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又松又軟的小籠包怎麼做
要想把包子做得比較松比較軟,最主要的就是發面,把面發酵好包出的包子吃起來比較軟糯,而且對於腸胃也很好的調理的作用,尤其是腸胃虛弱的人士來說,經常吃一些發面的包子,有很好的調養腸胃的功效,在發酵的過程當中一定要有所注意,要了解些發酵的技巧,要發酵的比較充分。
怎麼做包子又松又軟
用到的東西有:麵粉、酵母、水(溫水最好,發得快)。發面流程如下:1、把麵粉倒入面盆,中間用筷子撥一個坑,倒入少量水,放適量的酵母粉。「適量」可看酵母包裝上的說明,一定要看清酵母的生產日期和保質期,用過了期的酵母是怎麼也發不起面的。2、一邊加水,一邊用筷子攪拌,直至麵粉成片狀。3、手揉面成團,直到「三光」,面光、盆光、手光,就行了。4、抹一些水在面團表面,保濕。5、蓋上蓋,放溫暖處發酵。6、發酵時間依氣溫而定,夏天短一些,冬天長一些。當面團體積漲大到原來的兩到三倍,就可以了。7、測試發酵是否成功,可用手指沾一些麵粉,在面團上戳孔,如果孔馬上回彈,表示發酵不夠,仍需發酵;如果面團表面塌陷,表示發酵過頭,面團會有酸味,可用鹼,比如小蘇打中和。8、檢視面團內部,會有蜂窩狀小孔存在。用發過的麵包的包子都會又松又軟。
包子具體做法
一、准備材料:中筋麵粉750g,乾酵母粉7.5g,泡打粉7.5g,白糖7.5g,水375ml,鮮肉500g,白菜500g。二、操作方法:
1、將麵粉﹑乾酵母粉﹑泡打粉﹑白糖放入大碗內混合均勻。
2、加水攪拌成塊。
3、用手揉搓成面團,放在檯面上反復揉搓,直至面團光潔潤滑。
4、用濕布把面團蓋上,靜置2小時以上待面發。
5、肉剁碎、白菜剁碎瀝汁,均勻地攪拌在一起。
6、加入適量油、醬油、鹽、花椒粉、五香粉、鮮薑末、味精再攪拌均勻。
7、待面發後將發面團揉光,搓成長條,切成小團,擀成外薄內厚小圓片成為包子皮備用。
8、皮包餡,捏成細花紋的包子。底墊白紙,放溫暖處醒45分鍾。
9、鍋里加水開火,待水滾後包子上蒸籠,用旺火蒸約15分鍾即可。
㈡ 小籠包子的製作過程詳細說明一下下,謝謝
1.面團要用嫩酵面;
2.餡料調時要加入肉皮凍。
注意事項
1.正宗的小籠包皮要用專門的擀麵杖,家裡一般用普通的擀麵杖,可以把外邊壓出褶皺,像荷葉裙邊的樣子就可以了。
2.包小籠包的時候,不用收口,用拇指和食指握住小籠包邊,輕輕收一下就可以。
3.蒸之前一定要在小籠包包表面噴水,因為擀小籠包皮的時候,要加許多麵粉,才能壓出荷葉裙邊,如果不噴水,蒸好的小籠包皮會很乾。
方法一
材料
1.瘦肉(四兩),肥肉(一兩),麵粉(九兩),滾水(半杯),椰菜或紹菜葉(數片)。
2.調味料:鹽、酒(各半茶匙),生抽、生粉(各兩茶匙),姜茸(一茶匙),清水(四湯匙),麻油、胡椒粉(各少許)。
3.沾汁料:姜絲(半湯匙),食醋(兩湯匙)。
步驟
1.瘦肉及肥肉一同剁爛,加入調味料攪至起膠狀,分別做成小肉丸;
2.麵粉篩勻放入大碗中,慢慢加入滾水,迅速拌勻成軟粉團,以少許麵粉爽手;
製作所需材料
圖冊 11張
將粉團搓成長條形,再分切小圓粒,碾成薄圓形粉皮,放入肉丸做成小籠包包包形狀。
