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檔加密 > 世界史吳於廑pdf

世界史吳於廑pdf

發布時間:2022-05-14 18:31:21

1. 吳於廑、齊世榮世界史(六卷本)》版次有沒有區別求大神幫助

07版估計是為了響應歷史統考,出版社換了個封面想賺一筆錢吧[s:22] 查看原帖>>

2. 《世界史》教材是吳於廑齊世榮版本最好嗎

我大學學的就是吳齊本,說實話受害匪淺,基礎知識不牢固,滿足於宏大敘事,後來為人處世都因此好大喜功。而且這本書近代史大篇幅抄襲《全球通史》。大學本科生絕不可看這本書,還是要從國別史入手,研究生階段,再看這套書不遲。

3. 吳於廑主編,《世界史》近現代部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

解決方法一:重慶北碚,西南大學附近,有一個專門賣專業書籍的書店,你可以找在西南大學(西南師范大學+西南農業大學)的同學搞定!
解決方法二:高等教育出版社,咨詢電話: 800-8100598 購書電話: 010-58581118
高等教育出版社讀者之家電話:58581100
讀者服務部信箱:[email protected]
通信地址:北京市西城區德外大街4號 郵編:100011
參考:http://www.hep.e.cn/

4. 《世界通史》(崔連仲)和《世界史》(吳於厪)

當然是後者啦~群眾的眼睛還是雪亮的,而且大部分高校都選用吳於廑的作為教材,他們的學術水平還是值得相信和贊同的吧?!前者我不多說,因為沒細看過,無發言權。
1,如果你的要求是打好通史基礎,那麼吳齊版的就再好不過了。論主流——該版雖然是90年代編的,但其中綜括了中國世界史研究的主流趨勢,以及學者們對於某些問題的主流看法(打基礎再好不過了),內容非常的豐富,從書的厚度就可以看出來了,而且每一個知識點都代表著史學大家智慧的閃光啊~~親~想想編寫那些書的人吧,哪一個不是難以望其項背的大師級別的啊
2,獨特性——當然,具體的每卷本編寫者會把自己獨到的觀點加入進去(話說,任何一個編寫者在其領域沒有寫過專著啊~你可以查的)
3,可讀性強——說真的,我覺得吳齊版的世界史因為內容很詳盡,真的可以當一本課外讀物來看,(這是我看完以後的感想)
就你的目標來看,我個人覺得選擇後者實在很好~前提是你已經有了前者的大概印象後,在靠後者來加深提高並豐富自己的歷史素養,給專史的閱讀打下良好基礎。
PS:前者我真的幫不上什麼忙,但後者我又實在太喜歡。你可以參考下
另,以上純屬個人觀點,如有雷同,那也可能

