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python程序設計主要學什麼
2021年Python學習路線及學習目標規劃,拿走不謝。
第一階段Python基礎與linux資料庫。
這是Python的入門階段,也是幫助零基礎學員打好基礎的重要階段。你需要掌握Python基本語法規則及變數、邏輯控制、內置數據結構、文件操作、高級函數、模塊、常用標准庫模塊、函數、異常處理、MySQL使用、協程等知識點。
學習目標:掌握Python基礎語法,具備基礎的編程能力;掌握Linux基本操作命令,掌握MySQL進階內容,完成銀行自動提款機系統實戰、英漢詞典、歌詞解析器等項目。
第二階段WEB全棧。
這一部分主要學習Web前端相關技術,你需要掌握HTML、CSS、JavaScript、jQuery、BootStrap、Web開發基礎、VUE、Flask Views、Flask模板、 資料庫操作、Flask配置等知識。
學習目標:掌握WEB前端技術內容,掌握WEB後端框架,熟練使用Flask、Tornado、Django,可以完成數據監控後台的項目。
第三階段數據分析+人工智慧。
這部分主要是學習爬蟲相關的知識點,你需要掌握數據抓取、數據提取、數據存儲、爬蟲並發、動態網頁抓取、scrapy框架、分布式爬蟲、爬蟲攻防、數據結構、演算法等知識。
學習目標:可以掌握爬蟲、數據採集,數據機構與演算法進階和人工智慧技術。可以完成爬蟲攻防、圖片馬賽克、電影推薦系統、地震預測、人工智慧項目等階段項目。
第四階段高級進階。
這是Python高級知識點,你需要學習項目開發流程、部署、高並發、性能調優、Go語言基礎、區塊鏈入門等內容。
學習目標:可以掌握自動化運維與區塊鏈開發技術,可以完成自動化運維項目、區塊鏈等項目。
按照上面分享的Python學習路線圖學習完後,你基本上就可以成為一名合格的Python開發工程師。當然,想要快速成為企業高薪競聘的精英人才,你需要有好的老師指導,還要有較多的項目積累實戰經驗。學習Python對於職場求職增加了一項核心競爭力,未來10年內會給世界帶來顛覆性變化的技術,全棧工程師未來人才缺口會很大。
Ⅱ python語言程序設計是什麼
Python是一種跨平台的計算機程序設計語言。 是一個高層次的結合了解釋性、編譯性、互動性和面向對象的腳本語言。最初被設計用於編寫自動化腳本(shell),隨著版本的不斷更新和語言新功能的添加,逐漸被用於獨立的、大型項目的開發。
它是由荷蘭數學和計算機科學研究學會的Guido van Rossum 於1990 年代初設計,作為一門叫做ABC語言的替代品。之所以選中Python(大蟒蛇的意思)作為該編程語言的名字,是取自英國20世紀70年代首播的電視喜劇《蒙提·派森的飛行馬戲團》(Monty Python's Flying Circus)。 Python提供了高效的高級數據結構,還能簡單有效地面向對象編程。Python語法和動態類型,以及解釋型語言的本質,使它成為多數平台上寫腳本和快速開發應用的編程語言。
自從20世紀90年代初Python語言誕生至今,它已被逐漸廣泛應用於系統管理任務的處理和Web編程。
Python是一種解釋型腳本語言,可以應用於以下領域:
4.1 Web 和 Internet開發
4.2 科學計算和統計
4.3 人工智慧
4.4 桌面界面開發
4.5 軟體開發
4.6 後端開發
4.7 網路爬蟲
它的特點有:
簡單:
Python是一種代表簡單主義思想的語言。閱讀一個良好的Python程序就感覺像是在讀英語一樣。它使你能夠專注於解決問題而不是去搞明白語言本身。
易學:
Python極其容易上手,因為Python有極其簡單的說明文檔 。
速度快:
Python 的底層是用 C 語言寫的,很多標准庫和第三方庫也都是用 C 寫的,運行速度非常快。
免費、開源:
Python是FLOSS(自由/開放源碼軟體)之一。使用者可以自由地發布這個軟體的拷貝、閱讀它的源代碼、對它做改動、把它的一部分用於新的自由軟體中。FLOSS是基於一個團體分享知識的概念。
