈籠--經不起風雨
又屬百靈鳥又屬袋鼠--會唱會跳
夜鶯配鸚鵡--正合適
葯店裡招手--把你往苦裡引
葯鋪里賣棺材--往最壞處想
咬著鐵棍還說牙齒硬--強裝有本事
腰裡別鐮刀--走到哪兒於到哪兒
腰裡掖著個扁擔--橫闖一個點兒
養在圈裡的豬--少不了挨一刀
楊繼業數兒子--越數越少
羊群里跑出個駱駝--抖什麼威風
雜貨鋪卸貨--沒進步(布)
宰相的千金皇帝的女--不怕沒人要
早春的桃花--紅不久
灶門前拿竹筒--吹了
粘牙的燒餅--面生
周瑜打黃蓋--一個願打,一個願挨
棗核兒解板--沒有幾句(鋸)
棗木做燒柴--難劈
整筐丟西瓜--大處不算小處算
醉漢過鐵索橋--上晃下搖
醉翁之意不在酒--另有所圖
煮熟的鴨子飛上天--彌天大謊
宰個鴿鴿也要請屠夫提刀--小題大作
砸鍋賣鐵--豁出來了
砧板上的魚--任人解剖
拽著樹葉打滴溜--險乎得很
桌子上唱大戲--擺布不開
桌子縫里舔芝麻--窮相畢露
鑽進鳥籠里的貓--嘴饞上了當
鑽子頭上加鋼針--好厲害
臟水罐子掉到茅坑裡--越鬧越臭
債主找到了負債的--清了吧
站在河岸撈月亮--白搭工
站著身子正--不怕影兒斜
諸葛亮用空城計--不得己
諸葛亮弔孝--裝模作樣
諸葛亮三氣周瑜--略使小技
賊過才張弓--晚了;遲了
賊娃子拾東西--不是偷也是偷
蚱蜢碰上雞--在劫難逃
齋公吃羊肉--開洋(羊)葷
斬草不除根--後患無窮
站在岸邊看翻船--見死不救
站在海邊打咳聲--望洋興嘆
戰爭販子唱和平--趁機磨刀
口蜜腹劍 張飛擺屠案--凶神惡煞(殺)
張飛的媽媽--無事(吳氏)生非(飛)
張驢兒上公堂--惡人先告狀
張生回頭望鶯鶯--戀戀不舍
張天師得了啞病--沒咒念
張天師畫符--玩的騙人術
張勛復辟--痴心妄想;妄想
長了兔子腿--跑得快
丈母娘跺腳--悔之莫及;後悔已晚
照明彈上天--高明
照住屁股蹬一腳--你東我西
趙匡胤穿龍袍--改朝換代
趙雲大戰長板坡--大顯神威
這山看著那山高--見異思遷
偵察員破案--暗中活動
針挑黃連--挖苦
枕著扁擔睡覺--想得寬
睜眼瞎看告示--兩眼墨黑
紙糊的老虎--嚇不住人
直尺量曲線--沒准兒
只說不練的把式--光耍嘴
張果老騎驢------倒著走
指著禿子罵和尚--借題發揮
雜貨鋪卸貨------沒進步(布)
砸鍋賣鐵----豁出來了
栽縫師傅做衣服---有尺寸
宰肚裡能撐船---肚(度)量大
宰個鴿子也要請屠夫提刀------小題大作
宰相的千金------不愁嫁不出去
宰相肚裡能撐船---寬宏大量
臟水倒陰溝------同流合污
臟水罐子掉到茅坑裡----越鬧越臭
臟拖布擦地板------不幹不凈
葬瓶里的骨灰------是不自由的鬼
糟鼻子不喝酒---空有其名
早餐啃饅頭------一口一口地吃
早春的桃花------紅不久
早開的紅梅------一枝獨秀
早起開門窗------換換空氣
早上的林中鳥------各唱各的調
棗核搭搭牌樓---尖(奸)對尖(奸)
棗核兒解板------沒有幾句(鋸)
棗核解板---沒一鋸(句)
棗木疙瘩------不開竅
棗木做燒柴------難劈
棗子骨頭---兩頭尖(奸)
澡堂里油盞---氣昏
灶邊磨子---推一下動一下
灶坑插楊柳------死不死,活不活
灶老爺上西天---一本直奏
灶里插楊柳---要死不活
灶門前拿竹筒------吹了
灶旁的風箱------扇風點火
灶前老虎------屋裡凶
灶上的抹布------酸甜苦辣嘗盡了
灶上的蒸籠---熱氣可高呢
灶王爺不在家------沒主事的人
灶王爺打跟頭------砸鍋了
灶王爺上天------神氣來了
灶王爺貼在腿肚上------人走家散
賊去了關門---遲了
炸了窩的馬蜂------亂哄哄
炸葯庫里玩火------萬萬不可
炸油餅的賣冰棍----冷熱結合
