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肥皂為什麼叫肥皂
脂肪物(象肥肉)進行皂化反應就是肥皂
肥皂是大眾日常洗滌用品,也是我們紡織印染工業的常用助劑,了解一下肥皂的發明和生產過程,對紡織人來說既是有益的、也是很有趣的。
古代不管是東西方,最早的洗滌成分都不外乎是碳酸鈉和碳酸鉀。前者為天然湖礦產品,後者就是草木灰的主要洗滌成分。
肥皂的發明據傳是地中海東岸的腓尼基人。傳說在公元前7世紀古埃及的一個皇宮里,一個腓尼基廚師不小心把一罐食用油打翻在地下,他非常害怕,趕快趁別人沒有發現時用灶爐里的草木灰撒在上面,然後再把這些混合浸透了油脂的草木灰用手捧出去扔掉了。
望著自己滿手的油膩,他想:這么臟的手,不知道要洗到什麼時候才能洗干凈啊!他一邊猶豫著一邊把手放到了水中。奇跡出現了:他只是輕輕地搓了幾下,那滿手的油膩就很容易地洗掉了!甚至連原來一直難以洗掉的老污垢也隨之被洗掉了。這個廚師很奇怪,就讓其他的廚師也來用這種灰油試一試,結果大家的手都洗得比原來更加干凈。於是,廚房裡的傭人們就經常用油脂拌草木灰來洗手。後來法老王也知道了這個秘密,就讓廚師做些拌了油的草木灰供他洗手用。
當然,傳說畢竟只是傳說,未必完全當真。不過埃亞歷山大城附近的埃及湖中,盛產天然碳酸鈉,因此古埃及洗滌技術相對發達,發明肥皂也就不足為怪了。
盡管肥皂不是我國的發明,現代肥皂工業是泊來品,但『肥皂』一詞卻是地地道道的國產貨,它來源於我國古代的皂莢。這是一種豆科皂莢樹所結莢果,含有皂甙成分,有表面活性劑樣性能:起泡、去污、乳化,並且比真正的肥皂耐硬水,不含鹼性,對絲毛織物無損傷。
皂莢有多種,去垢能力不同。唐初《新修本草》記載:「豬牙皂莢最下,其形曲戾薄惡,全無滋潤,洗垢不去」,應選「皮薄多肉……味大濃」』者,故而後世有「肥皂」或『「皂莢」一詞以稱呼質優肉厚的皂莢,意為「肉多肥厚的皂莢」。南宋末年周密所著《武林舊事》卷六『小經紀』節中提及「肥皂團」一物,指的就是採用肥厚的皂莢經再制加工的丸團。明代李時珍《本草綱目》雲:「肥皂莢……十月采莢,煮熟搗爛,和白面及諸香作丸,澡身面去垢,而膩潤勝於皂莢也」。由此可以看出,後來我國對於現代化學油脂皂化的肥皂僅是沿用了「肥皂莢」的名稱而已,化學成分卻與這種皂莢和肥皂團毫不相干。
我國古代雖然沒有發明出確切的肥皂產品,但是卻間接地使用了肥皂的化學成分。先秦科技著作《周禮考工記》中記載:「練帛,以欄為灰,渥淳其帛,實諸澤器,淫之以蜃,清其灰而之……」。這里是說,精練絲綢,要用楝(欄)葉灰汁浸潤透,然後放在光滑的容器里,再用大量的蚌殼灰水浸泡,然後讓浸漬液中的絲膠等污物沉澱下來……。楝葉灰水含K2CO3,蚌殼灰為CaO,遇水生成Ca(OH)2,二者相遇可以生成皂化性能較強的KOH,而KOH再與綢緞上在織造時施加的油脂潤滑劑作用,就生成了真正意義上的肥皂,從而起到滲透、乳化、洗滌的作用,達到均勻脫膠、保護絲素不過練的目的。又,元朝王禎所著《農書》記錄:「每織必先以油水潤薴……,經織成布,於好灰水中浸蘸熬干,……如前不計次數,惟以凈白為度。」薴麻原料以油脂水浸潤,以利紡紗和織布。織成的布放在含K2CO3的灰水中煮,作為潤滑劑的油脂又被皂化成了肥皂,使布煮練得更加白凈。油脂在整個紡織過程中一物兩用,構思設計很是巧妙。
我國古代真正利用與現代肥皂成分相似的洗滌用品不是「肥皂團」而是「胰子」,而胰子又是從豬胰和澡豆演化而來的。公元五世紀北魏賈思勰在農業歷史文獻《齊民要術》中提及豬胰可以去垢。動物的胰臟中含有多種消化酵素,可以分解脂肪、蛋白質和澱粉,因此有去垢作用。但豬胰不便使用和保存,後來便發明了「澡豆」。唐初孫思邈的醫方著作《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中記載了多種澡豆的製做配方:將洗凈的豬胰研磨成糊,拌以大豆粉、香料,乾燥而成。由於大豆中含有皂甙和卵磷脂,可以起到加強洗滌和乳化起泡的作用,因此較之單純的豬胰洗滌性能有所改進。
