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氣體壓縮時,為什麼內能會增大
壓縮氣體的時候,外界對內部的氣體釋放能量,分子之間的距離變小了,於是分子碰撞就激烈了,從而產生熱量,溫度升高。
分子之間是有引力和斥力的,當氣體沒有被壓縮的時候,分子之間處於平衡狀態,它們的勢能是最小的,但是壓縮過後,斥力開始增加,於是氣體內部所有分子勢能也增加了,不過增加的非常小,不用考慮。都必須遵守能量守恆定律,於是內能變大。
(1)做功可以改變物體的內能。(如鑽木取火)
當外力對物體做正功時,物體內能增大,反之亦反。
(2)熱傳遞可以改變物體的內能。(如放置冰塊使物體降溫)
熱傳遞的三種形式:熱傳導,熱對流(一般見於氣體和液體)以及熱輻射,熱傳遞的條件是物體間必須有溫度差。
做功和熱傳遞在改變內能的效果上是等效的。做功使其他形式的能如機械能等轉化為內能;熱傳遞使物體間的內能發生轉移。
2. 一立方壓力為10公斤每平方厘米的壓縮空氣能產生多少能量
這樣解你看行不行:一台10KG壓力15KW的空壓機1分鍾大概產生1.3立方的壓縮空氣,那麼15/1.3=11.5KW 按能效比7還算的話 11.5*0.7=8KW, 所以大概在8KW左右能量
3. 壓縮氣體時的能量轉化
恰恰相反,氣體壓縮,溫度是增加的,但壓縮氣體在液化後,可以利用它重新汽化的時候帶走大量熱量來製冷。
機械能是轉化為了氣體內能。
4. 為什麼壓縮氣體是內能增加
我覺得你沒真正理解什麼是機械能。什麼是內能,什麼是勢能。
動能(1/2mv^2,m指大物體的質量)與勢能(如重力勢能,電勢能)加起來叫機械能。從宏觀來說.
動能(分子動能)與勢能(分子勢能)合稱為內能。從徽觀來說。
氣體只能是徽觀的,沒有彈性勢能的,只能叫分子勢能。
5. 壓縮空氣能量計算
摘要 1立方壓縮空氣最大可以做到多大壓力?這和壓力容器的承受能力有關。
6. 壓縮空氣的能量怎樣計算
1立方壓縮空氣最大可以做到多大壓力?這和壓力容器的承受能力有關。
單位容器中儲存能量的多少,即儲能密度與儲氣的壓力有關,壓力越大,儲存的能量越多。
耗費的能量計算:(可以在熱力學書上找等溫過程過程功的計算公式)
由於等溫壓縮過程才能使得達到同樣壓力所耗功最少,因此我們考慮在等溫過程中的壓縮
假設壓縮空氣服從理想氣體定律,pV=nRT=constant
從一個過程的初始狀態A,到最終狀態B,假設絕對溫度恆定的TA=TB,我們的壓縮做作所需的功為(負),膨脹做功為(正),那麼壓縮耗功為:W=pAVAln(pA/pB)
例子:我們多少能源可以存儲在1立方米的儲存容器,在70巴(7.0兆帕)的壓力下,如果環境壓力是1巴(0.1兆帕)。在這種情況下,壓縮耗功即儲存的能量為:
W = 7.0兆帕×1立方米×ln(0.1兆帕/ 7.0兆帕)= -29.7MJ的。(符號代表壓縮外界輸入系統的功)
這個就是把空氣壓縮到7.0兆帕所需最少的功耗。
7. 空氣在等溫壓縮後能量發生怎樣變化,為什麼
答:空氣在壓縮過程中,是靠消耗電能來提高空氣壓力的。同時,氣體的溫度也會升高。隨著氣體溫度升高,氣體體積要膨脹,壓縮更困難,要壓縮到同樣的壓力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因此,為了減少壓縮機的耗能量,在壓縮過程盡可一般設置有中間冷卻器和氣缸冷卻水套,用冷卻水進行冷卻。在最理想的情況下,空氣壓縮後溫度不升高,與壓縮前的溫度相等,稱為等溫壓縮。
在等溫壓縮時,由於溫度不變,氣體分子運動的動能沒有變化。而壓力升高後的質量比體積縮小,分子之間的距離縮小,分子相互作用的位能減小。所以,空氣等溫壓縮後內部的能量反而是減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