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程序命令 > android程序員未來

android程序員未來

發布時間:2022-09-02 02:17:14

1. android程序員的較好的職業規劃應該是怎樣

Android程序員的職業規劃,怎麼說呢?一句話叫做:早知如此,又何必當初。命運有些是自己可以掌握的,有些可能需要運氣和機會。
一、路徑可達
先說說路徑可達這個詞吧?有些人會覺得他的路看不到未來,有些人就可以清晰的看到他的方向。如果你現在所做的工作過兩年會不會有所成長,達到你的目標。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麼說明現在的工作是沒有上升通道的,就需要改變。當然安於現狀不思進取是另外一回事。時刻反思自己所走的路,然後迅速調整,可能會少走很多彎路,畢竟時間不可逆。

二、時間規劃
我有時候會想我五年後在哪裡?做什麼?大部分人對於這個都會比較模糊。因為時間跨度太大。五年時間相當於整個生命長河其實比較短,但在職業規劃中確是很長的段,特別是剛畢業的那五年。從時間規劃來講肯定會用到時間的切分。宏觀的東西只有落地到一件件事上才是有效的,才算得上完整的規劃。但是話又說回來人是有惰性的,人對於這種有限制的東西有天然的排斥感,執行起來非常痛苦,即使開始執行起來很有激情,過不了幾個月,所有的計劃都縮水了,這同時也導致了很多時間的浪費和做事情的盲目性。所以計劃的時效性和執行很重要,這里又會涉及一個詞:「執行力」。
沒有計劃也導致學習變成一個一個孤立的點,完全沒有串連性。因為你是想到學什麼學什麼,而不是計劃著學,一段時間後可能會有一些積累,但是永遠深度不夠。這可以做一個簡單的實驗,把自己腦子里的東西理一理,如果時間需要很長說明整體知識體系已經有些混亂,可以對比一下操作系統的磁碟整理。如果一個人能很好的管理時間那麼必成大牛。好學生好在哪裡,排除智商的因素外,就是時間管理和善於思考。我覺得我自己最大的問題:時間管理,自律性,溝通能力。這三塊是我覺得自己最缺乏一定程度上是致命的,很大程度上會決定我未來的所發展的高度。
三、項目經理還是架構師
在程序員中一直有個討論就是將來要做項目經理還是做架構師。這兩條路的側重點不一樣,所以積累的東西也可能不同。項目經理更強調綜合能力,比如說協調能力,溝通能力等一系列偏管理的能力。而架構師可能更專注於技術本身,技術上的宏觀方向。兩條路有重疊,但是更多的是區別。有些項目經理可能就不會寫代碼。但是同樣可以帶好一個項目,一個團隊。
我曾經也問自己要是以後這兩條路走哪條,其實都可以嘗試一下。比如說給一個項目讓我帶帶,我能否把它帶好,其實需要機會,同時也需要自己去爭取這樣的機會。所以我的答案就是如果有機會的話兩條路都可以嘗試走走,就是兩個方向的一些能力都可以進行積累。很多人認為項目經理是一個職位,我倒覺得是動態的,這個項目中你做項目經理,另外一個項目中可能又是開發工程師。所以不永遠是項目經理,也不永遠是開發工程師。
就程序員而言,專注技術是沒有任何問題的,先技術後管理。管理這個東西總的說有點虛無飄渺,各都有各的一套理論,比較難以評估。但是技術是可測量的,通過一定的努力技術水平都會有定的躍升。記得在《肖申克的救贖》裡面說到地質的形成只需要兩個條件:壓力和時間。其實對於學技術也是一樣的。只要肯學一定會達到某個水平。到大牛級別的確實需要一些悟性和天分。
四、我的選擇
我為什麼覺得自己應該走架構師這條路,這和我職業終極目標是契合的。這里先說一下架構師做什麼?架構師負責整個項目甚至整個系統的構架(這一句話等於廢話)。一般型的項目可能這個設計項目就做掉甚至可能就不需要架構。但是系統復雜度上升的時候,會涉及到系統之間的交互,還有技術的可行性和整個設計的方案。這個時候架構師就出場了。另外的工作就是承擔一定的培養新人的工作。所以架構師都需要具備比較好的口才,很多人都說程序員不會說話,錯了,那是低端的,到了高端的程序員口才都很好,看一下那些程序員大會中侃侃而談的架構師們,是不是有種「高端大氣上檔次」的感覺。這後面會發現有一個發展方向就是「培訓師」,還可以寫書,其實這些都可能是一些「副產品」。技術到一定的境界很多事情到都是水到渠成。
架構師寫代碼嗎?當然寫。他們肯定不會寫那些簡單的代碼,他們一般寫什麼代碼?框架,一般來講優秀的框架都是一個人或者極少人寫出來的。比如說linux的核心就是一個人寫出來的。好的代碼絕不是人堆出來的。你給100個初級程序員也整不出一個Struts來。這里會衍生出另外一條路,就是開源框架,很多牛人都是開源社區的愛好者。都或多或少的參與了一些開源項目。甚至把自己寫的一些東西開源出來。一般來講能做到這個級別那是相當厲害的了。