明清時期民間對澡豆又做了改進,將豬胰、砂糖、天然碳酸鈉、豬油、香料等成分按比例共混研磨,並加熱到40℃下壓製成型,這就是「胰子」。這種胰子中的油被脂肪酵素部分地分解成了脂肪酸,進而被碳酸鈉皂化成了真正的脂肪酸皂(現代肥皂的主要成分)。不過這種分解和皂化都是不完全的,因此產物雖然外觀像現代的香皂,但成分卻是含酵素的半皂化混合物,與現代肥皂和香皂不可同日而語。不過由於胰子中含酵素,在洗滌血跡、奶跡和汗跡等蛋白質污垢方面卻是非常好的。
歐洲12世紀時發明了將草木灰水加生石灰加山羊油做成的粗肥皂,那是一種用類似古腓尼基人發明的油灰皂。首先把草木灰與生石灰混合製造氫氧化鉀:
K2CO3+Ca(OH)2 →KOH+CaCO3↓
然後把製得的KOH與油脂混合加熱皂化,製得真正意義上的肥皂:
KOH+RCOOH→RCOOK+H2O
14世紀起,西班牙和法國建起了化學制皂廠。1878年法國人N Leblanc發明了電解食鹽制鹼法,現代化學肥皂工業蓬勃發展。19世紀末,我國近代化學啟蒙者徐壽的兒子徐華封,在上海創辦了中國第一家化學肥皂廠。
現在用的肥皂是從工廠的反應釜里熬制出來的。制皂工廠的反應釜里盛著不同比例的動物油和植物油,然後加進燒鹼熬煮。油脂和氫氧化鈉發生皂化反應,生成脂肪酸皂和甘油。因為肥皂在濃的鹽水中不溶解,而甘油在鹽水中的溶解度很大,所以可以用加入食鹽的辦法把肥皂和甘油分開。因此,當熬煮一段時間後,倒進去一些食鹽細粉,大鍋里便浮出厚厚一層粘粘的膏狀物。用刮板把它刮到肥皂模型盒裡,冷卻以後就結成一塊塊的肥皂了。葯皂和一般的肥皂差不多,只是加進了一些諸如石碳酸、硼酸的消毒劑或中葯成分。香皂一般是用純度較高的椰子油和橄欖油製造,而且原料經過精練分離和活性炭脫色,並且加進了香料和著色劑,以獲得各種各樣宜人的香味和五顏六色的外觀。
現代練漂工業中使用的工業皂,是指專用於工業生產的脂肪酸鈉表面活性劑,其外觀既有傳統的民用方塊皂的模樣,也有呈半流體膠凍狀的無定型態。與民用肥皂相比,它們的相同之處是主要成份都是高級脂肪酸鈉,洗滌性能優良,價格比合成洗滌劑低廉。不同之處是民用肥皂是一種多成份復合產品,除了含有40%以上的脂肪酸鈉之外,還加入了硅酸鈉作為鹼性緩沖劑、羧甲基纖維素作為污垢懸浮劑、松香作為形態固定劑;而工業皂一般就是只有純凈的脂肪酸鈉鹽,其餘是水份。當含量高於45%時能夠獲得塊狀形態,低於40%則主要為膠凍狀態。
當然皂的形態還與皂化所用的油脂種類有關,制皂的原料為各類動植物油,分為軟性油脂和硬性油脂兩大類。軟性油脂主要是一些植物種子油,如大豆油、菜籽油、蓖麻油、棉籽油、玉米油、米糠油等。它們含有較多的不飽和脂肪酸,如油酸、亞油酸、亞麻酸等,碘值較高;硬性油脂以動物脂肪為主,如豬油、牛油、羊油(也有例外,如漆樹所產漆蠟),含有較多的飽和硬脂酸和棕櫚酸等成份。軟性油脂制的皂凝固點低,水溶性好,易洗易漂,但難以做成固體塊狀。硬性油脂製做的皂凝固點高,不易溶解,堅固耐用,但難以清漂,容易在衣物上留下白色皂痕。一般民用肥皂至少採用2-3種油脂混合皂化,取長補短。而作為棉布練漂生產的煮練劑和絲綢生產的精練劑,則最好採用以含油酸和亞油酸為主的茶籽油、棉籽油、玉米油和橄欖油,能夠達到快速溶解、滲透力強、易於漂清的目的。其中以橄欖油的性能最優,著名的義大利絲綢精練劑「綠皂」就是以橄欖油脂肪酸鈉為主的復合工業皂。
