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眼脹,頭疼,惡心,疼時偶爾拉肚子,一般是在晚上,睡一覺就好了,不過常犯,這是什麼病
穆葯師提醒你:
青光眼的原因很多,目前醫學上還沒搞明白,可能與家族遺傳有關!
青光眼
什麼是青光眼
青光眼是常見的致盲性疾病之一,以眼壓升高、視神經萎縮和視野缺損為特徵。多數情況下,視神經損害的原因主要是高眼壓,也有少數患者發生在正常眼壓,稱為正常眼壓性青光眼。
青光眼的種類
根據前房角形態和發病年齡將青光眼分為開角型青光眼、閉角型青頭眼、先天性青光眼。根據導致眼壓升高的原因,每一種青光眼又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那些發病原因尚不明確的青光眼稱原發性青光眼。發病原因清楚的稱為繼發性青光眼。臨床上有時見到兩種或兩種以上青光眼共同出現,稱為混合性青光眼。
原發性青光眼的表現
急性閉角型青光眼發病急驟,表現為患眼側頭部劇痛,眼球充血,視力驟降的症狀。亞急性閉角型青光眼患者僅輕度不適,甚至無任何症狀,可有視力下降,眼球充血輕,常在傍晚發病,經睡眠後緩解。慢性閉角型青光眼患者自覺症狀不明顯,發作時輕度眼脹,頭痛,閱讀困難,常有虹視。發作時患者到亮處或睡眠後可緩解,一切症狀消失。原發性開角型青光眼發病隱蔽,進展較為緩慢,非常難觀察,故早期一般無任何症狀,當病變到一定程度時,可出現輕度眼脹、視力疲勞和頭痛,視力一般不受影響,而視野逐漸縮小。晚期視野呈管狀時,出現行動不便和夜盲。先天性青光眼一般在幼兒或少兒時出現臨床表現。如在3歲以前發病,可出現害怕光亮、溢淚、眼瞼痙攣和大角膜;3歲以後發病,則可表現為少兒進行性近視。
什麼人易患青光眼
原發性青光眼的發病率,30歲以上為0.57%,發病率隨年齡增加而升高,但也可在20-30歲,甚至10歲發病。原發性青光眼是一種具有遺傳性和家族性的疾病,它在近親家庭中的發病率較率,約5%-19%,而有家族史者發病率高達50%。有下列情況的患者易患開角型青光眼:A高眼壓;B視乳頭陷凹;C高度近視;D糖尿病;E全身血管病。
青光眼的治療
根據青光眼的病因、病機,可造反葯物和手術治療。原發性開角型青光眼首選葯物治療。原發性閉角型青光眼一經確診首選手術治療,葯物治療只限於為手術作準備及手術後眼壓控制不良或手術危險很大等情況。先天性青光眼宜盡早手術。
青光眼分原發性開角型青光眼、 原發性閉角型青光眼、先天性青光眼、繼發性青光眼,要明確是患了哪種青光眼。
青光眼治療的方法是降低或控制眼壓,促使房水排出,因此根據青光眼的病因病機,可選擇葯物或手術治療。原發性開角型青光眼首選葯物治療,先用β受體阻滯劑抑制房水生成,如0.5%噻嗎心安、0.25%貝特舒等;眼壓控制不滿意加用縮瞳劑,如1%匹羅卡品等,使小梁網間隙增寬,促進房水排出;通過單用和聯用兩類葯品仍不能控制眼壓或不能耐受者,可選用1%腎上腺素,該葯也能增加房水排出。葯物治療無效或效果不滿意,宜採用激光小梁成形術,術後常需輔用葯物治療。通過上述治療眼壓控制仍不理想,只能選用手術治療,常用手術是小梁切除術或其他濾過手術。術前眼壓較高者可口服醋氮醯胺,口服甘油或和靜注20%甘露醇,盡可能使眼壓降至正常。術後用5-Fu等抗代謝葯球結膜下注射,減少術後濾枕疤痕形成。
原發性閉角型青光眼一經確診,首選手術治療,葯物治療只限於為手術作準備及手術後眼壓控制不良或手術危險很大等情況下。急性發作期患者眼壓高,應先用葯物降眼壓,首選20%甘露醇靜滴,必要時可用1%匹羅卡品和噻嗎心安點眼,或加用醋氮醯胺口服。有條件時可作激光周邊虹膜打孔,激光周邊虹膜成形或激光瞳孔成形,解除瞳孔阻滯。術前務必使眼壓降至正常,眼壓控制後,檢查房角,如50%以上房角開放,仍可選擇虹膜根切術,否則應選擇小梁切除術等濾過手術。術後眼壓控制不良應輔用葯物。
先天性青光眼宜盡早手術。常用手術有房角切開術,小梁切開術和小梁切除術,也可二者聯用。術前、術後可輔用葯物控制眼壓,常用噻嗎心安,避用縮瞳劑。
繼發性青光眼種類很多,治療上差異較大。原則是原發病與青光眼同時治療,繼發性開角型青光眼的治療大致同原發性開角型青光眼,惡性青光眼的處理需特別謹慎,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條件許可時首選全視網膜光凝術。晚期青光眼喪失視功能,有嚴重疼痛,大泡性角膜炎時,可選擇睫狀體冷凍或眼球摘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