五、領域方向
我記得以前總有人問我你最擅長的領域是什麼?這個問題一問我就懵了,因為我從來就沒想過這個問題。可能本身還沒到分領域的級別,還處於一種「原始積累」階段。技術學到一定階段的時候是分領域的。領域之間會有一些交叉。
我所知道的大方向是「高性能,大數據量,移到平台「。這是我給java這所分的三個方向。其實我上面所說的三個方向不一定是同一個維度。但是我認為寫Java的如果沒有沾上這三個方向中的一個,一定沒有前途。高性能和大數據量的處理需要比較多的技術儲備。很多人說寫個Java就是CRUD(嚴格來講,對於計算機本身所有的操作都是CRUD)。可是在高性能情況下所涉及的問題一下成指數級增長。各種「水平擴展」,「服務化」,「容災」,」緩存」等各種牛B的詞彙就來了,你寫一般的CRUD最多也就知道個SSH,這是不一樣的。比如說做大數據量的處理一定會知道Hadoop,然後就是雲計算,雲存儲。反正什麼牛B什麼來。移動平台和上面我所說的維度不一樣,因為移動平台相對應的是PC平台。但是由於移動平台的發展時間很短。所以能搭上這趟快車也有不錯的發展。要是早些年(2012年以前)進入移動平台的開發,現在同水平的程序員工資肯定更高。這是平台發展所帶來的紅利。雖然三年前我預見到了移動平台的無可限量,但是那時候就像一個一無所有的人,還管它什麼移動平台還是PC平台,能寫代碼做項目就OK。以至於我學了一個月的Android就偃旗息鼓。
不管怎麼樣技術的底層都是一樣的,所以扎實的基礎是必要的,這就是為什麼演算法和數據結構是永恆不衰的。很多人說演算法和數據結構無用那就是無知的表現。這個無知就像在討論讀大學有沒有用一樣。

六、總結
上面所說的一些東西可能都會比較虛,很多人都可能明白其中的道道,比如說到時間管理,這個估計從學生時代就在講。但是真正的執行還是千差萬別。所以又回歸到哪裡?回歸到人本身。後來我想明白一件事情,即使道理再明白,沒有好的執行仍然等於空談。這里我回想起劉未鵬的《暗時間》。裡面非常細致的講了對於時間的管理。這個我讀大學的時候同樣在一本書《讀大學,究竟讀什麼》裡面也有所論述。當然兩個方向是不一樣的,一個是程序員的思維,另外一個是文科生的思維。但是道理只有一個,時間利用率的本質是什麼。
另外就是實踐,強烈的實踐。我記得大學的時候讀《人性的弱點》真是心潮澎湃,可是過不了多久我就忘了書中的內容。所以沒有把書中的一些東西深刻的印記在腦海里並轉化成你自己的東西,它永遠只是知識。