高層語言:
用Python語言編寫程序的時候無需考慮諸如如何管理你的程序使用的內存一類的底層細節。
可移植性:
由於它的開源本質,Python已經被移植在許多平台上(經過改動使它能夠工作在不同平台上)。這些平台包括Linux、Windows、FreeBSD、Macintosh、Solaris、OS/2、Amiga、AROS、AS/400、BeOS、OS/390、z/OS、Palm OS、QNX、VMS、Psion、Acom RISC OS、VxWorks、PlayStation、Sharp Zaurus、Windows CE、PocketPC、Symbian以及Google基於linux開發的android平台。
解釋性:
一個用編譯性語言比如C或C++寫的程序可以從源文件(即C或C++語言)轉換到一個你的計算機使用的語言(二進制代碼,即0和1)。這個過程通過編譯器和不同的標記、選項完成。
運行程序的時候,連接/轉載器軟體把你的程序從硬碟復制到內存中並且運行。而Python語言寫的程序不需要編譯成二進制代碼。你可以直接從源代碼運行 程序。
在計算機內部,Python解釋器把源代碼轉換成稱為位元組碼的中間形式,然後再把它翻譯成計算機使用的機器語言並運行。這使得使用Python更加簡單。也使得Python程序更加易於移植。
面向對象:
Python既支持面向過程的編程也支持面向對象的編程。在「面向過程」的語言中,程序是由過程或僅僅是可重用代碼的函數構建起來的。在「面向對象」的語言中,程序是由數據和功能組合而成的對象構建起來的。
可擴展性:
如果需要一段關鍵代碼運行得更快或者希望某些演算法不公開,可以部分程序用C或C++編寫,然後在Python程序中使用它們。
可嵌入性:
可以把Python嵌入C/C++程序,從而向程序用戶提供腳本功能。
豐富的庫:
Python標准庫確實很龐大。它可以幫助處理各種工作,包括正則表達式、文檔生成、單元測試、線程、資料庫、網頁瀏覽器、CGI、FTP、電子郵件、XML、XML-RPC、HTML、WAV文件、密碼系統、GUI(圖形用戶界面)、Tk和其他與系統有關的操作。這被稱作Python的「功能齊全」理念。除了標准庫以外,還有許多其他高質量的庫,如wxPython、Twisted和Python圖像庫等等。
規范的代碼:
Python採用強制縮進的方式使得代碼具有較好可讀性。而Python語言寫的程序不需要編譯成二進制代碼。
這只是一個簡單的理解,希望對你有幫助,望採納,謝謝!
Ⅲ Python語言程序設計之程序設計基本方法
計算機的概念:計算機是 根據指令操作數據的設備 。
計算機具有 功能性 和 可編程性。
功能性,指對數據的操作,表現為數據計算、輸入輸出處理和結果存儲等。
可編程性,指根據一系列指令自動地、可預測地、准確地完成操作者的意圖。
計算機的發展參照 摩爾定律 ,表現為指數方式。
計算機硬體所依賴的集成電路規模參照摩爾定律發展,計算機運行速度因此也接近幾何級數快速增長,計算機高效支撐的各類運算功能不斷豐富發展。
摩爾定律 Moore』s Law——計算機發展 歷史 上最重要的預測法則
Intel公司創始人之一戈登·摩爾在1965年提出單位面積集成電路上可容納晶體管的數量約每兩年翻一番,CPU/GPU、內存、硬碟、電子產品價格等都遵循摩爾定律。計算機是當今世界,唯一長達50年有效且按照指數發展的技術領域,計算機深刻改變人類 社會 ,甚至可能改變人類本身,可預見的未來30年,摩爾定律還將持續有效。
程序設計
程序設計是計算機可編程性的體現。
程序設計,亦稱編程,是深度應用計算機的主要手段,程序設計已經成為當今 社會 需求量最大的職業技能之一,很多崗位都將被計算機程序接管,程序設計將是生存技能。
程序設計語言
程序設計語言是一種用於交互(交流)的人造語言。
程序設計語言,亦稱編程語言,是程序設計的具體實現方式,編程語言相比自然語言更簡單、更嚴謹、更精確,編程語言相比自然語言更簡單、更嚴謹、更精確。