5. 求 吳於廑、齊世榮先生的 世界史 系列書籍的 詳細目錄,具體到每章、每節。

近代史部分不是很全

世界史·古代卷

目錄
第一章 人類的史前時代
第一節 人類的起源
第二節 人類的童年
第三節 文明的產生
第四節 史前文化
第二章 早期的文明
第一節 早期埃及
第二節 兩河流域的最初文明
第三節 印度河流域文明
第四節 愛琴文明的產生
第五節 黃河流域的夏王朝
第三章 早期文明的發展
第一節 新王國時期的埃及
第二節 亞述帝國和新巴比倫王國
第三節 波斯帝國
第四節 邁錫尼文明和荷馬時代
第五節 吠陀時代的印度
第六節 商周時期的中國
第四章 印度的列國時期和孔雀帝國
第一節 列國時期
第二節 孔雀帝國時期
第五章 希臘城邦和亞歷山大帝國
第一節 希臘城邦的形成
第二節 希臘古典時代
第三節 馬其頓的興起和亞歷山大帝國的興衰
第六章 古代世界的強盛時期
第一節 羅馬的王政時代
第二節 早期共和國
第三節 羅馬的崛起
第四節 羅馬共和國的危機和覆亡
第五節 羅馬帝國的繁榮
第六節 秦漢時期的中國
第七章 古代世界的衰落
第一節 羅馬的「3世紀危機」
第二節 早期基督教
第三節 西羅馬帝國的衰亡
第四節 魏晉時期的中國
第八章 歐洲的新格局
第一節 日耳曼民族的遷徙
第二節 法蘭克王國、羅馬教皇和拜占廷
第九章 中古時代的伊斯蘭世界
第一節 伊斯蘭文明的興起
第二節 哈里發國家的統治
第三節 伊斯蘭教的發展
第四節 阿拉伯—伊斯蘭文化的繁榮
第十章 西歐和拜占廷封建社會
第一節 庄園制、農奴制及西歐封建經濟的發展
第二節 封君封臣制度與西歐國家政治的發展
第三節 拜占廷的國家和社會
第十一章 朝鮮和日本的古代文明
第一節 朝鮮
第二節 日本:從上古到室町時代
第三節 江戶時代的政治與文化
第十二章 公元4—15世紀的印度
第一節 笈多帝國
第二節 戒日帝國及其後的地區性王國
第三節 德里蘇丹國
第四節 文學藝術
第十三章 俄羅斯和東歐文明
第一節 東歐諸國的起源和發展
第二節 基輔羅斯和莫斯科公國
第三節 俄羅斯文化的傳統形態
第十四章 中古西歐的基督教文化
第一節 12世紀的「文藝復興」
第二節 個人意識的沉淪和覺醒
第三節 近代的曙光
第十五章 中國的封建社會
第一節 中國的分裂和民族大融合
第二節 唐、宋時期的中國
第三節 元、明時期的中國
第四節 中古世界的中西交通和文化交流

世界史·近代卷

第一章1500年的世界(上)
第一節兩個相對孤立的早期文明
一、大洋洲及其他太平洋島嶼
二、美洲
第二節相對隔絕的撒哈拉以南非洲
一、民族流動與農業傳播
二、伊斯蘭教國家
三、社會與文化
第三節強勢帝國
一、伊斯蘭世界
二、中國明朝的對外交流
第四節?跨文化交流
第二章1500年的世界(下)
第一節西歐的早期民族國家
一、早期民族國家的基本特徵
二、主要民族國家的建立
第二節義大利文藝復興
一、義大利城市生活
二、「文藝復興」
三、人文主義
四、義大利文藝復興的文化成就
第三節向海洋進發
一、歐洲人的海上探險
二、全球聯系的建立
第三章歐洲的轉型
第一節宗教改革與宗教戰爭
一、宗教改革與新教
二、天主教改革
三、排巫運動與宗教戰爭
第二節君主國的鞏固
一、重建大帝國的企圖
二、新君主制
三、歐洲國家體系
第三節經濟、社會與生活
一、人口的增長
二、早期資本主義和原始工業化
三、社會:變遷與延續
四、教育與科學
第四節資產階級革命:荷蘭和英國
一、革命發生的背景
二、尼德蘭革命
三、英國的革命
第四章受到沖擊的美洲、大洋洲和非洲
第一節歐洲人對美洲的征服與殖民
一、「美洲的伊比利亞帝國」
二、歐洲人在北美的殖民活動
三、?洲的殖民地社會
第二節歐洲人到達大洋洲
一、「未知的南方大陸」
二、太平洋諸島嶼
第三節非洲的政治與社會
一、歐洲人對西非的影響
二、葡萄牙人對東非的控制
三、中非:剛果和安哥拉
四、荷蘭人在南非
……
第五章 東方帝國的延續
第六章 地跨歐亞的俄羅斯
第七章 啟蒙時代
第八章 大西洋革命
第九章 工業革命
第十章 歐洲:民主與民族的勝利
第十一章 北美和拉美:獨立後的不同發展道路
第十二章 亞洲:危機與改革
第十三章 帝國主義擴張
結語
後記

