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光纖傳輸的傳輸原理
光纖傳輸設備傳輸方式可簡單的分成:多模光纖傳輸設備和單模光纖傳輸設備。光纖,不僅可用來傳輸模擬信號和數字信號,而且滿足視頻傳輸的需求。其數據傳輸率能達幾千Mbps。如果在不使用中繼器的情況下,傳輸范圍能達到6-8km。
綜觀國內外配線系統的發展,我們可看出這樣三個階段:
1、雙絞線階段。在這個階段語音同大規模數據通信不能混用也適應這樣的數據通信。
2、同軸電纜 +雙絞線階段。
3、光纖階段。
射線光學理論是用光射線去代替光能量傳輸路線的方法,這種理論對於光波長遠遠小於光波到尺寸的多模光纖是容易得到簡單而直觀的分析結果的,但對於復雜問題,射線光學只能給出比較粗糙的概念。
多模光纖傳輸設備所採用的光器件是LED,通常按波長可分為850nm和1300nm兩個波長,按輸出功率可分為普通LED和增強LED——ELED。多模光纖傳輸所用的光纖,有62.5mm和50mm兩種。
在多模光纖上傳輸決定傳輸距離的主要因素是光纖的帶寬和LED的工作波長,例如,如果採用工作波長1300nm的LED和50微米的光纖,其傳輸帶寬是 400 MHz .km,鏈路衰減為0.7dB/km,如果基帶傳輸頻率F為150MHz,對於出纖功率為-18dBm,接收靈敏度為-25 dBm的光纖傳輸系統,其最大鏈路損耗為7 dB,則可計算:
ST連接器損耗:
2dB(兩個ST連接器)
光學損耗裕量:2
則理論傳輸距離:
L=(7 dB-2 dB-2 dB)/0.7dB/km=4.2 km
L為傳輸距離,而根據光纖的帶寬計算:
L=B/F=400 MHz .km/150MHz=2.6km
其中 B為光纖帶寬,F為基帶傳輸頻率,那麼實際傳輸測試時,L£2.6km,由此可見,決定傳輸距離的主要因素是多模光纖的帶寬。
9.1單模傳輸設備
單模傳輸設備所採用的光器件是LD,通常按波長可分為850nm和1300nm兩個波長,按輸出功率可分為普通LD、高功率LD、DFB-LD(分布反饋光器件)。單模光纖傳輸所用的光纖最普遍的是G.652,其線徑為9微米。
1310nm波長的光在G.652光纖上傳輸時,決定其傳輸距離限制的是衰減因數;因為在1310nm波長下,光纖的材料色散與結構色散相互抵消總的色散為0,在1310nm波長上有微小振幅的光信號能夠實現寬頻帶傳輸。
1550nm波長的光在G.652光纖上傳輸時衰減因數很小,單純從衰減因數考慮,1550nm波長的光在相同的光功率下傳輸的距離大於1310nm波長的光下的傳輸的距離,但是實際情況並非如此,單模光纖帶寬B與色散因數D的關系為:
B=132.5/(DlxDxL)GHz
其中L為光纖的長度,Dl為譜線寬度,對於1550nm波長的光,其色散因數如表3為20 ps/(nm .km),假設其光譜寬度等於1nm,傳輸距離為L=50公里,則有:
B=132.5/(DxL)GHz=132.5MHz
也就是說,對於模擬波形,採用1550nm波長的光,當傳輸距離為50公里時,傳輸帶寬已經小於132.5 MHz,如果基帶傳輸頻率F為150MHz,那麼傳輸距離已經小於50km,況且實際應用中,光源的譜線寬度往往大於1nm。
從上式可以看出,1550nm波長的光在G.652光纖上傳輸時決定其傳輸距離限制的主要是色散因數。
9.2單模
