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檔加密 > 生活可以很德國pdf

生活可以很德國pdf

發布時間:2022-05-25 06:10:22

A. 關於在德國的生活(最好是有親身經驗的)

學費

德國的大學絕大部分均是公立性質,按現行規定不收取學費。但每學期須交納注冊費約50馬克,福利費約100馬克。柏林和巴符州的大學還收管理費100馬克。

有的新型大學和個別特殊專業項目,如IMBA, Eurobi MBA,Quadronational MBA等,因教學計劃中安排1-2個學期到國外(如美國、英國、歐盟其他國家等)的合作大學學習,所以必須支付一定的學費(大約6000-8000馬克)。申請此類專業應事先向有關大學索取資料。

德國有30多所私立大學,主要是經濟管理專業,其宗旨是為企業培養管理和領導人才。私立大學學費標准不等,但一般均相當昂貴。

生活費

德國大學生每月的生活費用大約是(東部)1,000- (西部)1,300馬克。中國學生的平均月支出從總體來看略低於這個水平,因所在的地區和所學的專業不同,分別為800-1,000馬克左右。其中包括房租(學生宿舍)、伙食費、醫療保險費、福利費 (Sozialgebühren)、注冊費、學期優惠乘車票(Semesterticket)、書籍、文具、生活用品以及零用等。

下面有個簡單的支出表:

房租:300馬克/月(第一月有300-600馬克保證金)

醫療保險:100馬克/月

食物:300-400馬克/月

娛樂交際:50-100馬克/月

書:100-300馬克/月

交通費:市內一學期自70至120馬克不等(學期票的價格)。如果出門旅遊,可以購買火車周末票,周末票的價格為35馬克。

如何在德國省錢



德國夏季熱,較乾燥,早晚溫差也比較大。所以最好帶上一件薄外套或長袖襯衫。不穿時綁在腰間或塞在背包也很方便。春秋天都是容易讓人著涼的季節,所以幾件禦寒的衣服還是不能少。不過皮箱被一堆毛衣和厚重的大衣一塞很容易就滿了。可以挑個三兩件最暖的毛衣(不易透風的更好)。若嫌外套太重麻煩,不妨換件可以擋風擋雨的風衣。另外圍巾也最好帶著。德國人的穿著輕松隨意,牛仔褲是男女老少最喜歡的穿著。人們不以是否「流行」來評價穿著的品位,但會以是否「整潔干凈」來審視你的服飾。

德國的冬天很冷,不過幾乎所有的地方都有暖氣,室內溫度很高。中國學生,尤其是一直生活在南方的學生,在穿衣的方式和習慣,要作適當的調整。最好是穿一件較保暖的長外衣,褲子不要穿太厚。這樣就能方便的加減衣服。不然逛在室外被凍成雪人,跑到室內又全身冒汗。



在德國吃飯可以選擇在食堂或自炊。食堂有沙拉及四種價格不同之套餐。一般有麵包,果醬,香腸,乳酪, 牛奶。用套餐前須先購票 (餐票可以一次買不 同餐種數張,以省去每次購票之麻煩) ,排隊領取時須出示學生證。如無學生證,依規定應購較貴之客票。當然,如果不習慣德國飲食或想省些錢,也可以在商店買材料自己加工。有些地方還有亞洲商店可以買上熟悉的菜蔬。德國的水都能生飲,但某些地區的水,仍有時會出現用肉眼即可以看到的雜質,水質也較硬。

住宿

到德國後,如果臨時沒有住宿,可以考慮下列途徑:

如果該大學所在的城市有「大學生生活服務中心」(Studentenwerk),可以直接同它聯系幫助解決;如果該城市沒有Studentenwerk,則應請求大學外事處幫忙;有大約20多個城市的Studentenwerk 可以給新生提供一個學期的「食宿包干」(Servicepaket),每月交納400-500馬克,除住宿外,還提供周一至周五的午餐。這是比較理想的解決辦法,但因「僧多粥少」,必須盡早聯系;另一個辦法是去找帶有福利性質的「青年旅社」(Jugendherberge),每天大約15-30馬克;在「走投無路」的情況下,只得投宿「簡易公寓「(Pension ),每天大約50馬克以上;如果能夠提前與在德的同胞聯繫上,也許能有所幫助。

