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如何自己計算 CPU 的溫度
CPU溫度一直都是很受DIYer們關注的,但是相信我們都知道,主板上測得的CPU溫度根本不可信。究竟CPU的真正溫度是多少的?怎麼樣才算正常,我們又怎麼樣才能得到CPU的真正溫度呢?在這里為各位愛好電腦的朋友介紹有關中央處理器的的熱量測試方法,這樣的測試相對於廣大DIY愛好者來說可能是前說未聞的。
這個測試的目的,主要是測量中央處理器的具體溫度和熱量狀況,為處理器廠商或者品牌PC廠商提供解決方案需要的數據。
測試前准備:
准備數條熱量測試的熱電阻線,一個電鑽機,一台萬用電表,一台點焊機,待測試PC一台(包括CPU,散熱器),恆溫恆濕儀器一台,打點記錄儀一台,公頭數個(搭配方式:一條熱電阻線配一個公頭,每個公頭有兩個金屬引角)。
熱電阻線介紹:熱電阻線通常被用於測試導電物體或者高溫物體的即時溫度,它的工作原理是熱電阻線中的金屬線在不同的溫度有不同的電阻,根據這條熱電阻線的電阻變化可以求出被測物體的即時溫度;一條熱電阻線中包含著兩條極細的金屬線。測試的時候就是將這條熱電阻線連接於打點記錄儀,打點記錄儀會自動的列印出溫度的變化曲線。
測試製作開始:
1.用小剪刀輕輕的將包在熱電阻金屬線外的塑料皮刮掉,拿起熱電阻線的一頭,將露出的兩條金屬線聯在一起,並打結擰三圈(Intel公司的標准),露出到結點不超過1.55mm為之後的點焊作準備,打結完後,再用萬用電表測試熱電阻線的溫度,與環境溫度相同才算合格。原理:如果打結擰緊後接觸不良,那麼溫度將異常,如果接觸不良也將影響今後的點焊和測試,如果用萬用電表測試出的溫度與環境溫度相同,則表示這條熱電阻線接觸良好可以使用。
2.將採用的熱電阻線的另外一頭的兩條金屬線分別接在公頭的兩個腳上,其中要注意的是:兩條金屬線有正負極,並要與公頭上正接正,負接負,判別正負極的方法:從金屬線外的絕緣皮來判斷,絕緣皮為白色則金屬線是負極,絕緣皮為紅色則金屬線是正極,公頭上的接頭也是從接頭的來判斷,褐銅色為正,另外一頭為負。將熱電阻線在公頭上打結,並用透明膠將其固定下來,為防止熱電阻線與公頭接觸不良,熱電阻線會在公頭上滑動,影響測試的精確性。同樣要用萬用電表測試聯接的是否良好,判別方法同以上1部分。
3.將打結的一頭拿到點焊機上焊接,擰的三圈剛好熔成一個小的金屬球為最好,點焊機的原理就是高溫的燃氣將金屬線熔化,這個過程中還要注意金屬線在高溫下的氧化。
4.鑽空Heatsink(完整的散熱器,不包括散熱風扇。在PC廠商中稱之為Heatsink),如圖1。要在Heatsink與CPU散熱片接觸的一面的正中心鑽一個直徑大約為1mm的小空,注意要點:(A) Heatsink盡量要用原廠配的,上面的貼紙不能被撕掉。(B)在Heatsink的表面要貼上貼紙,為防止金屬鑽屑粘在Heatsink上影響測試的准確性,為防止鑽空不準確,可以用直尺在膠紙畫上Heatsink的中心。去掉金屬屑。將點焊好的熱電阻線頭安裝入Heatsink鑽好的空中,將點焊好的小金屬球垂直地放在CPU的散熱片上,用導熱膠固定好,壓上Heatsink,裝上風扇,今後此點測出的溫度就是CPU的表面溫度。
圖1
5.在中央處理器(以PIII socket370為例)上找到要測試的針腳,具體的測試針腳定義要查閱中央處理器廠商的定義手冊.