DVI光纖延長器:(可傳輸HDMI音視頻信號)T803-15KM-T (TX) / T803-15KM-R (RX),本產品致力於解決傳統銅線電纜DVI連接線傳輸距離受限制的問題,採用2芯LC單模光纖傳輸R、G、B信號及數據時鍾Clock信號,在解析度高達1920×1200@60Hz的情況下,可以延伸傳輸距離到15千米。具有EDID讀寫功能,可以將顯示器里的EDID存儲內容讀出並寫到DVI發射模塊T803-15KM-T(TX)中,使其能夠適應不同解析度的顯示器系統。
遠距離信號傳輸光纖傳輸的優勢
市面上主要的視頻傳輸線有單根導線、雙絞線、同軸電纜等,不論任何的電纜類型,它們都是作為信號傳輸的一種導體。這些不同類型的電纜,在傳輸不同信號的質量表現也有區別,除了部分特殊的應用,應用於音視頻傳輸的電纜大致以單根導線、雙絞線、同軸線和光纖為主。
1、光纖幾乎不存在任何衰減,只有lc或sc頭自身略有衰減,而且這並不會造成距離上的影響,通常在20dB以內,完全忽略不計。除非這條光纖距離太長,例如長達2.2公里的多模光纖,在傳輸中就徹底沒信號了,否則只要有信號,速度就是與發送端相當的。
2、抗干擾性強、零掉包率,無論在光纖周圍盤繞著多麼復雜的強電,傳輸速度始終保持一致。此外,傳輸過程中掉包現象的概率幾乎為零,測試時200成品多模跳線作為干線,電信的軟體在滿機時是測不出來。
3、使用壽命很長、兼容性高,市場上一般的光纖可以用到10年甚至更久,這一點銅纜網線是無法相比的。而且兼容性很高,光纖在未來網路高速提升中,無論是1兆10兆甚至未來的萬兆,10萬兆,任何一條跳線都是通用的,不會像銅纜網線那樣有5類6類甚至十幾類,不會存在淘汰的問題。
9.3新紀錄
2011年3月美國洛杉磯舉辦的2011年光纖通訊大會(OFC2011)上展示了最新的光纖傳輸技術。這是德國弗朗霍夫學會海因里希-赫茲研究所與丹麥技術大學研究人員合作完成的,研究人員在長度為29公里的單一玻璃光纖線路上創造了每秒10.2Terabit(太比特)的光纖傳輸速率新世界紀錄,其每秒傳輸的數據量相當於240張DVD光碟。在此之前的世界紀錄是由該研究所創造的每秒2.56Terabit。
2011年12月1日,武漢郵電科學研究院宣布,高速光通信實時傳輸關鍵技術研究取得突破,在一根光纖上,用正交頻分復用技術方式傳輸的數據量超過240Gb/秒,相當於每秒鍾能適時傳輸240部容量為1G、長度為40分鍾的高清電影,又一次刷新世界光通信領域紀錄。
⑵ 傳輸原理的介紹
《傳輸原理》作者朱光俊,2009-7-1冶金工業出版社出版,由動量傳輸、熱量傳輸、質量傳輸三篇組成,可作為冶金工程、材料制備工程、材料加工工程等專業的本科生教材,亦可供相關專業的工程技術人員參考。
⑶ hdmi數據線的傳輸原理
HDMI(High-Definition Multimedia Interface)又被稱為高清晰度多媒體介面,是首個支持在單線纜上傳輸,不經過壓縮的全數字高清晰度、多聲道音頻和智能格式與控制命令數據的數字介面。HDMI介面由Silicon Image美國晶像公司倡導,聯合索尼、日立、松下、飛利浦、湯姆遜、東芝等八家著名的消費類電子製造商聯合成立的工作組共同開發的。
HDMI最早的介面規范HDMI1.0於2002年12月公布
HDMI源於DVI介面技術,它們主要是以美國晶像公司的TMDS信號傳輸技術為核心,這也就是為何HDMI介面和DVI介面能夠通過轉接頭相互轉換的原因。美國晶像公司是HDMI八個發起者中唯一的集成電路設計製造公司,是高速串列數據傳輸技術領域的領導廠商,因為下面要提到的TMDS信號傳輸技術就是它們開發出來的,所以這里稍微提及一下。