世界史#現代卷

目錄
第一章20世紀初的世界
第一節壟斷組織的產生和帝國主義的形成
第二節歐洲的世界優勢地位
第三節美國和日本作為世界大國的興起
一、成為世界頭號工業大國的美國
二、登上世界強國地位的日本
第四節列寧主義的誕生和俄國年革命
第五節亞洲的覺醒
一、伊朗的立憲革命
二、印度的自主自產運動
三、青年土耳其革命
四、中國的辛亥革命
第二章第一次世界大戰
第一節大戰的起源
一、壟斷資本主義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深厚根源
二、資本主義經濟政治發展的不平衡
三、兩大軍事集團的形成
四、軍備競賽、局部沖突與要求和平的呼聲
第二節大戰的爆發和戰爭的性質
一、戰爭的爆發
二、戰爭的性質
第三節大戰的進程
一、戰爭的第一階段:1914年
二、戰爭的第二階段:1915-1916年
三、戰爭的第三階段:1917年
四、戰爭的結束
第四節大戰的結果和影響
一、列強力量的消長變化
二、殖民體系開始瓦解
三、反戰與和平運動的發展
第三章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及其影響下的歐洲革命風暴
第一節俄國十月武裝起義的勝利
第二節俄國蘇維埃政權的鞏固
第三節德國十一月革命
第四節東歐民族國家的建立和匈牙利蘇維埃共和國的誕生與滅亡
第五節共產國際的建立及其初期活動
第四章凡爾賽—華盛頓體系的建立
第一節巴黎和會
一、主要戰勝國對戰後世界的考慮
二、巴黎和會的召開與凡爾賽和約的簽訂
三、凡爾賽體系的建立
第二節華盛頓會議
一、戰後遠東、太平洋地區的形勢
二、華盛頓會議和華盛頓體系的形成
第三節國際聯盟
一、國際聯盟的起源與成立
二、國聯盟約的主要內容及其評價
第五章資本主義世界的經濟恢復與政治調整
第一節戰勝國英、法的困擾
一、盛極而衰的英國
二、重建中的法國
第二節魏瑪共和國
第三節義大利法西斯專政的建立
一、戰後初期義大利的經濟政治形勢
二、法西斯黨的建立及其奪權斗爭
三、義大利法西斯專政的建立
第四節美國的繁榮
一、經濟繁榮與社會狀況
二、繁榮下的矛盾與隱患
三、「無為而治」的企業家政府
第五節日本的政黨政治與協調外交
第六節歐洲國際關系的調整
一、德國賠款問題的解決
二、歐洲安全問題與枟洛迦諾公約枠
三、集體安全與枟非戰公約枠
第六章建設社會主義新社會的第一次試驗:二三十年代的蘇聯
第一節新經濟政策的實施和國民經濟的恢復
第二節社會主義改造與建設
第三節斯大林模式的形成和蘇聯的對外政策
第七章兩次世界大戰之間亞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民族民主運動
第一節民族民主運動的不同類型
一、各具特色的政治運動
二、地域性特徵的改革運動
三、形態各異的民族主義思潮
第二節中國的新民主主義革命
一、五四運動和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
二、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和抗日戰爭
第三節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運動
一、非暴力不合作運動
二、群眾性的文明不服從運動
三、個人文明不服從運動
第四節土耳其凱末爾革命和世俗化改革
一、凱末爾革命
二、世俗化改革
第五節埃及的華夫脫運動
一、1919年3月愛國運動
二、1924-1937年的護憲運動
第六節桑地諾抗美游擊戰爭
一、游擊戰爭的序幕
二、抗美游擊戰爭的進程
三、性質和意義
第七節墨西哥的護憲運動和卡德納斯改革
一、護憲運動
二、卡德納斯改革
第八章世界經濟危機及其影響下的主要資本主義國家
第一節1929-1933年世界資本主義經濟危機
一、危機的爆發及其主要表現
二、危機的根源
三、危機的後果
第二節歐洲戰爭策源地的形成
一、經濟危機與納粹運動的迅速發展
二、共和國的危機與希特勒上台
三、法西斯專政的建立與擴軍備戰
第三節亞洲戰爭策源地的形成
一、世界經濟危機下的日本內外矛盾
二、日本帝國主義的法西斯化
三、遠東戰爭策源地的形成
第四節英、法的衰落
一、走向衰落的英國
二、內部斗爭激烈的法國
第五節羅斯福「新政」
一、「新政」的提出
二、「新政」的兩個階段及其主要內容
三、「新政」的影響
第九章走向大戰
第一節義大利侵略衣索比亞的戰爭
一、義大利的戰前准備和英、法對義大利的縱容
二、義大利吞並衣索比亞
第二節日本侵華戰爭的全面爆發
第三節西班牙內戰及意、德的武裝干涉與英、法的「不幹涉」政策
一、從共和國的建立到內戰的開始
二、保衛共和國的斗爭外國的干涉與「不幹涉」
三、共和國的滅亡
第四節德國吞並奧地利和慕尼黑協定
一、德國吞並奧地利
二、慕尼黑協定
第五節大戰的迫近
第十章第二次世界大戰
第一節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全面開始
第二節大戰的新階段:蘇德戰爭和太平洋戰爭
第三節戰爭的根本轉折
第四節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最後勝利