要測試的針腳為:AL29 ->THRMDN Signal Group: Power/Other
AL31 ->THRDP Signal Group: Power/Other
AH28 ->THERMTRIP Signal Group: CMOSOUTPUT
AK26 ->PWRGD Signal Group: CMOSINPUT
AK26和AK28是CMOS接受CPU指令和發送指令的針腳,數據傳輸頻繁。
圖2
AL29和AL31是向CPU供應電源的針腳。這些都是CPU中發熱量最大的針腳,故需要測試,具體的實現方法將熱電阻線連到M/B上與CPU相對應的針腳,如下圖所示:
圖3
圖4
將要測試的部位的熱電阻線的公頭,插在Record(記錄儀)的母頭上,測試製作到這里算完成了。將已經連接測試線路的PC放進恆溫恆濕箱中,保持溫度在25℃,這時候測試PC運行大型程序,SPEEDY,多個AVI文件,力求將中央處理器的資源耗盡。打開這些測試軟體後,就可以進行測試了,連續測試時間為24小時。測試結果顯示在Record(記錄儀)的顯示屏上,此系統可以測試出,幾個溫度值分別為Tjuncation(核心針腳溫度),Tcase(CPU晶元的表面溫度),Tdiag (用ADM卡讀出的溫)。
最後溫度實現方法:
我們測試的只能是得到了CPU的表面溫度,要怎麼樣才能知道中央處理器的核心溫度呢?這時候我們需要通過一個換算公式來實現,求得中央處理器的核心溫度。
換算公式:Tj=Td+偏移量。
注意:這里的偏移量是中央處理器廠商給定的,不同廠商的中央處理器有不同的偏移量,不同型號的中央處理器也有不同的偏移量。
這是一個對中央處理器的核心溫度測試實例,其實PC所有的溫度熱量測試都是相似的,只是所給的偏移量不同,最終的測試要求也不同,如測試硬碟的熱量溫度,需要將硬碟不停的進行分區格式化,運行的軟體主要有XTEST,這里對其他的測試不再舉例介紹。希望這個例子能對廣大DIY對廠商的各種溫度熱量測試有一個全新的認識,能正確區分普通測試與專業測試。
② 電腦CPU溫度過高怎麼才能使溫度降低下來、、、
天氣轉熱,CPU容易高溫,簡單的辦法是:一是清潔CPU風扇,同時保持機箱良好通風;二是換一個好一點的風扇,象酷冷至尊什麼的;三是打開機箱蓋板,最好放一個電扇吹著點,呵呵。
③ 高溫的測量方法
測量高溫的方法有很多。
我們平時常用的玻璃溫度計多為水銀溫度計,里邊裝的是汞。汞的沸點為356.95℃,這對於測 量一般氣溫是足夠用的。但是,工業上有時要測量上千度的溫度,這樣一來,水銀溫度計就 不能用了。人們於是找到了金屬鎵來幫忙。
測量高溫可以利用鎵,鎵的沸點很高,為2070℃,但熔點很低,只有29.78℃。也就是說,把鎵入在手上,人的體 溫就能使之熔化。這一性質決定,用鎵來測量29.78℃到2070℃內的溫度最為適宜。人們把 鎵充入耐高溫的石英細管中,做成高溫溫度主,廣泛用於工業領域。
測量高溫可以用熱電偶溫度計,它用於超高溫的測量,它的的工作原理是:
兩種不同的導體接觸構成迴路時,迴路中將產生電勢,這種電勢的大小直接與兩個接點之間的溫度差有關,這種現象稱為熱電效應。利用熱電效應製成的感溫元件就是熱電偶,利用熱電偶作為感溫元件組成的溫度計就是熱電偶溫度計。
在古典電子理論中,熱電勢由溫差電勢和接觸電勢兩部分構成。
溫差電勢是由均質導體的兩端溫度差引起的。接觸電勢是當兩種不同的導體A與B接觸時,因兩者的自由電子密度不同,在接觸點產生電子擴散,而形成的電勢。接觸電勢不但是溫度t的函數,其對熱電勢的貢獻也遠比溫差電勢大。
測出熱電偶因為溫度變化產生的熱電勢,根據熱電勢和溫度變化之間的函數關系就能知道引起熱電勢的溫度值。
我所知的目前測量的溫度可以精確到0.1度,再精確些在技術上也是可以做到的,但是過分精確的實際意義並不大。
測量高溫可以用到熱電偶,耐熱溫度要大於熱電阻,但價格是熱電阻的三四倍。一般的磚廠都用熱電阻,最高耐熱溫度也能達到1300度。不管是哪一種,他們輸出的都是電流信號,通過變送器將這些電流換算成4-20mA的電流,然後再輸送到數顯儀,變成你要的數據,這些並不難,只要你買了這些東西,銷售方就會把這些都弄好。
④ 測量高溫的方法
測量高溫的方法有很多。