TMDS (Transition Minimized Differential Signaling)也被稱為最小化傳輸差分信號,是指通過異或及異或非等邏輯演算法將原始信號數據轉換成10位,前8為數據由原始信號經運算後獲得,第9位指示運算的方式,第10位用來對應直流平衡(DC-balanced,就是指在編碼過程中保證信道中直流偏移為零,電平轉化實現不同邏輯介面間的匹配),轉換後的數據以差分傳動方式傳送。這種演算法使得被傳輸信號過渡過程的上沖和下沖減小,傳輸的數據趨於直流平衡,使信號對傳輸線的電磁干擾減少,提高信號傳輸的速度和可靠性。
一般情況下,HDMI連接由一對信號源和接受器組成,有時候一個系統中也可以包含多個HDMI輸入或者輸出設備。每個HDMI信號輸入介面都可以依據標准接收連接器的信息,同樣信號輸出介面也會攜帶所有的信號信息。HDMI數據線和接收器包括三個不同的TMDS數據信息通道和一個時鍾通道,這些通道支持視頻、音頻數據和附加信息,視頻、音頻數據和附加信息通過三個通道傳送到接收器上,而視頻的像素時鍾則通過TMDS時鍾通道傳送,接收器接受這個頻率參數之後,再還原另外三個數據信息通道傳遞過來的信息。 視頻和音頻信號傳輸HDMI輸入的源編碼格式包括視頻像素數據、控制數據和數據包。其中數據包中包含有音頻數據和輔助信息數據,同時HDMI為了獲得聲音數據和控制數據的高可靠性,數據包中還包括一個BCH錯誤糾正碼。HDMI的數據信息的處理可以有多種不同的方式,但最終都是在每一個TMDS通道中包含2位的控制數據、8位的視頻數據和4位的數據包。
HDMI的數據傳輸過程可以分成三個部分:視頻數據傳輸期、島嶼數據傳輸期和控制數據傳輸期。視頻數據傳輸期,HDMI數據線上傳送視頻像素信號,視頻信號經過編碼,生成3路(即3個TMDS數據信息通道,每路8位)共24位的視頻數據流,輸入到HDMI發射器中。24位像素的視頻信號通過TMDS通道傳輸,將每通道8位的信號編碼轉換為10位,在每個10位像素時鍾周期傳送一個最小化的信號序列,視頻信號被調制為TMDS數據信號傳送出去,最後到接受器中接收。
島嶼數據傳輸期,TMDS通道上將出現音頻數據和輔助數據,這些數據每4位被一組,構成一個上面提到的4位數據包,數據包和視頻數據一樣,被調制為10位一組的的TMDS信號後發出。視頻數據傳輸期和島嶼數據傳輸期均開始於一個Guard Band保護頻帶,Guard Band由2個特殊的字元組成,這樣設計的目的在於在明確限定控制數據傳輸期之後的跳轉是視頻數據傳輸期。 控制數據傳輸期,在上面任意兩個數據傳輸周期之間,每一個TMDS通道包含2位的控制數據,這一共6位的控制數據分別為HSYNC (行同步)、VSYNC (場同步)、CTL0、CTL1、CTL2和CTL3。每個TMDS通道包含2位的控制數據,採用從2位到10位的的編碼方法,在每個控制周期最後的階段,CTL0、CTL1、CTL2和CTL3組成的文件頭,說明下一個周期是視頻數據傳輸期還是島嶼數據傳輸期。
島嶼數據和控制數據的傳輸是在視頻數據傳輸的消隱期,這意味著在傳輸音頻數據和其他輔助數據的時候,並不會占據視頻數據傳輸的帶寬,並且也不要一個單獨的通道來傳輸音頻數據和其他輔助數據,這也就是為什麼一根HDMI數據線可以同時傳輸視頻信號和音頻信號的原因。 HDMI的高音視頻帶寬HDMI的數據信息的處理可以有多種不同的方式,也就是說HMDI支持多種方式的視頻編碼,通過對3個TMDS數據信息通道的合理分配,既可以傳輸RGB數字色度分量的4:4:4信號,也可以傳輸YCbCr數字色差分量的4:2:2信號,最高可滿足24位視頻信號的傳輸需要。