2. 學Android在未來的職業規劃具體怎麼樣呢

這個可以從2個方面去規劃,一方面是技術,一方面是公司。
首先,在技術方面,作為Android程序員的基本能力肯定是要有的,隨著工作時間越來越長,這些技術肯定是掌握得非常好了,這個時候就可以考慮更加「全棧」一些,比如多學習一些服務端的開發技術和前端開發技術,畢竟原生的AndroidAPP是通過Java語言開發的,對於有工作經驗的Android程序員來說,學Java服務端開發還是容易很多,通過學習服務端開發,既可以進一步提升Android開發能力,又可以讓自己更「全棧」,當然,有些人是技術宅,那還可以考慮學習AndroidFramework,各大手機廠商都很需要這樣的人才,例如華為、小米等等這些大廠商。
然後,在公司方面,如果一開始沒有進入很好的公司,是要慎重的選擇跳槽的,原因其實很簡單,也許進入一個公司的時候,只是個初級程序員,經過1年或更長時間的工作,技術能力已經更高了,甚至已經是中級程序員或者以上的水準了,但是,老闆會不會給加薪呢?不好說,因為對於老闆來說,可能只需要是一個初級程序員就可以了,復雜的、難度高的任務,有其他人可以完成,既然的崗位不會創造更高的價值,老闆也就不會給出與能力相符的待遇了,而且,一直在小公司里,可能也沒有機會接觸大項目,個人的業務能力會一直卡在一個瓶頸,無法提高,所以,是需要慎重選擇跳槽的,之所以說慎重選擇,是不能隨便選擇,很多公司也會認為頻繁跳槽的員工是不靠譜的員工,特別是大公司,本身可以給員工很好的待遇的同時,還能給員工很多鍛煉機會,他們不希望員工經過高質量的培養和歷練後又再次跳槽走了,所以,很多大公司都有「每份工作至少做了2年以上」這類的要求。

3. android開發人員以後的職業應該如何規劃

有很多路可以走,Android架構師、PM、CTO,轉行肯定是去產品。
架構師就是從APP的組織架構,到框架搭建,很多架構師都會給公司寫自己的框架,也就是平常用的okhttp、imageloader這類框架,所以對技術要求非常高,要經常看其他人的源碼,熟練編寫框架。
PM 項目管理,一般都是做JAVA出身的程序員可以做的工作,因為PM的工作范圍很廣,例如伺服器搭建、資料庫設計、技術攻破、功能設計等等等等,想發展PM肯定就要會java之類的東西。
CTO 就不說了。

4. android開發在中國的前景怎樣

相信大家對Android的發展歷史多少都有一些了解,Android曾經是一家創立於舊金山的公司的名字,該公司於2005年8月份被Google收購,並從此踏上了飛速發展的道路。經過這幾年的發展,它已經發展成了一個平台、一個生態體系。現在Android在移動領域已經得到了廣泛的應用。根據Google於2011年6月份公布的數字,現在每天激活的Android設備高達50萬台,比5月份的數據增加了10萬台!Google還透露目前已經與36家OEM廠商和215家運營商合作,共激活了超過1億台Android設備。
相比於Symbian的日落西山,以及蘋果的封閉、Windows Phone的前途未卜,Android無疑代表了當前行業發展的主流趨勢:開放平台取代了封閉平台。讓參與者均能通過自己的努力而獲益。從2008年9月公布1.0版本以來,經過近三年的跨越式發展,現在Android已經發展到了3.x版本,這是一個針對平板電腦而做了大量優化的版本,包括對更大屏幕的支持的類庫、多任務優化等。目前市場上佔主流的還是2.2版本,當然,相信隨著時間的推移,2.3及後續版本會得到越來越多的設備的支持。
由於Android是近幾年才開始起步的,所以有很多朋友在關注華清遠見3G Android系統開發課程時,也總是會有這樣的疑問。我一直跟帶著這種疑問的朋友說,回答這個問題,有幾個關鍵點:第一、這個市場是否足夠大(或者能發展到足夠大),這點我相信大家對於移動設備的現狀有足夠的了解,對其未來的發展不會有什麼異議;其次是你所從事的領域是否處於上升通道上?身處一個上升的通道,個人只要付出一定的努力,這個行業都會帶著你往上走,相反,如果處於一個沒落的行業,個人再努力,可能都趕不上整個行業墜落的速度。
Android這幾年的發展可謂有目共睹,就像前面所說,每天的設備激活數目就達到了50萬台;其三,是否有足夠多的大公司參與其中,或者是否成就了一些公司。行業的發展,離不開業內大公司的支持,或者,是否有公司在該領域得到了長足的發展。處於這個行業的大公司,除了Google本身外,也成就了一些公司,例如Motorola移動、HTC,前者借Android咸魚翻身,後者借Android成了市值超越Nokia的公司。行業的發展如此紅火,那麼作為開發者,是否可以從中獲益呢?我們可以從「Android工程師一年經驗月薪8000元:」這則新聞來看這個行業的開發者的情況,由此可以看出,這個行業的從業人員現在有多搶手。