蚱蜢打噴嚏---滿口青草氣
蚱蜢碰上雞------在劫難逃
榨油房的尖---專門挨打
榨油房裡的鐵圈---箍得梆梆緊
摘到果子破傷腿------得不償失
粘牙的燒餅------面生
斬草除根---除惡務盡
戰場上用兵------虛虛實實
站在高處看打架---袖手旁觀
站在海邊看魚跳------乾瞪眼
站在旱地里聊天---講干(奸)話
站在河岸撈月亮------白搭工
站在河邊撒屎------隨大流
站在人背後拉弓---暗箭傷人
站在山上看馬斗------踢不著,咬不著
站在雲頭吊嗓子------唱高調
站在竹筒上---空虛
站著身子正----不怕影兒斜
蘸了汽油的柴木------一點就著
張飛擺屠案---凶神惡殺(煞)
張飛扮新娘---裝不象
張飛吃秤砣---鐵了心
張飛吃豆芽------一盤小萊
張飛穿針---粗中有細
張飛穿針------大眼瞪小眼
張飛的鬍子---滿臉
張飛販私鹽------誰敢檢查
張飛媽媽姓吳------無事(吳氏)生非
張飛賣刺蝟---人強貨硬
張飛賣肉------光說不割
張飛賣鐵錘------人硬貨也硬
張飛扔雞毛------有勁難使
張飛使計謀------粗中有細
張飛討債---聲勢凶
張飛戰關公------忘了舊情
張飛找李逵---黑對黑
張飛抓耪子----大眼瞪小眼
張果老騎驢看唱本------走著瞧
張家的兒子李家養------大有名堂
張生的病------吃葯沒用
張生碰著崔鴛鴦------一見鍾情
張生跳粉牆------偷花賊
張天師被鬼迷住了---有法沒處使
張天師被娘打---有法無用
張天師家裡鬧鬼---說也不信
張天師叫門---捉鬼
張天師下海---摸怪(鬼)
瞎子進煙館----------摩登。(摸燈)。
空中布袋------------裝瘋。(裝風)。
宋江的軍師----------無用。(吳用)。
老太婆上雞窩--------笨蛋。(奔蛋)。
賣草帽的丟扁擔------留神。(留繩)。
哥哥不在家----------少來。(嫂來)。
外甥打燈籠----------照舊。(照舅)。
雨打黃梅頭----------倒霉。(倒梅)。
半兩棉花------------免談。(免彈)。
禿子打傘------------無法無天。(無發無天)。
矮子過渡------------安心。(淹心)。
馬店買豬------------沒那事。(沒那市)。
臘月天氣------------動手動腳。(凍手凍腳)。
父親向兒子磕頭------豈有此理。(豈有此禮)。
公共廁所仍石頭------引起公憤。(引起公糞)。
反穿皮襖------------裝佯。(裝羊)。
孔夫子搬家----------凈是輸。(凈是書)。
孕婦走獨木橋--------鋌而走險。(挺而走險)。
外婆死了兒子--------無救。(無舅)。
老公拍扇------------凄涼。(妻涼)。
秀才的毛巾----------包輸。(包書)。
烏龜爬門檻----------但看此一番。(但看此一翻)。
針尖尚挑毛巾--------不足為奇。(不足為旗)。
鈍刀破竹------------想不開。(響不開)。
電線桿上綁雞毛------好大的膽子。(好大的撣子)。
磕瓜子磕出臭蟲------什麼人都有。(什麼仁都有)。
燈草打鼓------------不想。(不響)。
燈草拐杖------------做不了主。(做不了拄)。
鹽店裡談天----------閑得沒事做。(鹹得沒事做)。
張天師過海不用船----自有法度。(自有法渡)。
隔窗吹喇叭----------名聲在外。(鳴聲在外)。
龍王爺搬家----------厲害。(離海)。
老九的兄弟----------老實。(老十)。
空棺材出葬----------目中無人。(木中無人)。
