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箍筋的加密區和非加密區的范圍怎麼確定
框架柱中箍筋加密區應是柱兩端在高度等於矩形截面長邊尺寸或園柱截面直徑、柱凈高的1/6、500mm三者中的最大值范圍內。
框架梁中箍筋加密區應是一級框架梁端2倍梁高范圍內和二-四級框架梁端1.5倍梁高范圍內,箍筋應當加密,且加密區長度不應小於500mm,其第一個箍筋應設置在距離節點邊緣50mm以內;對於綁扎接頭的鋼筋搭接長度范圍內的箍筋間距不應大於100mm。
箍筋的肢數是看梁同一截面內在高度方向箍筋的根數;小截面梁因寬度較小,相應產生的梁內剪力較小,採用單肢箍即可,類似於一個S鉤。像一般的單個封閉箍筋,在高度方向就有兩根鋼筋,屬於雙肢箍。再如,截面寬較大的同一截面採用兩個封閉箍並相互錯開高度方向就有四根鋼筋,屬於四肢箍。
(1)綁扎搭接加密范圍擴展閱讀:
箍筋要求
用光圓鋼筋製成的箍筋,其末端應有彎鉤(半圓形、直角形或斜彎鉤)。彎鉤的彎曲內直徑應大於受力鋼筋直徑,且不應小於箍筋直徑的 2.5倍。對一般結構,箍筋彎鉤的彎折角度不應小於90°,彎鉤平直部分的長度不宜小於箍筋直徑的5倍。
對有抗震設防要求的結構構件,圓形箍筋的接頭必須釆用焊接,焊接長度不應小於10倍箍筋直徑;矩形箍筋端部應有135°彎鉤,彎鉤伸入核心混凝土的平直部分長度不應小於20cm。
Ⅱ 關於框架柱箍筋加密的規范規定
關於框架柱箍筋的加密區的規定如下:
1、首層框架柱箍筋的加密區有三個,分別為:下部的箍筋加密區長度取h/3,上部取max(500,柱長邊尺寸,h/6);梁節點范圍內加密;如果該柱採用綁扎搭接,那麼搭接范圍內也需要加密。
2、首層以上框架柱箍筋加密區分別為:上、下部的箍筋加密區長度均取max(500,柱長邊尺寸,h/6);梁節點范圍內加密;綁扎搭接范圍內加密。
將所要的加密區長度相加就是加密區長度,非加密區=全長-加密區長度。
框架柱就是在框架結構中承受梁和板傳來的荷載,並將荷載傳給基礎,是主要的豎向支撐結構。
Ⅲ 鋼筋綁扎箍筋加密區位置
不能簡單的說是加密。你應該說的是箍筋加密區吧。我把我查到的跟你說說吧:
在梁、柱類構件的縱向受力鋼筋搭接長度范圍內,應按設計要求配置箍筋。當設計無具體要求時,應符合以下規定:
1、箍筋直徑不應小於搭接鋼筋較大直徑的0.25倍;
2、受拉搭接區段的箍筋間距不應大於搭接鋼筋較小直徑的5倍,且不應大於100mm;
3、受壓搭接區段的箍筋間距不應大於搭接鋼筋較小直徑的10倍,且不大於200mm;
4、當柱中縱向受力鋼筋直徑大於25mm時,應在搭接接頭兩個端面外100mm范圍內各設置兩個箍筋,氣間距宜為50mm。
ps:至於搭接區段就是指搭接長度的1.3倍長度(搭接中心兩邊各0.65倍)
搭接長度規范就不用我臭屁了吧?