無論如何,到達的第一天或第二天,有時間就得先去學校一趟,看宿舍是否有空房。有時在注冊後,就能立刻申請到,但這仍依學校和當時宿舍情況而定。通常校內的宿舍都較校外便宜,至於是那一類型的宿舍(WG或套房),就不一定了。不過還是建議各位新生,剛到德國,能馬上有學校宿舍的話,就先住吧。等漸漸入境隨俗,對當地的租賃狀況有個相當的認識後,再搬去外面。歐洲統一之夏令時間長達數月,於四、十月底[請注意新聞],勿忘記調整時間。調整時間的日期在日歷上會標注Beginn der Sommerzeit (Sommeranfang)或Ende der Sommerzeit(Winteranfang)。在德國不論租房、簽約或辦理其他事項一定要以書面且留存本,否則口說無憑。購買任何東西之收據一定要保留,千萬不要隨手扔掉,以便更換時作為憑證。初至所 辦理任何事項之文件最好收存好,待日後過目確實無效再丟掉。

交通

出行時學生也有學生的優待票。如果是當地學生,每學期可以去辦張Semesterkarte ,也就是在這學期內搭公車或地鐵,就不需再買票了。有的學校在開學繳交學雜費時就會算進去,所以學生證就相當車票,一定要隨身攜帶!

通常德國的大學生都騎自行車去上學或購物。因為方便,又省去等公車的時間。想購買自行車時,如果不是很講究,開始可以買個二手的自行車,問問同學或看看布告欄上有沒有賣自行車的單子,有時還有不錯的。買新車價錢都很高。

喜好旅行者可於火車站的櫃台辦理Bahncard,有Bahncard者購買火車票時,只需付原火車票價的50%,有效使用期限一年,二等車廂240DM,不滿27歲120DM。坐著火車穿梭德國的大小城市,其實也是一種不錯的享受。從最快速安穩的ICE,到鄉間搖擺的小火車,都有不相同的感受. 在德國或歐洲旅遊,搭乘火車算是最普遍的交通方式之一,價格上比境內機票便宜,更能利用搭車的時間做充分的休息。只要將火車行程做妥善的規劃,將會是個舒適的旅程!在德國搭火車,感覺最舒適最棒的要算是ICE(InterCityExpress)了,它的速度最快(280 km/h),只在重點城市停留。而EC和IC(EuroCity和InterCity)是聯系一般大城的火車。IR(InterRegio)多半在大型和中型的城市間里來往,或開往休閑度假區,速度也挺快的,有時停的站不多,甚至比EC或IC要快。其它的RE,RB和SE都在小城市間穿梭,速度也不慢,只不過在其它火車不停的站也得停。

保險

在德國就學的所有學生在注冊前都必須辦健康保險。學生(不超過30歲)健康保險金 每學期(6個月)約為500馬克左右。超過30歲的學生需投保私營保險公司,其健康保險金每學期(6個月)約在700-850馬克左右。

有了健康保險後,你可以自由選擇注冊的醫生和牙醫去就診。保險公司將依據健康保險合同條例為你支付如檢查費,醫療費,葯費,以及住院費等等。

其它

德國四月至十月間每個月的第三個周六,有跳蚤市場。諸多日用品(如鍋碗餐具、衣服、電器) 及具文化特質物品琳琅滿目。初抵德國同學所需之非消耗品多可在此買到。

每年於元月底至二月初、七月底至八月初及十二月聖誕節前的季節拍賣是添購 衣服的好機會。有些百貨公司亦會不定時拍賣或減價,需添購物品時多逛逛也許有收獲。另過冬最好准備保暖、紋路深以防滑的鞋子,為防止融雪滲入鞋內,可於鞋店購買防水兼保養皮革的防水噴劑(Impraegnierer)來保養皮鞋。