王八中解元----------規矩。(龜舉)。
六月裏戴手套--------保守。(保手)。
生花生--------------非吵不可。(非炒不可)。
皮匠不帶錐子--------真行。(針行)。
何家姑娘嫁給鄭家----正合適。(鄭何氏)。
和尚的房子----------廟。(妙)。
河邊洗黃蓮----------何苦。(河苦)。
盲人戴眼鏡----------假聰明。(假充明)。
做夢變蝴蝶----------想入非非。(想入飛飛)。
猴子學走路----------假惺惺。(假猩猩)。
精裝茅台------------好久。(好酒)。
蜘蛛拉網------------自私。(自絲)。
瞎子背瞎子----------忙上加忙。(盲上加盲)。
萬歲爺流鼻血--------正紅。(朕紅)。
打破沙鍋------------問到底。(紋到底)。
西瓜地裏散步--------左右逢源。(左右逢圓)。
脫了舊鞋換新鞋------改邪歸正。(改鞋歸正)。
麻布袋草布袋--------一代不如一代。(一袋不如一袋)。
碗底的豆子----------歷歷在目。(粒粒在目)。
賣布不帶尺----------存心不良。(存心不量)。
窮木匠開張----------只有一句。(只有一鋸)。
磚窯裏失火----------謠言。(窯煙)。
燈盞無油------------枉費心。(枉費芯)。
鍾馗嫁妹------------鬼混。(鬼婚)。
糞船過江------------裝死。(裝屎)。
黏窩窩摻黃蓮--------一年一年的苦。(一黏一黏的葯鋪裏開抽屜--------找玩。(找丸)。
癩蝦蟆跳水井--------不懂。(噗咚)。
唱戲的騎馬----------不行。(步行)。
炒鹹菜不放醬油------有言在先。(有鹽在先)。
吃餃子不吃餡--------調皮。(挑皮)。
從河南到湖南--------難上加難。(南上加南)。
打燈籠搬石頭--------照辦。(照搬)。
大水沖走土地廟------留神。(流神)。
耕地裏甩鞭子--------吹牛。(催牛)。
孩子的脊樑----------小人之輩。(小人之背)。
航空兵翻觔斗--------顛倒是非。(顛倒試飛)。
耗子掉到水缸裏------時髦。(濕毛)。
老和尚住山洞--------沒事。(沒寺)。
貨輪出了海----------外行。(外航)。
火燒旗桿------------長嘆。(長炭)。
黃鼠狼鑽雞籠--------投機。(偷雞)。
醬缸裏泡石頭--------一言難盡。(一鹽難進)。
井裏放爆竹----------有原因。(有圓音)。
老母雞抱空窩--------不簡單。(不見蛋)。
屁股吃人參----------候補。(後補)。
皮皇帝的媽媽--------皮太厚。(皮太後)。
千年的石佛像--------老實人。(老石人)。
牽著羊進照相館------出洋相。(出羊相)。
牆上栽菜------------無緣。(無園)。
扇著扇子說話--------瘋言瘋語。(風言風語)。
十兩紋銀------------一定。(一錠)。
守著廁所睡覺--------離死不遠。(離屎不遠)。
唐僧的書------------一本正經。(一本真經)。
小碗兒吃飯----------靠天。(靠添)。
肉鍋丟進河----------昏昏沉沉。(葷葷沉沉)。
王八肚裡插雞毛------歸心似箭。(龜心似箭)。
寺後有個洞----------妙透了。(廟透了)。
壽星齊仙鶴----------沒路了。(沒鹿了)。
十八個錢放兩下------久聞久聞。(九文九文)。
染房的姑娘不穿白鞋--自然。(自染)。
屁股後邊扎小辮------違法亂紀。(尾發亂系)。
爐子翻身------------倒楣。(倒煤)。