由以上介紹可以看出,現代肥皂的名稱是由成分毫不相乾的「皂莢」演化而來的;而與肥皂成分近似的古代洗滌用品卻是名稱不同的「胰子」。實際上,中國第二家現代肥皂廠、1903年天津成立的「造胰公司」,就是沿用了胰子的名稱。筆者童年時從南國移居北方,清晰地記得鄰里老人當時仍然把肥皂習稱為「胰子」、把香皂習稱「香胰子」。不過這種「胰子」已非古代的「胰子」,而僅僅是老人對現代肥皂的習慣稱呼罷了謝謝採納
② 肥皂是怎麼做成的用什麼原材料
肥皂是羧酸的鈉鹽R-CO2Na,合成色素、合成香料、防腐劑、抗氧化劑、發泡劑、硬化劑、粘稠劑、合成界面活性劑做成的。肥皂主要原料都是硬脂酸鈉。
肥皂是脂肪酸金屬鹽的總稱。通式為RCOOM,式中RCOO為脂肪酸根,M為金屬離子。日常肥皂中的脂肪酸碳數一般為10-18。金屬主要是鹼金屬,如鈉或鉀。氨和一些有機鹼,如乙醇胺和三乙醇胺,也被用來製造特殊用途的肥皂。
一般來說,皂化或中和油脂、蠟、松香或脂肪酸和鹼所得的脂肪酸鹽可以稱為肥皂。肥皂能溶於水,具有洗滌和去污功能。肥皂的各類有香皂,又稱盥洗皂、金屬皂和復合皂。
肥皂是脂肪酸金屬鹽的總稱。日常肥皂中脂肪酸的碳數一般為10-18。金屬主要是鹼金屬,如鈉或鉀。氨和一些有機鹼,如乙醇胺和三乙醇胺,也被用來製造特殊用途的肥皂。肥皂包括洗衣皂、肥皂、金屬肥皂、液體肥皂和相關產品,如脂肪酸、硬化油、甘油等。
(2)刮黑金皂解壓視頻擴展閱讀:
肥皂的原理:
肥皂分子結構可以分成二個部分。一端是帶電荷呈極性的COO-(親水部位),另一端為非極性碳鏈(親油性部分)。肥皂會破壞水的表面張力。當肥皂分子進入水中時,具有極性的親水性部分會破壞水分子間的吸引力,降低水的表面張力,使水分子均勻地分布在待清洗的衣物或皮膚表面。
肥皂的親水部分深入油污,而親水部分溶於水。將共軛物攪動形成較小的油滴。共軛物表面覆蓋有肥皂的親水性部分,但不會重新組合成大的油污。這個過程(又稱乳化)重復多次,那麼所有的油污都會變成很小的水滴溶解在水中,很容易被清洗干凈。
③ 怎麼做牛奶起泡膠
首先拿出一塊兒黏土。加水加到像視頻上那樣糊糊。之後依次加入洗發水,剃須泡,攪拌均勻。然後加完剃須泡。之後你會發現它快成型了,但是它拉伸性還不夠,這時候我們在加水加到和之前差不多的糊糊可能會更黏稠一點。然後把肥皂像視頻上那樣切出來一個個方格的口子,然後統一把它刮下來,有點兒像解壓視頻上的刮肥皂。也可以不這么弄,你只要把肥皂弄成很細的小碎碎就可以,然後均勻的撒到我們的糊糊上。
肥皂有利於黏土糊糊成型,他即將成型。最好別加太多,不然它會變得很硬,加水都搶救不來。加完之後他基本上就已經成型了,如果你覺得有點兒硬的話就加水有點軟就繼續加肥皂水碎,這個時候就加上我們的雕牌洗衣液。雕牌洗衣液有助於黏土成型。也可以增加起泡效果,也不要加那麼多喲,不然也可能會變成糊糊。
這個時候就基本上做好瞭然後加一點兒我們的郁美凈鮮奶霜這樣會讓粘土絲滑一點兒,有種厚實感(也別加多不然也會變成糊糊)(當然也沒牙膏那麼可怕!郁美靜鮮奶霜和我們的黏土糊糊,按5:100的比例加就可以了)
差不多成型了,如果還是很粘那麼多繼續加肥皂碎或者剃須泡,或者粘土或者洗衣液。這幾種繼續加加出來的結果可能會不一樣,最好每個都加一點兒。順便說一下,肥皂碎也可以用肥皂水代替,這樣弄起來可能會更均勻一些。
④ 萬物之本備長炭黑金皂一般要清洗多久才行呢
皂就像洗面奶一樣按摩2分鍾後用清水洗干凈就好
⑤ 萬物之本備長炭黑金皂能天天用嗎,或者一周幾次最適宜呢
只要不是那種專門去角質,沒有添加磨砂、刺激成分的,都是可以天天使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