我們平時常用的玻璃溫度計多為水銀溫度計,里邊裝的是汞。汞的沸點為356.95℃,這對於測 量一般氣溫是足夠用的。但是,工業上有時要測量上千度的溫度,這樣一來,水銀溫度計就 不能用了。人們於是找到了金屬鎵來幫忙。
測量高溫可以利用鎵,鎵的沸點很高,為2070℃,但熔點很低,只有29.78℃。也就是說,把鎵入在手上,人的體 溫就能使之熔化。這一性質決定,用鎵來測量29.78℃到2070℃內的溫度最為適宜。人們把 鎵充入耐高溫的石英細管中,做成高溫溫度主,廣泛用於工業領域。
測量高溫可以用熱電偶溫度計,它用於超高溫的測量,它的的工作原理是:
兩種不同的導體接觸構成迴路時,迴路中將產生電勢,這種電勢的大小直接與兩個接點之間的溫度差有關,這種現象稱為熱電效應。利用熱電效應製成的感溫元件就是熱電偶,利用熱電偶作為感溫元件組成的溫度計就是熱電偶溫度計。
在古典電子理論中,熱電勢由溫差電勢和接觸電勢兩部分構成。
溫差電勢是由均質導體的兩端溫度差引起的。接觸電勢是當兩種不同的導體A與B接觸時,因兩者的自由電子密度不同,在接觸點產生電子擴散,而形成的電勢。接觸電勢不但是溫度t的函數,其對熱電勢的貢獻也遠比溫差電勢大。
測出熱電偶因為溫度變化產生的熱電勢,根據熱電勢和溫度變化之間的函數關系就能知道引起熱電勢的溫度值。
我所知的目前測量的溫度可以精確到0.1度,再精確些在技術上也是可以做到的,但是過分精確的實際意義並不大。
測量高溫可以用到熱電偶,耐熱溫度要大於熱電阻,但價格是熱電阻的三四倍。一般的磚廠都用熱電阻,最高耐熱溫度也能達到1300度。不管是哪一種,他們輸出的都是電流信號,通過變送器將這些電流換算成4-20mA的電流,然後再輸送到數顯儀,變成你要的數據。
⑤ cpu溫度過高88度
什麼硅脂!什麼風扇! 別聽他們扯淡!我們因明的樓主會不知道?
我以前的配置:CPU500+ 顯卡GTS250 電源:300W
那時候CPU待機溫度是:59-65左右!玩個游戲就飆升到了80多度。
有些個人原因,我和同學互換了下電源!CPU的溫度奇跡的從60多降到了30多度! 同樣是300W的!
知道今天我都不知道是什麼原因,很神奇……
希望能幫到你
還有!顯卡驅動也能雜訊高溫,
對了!如果沒條件,你重新查下電源那些插頭,我懷疑,貌似……
⑥ cpu溫度過高怎麼辦
CPU的正常溫度
保證在溫升30度的范圍內一般是穩定的。也就是說,cpu的耐收溫度為65度,按夏天最高35度來計算,則允許cpu溫升為30度。按此類推,如果你的環境溫度現在是20度,cpu最好就不要超過50度。溫度當然是越低越好。不管你超頻到什麼程度,都不要使你的cpu高過環境溫度30度以上。
現在要補充說明幾點:
1. 溫度和電壓的問題。
溫度提高是由於U的發熱量大於散熱器的排熱量,一旦發熱量與散熱量趨於平衡,溫度就不再升高了。發熱量由U的功率決定,而功率又和電壓成正比,因此要控制好溫度就要控制好CPU的核心電壓。不過說起來容易,電壓如果過低又會造成不穩定,在超頻幅度大的時候這對矛盾尤其明顯。很多時候CPU溫度根本沒有達到臨界值系統就藍屏重起了,這時影響系統穩定性的罪魁就不是溫度而是電壓了。所以如何設置好電壓在極限超頻時是很重要的,設高了,散熱器挺不住,設低了,U挺不住。
2. 各種主板的測溫方式不盡相同,甚至同一個品牌、型號的主板,由於測溫探頭靠近CPU的距離差異,也會導致測出的溫度相差很大。因此,籠統的說多少多少溫度安全是不科學的。我認為在夏天較高室溫條件下自己跑一跑super Pi或3DMark,只要穩定通過就可以了,不必過分相信軟體測試的溫度數據。
3. 究竟什麼叫穩定,這也一直是大家喜歡討論的熱點問題。
計算機是電子產品,各部件配合異常微妙,沒有人能說我的電腦絕對穩定,穩定是相對的。在合理的范圍內超頻,可以抵禦大多數微小的不穩定因素可能帶來的災難性後果;在硬體的極限邊緣超頻,一個極細小的電流波動都有可能帶來一連串的後繼反應,最終可能就把你的屏幕變藍了或變黑了:)具體量化到多少頻率才是穩定的這個問題只有針對具體的情況了,而且也沒有任何公式可以套用,只能憑借經驗和親身實踐。因此這里再次提醒一些問「我的電腦可以超頻到多少」的朋友,還是自己按照科學的超頻步驟試一下吧!