在德國理發,最簡單之Trocken Schneiden (不洗頭)約要二十馬克。因此大多數中國學生均請會理發同學幫忙剪。

校內之郵局營業時間為周一到周五,八點至四點半(寒暑假營業時間則較短)較常利用之服務有: 購買郵票、電話卡,交寄掛號、包裹,申請電話、郵政儲蓄,索取航空標簽,亦可使用電話(每單位20 Pfenig)。

校內書店 銷售或代訂各類教科書及專業書籍,一般暢銷書及全校人事課程表 (Veranstaltungsverzeichnis)亦可在此買到。

圖書館各入口前均有臨時置物櫃,使用時只須投入1馬克硬幣,鎖上後即可拔出鑰匙,開啟時硬幣即自動掉出退回。02:00至08:00間請勿使用,否則須自行至認領處( Fundbuero)領回且不退錢。凡遺失或鎖在臨時性置物櫃中逾時未取走的東西均可至此處詢問,每天10:00至12:00開放。如鑰匙遺失,則須至櫃上說明指定之地點找管理員Hausmeister開鎖。

B. 德國人每天只工作5小時,在德國生活是一種什麼感受

德國人每天只工作5小時,在德國生活是一種非常好的感受。國內很多人在上班的時候可能最低也要上到8個小時,但是德國人卻只工作5個小時,肯定是特別爽的。

最後,如果各位想要去德國生活的話,就一定要考慮清楚,畢竟是國外,而不是國內,雖然國內很忙,但是卻有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也能夠在工作上實現個人的價值。

C. 德國的生活質量如何在歐洲范圍內屬於什麼水平

德國的生活質量超出歐洲其他國家,甚至在全球排名第六。
德國的福利制度太多了,醫療、教育、購房等等看一些病不用自費由保險公司出,一些大城市的Pass在交通票,看音樂會,圖書館辦借書卡等等都有很大的折扣,生孩子會有補助,孩子從小學到大學教育都是🆓免費的,德國人不嚮往精英教育小孩,不會在課外給孩子補習。還有可以帶薪休假等等。

D. 《生活世界現象學》pdf下載在線閱讀,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生活世界現象學》((德) 埃德蒙德·胡塞爾)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資源鏈接:

鏈接:https://pan..com/s/1azVBKkGQ5xpAssQqpdhL5g

提取碼:icn5

書名:生活世界現象學

作者:(德) 埃德蒙德·胡塞爾

譯者:倪梁康

豆瓣評分:9.5

出版社:上海譯文出版社

出版年份:2016-12-1

內容簡介:

埃德蒙德·胡塞爾在西方現代哲學中是一位非常嚴肅而富有責任感的哲學家。他畢生都在孜孜不倦、鍥而不舍地在人類思想史上創造一門新的哲學學科——現象學。他的學說不僅影響了許多哲學流派,而且還影響到心理學、社會學、歷史學和宗教等領域。《生活世界現象學》一書概括了胡塞爾現象學的所有基本問題:從感知行為類型的特殊分析到內時間意識現象學的核心內涵、從交互主體性的構造研究到生活世界問題的提出,對研究現象學的學者以及對現象學感興趣的朋友很有啟示,人們可從胡塞爾的學說中,依己所需,搜精取真。

在埃德蒙德·胡塞爾著的這本《生活世界現象學》里,我們可以找到胡塞爾現象學的所有基本論題:內時間意識現象學、交互主體性的構造、生活世界的問題、感知行為的類型等。除此之外,本書還附有黑爾德的「導言」。胡塞爾選文與黑爾德的引導性說明在一起,一定能為在現象學研究方面有興趣的讀者提供一定的啟示。

作者簡介:

埃德蒙德·胡塞爾(Edmund Husseil,1859—1938),德國猶太人,著名哲學家,現象學的奠基人。1859年生於普羅斯尼茨,1876年畢業於奧爾繆茲城的德國公學,以後在萊比錫、柏林、維也納等大學先後學習過物理學、天文學、數學。他十分注重尋找他所學習的任何一門學科的根據。為此,他從天文學轉向數學,又從數學轉向邏輯學,最後確定效力於哲學。胡塞爾生前發表的主要著作有《算術哲學》、《邏輯研究》、《純粹現象學和現象學哲學的觀念(第一卷)》以及《歐洲科學的危機與超越論的現象學》的一部分。

E. 《德意志文化(1945~2000年)》pdf下載在線閱讀全文,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德意志文化(1945~2000年)》(〔德〕赫爾曼61格拉瑟 )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鏈接:https://pan..com/s/1c-Ls-_ENq-vlXfTlSjbSOA

提取碼:JMOM

書名:德意志文化(1945~2000年)

豆瓣評分:7.4

作者:[德]赫爾曼•格拉瑟

出版社: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出品方:甲骨文

原作名:Deutsche Kultur(1945-2000)

譯者:周睿睿

出版年:2016-6

頁數:904

內容簡介

說起文化你會想到什麼?芭蕾?唐詩宋詞?柏林愛樂?提香的畫?蘇州園林?時裝秀?

說起德國你會想到什麼?賓士?馬克思?貝多芬?FC拜仁慕尼黑?萊卡?默克爾?新天鵝堡?

那些都是文化,但文化不止那些。那些都是德國,但德國也不止那些。


當代德國始於1945年二戰結束。它從納粹的陰影里掙脫,從廢墟里重生,對「真善美」藝術的執著成了困苦迷霧中的唯一航燈。審視歷史,從思想根源上清算納粹的瘋狂與罪惡,也由此開啟對現代化的反思。經濟和政治的正常化帶來社會變革,傳統的文化觀念受到挑戰。對「啟蒙」和「理性」的舊有信念被拷問。文化社會化和社會文化化成為潮流。統一隨著第三次技術革命到來。在新世紀的路口回望,文化概念已完成了由「陽春白雪的文化」向「社會政治的文化」的轉變,德國也完成了由「二戰後的德國」向「當代德國」的轉變——我們正在生活的文化和我們今日所見的德國。

這是一本當代德國全方位的社會史,亦是一部關於新的文化理論和實踐的著作。它為你提供不一樣的文化、不一樣的德國——更廣闊的文化和更真實的德國。

(上冊)

格拉瑟為讀者展示了德國文化如何因為國家被不同的意識形態割裂而分道揚鑣,各自生長,直至半個世紀以後才重新匯合的歷程。他……用平等的視角……構築了一部戰後德國的精神史。

——陳煜,中國國家博物館展覽一部主任

德國文化界和史學界的必讀經典著作。除了專業貢獻……獨創了一種敘事藝術。……這部大師之作的基礎是格拉瑟本人親身經歷了所有這些他報道的歷史,而且他作為作家、活動家,數十年以來甚至左右了德國文化史的進程。因此,很難有另一個史學家能夠像他那樣,同活生生的德國歷史以及其中的事實和數據緊密相連。

——奧利弗•舍伊特,漢堡高等藝術學院教授

(下冊)

從1945年到2000年,德國從分裂到統一,從戰爭到和平,從廢墟到富裕,可謂跌宕起伏,令人眼花繚亂。……大量的細節不是來自封塵已久的檔案館,而是直接取自歷史過程的現場,鮮活而真切。讀者雖然在讀歷史,卻似乎可以身臨其境,隨歷史的脈搏而律動。

——陳洪捷,北京大學德國研究中心主任

文化在社會學和政治學研究中起到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格拉瑟的德國文化史不僅記錄了德國當代文化的發展脈絡,更是一部詳盡的當代德國社會史,從中可以印證文化對社會與政治的交互影響。

