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java多線程並發問題怎麼解決
java多線程並發問題產生的主要原因是多個線程訪問一個實例,導致其中一個線程修改或刪除這個實例時,其他線程產生並發問題。
要解決這種並發問題有兩種方法:
(1)加上線程鎖synchronization
(2)還有個不是辦法的辦法:不用成員變數,用局部變數
『貳』 如何搭建高並發多線程的java程序
java可以通過繼承Thead類或者實現Runnable介面來實現多線程。
java中因單繼承的局限性,所以通常使用實現Runnable介面的方式來實現多線程,在代碼中創建多個實現了Runnable介面的實例對象,例如Demo類定義時實現了Runnable介面,那麼在主函數中直接Demo d1=new Demo();就可以創建一個線程,然後調用Runnable#start()方法開啟線程。
『叄』 java高並發,如何解決,什麼方式解決,高並發
首先,為防止高並發帶來的系統壓力,或者高並發帶來的系統處理異常,數據紊亂,可以以下幾方面考慮:1、加鎖,這里的加鎖不是指加java的多線程的鎖,是指加應用所和資料庫鎖,應用鎖這邊通常是使用redis的setnx來做,其次加資料庫鎖,因為代碼中加了應用所,所以資料庫不建議加悲觀鎖(排他鎖),一般加樂觀鎖(通過設置一個seq_no來解決),這兩個鎖一般能解決了,最後做合理的流控,丟棄一部分請求也是必不可少的
『肆』 java電商項目面試官問我高並發多線程怎麼解決
這個很簡單,高並發有多種解決方法:
1、從代碼上分入手,必須得保證代碼沒有冗餘,不要有廢代碼;
2、從伺服器上入手,高並發一台伺服器並發量有限,我們可以採用多台伺服器來分擔壓力;
3、從存儲方便入手,像我們一般高並發但是數據卻可以不用存到資料庫中的,我們就存在內存中,因為讀內存的速度是資料庫的N倍。
『伍』 Java高並發,如何解決,什麼方式解決
所謂同步,可以理解為在執行完一個函數或方法之後,一直等待系統返回值或消息,這時程序是出於阻塞的,只有接收到
返回的值或消息後才往下執行其它的命令。
非同步,執行完函數或方法後,不必阻塞性地等待返回值或消息,只需要向系統委託一個非同步過程,那麼當系統接收到返回
值或消息時,系統會自動觸發委託的非同步過程,從而完成一個完整的流程。
同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看做是單線程,這個線程請求一個方法後就待這個方法給他回復,否則他不往下執行(死心眼)。
非同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看做是多線程的(廢話,一個線程怎麼叫非同步),請求一個方法後,就不管了,繼續執行其他的方法。
『陸』 如何學習Java高並發
1.學習集合並發框架的使用,如ConcurrentHashMAP,CopyOnWriteArrayList/Set等
2.幾種並發鎖的使用以及線程同步與互斥,如ReentainLock,synchronized,Lock,CountDownLatch,Semaphore等
3.線程池如Executors,ThreadPoolExecutor等
4.Runable,Callable,RescureTask,Future,FutureTask等
5.Fork-Join框架
以上基本包含完了,如有缺漏請原諒
『柒』 如何掌握java多線程,高並發,大數據方面的技能
線程:同一類線程共享代碼和數據空間,每個線程有獨立的運行棧和程序計數器(PC),線程切換開銷小。(線程是cpu調度的最小單位)
線程和進程一樣分為五個階段:創建、就緒、運行、阻塞、終止。
多進程是指操作系統能同時運行多個任務(程序)。
多線程是指在同一程序中有多個順序流在執行。
在java中要想實現多線程,有兩種手段,一種是繼續Thread類,另外一種是實現Runable介面.(其實准確來講,應該有三種,還有一種是實現Callable介面,並與Future、線程池結合使用。
『捌』 1.javaweb中高並發和多線程之間的有必然聯系嗎2.tomcat的多線程和你代碼中的多線程之間的關系
簡單點,tomcat是一個web容器,你的web項目在tomcat內部,用戶先訪問tomcat進入容器,才能去訪問web項目里的方法。至於支持多人訪問,牽涉到線程池的概念,見得是你要訪問就要有線程,如果你設置的允許最大連接數是5,同事訪問超過5人就要等待其他人釋放。
現在說多人同時訪問web方法。比如你在秒殺一個商品,只剩一件了,同時訪問給誰呢?一個簡單的解決方法就是給方法加鎖,其中一個線程搶到鎖,其他人不能訪問了,這個線程執行減庫存操作。東西買完了,釋放鎖。
你可以下個慕課網,有比較詳細的秒殺教程
『玖』 Java多線程MasterWorker模式如何在高並發情況下優化
你說的Master指的是java的線程池吧,我之前做過一個項目,因為項目在內網拿不出來,我給你說一下我那次的經驗。
幾個關鍵點:
1、java線程池:使用java提供的ThreadPoolExecutor類構造主池,再構造一個輔池(輔池的作用在於當主池進入拒絕策略的時候,可以啟動輔池,幫助主池分擔一部分線程,或者在主池shutdown的瞬間又有任務進來,也會走到拒絕策略,此時可以啟動輔池處理這些線程,一般情況下輔池不會啟動),排隊策略使用LinkedBlockingQueue隊列。
2、單例模式:利用spring的IOC容器的單例性,每次取線程池時,從IOC容器中注入。創建一個組件類BatPool(spring組件默認為單例),裡面再使用單例模式創建線程池,單例中的單例,保證單例性:
@Component
classBatPool{
privateThreadPoolExecutor mainPool;
ThreadPoolExecutor create(){
if(mainPool== null){
retrun new ThreadPoolExecutor();
}else{
retrunmainPool;
}
...
