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美國普通程序員能幹到幾歲
在美國,工作者的年齡中位數是42歲,而Stack Overflow 2016年的程序員調查中,程序員的平均年齡是29.6歲,中位數為27歲,40歲以上的程序員只佔總數的12.7%。
一個程序員為了保證自己的價值,你得確保你多年工作的經驗並不是單純的重復。我們生活在極速變化的時代里,不僅包括我們現在所使用的科技,還有我們構建軟體的方式。
把產品做出來是基本,遠遠還不夠,你必須要讓產品和代碼能有更長的有效期,你還得知道如何團隊合作。如果你想讓職業生涯走得更遠更成功,又兼顧到賺錢,光靠把產品做出來是不夠的。
2. 中國程序員VS美國程序員,差距在哪裡
當然小編並不是在長他人志氣,滅本國威風,只是想小小提醒作為程序員的你,一定不要以學編程、拿高薪作為自己唯一的人生目標。就好像創業路上的你,無論在什麼時候,我們都要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度和競爭力,永遠保持一顆熱愛自己事業的工匠之心,堅定的走下去。互聯網行業千變萬化,要不斷的學習,更新知識系統,才能永遠不被這個社會所淘汰。
3. 外國人做程序員做到多少歲
的確是終身職業,基本上這個是腦力活,不單純是體力勞動。國外有機構做過調查的,發現大齡程序員的學習能力並不比年輕人弱,因為作為終身職業來說,這是單純的職業素養,無論在哪個行業都是這種情況。
4. 美國程序員是青春飯嗎
不是,中國很多程序員覺得做一些年就退出中國行業,其實也有一部分人一再在這個行業,你的這個問題我以前也想過,我曾經問了一個華為的一個軟體工程師,他對我說,其實在外國,那些搞技術的,別人很專一吧,一般搞技術是一輩子的都在搞的,很熱愛搞技術,所以很多很牛的軟體都是外國人開發出來的,如果你有機會,去美國是最好的,加油,希望的我答案能夠給你解惑,謝謝額。
5. 微軟程序員在美國最大年齡是多大
美國最大年齡有60歲的。
在中國一般干到三十歲左右。因為程序員本身就是根據需求分析編寫各個模塊和功能,工作性質太枯燥而且總加班,身體也干不動了,也沒勁頭了。
6. 為什麼美國六十多歲的程序員還能寫程序
美國的程序員可以一輩子專心做技術,他們不存在說,年齡大了就不適合做程序開發了,而國內的行情是不一樣的,國內過多地給程序員灌輸了30之後必須轉行必能只做技術的感念,這樣讓大部分的程序員都顯得比較浮躁,技術好的後來都做了管理了。
7. 國外大公司都是怎樣對待大齡程序員的呢
二 在港區工作公司裁員是很正常的事,而且是硬性指標,沒有理由的百分之幾的裁員,但是一般裁的都是好幾年不寫代碼的員工,被裁員的員工也不怕裁,因為這樣他們可以得到一筆錢應該有半年的工資,這樣他們可以跳槽到別的公司。
國外程序員和國外程序員的薪金差距
國外的程序員的薪資是國內程序員的薪金四到五倍,這之間差異主要整體經濟發展的水平上,換句話先進和落後的差異,在歐洲養活一個成熟的程序員的費用差不多是國內一個團隊的費用正是因為這種差異存在,所以國內的很多程序員移民到美國或者乾脆去緊鄰日本賺快錢,這都是經濟差異造成的這種流動,畢竟差距還是非常巨大,需要努力追趕的地方還是非常多。
8. 為什麼很多科技公司總是以35歲的員工說事
因為招聘35歲以上的人,沒有經濟效益。一般來說,人年紀到了35歲以上,家庭的任務比較重,上有老下有小加家庭的經濟壓力大,所以這種人對工資的要求會比較高,不如年紀小點兒,但是也能幹一樣活的人。
