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efi shell是什麼進入efi shell界面教程
EFI
Shell指新型EFI(Extensible
Firmware
Interface,可擴展固件介面)界面下,實現用戶和系統交互的命令行界面。EFI/uEFI
BIOS是大勢所趨,而且想要實現EFI/uEFI全部的最大性能,只能安裝64位的windows系統。目前Windows
Vista,win7,win
server
2008/2008R2,以及win
8系統均支持EFI
Shell界面。
--進入EFI
Shell界面方法
一般支持EFI
BIOS的主板,正常情況下,電腦開機後按下F12(不同主板按鍵不同,請參考電腦主板說明),選擇EFI開頭的光碟機或者USB設備,就會自動引導EFI的安裝程序.
溫馨提示:目前EFI
shell的操作不是在EFI下安裝系統所必須的,換一種說法就是,我們完全可以按照傳統方式安裝操作系統,即便是支持UEFI
BIOS的主板。
猜你還喜歡:
win8改裝win7無法更改bios里灰色uefi的解決辦法
win7系統efi激活教程:無需efi
win7激活工具解決無法分配盤符問題
B. 安裝完win7後開機提示file:/efi/microsoft/boot/bcd命令,無法進入系統
方法一
1、硬碟出問題了,電腦識別不出硬碟。
2、你可以嘗試一下用U盤引導啟動,然後看看是不是硬碟壞掉了。如果不是,你先將原來的C盤格式化掉,然後安裝一個GHO的Windows7系統。
方法二
Boot文件夾中的BCD信息錯誤,你盡量找那種原版的WIN7系統安裝光碟,即非GHOST版本的完整安裝光碟,用它啟動電腦後,選擇現在安裝按鈕左下角的修復計算機鏈接,然後點擊修復啟動來試試看是否能夠修復這BCD。
進入BIOS設置:禁用「Secure Boot」。按F10保存後再安裝試一下。
C. 如何裝efi引導的雙系統(win7,win8)
GPT分區要引導系統,比較穩妥的做法是每個需要啟動的分區,都需要單獨建立一個ESP(EFI分區),這樣可以相互不幹擾。
可以用命令使用單ESP引導多個啟動分區的,但是意義不大,反正一個ESP分區也就200m上下,而且是隱藏的,沒有其他影響的。
另外裝Win8記著要分MSR分區
D. 系統開機提示EFI Shell version 2.00 [4.640] 無法正常進入啟動界面
EFI Shell是EFI提供的一個互動式的命令行Shell環境,在這里你可以執行一些efi應用程序,載入efi設備驅動程序,以及引導操作系統,從引導菜單項中選擇」efi shell」,回車,待出現」shell]」提示符時即表明你已進入efi shell環境中,下面對一些常用的efi shell環境下的命令作些簡要介紹:
[drive_name]: 改變當前驅動器.例如, fs0當前映射到了ls-240 驅動器的話,shell] fs0: [回車]就將提供對ls-240 驅動器的訪問.
alias [-bdv] [sname] [value] 設置或獲取別名;
attrib [-b] [+/- rhs] [file] 察看或設置文件屬性
bcfg -? 配置efi nvram中啟動時所載入的驅動選項
botmaint 執行啟動維護管理
break 設置執行斷點
cd [path] 改變當前目錄
cls [background color] 清屏
comp file1 file2 進行文件比較
connect [-r] [-c] handle# .devicehandle# driverhandle# 綁定efi驅動到一個設備並激活該驅動
cp [-r] file [file] ... [dest] 拷貝文件和目錄
date [mm/dd/yyyy] 獲取或設置日期
dblk device [lba] [blocks] 察看塊設備的16進制印象
devices [-b] [-1xxx] 列出系統中的所有設備
devtree [-b] [-d] 顯示設備樹
dh [-b] [-p prot_id] | [handle] 察看文件句柄信息
disconnect devicehandle# [driverhandle# [childhandle#] 卸載設備驅動
dmem {address] [size] [;mmio] 察看指定內存中的內容
dmpstore drivers [-b] [-lxxx] 列出安裝的驅動
drvcfg [-c] [-lxxx] [-f] [-v] [-s] 調用驅動配置協議
drvdiag [-c] [-lxxx] [-s] [-e] [-m] 調用驅動診斷協議
echo [[-on | -off] | [text] 回顯
edit [filename] 文本編輯
eficompress infile outfile 壓縮efi文件
efidecompress infile outfile 解壓efi文件
guid [-b] [sname] 察看知名guid ids