5. 現在北京開發android的程序員多麼 android方向發展以後會是什麼趨勢

android未來的市場還是很廣闊的,現在國內也比較稀缺這類的人才,所以各種android培訓班很多也很火爆。如果樓主比較熟悉linux 的話,不妨朝這方面發展也是不錯的。也可以自己做應用軟體,如果下載使用量很不錯的話,帶來的是長久的廣告效益。再比如更深度研究的話,可以在國內android手機公司做rom的固件研究。技術宅很有前途的,加油吧

6. 在大連學習Android開發有前途嗎

移動互聯網是未來的發展趨勢,而Android開發工程師在移動互聯網行業中是屬於薪資比較高的職位。關於在哪個地方學習,只要有學習的目標和動力,真正掌握這項技術,做出不錯的項目,相信都會很有前途的。
但是關於Android的未來發展,也有必要說一下:

Android開發工程師主要是做Android系統的APP開發,但是在目前,僅採用Android開發技術進行的原生態開發因為開發和維護成為較貴,已經不再受大部分企業的青睞,企業更傾向於HTML5 + 原生態混編的APP效果,因為這種能夠跨平台的混編技術不能能夠做出接近原生態的效果,維護成本也很低,深受企業的歡迎。所以,未來Android + HTML5混合開發工程師的前途還是會不錯的。如果想要學習,建議找一家混合式開發做的比較不錯的培訓機構,畢竟自學的效果和比人教、監督學習的效果是不一樣的。

還有,大連的Android開發工程師薪資水平還是和一線城市有很大差距的,一般2-3年的Android開發工程師在大連能拿到7-8K,大連是個消費高、工資低的城市,但較於其他行業的職位,這個已經是高薪職位了。但是剛開始做的時候會辛苦些,自己學不會的話可以考慮去培訓機構試試,大連也有不錯的Android培訓機構,他們的老師都是業內很有名的,像老羅,發布的Android教學視頻簡直太棒了!很適合初學者學習!

7. 我是個android程序員,想改行

看到你這些牢騷,很熟悉啊,以前我在外包公司做的時候,也是你一樣的心態,天天加班,天天2,3點,早晨7,8點起,比你這加班到凌晨苦多了。
但是現在,我還是做android,只是換了個環境,收入穩定,上班時間,早晨9點,下午5點半,准時下班。你現在這種情況:
1.是你自己能力還相當不足,從你說話就可以看出來,你估計做android還沒幾天,積累不夠,要比能力強的人多花更多的時間去熟悉,去了解對你來說新的東西。
2.跟你的工作環境也有直接關系,一般公司不會這樣,除非是處於初級階段的外包公司,我原來那個就是。
作為一個過來人,給你一些建議,在什麼都沒學會之前,能力很有限之前,不要先去抱怨,因為你能力不足。程序員相對你想要的那種職業,薪資應該會高很多,那種職業要麼是比較醬油的,工資低;要麼是家裡有後台的,天天可以打醬油,但拿的還不少,你覺得這兩種情況,你是前者?那你就是不思進取。如果你是後者,你也不必做這個職業遭罪。最關鍵的是,一個積極上進的人,不會去抱怨,而是換個角度去考慮問題。你要是能力強,換個環境,想我現在這樣的工作時間,很多的。月薪8K-10K,多的是,但是你要有那個能力,能力就是在你現在的這種公司,不停的做項目,積累,用最短的時間積累更多的知識。
如果你是個積極向上的人,我希望今後有機會和你一起探討和分享android的開發經驗;但如果你堅持要換工作,找一份「安逸」的朝九晚五的工作,當我沒來過。

8. Android還可以走多久

2019年5月8日早晨,當我們三易生活的編輯們圍坐在一起,討論昨晚召開的Google I/O 2019大會時,有一位同事突然說了一句:

「昨晚的會啊,我看了,那麼無聊,簡直就像是黔驢技窮一樣」。

我們瞬間愣了一下——這話從何而來?但很快,我們大家意識到了一個問題:他說得沒有錯,但也正因為如此,谷歌的目的才真的是達到了。

是的,谷歌首先出了款值得一罵的手機

驍龍670主控,4+64GB內存配置,後置大底單攝(這個CMOS客觀來說還行),5.6英寸的1080P普通全面屏而且屏佔比很低……說實在的,雖然它依舊能夠憑借谷歌強悍的拍照演算法在低光環境下秒殺iPhone X(注意,不是XS)、雖然它依舊集成當前最安全的手機加密晶元Titan M,但是當谷歌宣布這樣一套配置的「全新手機」Pixel 3a售價高達399美元(約合人民幣2700元)之後,我們毫不奇怪地看到互聯網上傳來了一片罵聲。

這是什麼概念呢?首先,在美國亞馬遜網上商城中,這個價位已經足夠買三星Galaxy S8(395美元)、LG V35(354.99美元)等老旗艦,而它們不管是在性能、屏幕效果、拍照水準還是本身的做工和各種外圍功能上,都是完全壓倒「全新的」谷歌Pixel 3a的。

不僅如此,實際上如果大家熟悉「谷歌手機」曾經的 歷史 ,還會發現更多問題——比如說,曾經的Nexus系列雖然配置平平、做工一般,但每代都使用著旗艦等級的SoC,而且價格極為便宜;後來的Pixel系列盡管變得高價,但首先配置並不是槽點,更何況此前的三代Pixel旗艦一直都有著「單攝吊打多攝」的優勢拍照演算法,作為面向大眾消費者的「谷歌旗艦」也算是貴得有道理。

相比之下,這一次的Pixel 3a從一開始就被定性為老旗艦Pixel 3的「廉價版」:配置不升反降、功能只有閹割沒有創新這也就罷了,關鍵是價格即使對於老外們來說也並不廉價。如此叫人完全提不起勁的產品發布,被形容為「無聊」也是理所當然。

然而,全新的Android Q卻著實值得好評

說實在的,我們並不認為谷歌真的就是黔驢技窮——盡管昨日的Pixel 3a/3a XL的確吸引力嚴重不足,但大家別忘了,谷歌開的本來就不是「手機發布會」,而是Google I/O,是一次綜合性的年度產品發布和成績匯報。

那麼,除了Pixel 3a,谷歌昨晚還發布了什麼呢?當然是全新的安卓系統啊!具體來說,是全新的Android Q Beta3版本。當然,說是Beta3,其實這一次的更新幅度遠大於前兩次小規模測試的Beta版本,因此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它其實才算是Android Q的第一個真正的公開測試亮相。

具體來說,這一次的Android Q可謂是一款完全針對未來移動設備的操作系統:在無線網路方面,它提供了對5G制式的原生支持;在設備形態方面,Android Q終於加入了官方的折疊屏界面適配方案,一舉解決了折疊屏手機APP自動縮放的問題;而在AI解決方案上,Android Q這一次帶來了不需要聯網的本地AI演算法,可以實現離線語音助手、離線自動給視頻添加字幕等既神奇、又保護用戶隱私的功能。

除此之外,Android Q還有更嚴格的APP許可權控制——諸如在後台偷偷給手機定位這樣的操作,從今以後將會無所遁形;當然,為了進一步強化手機安全性、敦促廠商們更及時地給消費者提供更新,谷歌甚至還引入了類似Windows上的「功能補丁」概念,允許操作系統直接通過應用商店更新一部分系統核心組件,無需苦等新版系統或安全補丁推送。

其實,「谷歌手機」曾經也並沒有這么不堪

同時推出了兩款不太走心的手機和一款滿是未來黑 科技 的新操作系統,谷歌這是什麼騷操作?其實,要弄明白這個問題,首先就得搞清楚,「谷歌手機」的 歷史 ,以及它和業界的關系。