3.放入籠屜隔水蒸七至八分鍾,拌勻沾汁一同上桌,趁熱進食。
方法二
1.盆內加麵粉325克,用80℃的熱水140克(夏季用溫水)和成雪花面,倒入撕碎的酵面、食鹼水,揉至光滑軟韌為緊酵面。
2.豬腿肉絞碎放入盆內,加醬油、精鹽拌勻,皮凍絞碎摻入肉中,加綿白糖、味精、蔥薑末拌和成餡料。
3.面團搓成長條,摘成大小相等的面劑40個,逐個按扁,用擀麵杖擀成邊薄中間厚的圓皮(直徑約5厘米),包入餡料25克,捏成有15-20個褶紋的包生坯。
4.取小格蒸籠,放入10個生坯,上旺火沸水鍋蒸約5分鍾即可。食時備玫瑰香醋和嫩姜絲蘸食。
㈢ 小籠包的包法
小籠包是杭州出名的小吃,小籠包好吃主要是因為肉餡嫩滑,包子皮軟軟的。做好小籠包其實並不難,需要掌握幾個技巧,比如在做餡料的時候加上一些肉凍,這樣蒸出來的小籠包有湯汁。
一、正宗小籠包
材料
調味肉餡150公克,皮凍100公克,冷麵皮150公克,糖1/4茶匙,香菇精1/4茶匙,蚝油1/4茶匙,胡椒粉1/4茶匙
做法
1.取一鍋盆,放入所有材料一起攪拌均勻後,備用。
2.再於作法1中加入所有調味料,一起拌均勻後即可放於冰箱冷藏室,備用。
3.每片麵皮,均包入作法2的餡料約20公克後,放入蒸籠中。
4.起一鍋水,放入集器片,待水沸騰後,放上作法3,以大火蒸約6分鍾即完成。
二、灌湯小籠包子
材料
粉500克,豬夾心肉500克,豬皮凍200克
做法
1.調餡兒主料:豬肉配料:食鹽、味精、白糖、料酒、小磨香油、薑末、雞湯拌餡兒時要攪拌均勻,還要把餡兒往盆里摔,其間要加三遍雞湯。
2.和面面+水,面多了加水,水多了加面,呵呵。然後要用勁揉,三光要領:手光、面光、盆光。揉好的面要「晌」一下,(晌,也就是靜放一會兒)摔面,其作用是使包子皮更筋,口感更好。揉揉、摔摔之後,面就算準備好了。
3.擀皮兒揪襟兒,也就是把面揪成大小均勻的面揪揪按成片兒狀擀成圓形,皮兒要薄,且均勻
4.包包子餡兒少了不好吃,餡兒多了包不住。看清楚嘍,這么多才正好。
5.五蒸水開後,上鍋蒸13~15分鍾,包子就熟了。剛蒸好的包子提起來象燈籠,放下去象菊花。熱氣散了以後,包子皮會變硬,這時候提起來就不象燈籠了。不過,平放的時候還是蠻象菊花的。
6.最後一道工序----吃吃開封的灌湯小籠包子也要遵守操作規范,不然燙壞了可表怪輕輕提,慢慢移;先開窗,再喝湯;一口悶,滿口香!開窗,就是先把皮兒咬開個口兒把包子里的湯吸出來喝,如果包子熱,別忘了先吹吹!
三、水餃皮小籠包
1、准備所需食材。將水倒入愛面機附的水杯「雞蛋+水」那側的「1杯」刻度,水杯前方的尖嘴設計很方便使用喔。
2、隨附清潔工具將多餘麵粉由杯緣刮除,一整杯約250g左右。
3、這次使用的是飛利浦愛面機HR2356,再搭配可選購的水餃皮模頭,來輕松製作弟弟喜歡的小籠包。
4、將1.2mm水餃皮崁件取出。
5、正確套入水餃皮模頭主體組裝好,即可製作1.2mm厚的水餃皮。
6、在飛利浦愛面機HR2356中央裝入水餃皮模頭主體。
7、確實將愛面機HR2356前面板鈕轉緊。
8、請一旁的弟弟倒麵粉這個簡單動作,打開上蓋倒進去,要慢慢的倒喔!
9、開啟電源,按下自動制面,設定250g(1杯),最後按下啟動鍵開始運轉。
10、輕松蓋上攪拌室上蓋,准備開始制面羅!