編程語言種類很多,但生命力強勁的卻不多。編程語言有超過600種,絕大部分都不再被使用。C語言誕生於1972年,它是第一個被廣泛使用的編程語言,Python語言誕生於1990年,它是最流行最好用的編程語言。
編程語言的執行方式
計算機執行源程序的兩種方式:編譯和解釋。
源代碼:採用某種編程語言編寫的計算機程序,人類可讀。
例如:result = 2 + 3
目標代碼:計算機可直接執行,人類不可讀 (專家除外)。
例如:11010010 00111011
編譯
將源代碼一次性轉換成目標代碼的過程。
執行編譯過程的程序叫作編譯器(compiler)。
解釋
將源代碼逐條轉換成目標代碼同時逐條運行的過程
執行解釋過程的程序叫做解釋器(interpreter)。
編譯和解釋
編譯:一次性翻譯,之後不再需要源代碼(類似英文翻譯)。
解釋:每次程序運行時隨翻譯隨執行(類似實時的同聲傳譯)。
靜態語言和腳本語言
根據執行方式不同,編程語言分為兩類。
靜態語言:使用編譯執行的編程語言,如C/C++語言、Java語言。
腳本語言:使用解釋執行的編程語言,如Python語言、JavaScript語言、PHP語言。
執行方式不同,優勢也各有不同。
靜態語言:編譯器一次性生成目標代碼,優化更充分,程序運行速度更快。
腳本語言:執行程序時需要源代碼,維護更靈活,源代碼在維護靈活、跨多個操作系統平台。
IPO
程序的基本編寫方法。
I:Input 輸入,程序的輸入。
P:Process 處理,是程序的主要邏輯。
O:Output 輸出,程序的輸出。
理解IPO
輸入 ,程序的輸入 文件輸入、網路輸入、控制台輸入、交互界面輸入、內部參數輸入等,輸入是一個程序的開始。
輸出 ,程序的輸出,控制台輸出、圖形輸出、文件輸出、網路輸出、操作系統內部變數輸出等,輸出是程序展示運算結果的方式。
處理 ,處理是程序對輸入數據進行計算產生輸出結果的過程,處理方法統稱為 演算法 ,它是程序最重要的部分,演算法是一個程序的靈魂。
問題的計算部分
一個待解決的問題中,可以用程序輔助完成的部分。
計算機只能解決計算問題,即問題的計算部分,一個問題可能有多種角度理解,產生不同的計算部分,問題的計算部分一般都有輸入、處理和輸出過程。
編程解決問題的步驟
6個步驟 (1-6)
分析問題 :分析問題的計算部分,想清楚。
劃分邊界 :劃分問題的功能邊界,規劃IPO。
編寫程序 :編寫問題的計算機程序,編程序。
調試測試 :調試程序是正確運行的,運行調試。
升級維護 :適應問題的升級維護,更新完善。
求解計算問題的精簡步驟
3個精簡步驟
確定IPO :明確計算部分及功能邊界。
編寫程序 :將計算求解的設計變成現實。
調試程序 :確保程序按照正確邏輯能夠正確運行。
編程能夠訓練思維
編程體現了一種抽象交互關系、自動化執行的思維模式。計算思維:區別邏輯思維和實證思維的第三種思維模式。能夠促進人類思考,增進觀察力和深化對交互關系的理解。
編程能夠增進認識
編程不單純是求解計算問題。不僅要思考解決方法,還要思考用戶體驗、執行效率等方面。能夠幫助程序員加深對用戶行為以及 社會 和文化的認識。
編程能夠帶來樂趣
編程能夠提供展示自身思想和能力的舞台。讓世界增加新的顏色、讓自己變得更酷、提升心理滿足感。在信息空間里思考創新、將創新變為現實。
編程能夠提高效率
能夠更好地利用計算機解決問題。顯著提高工作、生活和學習效率。為個人理想實現提供一種藉助計算機的高效手段。
編程帶來就業機會
程序員是信息時代最重要的工作崗位之一。國內外對程序員崗位的缺口都在百萬以上規模。計算機已經滲透於各個行業, 就業前景非常廣闊。
學習編程的誤區
Q:編程很難學嗎? A:掌握方法就很容易!
首先,掌握編程語言的語法,熟悉基本概念和邏輯。其次,結合計算問題思考程序結構,會使用編程套路。最後,參照案例多練習多實踐,學會舉一反三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