HDMI每個TMDS通道視頻像素流的速率一般在25MHz~165MHz之間,HDMI1.3規范已經將這一上限提升到了225MHz,當視頻格式的速率低於25MHz時,將使用像素重復法來傳輸,即視頻流中的像素被重復使用。以每個TMDS通道最高165MHz的頻率計算,3個TMDS通道傳輸R/G/B或者Y/Cb/Cr格式編碼的24位像素視頻數據,最高帶寬可以達到4.95Gbps,實際視頻信號傳輸帶寬接近4Gbps,而現在最高規格的高清視頻格式1080p所需的帶寬僅僅為2.2Gbps,因此HDMI擁有的充足帶寬不僅可以滿足現在高清視頻的需要,在今後相當長一段時間內都可以提供對更高清晰度視頻格式的支持。
除了高的視頻信號帶寬之外,HDMI還在協議中加入了對音頻信號傳輸的支持,形成了業界首個單線纜多媒體介面協議。HDMI的音頻信號不佔用額外的通道,而是採用和其他輔助信息一起組成數據包,利用3個TMDS通道在視頻信號傳輸的消隱期,以島嶼數據的形式傳送。即使在傳輸1080p (60Hz)的視頻信號的時候,還可以提供最高8路,每路采樣頻率192kHz的高質量音頻信號,相比之下,CD音頻制式44.1kHz的兩聲道信號,以及最新的DVD-Audio音頻格式96kHz的6聲道信號,就相形見絀了。
⑷ 急求!!!《冶金傳輸原理》 冶金工業出版社 張先耀網上哪裡有賣的啊!!!有知道的高手麻煩請說一
冶金傳輸原理.pdf
http://wenku..com/view/72db6bd528ea81c758f57865.html
也可以去新浪愛問下,如果還下不到,給我郵件,我發給你。
⑸ 光纖傳輸原理
光纖傳輸的原理
光纖傳輸是利用光的全反射原理,射線在纖芯和包層的交界面會產生全反射,並形成把光閉鎖在光纖芯內部向前傳播,即使經過彎曲的路光線也不會射出光纖之外。只是在均勻透明的玻璃纖芯上不斷的進行反射,從一端傳導至另一端。由於纖芯直徑很小,光沿著玻璃纖芯傳輸,光信號的損耗會比在網線中電信號傳輸損耗低很多。
光纖是一種由玻璃或塑料製成的纖維,可作為光傳導工具,按傳輸模式可分為:單模光纖和多模光纖。單模光纖:中心玻璃芯較細(芯徑一般為9或10μm),只能傳一種模式的光,其模間色散很小,適合遠距離的光纖傳輸。
多模光纖:中心玻璃芯較粗(50或62.5μm),可傳多種模式的光,其模間色散較大,多模光纖傳輸的距離就比較近,一般只有幾公里。
光纖為什麼要進行熔接
要保證光纖光信號的長距離傳輸,進行熔接就非常重要了。將斷開的兩條光纖通過熔接的方法連接起來,可以有效的降低每個節點的損耗,確保高反射率及傳輸的穩定。需要用到的設備熔接機、切割刀、測試儀、紅光筆等工具,包含了光纖切割、清潔、熔接、監測、盤纖等步驟,對操作者的技術水平要求較高,也是一項細致活。
在光纖連接時,很多考慮到安裝的方便、快捷,會採用冷接的技術,冷接不需要太多的設備,光纖切刀即可,但每個接點需要一個快速連接器,也叫冷接子。冷接的缺點是損失偏大,約0.1至0.2dB每個點,只適合野外臨時使用。考慮光纖使用的長久性,熱熔是最好的方式,但成本較高,技術要求也高。
⑹ 無線傳輸的方式及原理
也是使用tcp/ip協議通信傳輸網路,和有線網大同小異,只是傳輸介質不同,有線使用銅線介質傳輸,無線使用無線電波傳輸,這樣無線電有頻率和波段,大多數咱們使用的無線路由器WiFi都是2.4G或5G 波段的信號傳輸。
