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馬哲書籍入門推薦
第一步,看三種書:哲學導論、哲學方法和哲學史。哲學導論告訴你哲學研究哪些內容,哲學方法告訴你研究哲學是怎麼一回事,哲學史告訴你已經有了哪些經典的理論。
第二步,讀一些關於特定領域、時期、思想流派或人物的專門的導論,並嘗試讀一些友好的原著。
第三步,有了一定積累之後,讀更難的導論、原著,甚至研究性專著和論文。
本文主要推薦前兩步要讀的書。
一、哲學導論
在哲學導論方面,當之無愧的經典是《大問題》和《你的第一本哲學書》。
不過這兩本書都比較老了,我們不妨讀一讀較新的書籍,比如《想透徹》。
(由於哲學導論的內容有很多重合之處,選讀其中一本就夠了。)
二、哲學方法
我很少見到別人推薦入門書時推薦關於哲學方法的書,但它們其實非常有意義。很多人雖然已經讀了很多的哲學書籍,卻仍然沒搞清楚研究哲學是怎麼一回事,只會用自己的話復述別人的思想,一到獨立思考的時候就顯示出較低的思維水平。閱讀關於哲學方法的書籍有助於避免這種情況。
在哲學方法方面,很經典的一本是《哲學是做出來的》。它介紹了哲學思考、閱讀和寫作的基本技巧。
另一本書也很有用,它本來叫「哲學家的工具箱」(The Philosopher's Toolkit),其漢譯本被拆成了兩本書,分別是《簡單的哲學》和《好用的哲學》,一本講論證技巧,另一本講重要概念。
丹尼特的《直覺泵和其他思考工具》用豐富的實例介紹了如何利用思想實驗等方式推進哲學思考。該書語言平易生動而不失洞見,是我讀過的最喜歡的睡前書。
最後,威廉姆森的《哲學是怎樣煉成的》是新近的經典,它不光介紹了論證、概念分析、思想實驗等基本哲學技巧,還介紹了跨學科研究、哲學與哲學史的關系以及新穎的哲學建模方法等等,十分有啟發性。
(以上幾本內容重合度不高,建議都讀。)
三、哲學史
哲學史中有很多經典,比如梯利的,斯通普夫的,希爾貝克的,隨便讀哪本都不會有問題。
除此之外,勞黑德的《哲學的歷程》是新近的佳作,不妨一讀。
(哲學史的內容重合度很高,讀一本就行。)
四、專門的導論
哲學史上有很多研究領域、時期、思想流派和人物,它們大多有對應的專門導論。由於不可能一一列舉,我這里只推薦20世紀後發展起來的幾大流派的導論,以及人物的導論。
哲學中的思想流派那麼多,為什麼選擇推薦關於20世紀後發展起來的幾大流派的導論?因為20世紀後,各哲學流派的理論開始變得異常復雜,流派之間的分歧也變得十分嚴重,幾乎沒有作者能夠同時精通所有這些流派,所以它們最應該以專門導論的方式來了解。
現象學推薦《現象學導論》(已絕版,可看pdf)和《現象學:一部歷史的和批評的導論》。
後現代主義推薦《後現代理論》。
詮釋學推薦《詮釋學》。
存在主義推薦《非理性的人》。
分析哲學推薦《20世紀分析哲學史》兩卷。(雖然對新手來說可能會有些困難,但它是同類型書籍中最值得讀的一本
Ⅱ 《詩意的宇宙薔薇、時空與21世紀物理學》pdf下載在線閱讀,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詩意的宇宙》([奧]斯特凡·克萊因)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資源鏈接:
書名:詩意的宇宙
作者:[奧]斯特凡·克萊因
譯者:陳軼榮
豆瓣評分:8.3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團
出版年份:2019-10
頁數:240
內容簡介:
真實世界與我們看到的不同:
存在的事物比我們看得到的事物多20倍;
手被錘子砸到會感到疼,但構成錘子的原子內部幾乎是空的;
兩個相距幾千米遠、看似毫無關系的粒子,其實或許正在相互「感應」……
當物理學一步步揭開微小如粒子、宏大如宇宙的謎,人們驚訝地發現,原來我們習以為常的生活並非真相,而《詩意的宇宙》正帶我們越過表象一探究竟。
有人擔心,科學會把詩意的世界變得呆滯無趣——浮動的朝霧會被看作分子的布朗運動,人類會被解碼成幾頁基因信息。然而《詩意的宇宙》告訴我們,科學能挖掘出更深層次的詩意。
斯特凡·克萊因是物理學家中的詩人、詩人中的物理學家,他的這冊小書如同寫給宇宙的情書。在他筆下,宇宙像薔薇一樣美麗,這美麗以科學為依傍——他從薔薇生長所需的陽光講到光子與強核力,從滋潤了薔薇的水講到撞擊地球的彗星和小行星,從薔薇紮根的土地講到暗物質。量子糾纏、暴脹理論、弦論等抽象的思索變成了扣人心弦的偵探小說、精妙的比喻。
20世紀堪稱物理學的黃金時代,在這本書中,我們不僅能看到20世紀那些劃時代的發現,還能看到最近20年間的新進展——沿著歷代大師的足跡,21世紀物理學正在勾勒出這個世界的新地圖,改變我們對世界與自身的看法。
而要踏入這個神奇的世界,你需要的不是多麼深厚的知識儲備,當你凝視一朵薔薇或仰觀群星時,你已經做好了准備。
--------------------------------------------
【編輯推薦】
1.優美到令人屏息的詩意科普!從一朵薔薇中讀出萬物的關聯,從一塊大理石看到宇宙的誕生,在詩意的筆觸下,光子如同陣雨、原子彷彿空曠的音樂廳……原來,物理可以比詩歌更動人。
2.一個公式都沒有,文科生也能一口氣讀懂!用詩般的語言讀懂量子、暗物質、引力波、時空,用扣人心弦的偵探小說讀懂量子糾纏、暴脹理論、弦理論。
3.一個光怪陸離、遠超想像的物理世界:你相信眼見為實,但存在的事物比看得到的事物多20倍;手被錘子砸到會感到疼,但錘子幾乎是「空」的……這本書為你打開新世界的大門,看到一個光怪陸離的真實世界。
4.斯特凡•克萊因是當下炙手可熱的科普大咖,物理學家中的詩人、詩人中的物理學家。他的這冊小書如同寫給宇宙的情書,其中洋溢的熱情會感染讀者也愛上宇宙。他的粉絲遍布全球,作品被譯為超過25種語言、占據多個國家的暢銷榜。
5.薄薄一冊小書,帶你直擊21世紀物理學的前沿,看物理新發現如何改變我們的世界觀——即使是挑剔的專業讀者也能讀有所獲!
作者簡介:
[奧]斯特凡·克萊因(Stefan Klein)
物理學家、散文家、科普作家。
生於德國慕尼黑,來自一個三代均為科學家的「科學世家」。在慕尼黑大學取得物理學博士學位,專業領域涉及生物物理學、理論物理學以及分析哲學。
克萊因著有《快樂的科學》《列奧納多的遺產》《我們都是散落的星骸》等,其作品被譯為超過25種語言,占據多個國家的暢銷榜。他還曾擔任多家科學刊物的編輯、撰稿人,並獲得德國科普寫作大獎喬治•馮•霍爾茨布林克獎。現為自由撰稿人,文章發表於《自然》《紐約時報》等多家主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