——比姬特•弗敖-艾芬格,德國漢堡大學社會與經濟學院教授

作者簡介

赫爾曼•格拉瑟(Hermann Glaser),1928年生於德國紐倫堡。1952年獲得博士學位,其專業領域涵蓋日耳曼語言文學、英語語言文學、歷史、哲學,在文化史、文化政策等方面著作等身。他是德國城市議會文化理事會主席、柏林工業大學榮譽教授、哈佛大學客座教授、國際作家筆會成員。曾獲包括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十字勛章、紐倫堡文化大獎章在內的多個獎項。2013年,格拉瑟在紐倫堡市政廳慶祝85歲生日。

譯者簡介

周睿睿,1985年生於湖北武漢。現為德國漢堡大學社會與經濟學院講師、全球化管理中心研究員、德國文化政策協會成員。在漢堡大學講授《文化政策研究導論》和《德中公共文化政策比較》。

F. 中國的生活水平什麼時候能超過德國

可以肯定,已經有一部分中國人的生活水平超過德國了。您大概還沒有進入這部分人的行列,所以提出這樣的問題。當然,咱們大多數同您一樣也都沒有趕上德國人的生活水平,您的問題也是咱們的心聲。但這個問題的答案最終還是掌握在咱們自己手中,得靠咱們自己用行動去解答。咱們想要趕上甚至超過德國人的生活水平,「等、靠、要」是實現不了的,只有靠咱們自己去努力。德國人能夠過上現在這樣的生活不是靠誰的恩賜,而是他們自身努力的結果。要牢記《國際歌》的那段話——「從來就沒有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要過上幸福的生活,要靠咱們自己,

G. 生活在德國是什麼樣的體驗

國內去銀行辦一張銀行卡,直接過去,分分鍾辦好。但是德國呢?我告訴你,你首先要去銀行預約,說我要辦銀行卡,然後銀行告訴你一個時間,你必須按時過來。然後你進入一個小辦公室,開始填合同,合同很厚。然後你以為你現場能拿到銀行卡?不能!銀行卡會寄給你,大概一個星期。你以為你拿到銀行卡就能用了?不能!因為你不知道密碼,密碼是單獨用另外一個信封寄給你的!德國人特別喜歡用傳統的郵寄的方式,有點像國內的掛號信。

H. 《簡單就好生活可以很德國》pdf下載在線閱讀全文,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簡單就好生活可以很德國》(門倉多仁亞)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鏈接:https://pan..com/s/1_UMVVAK_Ao_siNyTjuAVHg

提取碼:THLF

書名:簡單就好生活可以很德國

作者:門倉多仁亞
出版社:山東人民出版社
原作名:ドイツ式 暮らしがシンプルになる習慣
譯者:王淑娟
出版年:2013-1-1
頁數:183

內容簡介

你是否也有經常被時間追著跑的經驗?總是以焦慮慌張的步調生活?是否為了追求名牌與流行而疲於奔命?時常覺得心情煩躁紛亂?日本料理生活家門倉多仁亞提供了德國籍母親與外祖父母的生活智慧,寫就《簡單就好,生活可以很德國》一書,教導大家如何簡單認真過好生活。德國人隨時保持「簡單紀律、清爽自然」這一點,不僅運用在生活環境,也延伸到「人」的生活態度。《簡單就好,生活可以很德國》內容含括如何養成從容不迫的習慣、保持生活空間舒適、文件資料的管理術、創造自我風格、培養寧靜自在的心境、人際關系的落實等面向,當你懂得認真看待生活、重視內省的價值觀之後,自然能讓生活與心靈保持輕松自在。

作者簡介

門倉多仁亞,日本知名料理生活家。1966年生,母親為德國人、父親為日本人,生長於德國、日本和美國。國際基督教大學畢業後,進入外資證券公司工作。先後於東京、倫敦、香港等地任職。婚後因丈夫留學再度前往倫敦。學習烹飪與糕點製作,進入「藍帶烹飪藝術學校」並取得認證證書。回日本後開設料理教室,目前與日本多家電視台和雜志社配合,介紹德式生活風及美食料理。

