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python 計算
def g(x, z):
x = x + [z]
return x
[z]是將z變為了只有一個元素的列表
這里的x是否在計算之後是否改變了呢?一個很好的方法可以看它是否被改變了,將函數改為
def g(x, z):
print(id(x))
x = x + [z]
print(id(x))
return x
可以看到兩個值不同啦,也就是說原來的x值指向的位置在函數內被改變了,然而外部的x指向的位置沒有改變,所以變數x從外部來看是沒有變化的,即
g(y,4)返回值是[1,2,3,4],y依然是[1,2,3]
所以9選C
因為y是list類型, 所以y = list(y)即g(list(y), 4) 與 g(y,4)是一樣的,所以10依然選C
2. Python編程計算,在線急!
x=input()#輸入基數字元
n=int(input())#輸入項數
s=0
foriinrange(1,n+1):
a=x*i#生成單項的數字串
s=s+int(a)
print(s)
3. python計算
5+5%4*2//3的運算順序是先5%4,後*2,再//3,最後+5。
%是取余運算符,5除以4等於1餘1。所以,5%4=1。
*是乘法運算符,1乘2等於2。所以,5%4*2=2。
//是整除運算符,2整除3等於0。所以,5%4*2//3=0。
+是加法運算符,5加0等於5。所以,5+5%4*2//3=5。
註:整除的意思是指兩個數相除只取小數點前的的數。例如:33//12=2。因為33÷12=2……9
4. python計算
你最後那個b/(2.0+a)結果怎麼是5啊?正確的應該是如下:
>>> a = 3
>>> b = 4
>>> b/(2+a)
0
>>> b/(2.0+a)
0.80000000000000004
之所以b/(2+a)的結果是0,是因為b是整數,(2+a)也是整數,所以整數除整數結果還是整數,自然就把小數點給去掉了;而b/(2.0+a)的結果是0.80000000000000004,是因為(2.0+a)是浮點數,當整數遇到浮點數時,最後結果就要是浮點數,這是規定,所以結果是0.80000000000000004。
5. 一道python計算的問題,求解答
python 中 & 是位AND運算符 不是 邏輯與 and
所以你要把這里的&都換成 and
& 的優先順序大於==,如果你要用&那麼你要把所有的表達式用括弧
6. python里怎麼進行計算
不得不說這是一個形勢所趨,
現在高校的很多老師,及學生做科學計算相關的項目都是python。原因大約有以下幾點:
1.
python的語法簡單,這對很少接觸編程的搞學術老師的福音。
2.
python相較於其他語言有更豐富的模塊,比如科學計算的numpy。
3.
python越來越流行。
7. Python程序計算
rate=float(input("pleaseinputrateforyear:"))
data=input("pleaseinputpricipalandyears,splitbycomma:")
pricipal,year=[int(x)forxindata.split(",")]
revence=pricipal*((1+year)**rate)
print("expectedrevenceis:%.2f"%revence)
8. Python算術表達運算
import json
with open('json文件地址', 'r', encoding='utf-8') as f:
j = json.load(f)
s = j['root']['description'][:-1]
print(eval(s))
9. python 數學計算
你這個代碼無法看,不過我我看了你的代碼,可以優化的地方有一個那就是將
str(sum)[-1]=='3'替換成sum&3==3。用位運算比你轉換成字元串要快得多
10. 學習編程必須要會英語嗎
英語是學習編程的第一塊敲門磚
世界上第一台通用計算機「ENIAC」於1946年2月14日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誕生。發明人是美國人莫克利(JohnW.Mauchly)和艾克特(J.PresperEckert),美國國防部用它來進行彈道計算。
當然你可能說,也有很多中文版的開發文檔翻譯內容,但是如果你想要快速全面的了解編程語言的來龍去脈,閱讀英文版的介紹是最快的途徑。如果你堅持這樣做了,我相信能夠閱讀英文文檔的你,英語水平也不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