一般進BIOS裡面就可以知道.
CPU溫度測試篇
1)你是用軟體測試的嗎.個人認為最准確的方法就是去主板裡面看,機器長期處於高溫狀態會出現金屬遷移,到時你的CPU就沒救了.再看看你的CPU是不是長期在100%使用率.還是在開軟體後或待機的是很已經是100%使用率.下個殺毒軟體殺殺毒.再不想就試下以下的方法吧.希望對你有用.你可以在開機一小時後,關機。先釋放掉身上帶的靜電(用手摸一下下水管道),然後用手摸一下CPU散熱器是否燙手(小心燙傷!還要注意必須先拔掉電源插頭),不燙手就沒事兒。
2)安裝測試軟體,如EVEREST、SpeedFan等(網上可以下載的),可對硬體的性能、溫度等方面進行全面測試。
3)在主板BIOS中也可查看CPU的溫度及風扇轉速(方法看你主板的說明書)。
如果你發現CPU的溫度接近110 度,那你的CPU就要上西天見佛祖了!處理方法:
1)檢查一下機箱內的風扇是否正常運轉。
2)清理機箱內的灰塵(正確的方法是用自行車打氣筒吹灰塵)。
3)在CPU與散熱片間一定要加導熱硅脂。
4)在散熱風扇軸承處滴上一滴縫紉機油,這樣可有效降低噪音!不要滴多了,一滴就行。
5)必要時可以加裝大功率CPU風扇,購買散熱效果更好的散熱器,如九州風神等。
6)加裝機箱散熱風扇(一定要買雙滾珠軸承的)。
(機箱內有很強的電磁輻射,對人體有害,建議不要打開機箱蓋散熱)
7)將主機移至良好通風處。
CPU溫度高——
主要還是散熱問題。假的如今恐怕很少。超頻蒙人假冒不好說。可具備一般常識的人難騙。散裝充盒裝用假的散熱架及風扇可能多點。有時安裝不規范,導熱面接觸不良也常見。卸下來檢查吧,即能看清cpu也好觀察cpu與散熱架的接觸情況。換用較好的含銀導熱硅脂。僅供參考電腦正常開機出後就出現了 CPU 佔用率很高的原因很有可能是某一個隨系統同時登陸的軟體造成的 ,你可以通過運行輸入 「 msconfig 」打開 「 系統使用配置工具 」程序 ,進入 「 啟動 」選項 ,接著 ,依次取消可疑的選項的勾選 ,然後重新啟動電腦 ,反復的測試 ,直到找出造成該故障的軟體 ,或者通過一些優化的軟體 ,來達到上述的目的 。另外 , 鍵盤內的按鍵如果卡住 , 也可以導致開機就出現上述的問題的 。 其次病毒木馬震盪波病毒和一些間諜軟體等等也同樣地能造成開機 CPU 使用異常問題 。
CPU溫度高主要表現:
CPU過高溫輕會引起,計算機自動重起,長期這樣引起機器過快老化;過重會瞬間損壞電腦,把CPU燒了。
原因:
1、超頻引起的,這是機器的過高要求的工作。
2、電風扇引起的,這種在我們的生活中很常見。
如:風扇損壞,風扇老化,風扇沒有油轉速慢。
3、CPU與電風扇之間的問題。
如:硅膠過多或者過少,cpu與電風扇沒有緊貼。
解決:
對於第一種嗎?要麼不超頻,要麼就換個好的高的電風扇。
第二種就是換電風扇咯。
第三種就是換風扇。
上次我同學把風扇清洗了下,後來溫度也越來越高,開機50,玩游戲70-80直到玩游戲自動關機,發現風扇被他弄的不轉了,換了個風扇解決了,不知道LZ超不超的,這也是溫度高的一個只要原因,加上現在天氣熱,散熱不好的話,CPU溫度會很高。
PS:樓主,檢查你的CPU風扇灰塵多嗎?風扇潤滑狀況怎麼樣?再有就是拿到維修店檢查是不是主板有短路,各種配件的電源線是否有接錯的。