help [-b] [internal_command] 顯示幫助信息
hexedit [[-f]filename|[-d diskname offset size]|[-m offset size]] 16進制編
load driver_name 載入驅動
loadbmp [-c] [-t] [-i[uga instance]] file 在屏幕上顯示一個點陣圖文件
loadpcirom romfile 載入pci option rom
ls [-b] [dir] [dir] ... 獲得目錄列表
map [-bdvr] [sname[:]] [handle] 映射驅動器路徑
mem [address] [size] [;mmio] 察看內存或內存映射i/o
memmap [-b] 察看內存映射表
mkdir dir [dir] 創建目錄項
mm address [width] [;type] [n] 內存編輯
mode [col row] 設置當前圖形顯示模式
mount blkdevice [sname[:]] 在一個塊設備上載入文件系統
mv [src…] [dst] 移動文件或目錄
pci [bus_dev] [func] 顯示pci設備信息
rconnect devicehandle# [driverhandle# [childhandle#]] | [-r] 驅動重載
reset [reset_string] 冷啟動
rm file/dir [file/dir] 刪除文件或目錄
setsize file 設置文件大小
stall microseconds 延時
time [hh:mm:ss] 獲取或設置時間
type [-a] [-u] [-b] file 察看文件
ver 顯示版本信息
vol fs [volume_label] 設置卷標
E. 如何在efi引導下裝ubuntu16.04之後,安裝win10,以實現雙系統
一:安裝前的准備工作: 1.下載相應的Ubuntu的鏡像。 2.准備一個U盤,使用軟碟通,編輯Ubuntu光碟鏡像文件,做一個U盤啟動盤。 3.安裝EasyBCD,這個軟體是用於系統配置創建多重啟動系統。 4.下載DiskGenius,結合本地磁碟管理,壓縮出一個適當大小的空閑空間(一般20G足以),壓縮出的空閑空間格式化成一個邏輯分區,文件系統FAT32。 二:用EasyBCD配置一個引導 NeoGrub--》添加新條目--》安裝--》配置 點配置是會彈出一個txt文件,用下面的代碼覆蓋編輯器中的內容並保存(代碼中紅色部分以你所下載的系統名為准) title Install Ubuntu root (hd0,0) kernel (hd0,0)/vmlinuz boot=casper iso-scan/filename=/ubuntukylin-16.04-desktop-i386.iso ro quiet splash locale=zh_CN.UTF-8 initrd (hd0,0)/initrd.lz title reboot reboot title halt halt 上面代碼中「ubuntukylin-16.04-desktop-i386.iso」 為你下載的 ubuntu16.04 系統鏡像文件名,這個文件名是可以修改的,但修改的名字一定要與寫入的代碼名字一致,否則將無法引導安裝 ;(hd0,0) 表示磁碟分區, hd(0,0),hd(0,1), hd(0,2),hd(0,3) 表示主分區, (hd0,4) 以後的表示邏輯分區,現在我只有一個主分區 C 盤,則 (hd0,0) 表示 C 盤, (hd0,4) 表示 D盤, (hd0,5) 表示 E 盤, (hd0,6) 表示 F 盤,我的鏡像就是放在 c盤里,請把 (hd0,0)改成自己對應的分區。 將下載的鏡像文件放到( hd0,N )盤的根目錄下,並確保文件名與上面寫入的代碼的文件名一致為 ubuntukylin-16.04-desktop-i386.iso ,然後用 WinRAR 解壓縮軟體將 iso 打開,將 casper 文件夾目錄下的 vmlinuz initrd.lz 復制到( hd0,N )盤根目錄下。 PS:32位的ISO包解壓後casper文件夾下內核文件為vmlinuz,而64位解壓後casper文件夾下內核文件為vmlinuz.efi。用EasyBCD創建的引導文件中內核文件所用名字為vmlinuz,可以將vmlinuz.efi改名為vmlinuz即可解決。 三:安裝Ubuntu 1.關機重啟,選擇NeoGrub引導載入器 ,進入了Ubunru的操作界面,按Ctrl+Alt+T 打開終端,輸入代碼:sudo umount -l /isodevice這一命令取消掉對光碟所在驅動器的掛載(注意,這里的-l是L的小寫,-l 與 /isodevice 有一個空格。),否則分區界面找不到分區。 2.下面就點擊 安裝Ubuntu 16.04 開始安裝,選擇中文簡體,不要選擇更新和聯網,否則安裝過程會很慢,安裝過後會提示更新。 