與有線傳輸相比,無線傳輸具有許多優點。或許最重要的是,它更靈活。無線信號可以從一個發射器發出到許多接收器而不需要電纜。所有無線信號都是隨電磁波通過空氣傳輸的,電磁波是由電子部分和能量部分組成的能量波。
在無線通信中頻譜包括了9khz到300000Ghz之間的頻率。每一種無線服務都與某一個無線頻譜區域相關聯。無線信號也是源於沿著導體傳輸的電流。電子信號從發射器到達天線,然後天線將信號作為一系列電磁波發射到空氣中。
信號通過空氣傳播,直到它到達目標位置為止。在目標位置,另一個天線接收信號,一個接收器將它轉換回電流。接收和發送信號都需要天線,天線分為全向天線和定向天線。在信號的傳播中由於反射、衍射和散射的影響,無線信號會沿著許多不同的路徑到達其目的地,形成多徑信號。
無線通信原理——基本原理
無線通信是利用電波信號可以在自由空間中傳播的特性進行信息交換的一種通信方式。在移動中實現的無線通信又通稱為移動通信,人們把二者合稱為無線移動通信。簡單講,無線通信是僅利用電磁波而不通過線纜進行的通信方式。
1,無線頻譜
所有無線信號都是隨電磁波通過空氣傳輸的,電磁波是由電子部分和能量部分組成的能量波。聲音和光是電磁波得兩個例子。無線頻譜(也就是說,用於廣播、蜂窩電話以及衛星傳輸的波)中的波是不可見也不可聽的——至少在接收器進行解碼之前是這樣的。
「無線頻譜」是用於遠程通信的電磁波連續體,這些波具有不同的頻率和波長。無線頻譜包括了9khz到300 000Ghz之間的頻率。每一種無線服務都與某一個無線頻譜區域相關聯。例如,AM廣播涉及無線通信波譜的低端頻率,使用535到1605khz之間的頻率。
當然,通過空氣傳播的信號不一定會保留在一個國家內。因此,全世界的國家就無線遠程通信標准達成協議是非常重要的。ITU就是管理機構,它確定了國際無線服務的標准,包括頻率分配、無線電設備使用的信號傳輸和協議、無線傳輸及接收設備、衛星軌道等。如果政府和公司不遵守ITU標准,那麼在製造無線設備的國家之外就可能無法使用它們。
2,無線傳輸的特徵
雖然有線信號和無線信號具有許多相似之處——例如,包括協議和編碼的使用——但是空氣的本質使得無線傳輸與有線傳輸有很大的不同。
正如有線信號一樣,無線信號也是源於沿著導體傳輸的電流。電子信號從發射器到達天線,然後天線將信號作為一系列電磁波發射到空氣中。信號通過空氣傳播,直到它到達目標位置為止。在目標位置,另一個天線接收信號,一個接收器將它轉換回電流。
3,天線
每一種無線服務都需要專門設計的天線。服務的規范決定了天線的功率輸出、頻率及輻射圖。
無線信號傳輸中的一個重要考慮是天線可以將信號傳輸的距離,同時還使信號能夠足夠強,能夠被接收機清晰地解釋。無線傳輸的一個簡單原則是,較強的信號將傳輸的比較弱的信號更遠。
正確的天線位置對於確保無線系統的最佳性能也是非常重要的。用於遠程信號傳輸的天線經常都安裝在塔上或者高層的頂部。從高處發射信號確保了更少的障礙和更好的信號接收。
4,信號傳播
在理想情況下,無線信號直接在從發射器到預期接收器的一條直線中傳播。這種傳播被稱為「視線」(Line Of Sight,LOS),它使用很少的能量,並且可以接收到非常清晰的信號。不過,因為空氣是無制導介質,而發射器與接收器之間的路徑並不是很清晰,所以無線信號通常不會沿著一條直線傳播。當一個障礙物擋住了信號的路線時,信號可能會繞過該物體、被該物體吸收,也可能發生以下任何一種現象:發射、衍射或者散射。物體的幾何形狀決定了將發生這三種現象中的那一種。
(1)反射、衍射和散射