希望對你有幫助。
Ⅳ 綁扎搭接鋼筋加密區長度多少
樑柱箍筋加密區長度的確認
(1)一級抗震等級框架梁是大於等於2倍梁高或大於等於500MM,二~四級抗震等級的框架梁是大於等於1.5倍梁高或大於等於500MM,均取大值。
(2)抗震柱:底層剛性地面的柱根部加密區為該層柱凈高的1/3,柱頂部加密區為大於等於1/6的柱凈或大於等於500MM取其最大值,或大於等於柱子長邊尺寸,二層以上為大於等於1/6或大於等於500MM,或大於等於柱子長邊尺寸,如果是園柱子為大於等於直徑。
鋼筋搭接長度
受拉鋼筋搭接長度,圖紙上註明的按標注確定,未註明的:
C20
C25
高於C25
一級鋼筋
35d
30d
25d
二級鋼筋
45d
40d
35d
三級鋼筋
55d
50d
45d
冷拔低碳鋼筋
不小於300mm
在03G101裡面
還有關於受拉鋼筋綁扎搭接長度計算=修正系數×錨固長度
修正系數按縱向筋搭接接頭面積百分率確定:≤25%時取1.25
50%
1.4
100%
1.6
而且在任何情況下搭接長度不小於300mm;
而受壓鋼筋搭接長度按0.7倍受拉鋼筋搭接長度計算
Ⅳ 柱搭綁扎搭接處箍筋加密規范
GB50010-2010《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8.4.6在梁、柱類構件的縱向受力鋼筋搭接長度范圍內的橫向構造鋼筋(即箍筋)應符合本規范第8.3.1條的要求(箍筋直徑不得小於縱向受力鋼筋的1/4;間距不得大於縱向受力鋼筋直徑的5倍,且不大於100mm)。
綁扎搭接區段的箍筋間距不叫『加密』,不可以與加密區概念混淆,請仔細看規范所用文字;沒有一本規范說是綁扎搭接區段的箍筋『加密』。
箍筋加密區是框架結構獨有的基本抗震構造措施,只適用於抗震混凝土框架結構;而綁扎搭接區段的箍筋間距適用於所有混凝土構件的縱向受力鋼筋。
(5)綁扎搭接加密范圍擴展閱讀:
柱箍筋綁扎
(1)按已劃好箍筋位置線,將已套好的箍筋往上移動,由上往下綁扎,宜採用纏扣綁扎。
(2)箍筋與主筋要垂直,箍筋轉角處與主筋交點均要綁扎,主筋與箍筋非轉角部分的相交點成梅花交錯綁扎。
(3)箍筋的彎鉤疊合處應沿柱子豎筋交錯布置,並綁扎牢固。
(4)有抗震要求的地區,柱箍筋端頭應彎成135°,平直部分長度不小於10d(d為箍筋直徑)。如箍筋採用90°搭接,搭接處應焊接,焊縫長度單面焊縫不小於5d。
Ⅵ 品茗土建算量柱子鋼筋綁扎搭接時,搭接范圍內箍筋加密怎麼設置
柱子鋼筋綁扎搭接時,搭接范圍內箍筋加密應從搭接開始位置到搭接終了位置加密設置。這是設計構造要求。要求加密間距不大於100,開始位置到終了位置的長度÷100+l=整數(四捨五入取整),然後再將算得箍筋數量均勻地布置在搭接加密內,此時的間距,稱為施工間距,要求施工間距不大於設計間距,否則視為偷工減料。
Ⅶ 框架柱中每層柱的上下兩端箍筋要加密,其加密范圍是多少
對於有抗震設防的結構,為提高框架節點的承載力和結構的抗震能力必須按以下規定配置足夠數量的箍筋:
框架柱中箍筋加密區應是柱兩端在高度等於矩形截面長邊尺寸或園柱截面直徑、柱凈高的1/6、500mm三者中的最大值范圍內;
框架梁中箍筋加密區應是一級框架梁端2倍梁高范圍內和二~四級框架梁端1.5倍梁高范圍內,箍筋應當加密,且加密區長度不應小於500mm,其第一個箍筋應設置在距離節點邊緣50mm以內;對於綁扎接頭的鋼筋搭接長度范圍內的箍筋間距不應大於100mm。
Ⅷ 柱筋採用綁扎搭接的,箍筋怎麼加密,是按照層高的1/6或500取大值加上搭接區加密嗎求解答
綁扎搭接區段的箍筋間距不叫『加密』,不可以與加密區概念混淆,請仔細看規范所用文字;沒有一本規范說是綁扎搭接區段的箍筋『加密』:
箍筋加密區是框架結構獨有的基本抗震構造措施,只適用於抗震混凝土框架結構;而綁扎搭接區段的箍筋間距適用於所有混凝土構件的縱向受力鋼筋;
綁扎搭接區段的箍筋間距規定見GB50666-2011《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規范》第5.4.6-2條:「受拉搭接區段的箍筋間距不應大於搭接鋼筋較小直徑的5倍,且不應大於100mm;」
第5.4.1規定「......梁端、柱端箍筋加密區范圍內不宜設置鋼筋接頭......」並沒有說搭接區段一定緊接著梁端、柱端箍筋加密區設置!
