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地震區框架梁端,柱端箍筋加密區長度內的構造要求有何規定
梁端:
6.3.9 柱的箍筋配置,尚應符合下列要求:
1
柱的箍筋加密范圍,應按下列規定採用:
1)柱端,取截面高度(圓柱直徑)、柱凈高的1/6和500mm三者的最大值;
2)底層柱的下端不小於柱凈高的1/3;
3)剛性地面上下各500mm;
4)剪跨比不大於2的柱、因設置填充牆等形成的柱凈高與柱截面高度之比不大於4的柱、框支柱、一級和二級框架的角柱,取全高。
2
柱箍筋加密區的箍筋肢距,一級不宜大於200mm,二、三級不宜大於250mm,四級不宜大於300mm。至少每隔一根縱向鋼筋宜在兩個方向有箍筋或拉筋約束;採用拉筋復合箍時,拉筋宜緊靠縱向鋼筋並鉤住箍筋。
3
柱箍筋加密區的體積配箍率,應按下列規定採用:1)柱箍筋加密區的體積配箍率應符合下式要:(略)
㈡ 梁端箍筋加密區長度如何確定
框架的加密區長度在11G101-1圖集中有明確規定,具體如下:
1、柱箍筋加密范圍是:
底層柱(底層柱的柱根系指地下室的頂面或無地下室情況的基礎頂面)的柱根加密區長度應取不小於該層柱凈高的1/3,以後的加密區范圍是按柱長邊尺寸(圓柱的直徑)、樓層柱凈高的1/6,及500mm三者數值中的最大者為加密范圍。
2、 框架梁中箍筋加密區應是一級框架梁端2倍梁高范圍內和二~四級框架梁端1.5倍梁高范圍內,箍筋應當加密,且加密區長度不應小於500mm,其第一個箍筋應設置在距離節點邊緣50mm以內;對於綁扎接頭的鋼筋搭接長度范圍內的箍筋間距不應大於100mm。
(2)梁端筋加密規定擴展閱讀:
箍筋加密區是對於抗震結構來說的。根據抗震等級的不同,箍筋加密區設置的規定也不同。一般來說,對於鋼筋混凝土框架的柱子的端部和每層梁的兩端都要進行加密。抗震等級為一級時,加密區長度為2倍的梁高和500mm取大值,抗震等級為二~四級時,加密區長度為1.5倍的梁高和500mm取大值。
柱子加密區長度應取柱截面長邊尺寸(或圓形截面直徑)、柱凈高的1/6和500mm中的最大值。但最底層(一層)柱子的根部應取不小於1/3的該層柱凈高。當有剛性地面時,除柱端箍筋加密區外尚應在剛性地面上、下各500mm的高度范圍內加密。
用來滿足斜截面抗剪強度,並聯結受力主筋和受壓區混筋骨架的鋼筋。分單肢箍筋、開口矩形箍筋、封閉矩形箍筋、菱形箍筋、多邊形箍筋、井字形箍筋和圓形箍筋等。箍筋應根據計算確定,箍筋的最小直徑與梁高h有關,當h≦800mm時,不宜小於6mm;當h>800mm時,不宜小於8mm。
梁支座處的箍筋一般從梁邊(或牆邊)50mm處開始設置。支承在砌體結構上的鋼筋混凝土獨立梁,在縱向受力鋼筋的錨固長度Las范圍內應設置不少於兩道的箍筋,當梁與混凝土梁或柱整體連接時,支座內可不設置箍筋。
用光圓鋼筋製成的箍筋,其末端應有彎鉤(半圓形、直角形或斜彎鉤)。彎鉤的彎曲內直徑應大於受力鋼筋直徑,且不應小於箍筋直徑的 2.5倍。對一般結構,箍筋彎鉤的彎折角度不應小於90°,彎鉤平直部分的長度不宜小於箍筋直徑的5倍。
對有抗震設防要求的結構構件,圓形箍筋的接頭必須釆用焊接,焊接長度不應小於10倍箍筋直徑;矩形箍筋端部應有135°彎鉤,彎鉤伸入核心混凝土的平直部分長度不應小於20cm。
㈢ 梁箍筋加密區范圍取1.5倍梁高還是500
框架梁梁端箍筋加密區的構造要求:加密區長度:抗震等級為一級:≥2倍梁高和500mm中的較大值;抗震等級為二~四級:≥1.5倍梁高和500mm中的較大值。
GB 50010-2010 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11.3.6框架梁的鋼筋配置應符合下列規定:第3款:
