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java浮點類型float和double的主要區別,它們的小數精
理解浮點數類型如float和double的區別,關鍵在於它們如何在計算機中表示小數。以正小數「78.375」為例,首先將其轉換為二進制形式。
「78.375」的二進製表示為「1001110.011」。接著,使用二進制科學記數法表示為浮點數,包含底、指數和小數部分。在計算機中存儲浮點數使用浮點表示法,分為三部分:符號位、指數位和小數位。
符號位表示正負數,指數位表示數值的大小,小數位表示數值的精度。對於float類型,符號位1位,指數位8位,小數位23位;double類型,符號位1位,指數位11位,小數位52位。指數的大小決定了數值的范圍,小數位的長度決定了計算精度。
通過了解浮點數的存儲方式,可以發現float和double在存儲范圍和精度上的區別。在實際應用中,根據需求選擇合適的浮點類型。
浮點數的精度受尾數位數限制,即浮點格式的尾數位有限。十進制數值轉換為二進制科學表達式後,尾數位可能無限長。實際存儲時,尾數被截取或舍入為近似值,這會影響計算精度。在單精度格式下,尾數位為23位,雙精度格式為52位,兩者精度不同。
浮點數存儲的十六進制數值可以轉換為十進制,顯示實際存儲的數值存在誤差。執行舍入操作可以減少誤差。指數位通過偏移量轉換為無符號整數,消除負數帶來的計算麻煩。
階碼的取值范圍是-126到+127,這是基於偏移量的設定。在java中,一個byte的取值范圍是-128到127,這是整型而非浮點數。
總結來說,使用float類型保存「78.375」時,符號位為0,指數位為133(二進制為10000101),小數部分為001110011,不足部分自動補0。
不同類型的浮點數在存儲范圍和精度上有顯著差異。選擇合適的浮點類型取決於應用需求。深入理解計算機系統相關書籍提供了更詳細的解釋。
參考資料:
B. java怎麼將FLOAT類型轉化為STRING
Float f = 0.0f;
String str = String.valueOf(f);
String str1 = f + "";
String str2 = f.toString();
System.out.println(str);
System.out.println(str1);
System.out.println(str2);
這幾種方法都是可以的。
C. java中float與Float有什麼區別
在Java編程語言中,float 是一種基本數據類型,用於存儲單精度浮點數值。而Float 則是其對應的包裝類(或封裝類),能夠將基本數據類型float進行對象化處理,以便在需要對象操作的場景中使用。
使用Float 類可以執行諸如類型轉換的操作,比如將其轉換為字元串或十六進制數。例如,Float f = new Float(3.4f); 這行代碼即是將浮點數3.4f封裝成了一個Float 對象。這樣做的好處在於,對象可以實現更多的功能,如通過方法調用實現數據的格式化輸出等。
另外,Float 類還提供了從字元串轉換為浮點數的功能。例如,float f = Float.parseFloat("12.3"); 這行代碼能夠將字元串"12.3"解析為浮點數12.3。這在讀取配置文件或從網路接收數據時非常有用。
總結來說,float 和 Float 之間的主要區別在於,前者是基本數據類型,而後者是包裝類。包裝類不僅能夠將基本數據類型對象化,還提供了豐富的操作方法,提升了代碼的靈活性和可讀性。
D. java中int跟float的運算結果是float類型還是double類型
向參與運算的操作數的類型中的最高精度轉型,所以答案是float類型。如果有小數參與運算,則為double類型,因為java默認小數直接量是double類型的。如:
int n=100;
float f=1.1f;
則n+f的結果是float類型的,而6.0+n+f的結果是double類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