I. 德國的生活

德國民俗風情習慣、婚慶葬禮、民族節慶、社交禮儀
走近德國風俗,了解並知道德國人的生活習慣對於去德國學習、工作或者訪問的人來說,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如果事先一無所知,到時免不了會鬧出笑話,或者給自己帶來不便。所謂 入鄉隨俗 ,就是這個道理。但怎麼才能 隨 得好呢?這就要事先有所了解。
*守紀律 講整潔*
德國人非常注重規則和紀律,干什麼都十分認真。凡是有明文規定的,德國人都會自覺遵守;凡是明確禁止的,德國人絕不會去碰它。在一些人的眼中,許多情況下,德國人近乎呆板,缺乏靈活性,甚至有點兒不通人情。但細細想來,這種"不靈活"甚為有益。沒有紀律,何來秩序?沒有規矩,何有認真?
德國人很講究清潔和整齊,不僅注意保持自己生活的小環境的清潔和整齊,而且也十分重視大環境的清潔和整齊。在德國,無論是公園、街道,還是影劇院或者其它公共場合,到處都收拾得乾乾凈凈,整整齊齊。德國人也很重視服裝穿戴。工作時就穿工作服,下班回到家裡雖可以穿得隨便些,但只要有客來訪或外出活動,就一定會穿戴得整潔。看戲、聽歌劇時,女士要穿長裙,男士要穿禮服,至少要穿深色的服裝。參加社會活動或正式宴會更是如此。
*守時間 喜清靜*
德國人非常守時,約定好的時間,無特殊情況,絕不輕易變動。德國人應邀到別人家做客或者是外出拜訪朋友,都會按點到達,不會讓主人浪費時間乾等或者不得不提前招待客人。否則的話,就是不禮貌,如有特殊原因無法准時赴約時,都會向朋友表示歉意,並請求原諒。
德國人多喜歡清靜的生活,除特殊場合外,不大喜歡喧鬧。比方說,許多人雖在城裡上班,但卻把家安在鄉村或者城市附近的小鎮,圖的就是一個清靜。就是那些住在城裡的人,也十分注意住宅周圍的無噪音。例如,晚上8時至第二天早晨8時不可以演奏樂器、大聲喧嘩。如果晚上要搞聚會活動,事先要向鄰居講明情況,請求他們諒解,並盡可能安排在周末,盡可能不大聲喧鬧。否則,受干擾的鄰居會十分惱怒,可能會當面提出抗議,個別人甚至會請警察出面干預。
*待人誠懇 注重禮儀*
通常來講,同德國人打交道沒有太多的麻煩。多數情況下,他們都比較乾脆。凡是他們能辦的,他們都會馬上告訴你"可以辦"。凡是他們辦不到的,他們也會明確告訴你"不行",很少擺架子,或者給人以模稜兩可的答復。當然,人際關系和努力的程度對辦事也絕非沒有影響。
和西方許多國家相似,德國人比較注意禮儀。兩人相遇時,不管認識不認識,也不管在路上,或者辦公室、賓館、電梯等地方,都相互打招呼,問聲"您好"。餐館吃飯時,也要向已就坐的顧客點頭問候,真的是"斯文對斯文,禮多人不怪"。朋友見面以握手為禮,告別時亦如此。十分要好的、長時間未見的朋友相見或長期分開時可以相互擁抱。正式場合,仍有男子對女子行吻手禮,但多做個吻手的樣子,不必非要吻到手背上。在交往過程中,大多數人往往用"您"以及姓氏之前冠以"先生"或"女士"(也作"夫人"講)作為尊稱。只有親朋好友和年輕人之間互相用"你"以及名字稱呼。對女性,不管其婚否或長幼,都可以稱"某女士",但對已婚婦女應以其夫姓稱之。
送禮在德國也很受重視。應邀去別人家做客時,一般都帶禮物。大部分人帶束鮮花,也有一些男性客人帶瓶葡萄酒,個別人帶一本有意義的書(或者是自己寫的書)或者畫冊之類等。在歡迎客人(如車站、機場等場所)、探望病人時,也多送鮮花。在祝賀他人生日、節日或者婚嫁等時,可寄送賀卡,如送賀禮,則以實用和有意義為原則,而不是以價格高低論輕重。所送之禮物都要事先用禮品紙包好。許多人常在收到禮後會馬上打開觀看,並向送禮人表示感謝。
在德國和其它西方國家,女士在許多場合下都受到優先照顧,如進門、進電梯、上車等,都是女士優先。男士要幫女士開轎車門、掛衣服、讓座位等。女士對此只說聲"謝謝",而不必感到不好意思,或者認為對方不懷好意。在同人交談時,德國人很注意尊重對方。不詢問人家的私事(如不問女性的年齡,不問對方的收入等),也不拿在場的人開玩笑。就餐談話時,不隔著餐桌與坐得較遠的人交談,怕影響別人的情緒。