CPU降溫妙招
1)檢查一下機箱內的風扇是否正常運轉。
2)清理機箱內的灰塵(正確的方法是用自行車打氣筒吹灰塵)。
3)在CPU與散熱片間一定要加導熱硅脂。
4)在散熱風扇軸承處滴上一滴縫紉機油,這樣可有效降低噪音!不要滴多了,一滴就行。
5)必要時可以加裝大功率CPU風扇,購買散熱效果更好的散熱器,如九州風神等。
6)加裝機箱散熱風扇(一定要買雙滾珠軸承的)。
(機箱內有很強的電磁輻射,對人體有害,建議不要打開機箱蓋散熱)
7)將主機移至良好通風
風扇要散熱片大(最好含銅多點),風扇也大的才行,與電壓無關(風扇的阻抗不同造成功率不同,電壓都是12V的),但這樣的風扇可能很貴,因為價錢你可能從沒考慮過。
告訴你一個經驗:原廠正宗的CPU風扇一般不能承受長期大負荷的CPU工作量(例如長時間玩3D游戲、有某種木馬病毒存在等)——這個長時間,指的是超過幾分鍾就算長。因此風扇必須換,或者你的機箱側面板恰好有大功率風扇(不是電源上的!,側面的功率要比那要大得多),再或者你開箱用落地扇總吹。
AMD的,風扇要更好才行,我不知道你是否承受的了,要是我的話寧願買個百元以上的好風扇,例如TT這個牌子的(你要具體看散熱片大小類型和風扇大小去定,別迷信牌子)
風扇大的管用,我的經驗是,風扇至少該有普通電源上的那樣大(現在有的電源風扇直徑有15厘米,不是那樣的,CPU的沒那麼大,也用不了),但這樣的風扇往往都是比較貴的了,很少有人買——好久沒去市場不知道價錢了,抱歉。
還要提醒你,機箱側面板的大風扇是必要的,特別是熱天,沒有的話必須開箱吹落地扇,否則重負荷的話很危險;
顯示卡離CPU近的話也不好——環境熱的話CPU的熱散不出的,我說純銅不如風扇大管用就是這道理,風扇能把熱吹走,純銅只能快速把熱從CPU散到環境中,機箱內環境熱很致命。
風扇還有個問題,就是聲音大小,這也該注意,聲音太大把人吵死
給你推薦幾個CPU控溫軟體,你就可以了解溫度的變化了
一、Waterfall pro
Waterfall Pro(下載地址:新浪下載中心)是一款老牌的電腦製冷軟體,體積小、功能強大,可以有效控制CPU溫度的上升,優化CPU速度,監視CPU佔用率和電源消費量。
二、CPUIdle
CpuIdle(下載地址:新浪下載中心)能夠顯著降低CPU運行時的溫度,延長其使用壽命,同時還能降低CPU的功耗。與其它節能軟體不同的是,即使是在超負荷工作的情況下,CpuIdle仍然能夠發揮明顯的效果。
三、SoftCooler II
SoftCooler(下載地址:新浪下載中心)是一款綠色晶元降溫軟體,具有佔用系統資源和內存空間少的優點,無須進行任何設置,解壓後就可直接使用。
四、VCool
VCool(下載地址:新浪下載中心)是一款專門為AMD CPU「量身定做」的降溫軟體。而且是款綠色軟體,使用非常簡單,佔用系統資源少,針對AMD CPU的降溫效果還不錯。
五、CPU降溫聖手
CPU降溫聖手(下載地址:新浪下載中心)是一款體積小巧的CPU降溫軟體,系統內核處理採用匯編技術,直接對CPU單元進行優化,適合所有型號的CPU產品,對CPU起到良好的優化和保護作用。
一般CPU溫度達到50℃-60℃就容易藍屏、死機,超過80℃就極易導致CPU燒毀!!!