還有一個問題,就是35歲以上的人心眼比較多,通俗點講,就是會計較,懂得權衡,懂得揣摩老闆的意思,懂得拍馬屁,懂得挑輕減重,懂得八卦,懂得爭功勞,懂得推脫重活,懂得自己的重心是在家庭,而不是在工作,懂太多內涵了,就是不願意賣力幹活。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更多圖片
35歲以下的人,社會經驗或者人生閱歷或者各方面的還比較青澀,這個時候是賣力的好時候,特別是30歲以下的,最好是27歲以下的,所以很多互聯網公司或者發展比較快的公司,基本上年齡的結構比較低,很多互聯網公司就是20出頭的小夥子,一大堆人的平均年齡可能就是二十四二十五歲,
年輕人,培訓一下,就能上崗,朝氣蓬勃,幹活搶著來,形勢一片大好。
而你讓一堆35歲以上的人聚在一起,八成互相猜忌,使勁斗,合不起來的,大家都有很多招數,有各種人情,客氣呀,互相之間一大堆這種套路,唯一相同的就是不願意幹活,說的好聽一點,就是借力用力,說難聽一點,就是好吃懶做。
從這個角度看,要說年輕人沉不住氣,那年長者就太沉得住氣了。
當然也不是說35歲以上的人就沒有用武之地,35歲以上的人基本上要干什麼工作比較好呢?
要干一些35歲以下的人不能完成的工作,譬如說干管理工作,干一些領導職位,這些工作很綜合,要求很高,不是一般的35歲以下的人能乾的,但是這種職位職位有個毛病,就是這種職位,一個公司就那麼三五個,要不了那麼多人。
而社會當中35歲以上的人具備這種能力的也不多,整個社會來講,最簡單的工作就是賣力氣的工作,只需簡單的經驗,但是綜合經驗又有綜合的技術水平又高,這種人比較少,
所以35歲以上的人要找工作,你必須要建立一套自己的有別於他人的方式,管理上的呀,或者技術上的深度呀,要比別人超出很多,否則的話你就沒有競爭力了,年輕人,他要個5000,你要個15000,同樣的工作內容能滿足,要你幹嘛呢,如果拿同樣的工資,你年齡大家庭開銷大,你心裡又不痛快。
很有水平的人,35歲以上,40歲以上,45歲,50歲都沒問題,工資要多高有多高,上不封頂,所以講到底還是水平問題,
但是沒辦法,這個社會它統計下來就有這樣的規律,大部分人還是處於中低水平,所以中低水平的人找工作35歲以上,你就很有難度了。
所以經常有一句話,就是說35歲以後不要亂換工作。甚至有些地方30歲以後就不要換工作,因為你的競爭力已經在不知不覺中,隨著年齡的上漲而下降,下降,再下降了。
最後插一句:為什麼年輕人才有資格談愛情,因為年紀大了之後,心眼太多,套路太多,套路太多的愛情還會是真愛情?職場也一樣,套路太多的工作,還會是真心工作嗎?
9. 在國外環境下,大齡碼農也能找到工作嗎
一說起程序員,大家的第一反應可能就是「技術宅」、「高工資」,天天坐在辦公室裡面敲著鍵盤。但是一些人只看到了程序員拿到多少的工資,卻沒有想到年齡對於程序員來說是一個致命的考驗。眾所周知,在國內40歲就是碼農的一個分水嶺,很少有公司願意招聘年齡超過40歲的程序員。雖然可以拿著旁人羨慕的工資,但是這也意味著他們相比其他人可能會「提前」下崗。
從企業管理者的角度來說,招聘年輕的程序員代替老員工可以節省開支,為公司血液注入新的活力,這對公司的可持續發展非常有利。但是相比於年輕的程序員,大齡碼農本身也有歷經各種「項目」積累的經驗,有著年輕員工還不具備的價值。如果一個公司把大齡碼農看成是累贅,公司的上升空間也會非常有限。所以不管碼農年齡大小,有價值的就應該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