世界史·當代卷

目錄
第一章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與當代世界歷史的轉折
第一節世界經濟的新變化
一、第三次技術革命的興起
二、世界經濟統一性的加強
三、世界經濟多樣性的新局面
四、美國在資本主義世界經濟體系中的地位
第二節世界政治的新格局
一、國際政治舞台上的五大國
二、雅爾塔體系的確立
三、聯合國活動的開始
第三節世界文化的新潮流
一、人類進步文化的勝利
二、世界文化思潮的多元化
三、國際文化交流的普遍性
第二章戰後初期國際關系與兩極格局的形成
第一節盟國在處理戰敗國問題上的合作與斗爭
一、對意、羅、匈、保、芬五國和約的締結
二、對德國問題的處理
三、美國對日本的單獨佔領
第二節冷戰的興起和德國的分裂
一、美蘇從盟友到對手的轉變
二、美、蘇冷戰政策的相繼出台
三、杜魯門主義和冷戰的全面展開
四、馬歇爾計劃與德國的分裂
第三節兩極格局的形成
一、美國主導下的大西洋聯盟的形成
二、以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陣營的形成
第三章戰後至50年代中期的社會主義國家和人民民主國家
第一節蘇聯的恢復與發展
一、國民經濟的恢復和國家地位的加強
二、社會政治生活和意識形態領域開展的斗爭
三、聯共(布)第十九次代表大會與斯大林的逝世
四、1953年至1956年初的蘇聯
第二節東歐人民民主國家的建立和政治經濟建設
一、東歐人民民主國家的建立
二、東歐國家轉向和接受蘇聯模式
三、東歐各國的土地改革和國民經濟的恢復與發展
第三節亞洲社會主義國家的政權鞏固和經濟建設
一、新中國鞏固政權的斗爭和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
二、朝鮮抗美戰爭的勝利
三、越南人民抗法戰爭的勝利
四、蒙古人民共和國的發展
第四節蘇共二十大及其在社會主義國家引起的震盪
一、蘇共二十大和1957年的「反黨集團」事件
二、1956年的波蘭、匈牙利事件
第四章戰後初期的資本主義國家
第一節日、德、意三國的民主改造與經濟發展
一、日本
二、聯邦德國
三、義大利
第二節西歐、北歐各國的政治經濟重建
一、英國
二、法國
三、北歐國家
第三節美國的新政式改革
一、杜魯門的「公平施政」
二、艾森豪威爾的現代共和黨主義
三、20世紀50年代的美國社會
第五章亞非拉民族獨立國家體系的形成
第一節戰後首批民族獨立國家在亞洲誕生
一、印度與巴基斯坦的獨立
二、印度尼西亞的獨立
三、菲律賓、緬甸及馬來亞等國的獨立
四、西亞地區民族獨立運動的新成就
第二節民族獨立運動高潮從亞洲到非洲的轉移
一、埃及七月革命的勝利
二、蘇伊士運河戰爭與「中東危機」
三、北非各國的獨立與阿爾及利亞民族解放戰爭
四、撒哈拉以南非洲民族獨立運動的興起
第三節民族獨立國家在亞非拉和大洋洲的普遍建立
一、「非洲年」與撒哈拉以南非洲諸國的紛紛獨立
二、拉美民族民主運動高潮與古巴革命的勝利
三、印度支那抗美戰爭的勝利與三國的統一和獨立
第四節摧毀世界殖民主義體系的最後階段
一、諸小島國與最後託管地的獨立
二、種族主義統治的最後堡壘被攻克
第六章兩大陣營的分化與第三世界的崛起
第一節社會主義陣營的解體和「社會主義大家庭」
一、蘇共二十大前後社會主義陣營各國關系
二、中蘇分歧和中蘇關系的惡化
三、勃列日涅夫的「社會主義大家庭」
第二節東西方關系的變動與美蘇爭霸局面的形成
一、東西方關系的調整與緩和
二、美蘇對抗與冷戰高潮迭起
三、美蘇對話、合作與爭斗
第三節西方陣營的分化
一、歐洲經濟共同體的建立與發展
二、法國的獨立外交政策與戴高樂主義
三、聯邦德國的「新東方政策」
四、日美安全條約的修訂
第四節第三世界的形成與發展
一、亞非會議的召開及其歷史意義
二、不結盟運動與第三世界的形成
三、第三世界成為國際舞台上一支重要的政治力量
第七章從經濟繁榮到低速發展的西方國家
第一節20世紀60-90年代的美國
一、肯尼迪和約翰遜時代的美國
二、尼克松時代的美國
三、里根時代的美國
四、柯林頓時代的美國