11、從蓋子上的開口倒入水。
12、大約3分鍾後麵皮出來了,和想像不一樣耶,弟弟一旁說好神奇啊!然後使用隨附清潔工具切斷麵皮。
13、麵皮出面後一張張攤開,弟弟說這個壓水餃皮讓他來,只見他使用餃子皮切割器,用力壓在麵皮上。
14、用力在麵皮上壓住再旋轉一下,餃子皮切割器拿起來,水餃皮就可輕松取出羅!小朋友玩到這里都好有成就感喔…
15、就這樣…一張張形狀漂亮又圓又大的自製餃子皮出來,准備來包小籠包了!
16、將餡料食材青蔥、洋蔥切細碎後,加絞肉、調味料全都攪拌調勻,包在餃子皮中間,用手捏成小籠包形狀收口。
17、小籠包底部放張烘焙紙,等距放在蒸盤上,擺到裝有沸水的鍋子里,加蓋中小火約15~18分鍾蒸到熟就完成了!
18、這次的小幫手吃著自己壓出麵皮的小籠包,邊吃邊說好好玩的制面機!
㈣ 小籠包的面怎麼和,包出來的包子有立體感
小籠包做法:
1、先和面團:
麵粉300克加冷水和面(我是一半用冷水,一半用了胡蘿卜榨的汁,這樣一半的小龍包是白色的,一半是紅色的,很是漂亮哦,本來也沒動這個念頭,實在是因為看到冰箱里有兩個胡蘿卜,心裡癢癢想嘗試一下),兩個面團和好後放在一邊。
注意:小龍包的麵皮是不需要發酵的,所以不需要添加泡打粉之類的東西。因為小籠包的皮非常薄,吃起來有韌性,而不是鬆鬆軟軟的。
2、准備餡料:
本來應該用半肥瘦的豬肉,不過冰箱里只有瘦肉,就姑且用之,肉200克,加蔥,一起剁成餡,加鹽、糖、黃酒、麻油,五香粉,雞精,如果有蚝油的話就再加點蚝油,攪拌,呈粘稠膠狀,待用。
本來呢還要准備肉皮凍的,不過因為我有現成的代替,就不用准備了,那是昨天晚上做的肉骨頭湯,湯很濃郁,昨天沒吃完,今天在冰箱中已凍住了,一看就是代替肉皮凍的好材料。
3、蒸架上放在切好的胡蘿卜,要切得薄,這樣的目的是將包好的小籠包放在胡蘿卜上防止粘在蒸架上,否則皮一破,就不是灌湯小龍了。湯全漏光了,味道就不好了。
面團取一小塊,擀成四周薄,中間稍厚的圓麵皮,放適量的肉餡和肉皮凍,將皮從邊緣拉起捏出小褶子,中央收口捏實,擺放蒸籠中。鍋里放水燒開,擺上籠籠,大火10分鍾左右
就可以了。
我今天的分量做了30多個,蒸 了十個,剩下的全凍在冰箱里了,等晚上LG加班回來給他當夜宵。呵呵
對了,大家要是想做肉皮凍,可以這么做:
做法:1.將肉皮上的毛刮凈,肉皮上的肥肉也要刮凈(很重要)
2.將肉皮切成小條狀。
3.鍋里放水放入肉皮姜+蔥+酒,煮大約一小時左右.
4.等到用筷子扎肉皮可以扎透的時候就可以了,放涼冷卻以後變成皮凍
反正平時買來的肉一般都是去皮的,現在好了,變廢為寶,不是一件好事嗎?