Ⅸ 柱鋼筋的加密區怎麼算的
柱子的箍筋間距是根據柱子的受力情況計算出來的,但有些段位箍筋的間距會加密柱加密區的一般規定:一,首層柱箍筋加密區有三個(這里所說的首層是指基礎上的第一層):
1、下部箍筋加密區長度取1/3柱子凈高,如凈高3米,加密區就是1/3即1米;
2、上部箍筋加密區長度取500mm,柱長邊尺寸,1/6凈高三者中的最大值;
3、樑柱交接處柱子箍筋加密。
4、如果該柱縱向鋼筋採用綁扎搭接,那麼搭接范圍內需加密。
柱箍筋加密范圍是:
底層柱(底層柱的柱根系指地下室的頂面或無地下室情況的基礎頂面)的柱根加密區長度應取不小於該層柱凈高的1/3,以後的加密區范圍是按柱長邊尺寸(圓柱的直徑)、樓層柱凈高的1/6,及500mm三者數值中的最大者為加密范圍。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箍筋加密區
Ⅹ 梁箍筋的加密區長度是多少,柱的箍筋加密區長度是多少
柱鋼筋的加密區是指柱子箍筋間距的加密。
柱子的箍筋間距是根據柱子的受力情況計算出來的,但有些段位箍筋的間距會加密。
柱加密區的一般規定:
一、首層柱箍筋加密區有三個(這里所說的首層是指基礎上的第一層):
下部箍筋加密區長度取1/3柱子凈高,如凈高3米,加密區就是1/3即1米;
2.
上部箍筋加密區長度取500mm,柱長邊尺寸,1/6凈高三者中的最大值;
3.
樑柱交接處柱子箍筋加密。
4.如果該柱縱向鋼筋採用綁扎搭接,那麼搭接范圍內需加密。柱鋼筋的計算公式
(一)
基礎層
一、柱主筋
基礎插筋=基礎底板厚度-保護層+伸入上層的鋼筋長度+Max{10D,200mm}
二、基礎內箍筋
基礎內箍筋的作用僅起一個穩固作用,也可以說是防止鋼筋在澆注時受到撓動。一般是按2根進行計算(軟體中是按三根)。
三、底層柱(底層柱的主根系指地下室的頂面或無地下室情況的基礎頂面)的柱根加密區長度應取不小於該層柱凈高的1/3,以後的加密區范圍是按柱長邊尺寸(圓柱的直徑)、樓層柱凈高的1/6,及500mm三者數值中的最大者為加密范圍。
梁箍筋加密范圍:
加密范圍從柱邊開始,一級抗震等級的框架梁箍筋加密長度為2倍的梁高,二、三、四級抗震等級的框架梁箍筋加密長度為1.5倍的梁高,切均要滿足大於500mm,如果不滿足大於500mm,按500mm長度進行加密。
中間層:
一、柱縱筋
1、
KZ中間層的縱向鋼筋=層高-當前層伸出地面的高度+上一層伸出樓地面的高度
二、柱箍筋
1、KZ中間層的箍筋根數=N個加密區/加密區間距+N+非加密區/非加密區間距-1
03G101-1中,關於柱箍筋的加密區的規定如下:
1)首層柱箍筋的加密區有三個,分別為:下部的箍筋加密區長度取Hn/3;上部取Max{500,柱長邊尺寸,Hn/6};梁節點范圍內加密;如果該柱採用綁扎搭接,那麼搭接范圍內同時需要加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