3.給20G空間進行分區操作,分配4個區間 第一次分區: 「空閑」處點「+」,進行如下設置: 掛載點:「/」 大小:5120MB 新分區的類型:主分區 新分區的位置:空間起始位置 用於:EXT4日誌文件系統 第二次分區: 「空閑」處,繼續點「+」,如下設置, 掛載點:(不設置) 大小:2048MB 新分區的類型:邏輯分區 新分區的位置:空間起始位置 用於:交換空間 第三次分區: 「空閑」處,繼續點「+」,如下設置, 掛載點:/boot 新分區的類型:邏輯分區 新分區的位置:空間起始位置 用於:EXT4日誌文件系統 第四次分區: 「空閑」處,繼續點「+」,如下設置, 掛載點:/home 大小:剩餘全部空間,剩下顯示多少,就多少 新分區的類型:邏輯分區 新分區的位置:空間起始位置 用於:EXT4日誌文件系統 四個分區全部完畢。 4.分區完成之後會有一個「安裝啟動引導器的選擇的設備」,記住這里的選擇很重要,因為我們要從windowns引導下啟動ubuntu,所以設備的選擇取決你的 /boot 所在的盤符,所以看清楚 /boot 所在的盤符。之後的步驟就很簡單,例如選擇美式鍵盤,還有設置一些用戶民和密碼,相信這些都難不倒大家。 四:進入Ubuntu 關機重啟,進入win7系統,在EasyBCD中刪除之前配置的NeoGrub,選擇Linux/BSD,類型選擇GRUB(legacy),名稱自己自定義,如選擇Ubuntu,然後選擇驅動器,就是選擇/boot所在的分區,點擊添加條目就可以了。重啟電腦過後會有個Ubuntu選項,選擇進入就可以進入Ubuntu系統了。
F. 怎麼使用U盤/移動硬碟安裝EFI啟動方式的win8.1系統
EFI啟動已經越來越被大家推崇了,尤其是筆記本電腦,大多數的近期主流主板一般都是支持UEFI啟動的,所謂UEFI啟動就是使用U盤製作的 EFI啟動盤,這種啟動方式的速度更快更安全,關於UEFI啟動,筆者曾在前面的文章做過講述,如果需要的話,請查看下面的相關閱讀,今天亦是美網路主要以實例給大家講講如何安裝efi啟動的win8.1系統。
在開始前,先聲明下我的環境:
華碩筆記本,兩個磁碟,一個是mSATA 64G固態硬碟(需要重新格式化),一個是1TB 2.5寸普通機械硬碟,先將SSD固態硬碟格式化為GTP,用來安裝win8.1系統,機械硬碟里的數據原封不動。
具體安裝步驟如下:
安裝步驟一、解壓原版win8.1鏡像文件到移動硬碟的一個格式為FAT32的主分區(讀寫efi文件只能通過FAT32格式)的根目錄下,把事先下載好的Shell.efi也放在根目錄下。
安裝步驟二、重啟電腦,進入BIOS,選擇Launch efi file from....選項,電腦自動讀寫移動硬碟進入shell命令行。
安裝步驟三、輸入fs0(第一個硬碟)或者fs1(0或者1是硬碟號,),進入到移動硬碟:輸入dir可以查看文件目錄,進入正確的話會看到win8.1解壓出來的那幾個文件夾;
輸入cd efi進入efi目錄下;輸入cd boot 進入efiboot目錄下;輸入bootx64.efi啟動安裝程序,進入系統安裝界面。
安裝步驟四、輸入安裝密鑰進入選擇安裝盤界面後,按shift+F10進入命令行模式,進行硬碟分區和格式化。
輸入DISKPART命令,再輸入list disk命令可以列出當前電腦上的硬碟;根據大小選擇相應的磁碟,此處SSD對應0號,所以輸入select disk 0,選中操作;
輸入clean命令清除磁碟,輸入convert gpt轉換為gpt分區;接下來創建一個efi分區200Mb和一個msr分區128Mb:
create partition efi size=200 //引導系統
format quick fs=fat32 //格式化成fat32
create partition msr size=128 //微軟保留分區
create partition primary //餘下的創建成一個主分區,用來安裝系統
安裝步驟五、再次進入安裝界面,選擇SSD的第三個分區安裝,一步步就成功了。
G. 平板電腦efi shell version進u盤命令
一般是BOOTIA32.EFI了,但是要看你的平台對應的BIOS怎麼規定的了。如果是AMI BIOS,也可以在setup的Boot Override下直接選擇 'Launch EFI Shell from filesystem device', 此方法只需保證U盤根目錄下有Shell.efi就可以了。一般是這樣的。
H. 如何修復uefi引導
有時候我們的電腦進不了系統,可能只是引導損壞了,這時候根本無需重裝系統,只需要修復一下引導就行了,而為了識別更大容量的硬碟現在的電腦都是uefi引導了,用以前的bios引導修復不了,所以下面就教大家怎麼修復uefi引導。
當uefi引導文件損壞,或ghost還原64位系統到C盤,因無uefi引導還是不能啟動系統。
那麼怎麼修復UEFI引導呢,首先必須得在winpe下,畢竟引導壞了是進不了系統的,用U盤做個啟動盤都帶winpe?