我每次都是把肉皮割下來凍在冰箱里,等攢夠了就做一次肉皮凍
而且它還有一個吃法就是切些蒜泥,倒點醬油涼拌著吃,味道也不錯,當然要這么吃的話,最好煮的時候放點肉。
㈤ 小籠包子的做法及配方
小籠包
小籠包是上海著名的小吃,要做到皮薄餡靚是有秘訣的。做皮時開粉要用滾水
淥熟,皮才軟滑,若用生粉就會太幹了。餡要有汁才好味,但餡料有水份會很難包
,配好後放進雪櫃片刻,使油和水份都凝固才包,蒸熟後的小籠包就會很好味了。
材料:瘦肉(四兩)、肥肉(一兩)、麵粉(九兩)、滾水(半杯)、椰菜或
紹菜葉(數片)調味料:鹽、酒(各半茶匙)、生抽、生粉(各兩茶匙)、姜茸(
一茶匙)、清水(四湯匙)、麻油、胡椒粉(各少許)、沾汁料:姜絲(半湯匙)
+醋(兩湯匙)
做法:1、瘦肉及肥肉同剁爛,加入調味料攪至起膠,分別做成小肉丸。
2、麵粉篩勻放入大碗中,慢慢加入滾水,迅速拌勻成軟粉團,以少許麵粉爽手,
將粉團搓成長條形,再分切小圓粒,碾薄成圓形粉皮,放入肉丸做成小籠包形狀。
3、蒸籠塗油,鋪上菜葉,再塗油在菜葉上,放入小籠包隔水蒸七至八分鍾,拌勻
沾汁一同上桌,趁熱進食。
肉餡的做法:
好五花肉剁餡,加鹽、胡椒、少許味精、小蔥末、一點點白糖(做生煎包子時不加),加一點點水攪拌拌勻,反復多次,攪拌時最好朝一個方向,然後放冷藏室靜置30分鍾,即可。
㈥ 我想做小籠包子,那位大哥幫幫忙告訴我做法,先謝了
網路裡面有回答:
用麵包肉就可以了,呵呵(註:面/包肉不是麵包/肉)小籠包
小籠包是上海著名的小吃,要做到皮薄餡靚是有秘訣的。做皮時開粉要用滾水
淥熟,皮才軟滑,若用生粉就會太幹了。餡要有汁才好味,但餡料有水份會很難包
,配好後放進雪櫃片刻,使油和水份都凝固才包,蒸熟後的小籠包就會很好味了。
材料:瘦肉(四兩)、肥肉(一兩)、麵粉(九兩)、滾水(半杯)、椰菜或
紹菜葉(數片)調味料:鹽、酒(各半茶匙)、生抽、生粉(各兩茶匙)、姜茸(
一茶匙)、清水(四湯匙)、麻油、胡椒粉(各少許)、沾汁料:姜絲(半湯匙)
+醋(兩湯匙)
做法:1、瘦肉及肥肉同剁爛,加入調味料攪至起膠,分別做成小肉丸。
2、麵粉篩勻放入大碗中,慢慢加入滾水,迅速拌勻成軟粉團,以少許麵粉爽手,
將粉團搓成長條形,再分切小圓粒,碾薄成圓形粉皮,放入肉丸做成小籠包形狀。
3、蒸籠塗油,鋪上菜葉,再塗油在菜葉上,放入小籠包隔水蒸七至八分鍾,拌勻
沾汁一同上桌,趁熱進食。
灌湯包
原 料
麵粉1000克,溫水600克,豬五花肉700克,肉皮凍280克,豬油100克,料酒6克,香油8克,白糖、蔥花、薑末各5克,精鹽15克,胡椒粉、味精各1克。
製作過程
1.將麵粉加水和勻揉透,放置片刻; 2.豬肉剁成肉茸,鍋內加豬油燒熱,放入肉茸、皮凍、醬油、料酒等調拌成餡; 3.將面團搓成長條,揪成每50克4個的面坯,擀成圓皮,加餡捏成提褶包,上蒸籠用旺火蒸10分鍾即可。
㈦ 小籠包子的做法
小籠包的家常做法
籠包子歷史悠久,風味獨特,而且小籠包子選料講究,製作精細,今天我就給大家講講小籠包子這道幼兒食譜的家常做法,一塊去看看吧!