飯鍋冒煙------------迷糊了。(米糊了)。

3. 長豐方言或者合肥方言的調查

肥西方言主要屬於江淮官話中的合肥話,與合肥市郊話相比主要差別在語音上,語匯
上也有一定的差異(見本志「語匯」部分),語法的差異不大。語音差異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
方面:
聲調 肥西方言與合肥話都有陰平、陽平、上聲、去聲和入聲等五個調類,每個調類的
調值(除陰平調在三河話中呈明顯的低降調〔21〕外)基本上與合肥話相近。
聲母 肥西方言有23 個聲母(包括零聲母,詳見「音系」部分),合肥話有21 個聲母
肥西方言的「V 」和「Z 」兩個濁聲母,在合肥話中有時也顯示出近似這兩個音的發音,但沒
有在肥西方言里明顯。另外普通話中的零聲母字,前加聲母「..」,如「安....~
」、「藕....」的讀
音,在肥西方言里也比合肥話普遍得多。
韻母 肥西方言與合肥話一樣,普通話的「t..i」、「t..′i」、「..i」、「ti」、「t′i」、「ni」、「li」
「m i」、「....」等音節基本上都發成「ts..」、「ts′..」、「z..」、「m ..」、「s..」等音節,肥西方言也有合肥
話里所特有的「..」、「∪」、「∪ ~
」音和大量的鼻化母音以及「....」、「i....」、「u ....」、「y ....」
「....」、「ì....」、「u....」、「y....」等8 個入聲韻,但是二者不同點在於:
1、肥西方言中讀成「..」(如「夜..」)「..」(如「虛s..」)等韻的字更多一些。
2、普通話中的「u」韻字,肥西方言大多讀成「..v」韻(如「故k..v」)。在合肥話中這類韻
的收尾音的摩擦沒有肥西方言里那樣明顯。
3、肥西方言中的一些開母音發音的開口度比合肥話略小、略閉,如肥西方言中的o
合肥話發成..,同為入聲韻中的..,肥西方言中發音的開口度也比合肥話略小。
4、肥西方言鼻化韻的數量也比合肥話要多。
由於肥西中部東連合肥市郊,東部南線隔巢湖與巢湖市、肥東縣相望,西部與六安縣
接壤,南沿豐樂河與舒城和廬江縣相鄰,北部接長豐縣和壽縣。境內方言較為復雜,大致可
分為以下幾個方言小區:
上派話區:以上派鎮話為代表,范圍包括:上派鎮、上派區、小廟區中大致為淠河總干
渠一線以南地區,花崗區的潛南乾渠接大官塘、方橋河一線以東地區,上派區的煙墩鄉東
部地區方言基本上與合肥市郊話相同。
上派鎮為縣城所在地,1949 年前僅僅是一個農村小集鎮,鎮上人口僅三、四百人
1985 年全鎮共有人口34352 人,非農業人口21854 人。除了自然增長的人口以外,現在鎮
上新增人口大多是周圍各區鄉及外地先後遷入的,他們大多操有上派口音的家鄉話。鎮上
35 歲以下的青年一代,大多能講帶有上派口音的普通話。
高劉話區:以高劉鎮話為代表,范圍包括:高劉區、小廟區的淠河總乾渠一線以北(將
軍嶺、大柏等鄉的一部分)地區、官亭區的大潛山到周公山一線以北地區。官亭區中靠近六