UEFI引導基本原理
1.esp引導分區
esp磁碟分區是gpt格式硬碟放efi引導文件的磁碟,在mbr格式硬碟中也可以由任一fat
格式磁碟分區代替
2.efi文件結構
efibootbootx64.efi
efimicrosoftbootbcd
3.efi啟動過程
uefi bios啟動時,自動查找硬碟下esp分區的bootx64.efi,然後由bootx64.efi引導
efi下的bcd文件,由bcd引導指定系統文件(一般為c:windowssystem32winload.efi)
一、用 BCDrepair自動修復
1、依次點擊winpe左下角「開始菜單—引導修復—BCDrepair引導修復工具」選項,如下圖所示:
2、在打開的BCDrepair引導修復工具窗口中,根據菜單選擇數字鍵「1」進行修復,如下圖所示:
3、在彈出的界面中,選擇自動修復對應的數字鍵「1」,如下圖所示:
4、隨後在彈出的界面提示修復已完成,如下圖所示:
二、用bcbboot自動修復
我們建議大家啟動64位8PE,用它帶的bcdboot來修復。
(1)指定esp分區修復
環境為64位8PE,bios/uefi啟動進入下都可以
1.啟動64位8PE,並用esp分區掛載器或diskgenuis掛載esp分區
2.打開cmd命令行,輸入以下命令並運行
bcdboot c:windows /s o: /f uefi /l zh-cn
其中:c:windows 硬碟系統目錄,根據實際情況修改
/s o: 指定esp分區所在磁碟,根據實際情況修改
/f uefi 指定啟動方式為uefi
/l zh-cn 指定uefi啟動界面語言為簡體中文
註:64位7PE不帶/s參數,故7PE不支持bios啟動下修復
(2)不指定esp分區修復
環境為64位7或8PE,只有uefi啟動進入PE才可以
不用掛載esp分區,直接在cmd命令行下執行:
bcdboot c:windows /l zh-cn
其中 c:windows 硬碟系統目錄,根據實際情況修改
/l zh-cn 指定uefi啟動界面語言為簡體中文
註:在8PE中,我們也可以在uefi啟動進入pe後,掛載esp分區用方法(一)修復
(3)用「UEFI引導自動修復」腳本修復
這個腳本,其實就是用了8PE的bcdboot,來修復uefi引導。測試可以在2003 7 8 PE
中自動修復uefi引導。
附件提供兩套,第一套是程序版,為離棄製作;第二套是pecmd腳本版,由caocaofff製作,都相當完美。
三、用bootice修復
在winpe下找到bootice並打開,首先選擇「系統對應的磁碟」,然後再點擊「主引導記錄(M)」,到這步了。
I. efi shell 命令中如何返回上級目錄和根目錄
返回上級:cd ..
返回目錄:cd /
J. 請問電腦開機後顯示英文字母efi shell version 2.31是什麼意思
意思就是需要引導修復。
EFI Shell是一個串口介面,主要用於開啟應用程序(例如紅帽企業版安裝程序)、裝載EFI協議和設備驅動、以及執行簡單的腳本。就像一個DOS串口一樣,但只能訪問FAT16(VFAT)文件系統。
EFI Shell也包含了一些常用的工具,可用於EFI系統分區。這些工具包括編輯,顯示,復制,刪除和建立目錄等。如果要顯示這些工具的列表和其他命令,請在EFI Shell提示符上輸入help。
efi shell環境下的命令作些簡要介紹:
1、fsn:改變當前驅動器。例如:fs0當前映射到了ls-240 驅動器的話, fs0: [回車]就將提供對ls-240 驅動器的訪如:fs0:
2、attrib[-b] [+/- rhs] [file] 察看或設置文件屬性
3、break設置執行斷點
4、cd[path] 改變當前目錄
5、cls[background color] 清屏
6、compfile1 file2 進行文件比較
7、cp[-r] file [file] ... [dest] 拷貝文件和目錄
8、date[mm/dd/yyyy] 獲取或設置日期
9、devices[-b] [-1xxx] 列出系統中的所有設備
10、devtree[-b] [-d] 顯示設備樹
11、echo[[-on | -off] | [text] 回顯
12、edit[filename] 文本編輯
13、eficompressinfile outfile 壓縮efi文件
14、efidecompressinfile outfile 解壓efi文件
15、help[-b] [internal_command] 顯示幫助信息
16、loaddriver_name 載入驅動
17、ls[-b] [dir] [dir] ... 獲得目錄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