2010年,谷歌發布了初代的Nexus One手機。值得注意的是,它雖然是當時性能最高的安卓手機,但卻並非是一款「全能旗艦」。這是因為Nexus One本身更多地擔負著演示最新安卓技術的任務,它就像是一款現成的「開發平台」。由此,谷歌一方面為這台手機配備了一個水平非常一般的攝像頭,另一方面也確實給它定了一個可稱得上實惠的價格。

性能旗艦、搭載最新安卓系統、但與此同時拍照一般、多媒體性能平平、價格也不與其他旗艦重疊……再加上谷歌選擇和多家手機廠商保持合作關系,「輪流代工」且產量始終不大的平衡術,可以說,在整個Nexus手機的 歷史 上,「谷歌手機」都很少真正威脅到同期業界主流旗艦們的地位。它僅僅只是極客、開發者圈子裡的一個神話而已。

但是,當幾年前Nexus終結、Pixel接班的時候,大家發現「谷歌手機」變了:它開始重視拍照、開始搭載各種各樣非主流的谷歌自有技術,最重要的是,Pixel逐漸擺脫了合作代工模式,價格也提高到了和其他品牌旗艦相同的水準。

於是,當時許多人開始驚呼:谷歌這是終於要直接「進場」,和其他安卓手機廠商搶飯碗了!

失之東隅,收之桑榆,谷歌在下一盤大棋

谷歌能夠和其他手機廠商們直接搶飯碗么?從研發和生產水平上來說,他們確實有這個能力。但從戰略規劃的層面上來說,谷歌其實是萬萬不能這樣做的。

Android Q這一次拉攏的參與測試的廠商

畢竟,對於當前的谷歌來說,有一件事要遠比在自有手機上賺幾個小錢更加重要:那就是進一步解決安卓系統的碎片化、進一步統一安卓生態、進一步把所有的安卓手機都做到比iPhone體驗更好……

為了做到這一點,谷歌可以說是煞費苦心。一方面利用自家應用商店在海外市場的強勢地位,強制要求所有的開發者對新系統進行適配,一方面施壓手機廠商,告誡其必須要保證新款手機「一月一安全更新」,保證系統體驗緊跟谷歌的節奏。

但是,這樣一來,手機廠商們自然就有理由不樂意了:系統更新費時費力又不賺錢,給老機型更新新系統還會影響到新型號的銷售。為此,谷歌又不得不在「大棒」之外再額外附送一部分福利,比如說引入更多廠商參與安卓的早期測試,讓大家提早熟悉新系統;又比如說通過「Project Treble」一類的技術簡化系統更新流程,降低廠商們的工作量。當然,還有更加直接的,那就是刻意限制自身「谷歌手機」的市場競爭力,避免與安卓生態的夥伴們形成直接競爭關系。

可以說,本次的Pixel 3a系列智能手機,無異於谷歌的一次「自黑」行為,但它也同時給其他所有的安卓手機廠商吃了一顆定心丸:

「安卓生態我必須縮緊,但智能手機的錢可以讓給大家賺,就這么說好了喔。」

毫無疑問,人工智慧是下個十年要進入的時代,而且現在已經有蓄勢待發的意思,但是人工智慧跟 Android 開發完全不沖突,人工智慧它是一門技術與科學,它可以應用於各行各業,方方面面,同樣,它也可以應用於手機端,這兩年也有不少手機廠商推出了 AI 晶元,以後人工智慧在手機上的應用會有很大潛力。

那有人可能會擔心,未來 Android 會不會如當初的塞班一樣很快就被取代呢?這個擔心是多餘的,正是由於有了諾基亞的前車之鑒,現在各大互聯網公司危機意識都很強,想再出現一例諾基亞這樣的事情是很難了,再說了,Android 和 iPhone 的背後要知道那可是 Google 和 Apple 啊,這兩家富可敵國的 科技 公司,想要被顛覆那基本就是做夢,現在想要出現第三個操作系統那得經過 Google 和 Apple 的允許才行,所以,未來五到十年,甚至更長,手機將永遠會是 Android 和 iPhone 的天下,而隨著 科技 的發展,未來取代手機的絕對不是另外一種手機,而可能會是新的載體,如眼鏡、手錶之類的。