第二節20世紀60-90年代的西歐
一、英國
二、法國
三、聯邦德國
四、義大利
第三節20世紀60-90年代的日本和環太平洋國家
一、日本
二、加拿大
三、澳大利亞
第八章社會主義國家的改革和變動
第一節蘇聯的改革、停滯及其解體
一、赫魯曉夫的經濟政治改革
二、勃列日涅夫時期的蘇聯
三、從戈爾巴喬夫改革到蘇聯解體
第二節東歐各國的改革和劇變
一、南斯拉夫自治制度的發展和聯邦的分裂
二、波蘭改革的三起三落和團結工會的上台
三、匈牙利改革的成敗和反對派掌權
四、捷克斯洛伐克聯邦一分為二和德國的重新統一
五、羅馬尼亞、保加利亞和阿爾巴尼亞的變化
第三節中國社會主義建設在探索中曲折發展
一、十年探索和十年動亂
二、開創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局面
第四節20世紀90年代的獨聯體和中東歐各國
一、葉利欽執政時期的俄羅斯
二、獨聯體其他國家的政治和經濟
三、中東歐國家的政治發展和經濟轉軌
第九章獨立後的亞非拉發展中國家
第一節亞洲各國獨立後的政治與經濟
一、印度獨立後的政局演變和經濟發展
二、「亞洲四小龍」成為新興工業經濟體
三、東盟與東盟諸國的迅速發展
四、亞洲金融危機與東亞發展模式的整合
第二節中東政局的動盪和經濟變化
一、阿以沖突與艱難的和平進程
二、海灣國家的經濟騰飛與社會變遷
三、海灣地區的沖突和戰爭
第三節非洲國家獨立後的發展
一、非洲民族經濟的曲折發展
二、非洲政局的動盪與民主化進程
三、南非民主化進程與復興計劃
四、非洲的統一與聯合自強
第四節拉丁美洲的現代化與政局變化
一、拉丁美洲的現代化、一體化進程
二、拉丁美洲各國的新一輪經濟改革
三、拉丁美洲的政治民主化趨勢
第十章世界多極化趨勢與兩極格局的瓦解
第一節冷戰態勢的演變
一、美蘇對外戰略的調整
二、東西方關系的緩和
三、美蘇爭奪的新態勢
第二節美國、西歐和日本三足鼎立
一、西歐聯合趨勢的不斷加強
二、從經濟大國走向政治大國的日本外交
三、美元霸權地位的失落
第三節中國對外政策的新發展
一、中國在聯合國合法席位的恢復
二、中美外交關系的建立與發展
三、中日關系正常化
四、中國對外政策的重大調整
第四節第三世界與新的國際關系
一、南北問題的提出與南北對話的開展
二、南南合作
第五節兩極格局的瓦解與冷戰的結束
一、美蘇關系的全面緩和
二、蘇聯東歐劇變與雅爾塔體系的終結
第十一章日新月異的科學技術及其社會影響
第一節第三次技術革命的深化與高科技群的大量涌現
一、當代科學技術發展的新特點與新趨勢
二、基礎性高新技術的發展
三、綜合性高新技術的發展
四、傳統性科技的新發展
第二節科學技術成為第一生產力後的產業革命
一、第三次技術革命與社會生產力的嬗變
二、第三次技術革命與社會經濟結構變革
第三節科學技術發展與當代社會生活的演進
一、科學技術進步與人類物質生活的改變
二、高科技發展對人的觀念與行為方式的挑戰
第四節科學技術進步與人類生存環境的變化
一、科學技術發展帶來的環境生態問題
二、人類保護地球環境的努力
第十二章豐富多彩的當代世界文化
第一節人文社會科學
一、當代世界哲學
二、西方經濟學新流派
三、當代史學
第二節當代世界文學
一、西方現代主義文學新流派
二、西方現實主義文學的演進
三、戰後蘇聯文學
四、戰後亞非拉文學
第三節當代世界藝術
一、當代世界美術新流派
二、當代音樂、舞蹈新潮
三、當代世界電影
第四節當代世界文化的一些新趨勢與新特點
第十三章世紀更替、千年交接的世界
第一節經濟全球化和區域經濟集團化
一、經濟全球化潮流浩盪
二、區域經濟集團化應運而生
第二節國際格局多極化
一、冷戰後國際格局向多極化發展
二、美國謀求領導世界的全球戰略調整
三、歐洲一體化和歐洲的新格局
四、舉足輕重的俄羅斯
五、謀求政治大國的日本
六、擴大對外交往的中國
第三節任重道遠的聯合國
一、聯合國面臨新的機遇和挑戰
二、聯合國的維和行動
三、國際裁軍與軍備控制
四、全球性經濟社會發展
五、聯合國的改革
第四節和平與發展的時代主題
一、亞洲和歐洲的地區沖突
二、中東地區的戰爭與和平進程
三、人類文明發展的新階段