現在要補充說明幾點:
1. 溫度和電壓的問題。
溫度提高是由於U的發熱量大於散熱器的排熱量,一旦發熱量與散熱量趨於平衡,溫度就不再升高了。發熱量由U的功率決定,而功率又和電壓成正比,因此要控制好溫度就要控制好CPU的核心電壓。不過說起來容易,電壓如果過低又會造成不穩定,在超頻幅度大的時候這對矛盾尤其明顯。很多時候CPU溫度根本沒有達到臨界值系統就藍屏重起了,這時影響系統穩定性的罪魁就不是溫度而是電壓了。所以如何設置好電壓在極限超頻時是很重要的,設高了,散熱器挺不住,設低了,U挺不住。
2. 各種主板的測溫方式不盡相同,甚至同一個品牌、型號的主板,由於測溫探頭靠近CPU的距離差異,也會導致測出的溫度相差很大。因此,籠統的說多少多少溫度安全是不科學的。我認為在夏天較高室溫條件下自己跑一跑super Pi或3DMark,只要穩定通過就可以了,不必過分相信軟體測試的溫度數據。
3.定期清理CPU散熱風扇灰塵,並且給風扇加註潤滑油。你的CPU風扇轉速在1600轉左右是不正常的,轉速過低了。CPU風扇轉速應該在2500轉以上為正常,現在一般的主板都帶有風扇轉速檢測,當你的CPU溫度過高時主板會及時的提高風扇轉速,最高可達到萬轉以上,以確保CPU溫度的穩定性。風扇徹底清洗干凈、並且加好潤滑油,散熱器上的灰塵也要清理干凈,並且在散熱器與CPU傑出的地方均勻的塗上一層「散熱硅膠」,使其和CPU密切接觸,這樣處理了以後,只要散熱風扇轉速正常了,CPU的溫度就會降下來了。
一般的電腦公司大品牌電腦7天是可以包換的!!前提是沒有外傷和內傷!沒有開過封!
另外也可在BIOS設置中將cpu qfan control 設置為disable"cpu風扇設置為全速運行,把智能調速關了。看一下轉速 是不是提上來了,CPU溫度下調了沒有,如果沒有變化,就只能換個風扇了。別到時把CPU燒了。
⑦ 為什麼用高溫高壓蒸汽經減溫減壓後供熱不經濟,如何 計算
我認為也沒什麼不經濟的呀?
如果你是在電廠的話就不經濟了,因為供熱需要的壓力和溫度都比較低,
經過汽輪機做功後的抽汽就可以滿足供熱要求了。
經濟性就在於你高品位蒸汽對汽輪機做功的那部分。根據額定蒸汽量和電量算吧。
⑧ 用於高溫蒸汽伸縮器DN125壓力為25公斤 8個波和16個波的補償量是多少呢如何計算
1.高溫蒸汽伸縮器DN125壓力為25公斤 8個波可補償35mm,16個波紋可補償70mm。
2.管道伸縮器分軸向、橫向、角向三種類型選擇伸縮器。
3..選擇伸縮器應先計算出管道的膨脹量,選擇相應補償量的伸縮節,一般伸縮節的補償量不超過它的通徑。
4.管道膨脹量計算公式:
計算公式:X=a*L*△T
x 管道膨脹量
a為線膨脹系數,取0.0133mm/m
L補償管線(所需補償管道固定支座間的距離)長度
△T為溫差(介質溫度-安裝時環境溫度)
4.伸縮器采購注意事項:
購買伸縮器時不要僅憑型號或代號,要向廠家提供數據,由廠家設計生產,方可保證使用壽命或質量。伸縮器屬特種管道設備,購買時要選有資質的生產廠家或知名品牌產品,以免造成事故。波紋伸縮器推薦:河北偉業波紋管製造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