安縣一帶( 金橋鄉、井王鄉)接近六安話,當地人稱為「金橋腔」。高劉區的河東鄉、高店鄉的
部分地區,因靠近壽縣,其方言接近壽縣話,帶有「壽州腔」。
山南話區:以山南鎮話為代表,范圍包括:山南區、官亭區中從大潛山到周公山一線以
南( 井王鄉、聚星鄉、焦婆鄉的一部分)地區,花崗區的潛南乾渠接大官塘、方橋河一線以西
地區。山南區的金牛、洪橋一線以西靠近六安縣的地區受六安方言影響較大,當地人稱為
「金牛腔」,或譏之為「牯牛腔」。
三河話區:以三河鎮話為代表,范圍包括:三河鎮和整個豐樂區,區內方言差別較小
三河話受鄰近的廬江和舒城話的影響較大。
幾點說明:
1、本志所錄方言主要根據1991 年3 月—4 月的幾次實際調查,發音合作人有二十餘
人,但每一方言小區則主要根據一個發音合作人的發音。上派話:王忠琪,女,49 歲,祖居
上派鎮,時為上派鎮雁鳴樓商場支部書記;高劉話:劉道金,43 歲,祖居高劉,時為高劉鎮
輪窯廠廠長;山南話:楊本海,60 歲,祖居山南鎮雙橋村,原肥西縣委副書記;三河話:戴照
銀,43 歲,祖居三河鎮,時為三河鎮鎮長。
2、同音字表以縣城上派鎮話為代表,本志第一節以上派音系為主,並列出各區音系以
作比較,第三節語匯所收詞語以上派話為主,適當兼收其他方言小區的特殊詞語並加註方
言小區的名稱。標音舉例也以上派鎮話為主。

3、本志採用國際音標注音,母音上的波浪號「~」表示鼻化母音,如「y」為「y」的鼻化
母音。因排印問題,個別音用寬式音標。詳見音系表。
4、調值用五度制聲調符號,把字調的平均相對音高分成「低」「 、中」「半高」
、半低」「 、
「高」五度,分別用1、2、3、4、5 表示。調號用數碼表示,輕聲不標調,連音變調比較線的左邊
表示本調,比較線的右邊表示變調,如上派話的「買米24→55+24」表示「買」在上聲前,由
24 調值變為55 調值。
5、同音字表以韻母表為序,同韻母的字按聲母表的順序排列,聲母相同的字依聲調順
序排列。異音字在字右上角標注數碼表示,必要的話在其右下角加註或舉例。如:
t..212 都1 v212 都2
副詞 t..~ 市
6、有些詞語如沒有適當的漢字表示,則用方框「□」表示。如:
ki53 □干、搞
7、例文中的代替號「~」代替所注的字。例如:
ts..53 漱1
咳~
lo53 落1
蓮花~:快板

第一節 肥西方言音系
一、聲母
p 波 p′坡 m 摸 f 福 v 烏武 t 德 t′特 l路尼
ts 資雞低 ts′欺體 s 私希事 z 梨夜衣
t..知 t..′痴 ..詩 ..日安藕硬
t..九 t..′秋 ..修
k 哥 k′科 x 哈
ě文月
二、韻母
1 資次絲雞妻西低堤梨師以夜 ..支 ..騎驅虛魚
i爺姐你 u 鋪父(與f 相拼u 發成齒音) ∪(..)河過摸
..巴耳 i..牙 u..蛙
E 愛 iE 街 uE 外
ei(嚴式5i)杯寫使 uei(嚴式為u5i)威
o 好襖(高劉為..) io 叫要(高劉i..)
..(嚴式為5..)猴藕 i..(嚴式為i5..)秀油
(高劉話、山南話、三河話為5..) (高劉話、山南話、三河話為i5..)
5v 姑賭豬租努
..~
班安 u..~
拴關彎
..~
幫 i..~
羊 u..~

I ~
(嚴式為i ~
I ~
)煙甜 y

(嚴式為y

I ~
)娟圓
(山南話為ie ~
) (高劉話為yI

,山南話為ye ~

∪ ~
(.. ~
)團碗
5~
根耕 i5 ~
因英 u5 ~
昆溫
(高劉為5n) (高劉為i5n,山南為in,三河為in) (高劉、三河為u5n)
y5 ~
軍永
(高劉為y5n,山南為yn,三河為yn)
..~
朋中 i..~
雄用
(高劉、三河為5..)(高劉為i5..,三河為i..)
....八搭革伯 i....甲葉 u ....襪奪 y ....腳月

5..直不 i5..急筆 u5..讀物 y5..桔育
三、聲調( 五個單字調、輕聲未列)
陰平 212 今 春( 三河:21)
陽平 55 前 年( 山南:44)
上聲 24 友 好
去聲 53 快 去
入聲 5.. 突 出
兩字組連續變調