6. 推薦--歷史學--考研資料

7. 考研世界史需要准備哪些書籍

1,統考(英語重中之重)
2,歷史的十一本
1 《世界史古代史》(上卷) 高等教育 吳於廑 21.20 7-04-004704-7
2 《世界史古代史》(下卷) 高等教育 吳於廑 18.30 7-04-004705-5
3 《世界史近代史》(上卷) 高等教育 吳於廑 21.10 7-04-009439-8
4 《世界史近代史》(下卷) 高等教育 吳於廑 18.10 7-04-009440-1
5 《世界史現代史》(上卷) 高等教育 吳於廑 19.90 7-04-005325-X
6 《世界史現代史》(下卷) 高等教育 吳於廑 22.90 7-04-005326-8
7 《中國古代史》(上冊) 福建人民 朱紹侯 36.00 7-211-04782-8
8 《中國古代史》(下冊) 福建人民 朱紹侯 27.00 7-211-04783-6
9 《中國近代史》(第四版) 中華書局 李侃 21.00 7-101-01295-7
10《中國現代史》(上冊) 高等教育 王檜林 18.30 7-04-011057-1
11《中國現代史》(下冊) 高等教育 王檜林 20.70 7-04-012243-
3,了解那所學校導師的論文和書籍(大體閱覽一遍,不用事無巨細)
4,找一個參加過考試的研友(有沒有考上都無所謂),和他交流
5,做近幾年統考試卷,和了解近幾年復試題目