㈣ 框架梁的箍筋如何配置《規范》有何要求
抗震設計時,框架梁的箍筋配置需嚴格遵循《規范》要求。梁端箍筋加密區長度、箍筋最大間距和最小直徑應參照表6.3.2-2。若梁端縱向鋼筋配筋率超過2%,則箍筋最小直徑應增加2mm。
框架梁沿梁全長的箍筋面積配筋率應滿足特定要求。首個箍筋應在距離支座邊緣50mm的位置設置。在箍筋加密區,一級框架梁箍筋肢距不宜超過200mm和20倍箍筋直徑中的較大值,二、三級框架梁不宜超過250mm和20倍箍筋直徑中的較大值,四級框架梁不宜超過300mm。箍筋需有135°彎鉤,彎鉤端頭直段長度不得短於10倍的箍筋直徑和75mm中的較大值。
在縱向鋼筋搭接長度范圍內,箍筋間距需控制在鋼筋受拉時不大於搭接鋼筋較小直徑的5倍且不超過100mm;鋼筋受壓時不大於搭接鋼筋較小直徑的10倍且不超過200mm。非加密區箍筋最大間距不宜超過加密區箍筋間距的2倍。
非抗震設計時,框架梁箍筋配置應符合一定規定。沿梁全長必須設置箍筋。截面高度大於800mm的梁,箍筋直徑不宜小於8mm;其餘截面高度的梁,箍筋直徑不應小於6mm。在受力鋼筋搭接長度范圍內,箍筋直徑不應小於搭接鋼筋最大直徑的0.25倍。
箍筋間距應遵循特定規范,在縱向受拉鋼筋搭接長度范圍內不應大於搭接鋼筋較小直徑的5倍且不超過100mm;在縱向受壓鋼筋搭接長度范圍內不應大於搭接鋼筋較小直徑的10倍且不超過200mm。
當梁的剪力設計值大於0.7ftbh0時,其箍筋面積配筋率應符合特定公式。若梁中配有計算所需的縱向受壓鋼筋,箍筋配置還需符合以下要求:箍筋直徑不應小於縱向受壓鋼筋最大直徑的0.25倍;箍筋應封閉式設置;箍筋間距不應超過15d且不應超過400mm;當一層內的受壓鋼筋多於5根且直徑大於18mm時,箍筋間距不應超過10d(d為縱向受壓鋼筋的最小直徑);梁截面寬度大於400mm且一層內的縱向受壓鋼筋多於3根時,或梁截面寬度不大於400mm但一層內的縱向受壓鋼筋多於4根時,應設置復合箍筋。
㈤ 三級抗震框架梁和框架柱子箍筋加密區與非加密區是怎樣規定的
三級抗震框架梁梁端箍筋的加密區長度1.5倍梁高和500中較大值。框架柱的箍筋加密區長度,應取柱截面長邊尺寸(或圓形截面直徑)、柱凈高的 1/6 和500mm 中的最大值;底層柱根箍筋加密區長度應取不小於該層柱凈高的 1/3 ;當有剛性地面時,除柱端箍筋加密區外尚應在剛性地面上、下各 500mm 的高度范圍內加密箍筋。
《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 50010-2010(2015版)
3 梁端箍筋的加密區長度、箍筋最大間距和箍筋最小直徑,應按表 11. 3. 6-2 採用;當梁端縱向受拉鋼筋配筋率大於 2% 時,表中箍筋最小直徑應增大 2rnm。
11. 4. 14 框架柱的箍筋加密區長度,應取柱截面長邊尺寸(或圓形截面直徑)、柱凈高的 1/6 和 500mm 中的最大值;一、二級抗震等級的角柱應沿柱全高加密箍筋。底層柱根箍筋加密區長度應取不小於該層柱凈高的 1/3 ;當有剛性地面時,除柱端箍筋加密區外尚應在剛性地面上、下各 500mm 的高度范圍內加密箍筋。
11. 4. 15 柱箍筋加密區內的箍筋肢距:一級抗震等級不宜大於200mm ;二、蘭級抗震等級不宜大於 250mm 和 20 倍箍筋直徑中的較大值;四級抗震等級不宜大於 300mmo 每隔一根縱向鋼筋宜在兩個方向有箍筋或拉筋約束;當採用拉筋且箍筋與縱向鋼筋有綁扎時,拉筋宜緊靠縱向鋼筋並勾住箍筋。
參考資料:《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 50010-2010(201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