而整個手機市場,Android 將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的份額都會是主流,那麼就會永遠有 Android 開發的需求,Android 開發因此就不會被淘汰,只不過,當人人都擁有一部智能手機的時候,那麼移動市場增量就沒那麼快了,當你的爺爺奶奶倍都擁有一部智能手機的時候,智能手機的增長也就基本到頭了,現在看看全球智能設備的總量,已經基本是緩慢增長的狀態了,想對應的,一些移動開發的崗位也會逐漸減少,而且對 Android 開發的要求也就越來越高,那些技術不過關,一些靠復制粘貼混日子的開發者,終將被淘汰,而那些有真正技術實力的人,會得到更好的職位與待遇,從這個方面來說,其實會是好事。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首先要對Android有定位,才能知道將來要往哪裡努力。

第一類競爭對手的特點就是取代與否的問題,蘋果和華為都是立足取代對方,或者占據對方更多的市場。以目前Android市場佔有率來看,最壞的情況就是共存。

第二類競爭對手的特點是兼容,就是這類跨平台方案都是想一勞永逸,一套代碼編譯到處運行。目前看他們的解決方案都或多或少存在問題,總是與原生應用差了那麼點意思。

再看應用場景:

APP這類公司,目前的狀態基本是快速發展期已過,目前是存量競爭時代,更多的工作是維護,職位相對穩定,更多的需求是如何讓APP運行的更穩定,所以這方面的人才還會繼續招聘。

這類公司例如小米、vivo、OPPO等公司,這類公司主要是賣手機為主,也就是深度定製,這類需求未來10年還會存在,以我接觸的面試情況看,大多數定製類的公司還會做其他企業的定製需求,所以這塊目前需求還比較旺盛,不用太擔心機會減少。

這塊應該是Android還能繼續存活下去的新概念,目的是讓所有的物品都能聯網,這就需要大量的智能硬體設備,那麼放眼看,成本最低的還是Android系統,當然一些特別極端的需求,可能要選別的系統,但是一些常見的智能設備,基本還是用Android的,就算被鴻蒙取代,那麼他們的開發流程也相差不大,可以短時間內平滑過去。

總結,Android的未來相對來說還算明朗,只要Google不瞎嘚瑟,好好維護Android,我相信還可以撐個10-20年。我的依據就是PC,Windows從95年發布窗體交互開始,到今年已經快30年了,並且還在更新,智能手機真正發展起來也就是2008年開始的,到現在也就十幾年的時間,所以我覺得後續隨著一些人年齡增大,會出現很多老程序員轉行,而新程序員會選擇人工智慧方向,那麼手機這塊必然還會有一個小的缺口,所以大家正在做手機研發的還是不要放棄,繼續深挖,最好是把整個手機系統全部吃透,那麼後面就算到50歲、60歲,只要你的身體 健康 ,依然有的是就業機會。

9. Android開發 與 JAVA 程序員 那個前景更好

我個人感覺java要好一些,雖然Android現在很火,而且工資也比java高些。但是Android畢竟是近兩年智能手機才火起來的,未來幾年可定會有能夠代替Android的產品,那時候Android還能不能火起來就不得而知了。

閱讀全文

與android程序員未來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如何查找伺服器日誌 瀏覽:799
加密的鑰匙扣怎麼寫 瀏覽:577
文件夾更新不了怎麼辦 瀏覽:473
壓縮機指示燈亮是什麼原因 瀏覽:954
什麼app訂酒店半價 瀏覽:765
中老年解壓神器 瀏覽:243
訊飛語音ttsandroid 瀏覽:468
腰椎壓縮性骨折術後能坐車嗎 瀏覽:507
python類裝飾器參數 瀏覽:347
均線pdf微盤 瀏覽:791
女生喜歡玩的解壓游戲 瀏覽:442
支付寶暗號加密操作 瀏覽:133
柯潔在哪個app下圍棋 瀏覽:751
平板用什麼app看內在美 瀏覽:609
cad計算機命令 瀏覽:173
郵箱設置域名伺服器錯誤什麼意思 瀏覽:671
硬碟解壓失敗受損藍屏 瀏覽:654
應用和伺服器是什麼意思 瀏覽:485
程序員需要知道的網站 瀏覽:713
微信支付頁面加密碼怎麼加 瀏覽: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