8. 吳於廑等主編《世界史·近代史編》的論述

最先探尋通往印度航路的是葡萄牙人。多年來,葡萄牙人不斷派遣探險隊沿非洲西海岸向南摸索到東方去的航路。當時歐洲尚未發明經線儀(到1760年才發明出來),所以在航海中無法測定經度。但是,用簡單的方法可以測定緯度:根據中午太陽的傾斜度。早在1487年,當巴索洛纓·狄亞斯沿著非洲西海岸航行遇到大風時,他的船失去控制,隨風向南飄去,一連13天不見陸地。當風力緩和下來時,迪亞斯讓他的船向東方(因為他認為陸地是在東方)航行,但是不久他發現已經在不知不覺之間越過了非洲南端而進入印度洋了。由於船員筋疲力盡,乃掉船回去。在歸途中他發現了非洲最南端的海角。迪亞斯回國後,葡萄牙王命名該海角為「好望角」。繼承迪亞斯事業的是達·伽馬。他在1497年7月8日率領四艘海船從葡萄牙啟航。他具備一個好的條什,就是已知道「好望角」的緯度(這是迪亞斯在發現好望角時測定和記錄下來的)。他不是靠近海岸航行,而是遠離海岸,這樣既無淺灘之險,海風又吹得強烈而均勻。他在安全地到達預定的緯度(即與好望角相同的緯度)時,便朝正東方向駛去,終於繞過好望角,沿非洲東岸航行。1498年4月,船隊進入今肯亞的馬林迪,在這里雇了一個阿拉怕水手引航,橫渡印度洋,於5月20日到達印度西海岸的卡利卡特(亦稱科澤科德)。達·伽馬在印度出賣他從葡萄牙帶來的商品——小型物件及毛織品之後,便買進胡椒、肉桂等東方物品,在1499年9月返回葡萄牙。這批貨的賣價,為這次航海費用的60倍。這是人類史上第一次完成從西歐繞非洲來到東方的航行,從而開創了東西方之間最短的海上航路。當然,葡萄牙人開創這條新航路的目的是為了做買賣,所以他們決心壟斷新航路上的全部貿易。為此,他們採取了野蠻的暴力手段。達·伽馬在一次航行中洗劫了從麥加歸來的非武裝的阿拉伯商船。

9. 求一下齊世榮吳於廑主編的世界史六卷

界史的最大悲劇是什麼?
伊拉克入侵科威特(1990年)
1990年8月2日,為了將科威特的石油寶藏控制在伊拉克手中,薩達姆·海珊下令其軍隊悍然入侵科威特。伊拉克出動3350輛坦克,幾十架軍用直升飛機和5個師約10萬人的兵力入侵科威特,整個軍事行動只用了不到10個小時。
伊拉克的舉動使得沙特等海灣國家的安全受到嚴重威脅,也
使海灣地區局勢急劇動盪。聯合國安理會應科威特政府的要求召
開了緊急會議,並通過了660號決議,要求伊拉克立即無條件撤

10. 吳於廑、齊世榮的《世界史》,全套最新的版本是哪一版

六卷本已經成為歷史了,2006年高教出版社出了新的「四卷本」《世界史》,齊世榮主編。
作為最新的世界史教材代替了六卷本

舊的六卷本的話,最新再版的應該是2001年
也就是1994和2001兩個版本。

閱讀全文

與世界史吳於廑pdf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解除電腦加密文件夾 瀏覽:358
androidcheckbox組 瀏覽:546
linux在線安裝軟體 瀏覽:823
如何設置手機安卓版 瀏覽:285
簡歷pdfword 瀏覽:123
鋒雲視頻伺服器網關設置 瀏覽:162
linux伺服器如何查看網卡型號 瀏覽:142
加密相冊誤刪了怎麼恢復 瀏覽:380
安卓代練通怎麼下載 瀏覽:518
知道域名如何查詢伺服器 瀏覽:906
方舟手游怎麼才能進伺服器 瀏覽:289
抖音演算法自動爆音 瀏覽:24
linux修改網卡配置 瀏覽:913
雲伺服器和本地伺服器數據 瀏覽:843
在家如何創業python 瀏覽:225
編譯原理好課 瀏覽:717
python中實數的表示 瀏覽:372
php下載中文名文件 瀏覽:351
哪裡有專門注冊app實名的 瀏覽:273
魔爪mx穩定器app去哪裡下載 瀏覽:4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