無線信號傳輸中的「反射」與其他電磁波(如光或聲音)的反射沒有什麼不同。波遇到一個障礙物並反射——或者彈回——到其來源。對於尺寸大於信號平均波長的物體,無線信號將會彈回。例如,考慮一下微波爐。因為微波的平均波長小於1毫米,所以一旦發出微波,它們就會在微波爐的內壁(通常至少有15cm長)上反射。究竟哪些物體會導致無線信號反射取決於信號的波長。在無線LAN中,可能使用波長在1~10米之間的信號,因此這些物體包括牆壁、地板天花板及地面。
在「衍射」中,無線信號在遇到一個障礙物時將分解為次級波。次級波繼續在它們分解的方向上傳播。如果能夠看到衍射的無線電信號,則會發現它們在障礙物周圍彎曲。帶有銳邊的物體——包括牆壁和桌子的角——會導致衍射。
「散射」就是信號在許多不同方向上擴散或反射。散射發生在一個無線信號遇到尺寸比信號的波長更小的物體時。散射還與無線信號遇到的表面的粗糙度有關。表面也粗糙,信號在遇到該表面是就越容易散射。在戶外,樹木會路標都會導致行動電話信號的散射。
另外,環境狀況(如霧、雨、雪)也可能導致反射、散射和衍射
(2)多路徑信號
由於反射、衍射和散射的影響,無線信號會沿著許多不同的路徑到達其目的地。這樣的信號被稱為「多路徑信號」。多路徑信號的產生並不取決於信號是如何發出的。它們可能從來源開始在許多方向上以相同的輻射強度,也可能從來源開始主要在一個方向上輻射。不過,一旦發出了信號,由於反射、衍射和散射的影響,它們就將沿著許多路徑傳播。
無線信號的多路徑性質既是一個優點又是一個缺點。一方面,因為信號在障礙物上反射,所以它們更可能到達目的地。在辦公樓這樣的環境中,無線服務依賴於信號在牆壁、天花板、地板以及傢具上的反射,這樣最終才能到達目的地。
多路徑信號傳輸的缺點是因為它的不同路徑,多路徑信號在發射器與接收器之間的不同距離上傳播。因此,同一個信號的多個實例將在不同的時間到達接收器,導致衰落和延時。
5,固定和移動
每一種無線通信都屬於以下兩個類別之一:固定或移動。在「固定」無線系統中,發射器和接收器的位置是不變的。傳輸天線將它的能量直接對准接收器天線,因此,就有更多的能量用於該信號。對於必須跨越很長的距離或者復雜地形的情況,固定的無線連接比鋪設電纜更經濟。
不過,並非所有通信都適用固定無線。例如,移動用戶不能使用要求他們保留在一個位置來接收一個信號的服務。相反,行動電話、尋呼、無線LAN以及 其它許多服務都在使用「移動」無線系統。在移動無線系統中,接收器可以位於發射器特定范圍內部的任何地方。這就允許接收器從一個位置移動到另一個位置,同時還繼續接受信號。
具體的數據傳輸原理是一樣的:數據是0和1 任何復雜的數據都是通過0和1表達出來的 比如說 發送 您好 兩個字 還原成最本質的數據就是一串0和1混在一起的數字 而0和1對於物理層來說 就是兩種狀態 所以理論上 任何能表示兩種狀態的物理現象並且可以傳播的都可以用於傳輸數據 包括光 電 電磁波等等
比如說 可以用燈滅表示0 燈亮表示1 那我在遠處對著你恍恍手電筒就完成了一次無線傳輸。
而對於日常用到的無線傳輸 採用的是電磁波的方式
電磁波的傳輸原理大概是:電流流過導體時 會對周圍產生電磁波 而導體在電磁波環境中 會產生電流
這樣 我這邊用一根鐵棍 兩邊接上電 然後控制鐵棍中的電流 就會在空間中產生一定規律的電磁波 而對應的 另一方在我產生的電磁波的范圍內 放另一根鐵棍 這根鐵棍里就會產生有規律的電流 這樣就完成了物理層面上最基本的兩種狀態的表達 從而傳輸了數據。
通常我們管這樣的鐵棍叫做天線
⑺ 傳輸原理的內容簡介
