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節令是一種命令》讀後感
《節令是一種命令》選自《讀者》,作者是畢淑敏,讀了以後,我很有感觸。
有一位作者去買菜,一位老人對作者說:「買我的西紅柿吧」。作者卻覺得這個西紅柿沒有冬天的好,但老人卻說,那種西紅柿不新鮮,加了化學葯劑。作者問老人:「那要吃什麼菜」?,老人說:「你記住,永遠吃正當節令的菜,才是最新鮮的」。
這件事讓作者明白了節令也是一種命令。同時也讓我明白了,人生也是有節令的,春種、夏鋤、秋收、冬儲不失時機。莊稼是循季節生長,發芽,開花,結果是耽誤不得,不能超越。只有經歷過那些必備的流程,它才能有一個個豐收的未來。人的生命不也正是如此?若錯過了節令,缺失了季節,定然不會那麼完美。
其實人生就是一個過程,一個春夏秋冬輪回的過程,每一個階段都應該表現出它本質的特徵。春天的花兒何其明艷,秋天的落葉何其靜美,但不要期待冬天賞到燦爛的菊花,夏天感受到白雪的純凈。
銀粉色的西紅柿看起來是多麼地不合時令,然而生活在城市的人卻不知道,那些看似光鮮肥大的西紅柿才是人工的結果,他們才是時令的贗品。
人生不也經常遇見這樣的情況嗎?該天真的時候背上了太重的包袱,該沉靜的時候攜帶了過多的敷衍,這樣的反季節倒讓人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