德國人擇偶方式
今天,德國的男女青年有各種機會進行接觸,他們或經親友、同學、同事介紹,或在舞會、旅行等文娛活動中相識,然後經過一番交往的戀愛過程,最終決定結為夫婦。他們享有充分的戀愛自由,這一點同西方現代國家沒有什麼不同。 不過在擇偶方面,德國有一些有趣的風俗。
1.橡樹月老
在德國的杜道森林布里德格羅姆有一棵遠近聞名的老橡樹,人們稱它"橡樹月老"。關於這棵老橡樹有一段美麗的傳說。相傳六百多年前,一位王子在與敵人遭遇中遇險,被一位美麗的姑娘救起,王子與姑娘一見傾心,結成良緣。為報答姑娘的救命之恩,王子在森林中種下了這棵橡樹。後人羨慕王子的奇遇,紛紛到此觀賞,並希望巧識意中人。還真有一些男女通過橡樹傳遞情波,並在樹下舉行了婚禮。久而久之,老橡樹充當起了"月老"的角色。每天都有收信地址為"D-2420杜道森林布里德格羅姆的橡樹"的情書被郵遞員投進老橡樹的樹洞中。這些信是公開的,人人都可以拆閱,守候在"月老"身旁的青年男女通過閱讀來信,尋找自己的意中人。如找到情投意合者,便可通信聯系,約期相會。據說通過橡樹月老已使五千多對青年男女玉成佳偶。現在老橡樹的故事越傳越遠,以致其他國家的年輕人為尋找配偶也把情書投寄給這位橡樹月老,這種情書每年有八百封之多。

J. 歐洲強國德國的國民生活有多幸福

世界上一大部分的發達國家,基本都集中在歐洲,歐洲也被列為了世界上可持續發展指數最高的一個大洲,歐洲的發達國家有很多,諸如北歐五國,全部都是以超發達的資本主義以及高福利制度著稱的發達國家,但是歐洲最發達的國家並不是北歐五國,而是德國。

閱讀全文

與生活可以很德國pdf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卡爾曼濾波演算法書籍 瀏覽:763
安卓手機怎麼用愛思助手傳文件進蘋果手機上 瀏覽:841
安卓怎麼下載60秒生存 瀏覽:800
外向式文件夾 瀏覽:232
dospdf 瀏覽:428
怎麼修改騰訊雲伺服器ip 瀏覽:385
pdftoeps 瀏覽:490
為什麼鴻蒙那麼像安卓 瀏覽:733
安卓手機怎麼拍自媒體視頻 瀏覽:183
單片機各個中斷的初始化 瀏覽:721
python怎麼集合元素 瀏覽:477
python逐條解讀 瀏覽:829
基於單片機的濕度控制 瀏覽:496
ios如何使用安卓的帳號 瀏覽:880
程序員公園采訪 瀏覽:809
程序員實戰教程要多長時間 瀏覽:972
企業數據加密技巧 瀏覽:132
租雲伺服器開發 瀏覽:810
程序員告白媽媽不同意 瀏覽:333
攻城掠地怎麼查看伺服器 瀏覽: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