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剪力牆結構 暗柱箍筋要求加密嗎
需要加密。
根據鋼筋混凝土框架柱的端部和每一層的梁進行加密。 當地震級別為一級時,加密區域的長度為兩倍。 梁高度和500mm取較大值,而當抗震等級為2至4級時,加密區的長度為梁高度的1.5倍,而500mm取較大值。
列加密區的長度應取列截面的長度(或圓形截面的直徑),列高度的1/6和500 mm的位移。 但是,最容易的(一層)列的根應不小於1/3。 如果存在剛性地面,則應在剛性地面上進行加密,但色譜柱末端箍筋的加密區域除外。
(1)外牆鋼筋加密區是多少擴展閱讀:
剪力牆結構是利用建築的內牆或外牆做成剪力牆以承受垂直和水平荷載的結構。剪力牆一般為鋼筋混凝土牆,高度和寬度可與整棟建築相同。
因其承受的主要荷載是水平荷載,使它受剪受彎,所以稱為剪力牆。剪力牆結構的側向剛度很大,變形小,既承重又圍護,適用於住宅和旅遊等建築。
剪力牆用在剪力牆結構體系,框架剪力牆結構體系,是用在高層建築結構中。剪力牆是利用建築外牆和內牆隔牆位置布置的鋼筋混凝土結構牆,屬於下端固定在基礎頂面上的豎向懸臂板。
❷ 地下室結構圖中,DWQ中的外側水平筋在規范上要求是在主筋的外側還是內側簡力牆的水平筋在外側還是內
地下室外牆和剪力牆,都是水平筋在縱向鋼筋的在側,圖集11g101-1,需要加密,加密區為三分之一凈高,柱的長邊尺寸,500,三者取大值
❸ 二次結構構造柱是否加密
需要。
50公分加密區,加密10公分間距。
GB5003-2001《砌體結構設計規范》第8.2.8條3款對於組合磚牆構造柱要求箍筋加密間距100mm,范圍是柱頂柱腳各500mm。
GB50011-2010上的規定措辭是「應適當加密」。「二次結構中的構造柱」屬於填充、隔斷等非承載構件,不必硬靠組合磚牆構造規定,而可「應適當加密」。
設計規范
構造柱通常設置在樓梯間的休息平台處,縱橫牆交接處,牆的轉角處,牆長達到五米的中間部位要設構造柱。為提高砌體結構的承載能力或穩定性而又不增大截面尺寸,牆中的構造柱已不僅僅設置在房屋牆體轉角、邊緣部位,而按需要設置在牆體的中間部位,圈樑應設置成封閉狀。
圈樑可以提高建築物的整體剛度,抵抗不均勻沉降,圈樑的設置要求是宜連續設置在同一水平面上,不能截斷,不可避免有門窗洞口堵截時,在門窗洞口上方設置附加圈樑,附加圈樑伸入支座不得小於2倍的高度,且不得小於1000mm,過梁設置在門窗洞口的上方,宜與牆同厚,每邊伸入支座不小於250mm。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構造柱
❹ 地下室扶壁柱箍筋加密高度
梁箍筋加密區和箍筋根數計算公式N=(加密區長度/加密區間距)×2+(非加密區長度/非加密區間距) +1
加密區長度怎麼確定?公式N=(1.5Hb-50/加密區間距)×2+(Ln—2×1.5Hb/非加密區間距)+1
加密區長度=1.5Hb-50 非加密區長度=Ln—2×1.5Hb是這樣嗎? 還是取梁凈跨長的1/3?梁的箍筋設置加密區域主要為抵抗剪力,在梁端部剪力是較大的區域所以加密箍筋。
在箍筋的設置上一般情況下在設計圖紙中註明在梁端多長的區域設置加密鋼筋,計算方法為由豎向承重結構的邊緣向外50mm為第一個箍筋設置位置,然後用設計註明的長度減去50再除以箍筋間距加1即為現場實際所用箍筋的根據,但在注意是幾肢箍筋。
如在設計中未註明加密范圍可按照施工手冊中構造的箍筋加密區域進行計算,方法同上面一樣。
梁的加密區長度:
一級抗震結構,為2倍梁高,500mm二者取較大者;
2-4級抗震結構,為1.5倍梁高,500mm二者取較大者。 框架梁箍筋有加密區是因為在抗震設計中,對梁端有強剪弱彎的要求,設置箍筋加密區以增強梁端部的抗剪能力,並起到約束端部縱向鋼筋和混凝土的作用,而次梁不參與抗震計算,所以並沒有加密區和非加密區,僅根據抗剪計算和最小配箍率進行配筋。
磚混結構的梁要求同框架次梁,滿足錨固長度即可。
加密區長度=1.5Hb(500)取大值(算箍筋個數應每邊-50),
非加密區長度=Ln—加密區長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