字陰平陽平上聲去聲入聲輕聲
陰 平
西 瓜
212→12+212
青 年
212→21+55
開 水
212→21+24
今 後
212→21+53
心 得
212→21+5.
青 的
212→21+2
陽 平
農 村
55+212→21
球 迷
55+55
頭 腦
55+24
難 過
55+53
紅 木
55+5.
紅 的
55+4
上 聲
老 師
24→55+212
老 人
24+55
買 米
24→55+24
掃 地
24+53
老 實
24+5.
好 的
24+4
去 聲
電 燈
53+212→21
醬 油
53+55
到 底
53+24
漢 字
53+53
大 麥
53+5.
大 的
53+3
入 聲
結 冰
5..→53..+212→21
入 門
5..→53..+55
熱 水
5..→31..+24
鐵 路
5..+53
目 錄
5..→31..+5.
白 的
5..+1
陰平字重疊,前字變成53 調值,後字變成21 調值。如「天天」「 、公公」「
、姑姑」「 、「媽
、爹爹」「 、家家」等。
媽」「 、哥哥」「
四、語音差異
聲調方面基本一致。除三河話陰平調為低降的21 調值,山南陽平略低外,各方言小區
的各個調類和調值都基本相同。
聲母方面差別較小,按「謝」「
、邪」等字的讀音,肥西方言大致可以分為南北兩個區:南
i,
區的上派話區( 上派區)、山南話區、三河話區基本上讀「S..」北區的高劉話區、上派話區

(小廟區基本上讀「i」。
韻母方面的差異有以下幾點:
1、鼻化韻的差別
~~ ~~~~
上派話的「」「、u」「、、、in」「
、i5」「5 、y5」「..」「i..」等鼻化韻高劉話則都是「5n」「5、u5n」
、5..、i5」非鼻化的鼻韻母山南話除「in」「y(「) 5n」「」「5..、yn」為鼻韻母外其它幾個韻母都是鼻

化韻母三河話只有「5」是鼻化韻其餘幾個韻母都是鼻韻母。
2、單韻母和復韻母的差別
~~ ~~
I」「
上派話的鼻化韻「ī 、yI」,發音有一個從閉到開的動程即發成鼻化復韻母高劉
~~
話「yI」是鼻化復韻母,
「I」則是鼻化單韻母山南話這兩個韻母都是鼻化母音但是後一個
~~ ~~
、ye」;三河話這兩個韻母則發成「I」「
鼻化母音開口度較大發成「ie」「、y」鼻化單母音。
3、普通話中的(e)、n、u5n、與聲母(sh)和(r)相拼時山南話中一部分字讀成. 、扇動詞」5「扇「閃「 ..、..
和..。如「社「..、、、染「軟和「阮山南話都讀成「. 53」(音「受」)
(音「收」、. 53」「. 24」)「(方音「藕」、....24」和「....24」等這點
「. 212」)「、(音「手」、....24」)「
顯得非常特別。

具體看http://www.feixi.org/fxxz/02_pdf_03_34.txt

閱讀全文

與蛤蟆的油pdf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劍橋民國史pdf 瀏覽:979
女主叫林晚晚男主叫沈池 瀏覽:934
小電影資源 瀏覽:668
踢米app怎麼建自習室 瀏覽:230
穿越的父女文 瀏覽:35
適合程序員的年會節目 瀏覽:494
法國電影love西瓜 瀏覽:129
韓國電影男的通過樓上洞偷窺女的跳舞 瀏覽:487
護生畫集pdf 瀏覽:613
韓劇女主是美容院老闆娘,為了生計和客戶 瀏覽:364
吳於廑pdf 瀏覽:543
父子訓誡虐心 瀏覽:781
文件解壓大於100m怎麼辦 瀏覽:184
紅姐和麗姐是什麼電影 瀏覽:277
島國小電影站點 瀏覽:788
mes程序員創業 瀏覽:934
劉智泰演的雙胞胎 瀏覽:610
日本電影校園男主最後死了 瀏覽:957
香港古裝艷情史 瀏覽:461
一個小男孩和一個小女孩離家出走的電影 瀏覽: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