工具/原料
more
麵粉2碗 豬肉150克 蓮藕50克 酵母一匙 鹽適量 胡椒面適量 白糖適量 生粉適量 醬油適量
步驟/方法
1/4分步閱讀
豬肉剁成肉末,加鹽,醬油,生粉,胡椒面拌勻,蓮藕切成細末,倒進豬肉末攪拌均勻。取半茶匙白糖放碗里,倒進一碗開水,把糖化開。等水涼至35度左右,把酵母放進水裡化開。取一大盆,把麵粉倒入,酵母水淋在麵粉上。
查看剩餘2張圖
2/4
然後用筷子攪拌均勻。把攪勻後的麵粉揉到光滑不粘手的面團,然後收圓放盆里,蓋上蓋子或保鮮膜,靜置1小時,發酵完成。將面團分成幾份,取其中一分搓成棍狀,然後切成小塊,每塊搓圓後按扁。擀成中間厚邊上薄的圓形麵皮。
查看剩餘2張圖
3/4
取一塊麵皮中間放上肉餡,做成包子形狀。蒸格上放上濕紗布或玉米葉,把做好的包子坯放在上面,要注意留點空隙。醒10-15分鍾後再放入鍋里蒸。
查看剩餘1張圖
4/4
鮮香的豬肉夾雜著蓮藕的爽脆,與外面全肉的小籠包相比,自有另一番風味。而且多吃幾個也不會太油膩。
注意事項
中醫認為,豬肉性平味甘,有潤腸胃、生津液、補腎氣、解熱毒的功效,主治熱病傷津、消渴羸瘦、腎虛體弱、產後血虛、燥咳、便秘、補虛、滋陰、潤燥、滋肝陰、潤肌膚、利小便和止消渴。豬肉煮湯飲下可急補由於津液不足引起的煩燥、乾咳、便秘和難產。
㈧ 小籠包子和面的技術
小籠包子和面的技術:
食材:麵粉 450g、雞蛋 1個、酵母 5g、泡打粉 5g、白糖 5g。
10、把揉好的面團,放在裝了溫水的鍋里,盆隔著熱水發酵半小時。
11、再拿出來將面團不斷揉,揉到表面很光滑。
12、再將面團放入裝了溫水的鍋中,繼續發酵。
13、最後面團發到原來兩倍大,或是用手指按下去,不回彈了發面就完成了。
小籠包子和面的注意事項:
1、酵母和泡打粉份量很重要,酵母可以多放點,泡打粉一定不要多了。
2、注意發面要成功,面團發到原來兩倍大,或是用手指按下去不回彈才算發好。
㈨ 小籠包子做法詳細討論
小籠包
材料:1、瘦肉(四兩)、肥肉(一兩)、麵粉(九兩)、滾水(半杯)、椰菜或紹菜葉(數片)
2、調味料:鹽、酒(各半茶匙)、生抽、生粉(各兩茶匙)、姜茸(一茶匙)、清水(四湯匙)、麻油、胡椒粉(各少許)
3、沾汁料:姜絲(半湯匙)、食醋(兩湯匙)。
做法:1、土豆一劈兩半,放鍋里煮熟,迅速撈出瀝水去皮,放進面和生粉均勻混合的盆里,邊用器具碾壓土豆邊用筷子攪拌,等不燙手時,用手把沒碾碎的土豆捏碎,把面活成均勻的面團,放在盆內用干凈的布蓋上,待用。
2、瘦肉及肥肉同剁爛,加入調味料攪至起膠狀,分別做成小肉丸。
3、麵粉篩勻放入大碗中,慢慢加入滾水,迅速拌勻成軟粉團,以少許麵粉爽手,將粉團搓成長條形,再分切小圓粒,碾成薄圓形粉皮,放入肉丸做成小籠包形狀。
4、放入籠屜隔水蒸七至八分鍾,拌勻。沾汁一同上桌,趁熱進食。
注意:1、正宗的小籠皮要用專門的擀麵杖,家裡一般用普通的擀麵杖,可以把外邊壓出褶皺,像荷葉裙邊的樣子就可以了;
2、包小籠的時候,不用收口,用拇指和食指握住小籠邊,輕輕收一下就可以,其實比包包子還容易;
3、蒸之前一定要在小籠表面噴水,因為擀小籠皮的時候,要加許多麵粉,才能壓出荷葉裙邊,如果不噴水,蒸好的小籠皮會很乾.
㈩ 普通包子與灌湯包子、小籠包與湯包有什麼區別急求
這四者之間的區別:
灌湯包子就是常見的一種普通包子!
普通包子的餡基本為固體,沒有游離出來的汁液。如菜包、肉包、叉燒包……
吃時拿在手裡大口咬即可。而湯包在和餡時在肉餡等中摻入了一定比例的「肉皮凍」,常溫下為膠狀固體,而蒸熟後趁熱是鮮美的湯汁。
湯包吃時一手用筷子夾,一手用湯勺或小蝶在下面接住。注意不要一大口猛咬,湯汁會濺出來。小口輕輕咬破,先吮去湯再嚼……
普通包子、湯包與灌湯包的區別
普通包子與湯包的區別很明顯,而灌湯包是從湯包中派生出來的一個用語,大部分情況用來表示與一般湯包的區別。但無論如何湯都是應用常溫膠質的原理,沒有一種湯是「灌」進去的。
小籠包與湯包的區別:小籠包的口子是封著的朝里頭扣緊,幾乎沒有湯汁的,而湯包則是留了個口子朝外,直接就可以喝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