本書由動量傳輸、熱量傳輸、質量傳輸三篇,共18章組成。動量傳輸部分有動量傳輸的基本概念、動量傳輸的基本定律、管流流動、邊界層流動、流體的流出、射流、冶金與材料制備及加工中的動量傳輸和相似原理與量綱分析等內容;熱量傳輸部分有熱量傳輸基本概念及基本定律、傳導傳熱、對流換熱、輻射換熱和冶金與材料制備及加工中的熱量傳輸等內容;質量傳輸部分有質量傳輸基本概念及基本定律、擴散傳質、對流傳質、冶金與材料制備及加工中的質量傳輸以及動量、熱量、質量傳輸的類比等內容。書中各章均設有小結、習題與思考題;書末附有習題參考答案和常用數據。全書注重從三種傳輸具有類似性的角度,闡述了流體流動過程、傳熱過程以及傳質過程的傳輸基礎理論,並力求將這些基礎理論應用於冶金與材料制備及加工工程實踐中。
本書可作為冶金工程、材料制備工程、材料加工工程等專業的本科生教材,亦可供相關專業的工程技術人員參考。
⑻ 網線的傳輸原理
你好,網線的傳輸原理其實是網卡的原理。
很簡單,以下幾點。
一,網線傳輸信號是數字信號,方波,相當脆弱,容易受到周邊磁場和自身的干撓。所以雙絞的原理就是為了盡可能的消除其干撓。
二,明白了網線所接的水晶頭:rj45介面原理就自然明白了網線的原理:
RJ-45各腳功能(10BaseT/100BaseTX):
1、傳輸數據正極
Tx+
2、傳輸數據負極
Tx-
3、接收數據正極
Rx+
4、備用(當1236出現故障時,自動切入使用狀態)
5、備用(當1236出現故障時,自動切入使用狀態)
6、接收數據負極
Rx-
7、備用(當1236出現故障時,自動切入使用狀態)
8、備用(當1236出現故障時,自動切入使用狀態)
相信看了以上說明,你也懂得了網線的原理了。
⑼ 無線傳輸的原理
無線傳輸的方式及原理:
無線傳輸分為:模擬微波傳輸和數字微波傳輸兩種方式。
一、模擬微波傳輸原理:
模擬微波傳輸就是把視頻信號直接調制在微波的信道上(微波發射機,HD-630),通過天線(HD-1300LXB)發射出去,監控中心通過天線接收微波信號,然後再通過微波接收機(Microsat600AM)解調出原來的視頻信號。如果需要控制雲台鏡頭,就在監控中心加相應的指令控制發射機(HD-2050),監控前端配置相應的指令接收機(HD-2060),這種監控方式圖像非常清晰,沒有延時,沒有壓縮損耗,造價便宜,施工安裝調試簡單,適合一般監控點不是很多,需要中繼也不多的情況下使用。其弱點是:抗干擾能力較差,易受天氣、周圍環境的影響,傳輸距離有限,已逐步被數字微波、COFDM、3G、CDMA等取代。
二、數字微波傳輸原理:
數字微波傳輸就是先把視頻編碼壓縮(HD-6001D),然後通過數字微波(HD-9500)信道調制,再通過天線發射出去,接收端則相反,天線接收信號,微波解擴,視頻解壓縮,最後還原模擬的視頻信號,也可微波解擴後通過電腦安裝相應的解碼軟體,用電腦軟解壓視頻,而且電腦還支持錄像,回放,管理,雲鏡控制,報警控制等功能;存儲伺服器,配合磁碟陣列存儲;這種監控方式圖像有720*576、352*288或更高的的解析度選擇,通過解碼的存儲方式,視頻有0.2-0.8秒左右的延時。數字視頻監控價根據實際情況差別很大,但也有一些模擬微波不可比的優點,如監控點比較多,環境比較復雜,需要加中繼的情況多,監控點比較集中它可集中傳輸多路視頻,抗干擾能力比模擬的要好一點,等等優點,適合監控點比較多,需要中繼也多的情況下使用,客觀地講,前期投資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