}
業務中:
@Autowired
BatPool batPool;
ThreadPoolExecutor pool =batPool.create();
...
線程池的配置你自己參考網上吧
這樣在業務中,每次取到的池都是同一個池,不會多次創建。
如果你沒有使用spring的話,我再想想辦法怎麼實現全局的單例模式
『拾』 什麼是Java多線程
多線程的概念?
說起多線程,那麼就不得不說什麼是線程,而說起線程,又不得不說什麼是進程。
進程(Process)是計算機中的程序關於某數據集合上的一次運行活動,是系統進行資源分配和調度的基本單位,是操作系統結構的基礎。在早期面向進程設計的計算機結構中,進程是程序的基本執行實體;在當代面向線程設計的計算機結構中,進程是線程的容器。程序是指令、數據及其組織形式的描述,進程是程序的實體。
進程可以簡單的理解為一個可以獨立運行的程序單位。它是線程的集合,進程就是有一個或多個線程構成的,每一個線程都是進程中的一條執行路徑。
那麼多線程就很容易理解:多線程就是指一個進程中同時有多個執行路徑(線程)正在執行。
為什麼要使用多線程?
1.在一個程序中,有很多的操作是非常耗時的,如資料庫讀寫操作,IO操作等,如果使用單線程,那麼程序就必須等待這些操作執行完成之後才能執行其他操作。使用多線程,可以在將耗時任務放在後台繼續執行的同時,同時執行其他操作。
2.可以提高程序的效率。
3.在一些等待的任務上,如用戶輸入,文件讀取等,多線程就非常有用了。
缺點:
1.使用太多線程,是很耗系統資源,因為線程需要開辟內存。更多線程需要更多內存。
2.影響系統性能,因為操作系統需要在線程之間來回切換。
3.需要考慮線程操作對程序的影響,如線程掛起,中止等操作對程序的影響。
4.線程使用不當會發生很多問題。
總結:多線程是非同步的,但這不代表多線程真的是幾個線程是在同時進行,實際上是系統不斷地在各個線程之間來回的切換(因為系統切換的速度非常的快,所以給我們在同時運行的錯覺)。
2.多線程與高並發的聯系。
高並發:高並發指的是一種系統運行過程中遇到的一種「短時間內遇到大量操作請求」的情況,主要發生在web系統集中大量訪問或者socket埠集中性收到大量請求(例如:12306的搶票情況;天貓雙十一活動)。該情況的發生會導致系統在這段時間內執行大量操作,例如對資源的請求,資料庫的操作等。如果高並發處理不好,不僅僅降低了用戶的體驗度(請求響應時間過長),同時可能導致系統宕機,嚴重的甚至導致OOM異常,系統停止工作等。如果要想系統能夠適應高並發狀態,則需要從各個方面進行系統優化,包括,硬體、網路、系統架構、開發語言的選取、數據結構的運用、演算法優化、資料庫優化……。
而多線程只是在同/非同步角度上解決高並發問題的其中的一個方法手段,是在同一時刻利用計算機閑置資源的一種方式。
多線程在高並發問題中的作用就是充分利用計算機資源,使計算機的資源在每一時刻都能達到最大的利用率,不至於浪費計算機資源使其閑置。
3.線程的創建,停止,常用方法介紹。
1.線程的創建:
線程創建主要有2種方式,一種是繼承Thread類,重寫run方法即可;(Thread類實現了Runable介面)
另一種則是實現Runable介面,也需要重寫run方法。
線程的啟動,調用start()方法即可。 我們也可以直接使用線程對象的run方法,不過直接使用,run方法就只是一個普通的方法了。
其他的還有: 通過匿名內部類的方法創建;實現Callable介面。。。。。
2.線程常用方法:
currentThread()方法:該方法返回當前線程的信息 .getName()可以返回線程名稱。
isAlive()方法:該方法判斷當前線程是否處於活動狀態。
sleep()方法:該方法是讓「當前正在執行的線程「休眠指定的時間,正在執行的線程是指this.currentThread()返回的線程。
getId()方法:該方法是獲取線程的唯一標識。
3.線程的停止:
在java中,停止線程並不簡單,不想for。。break那樣說停就停,需要一定的技巧。
線程的停止有3種方法:
1.線程正常終止,即run()方法運行結束正常停止。
2.使用interrupt方法中斷線程。
3.使用stop方法暴力停止線程。
interrupt方法中斷線程介紹:
interrupt方法其實並不是直接中斷線程,只是給線程添加一個中斷標志。
判斷線程是否是停止狀態:
this.interrupted(); 判斷當前線程是否已經中斷。(判斷的是這個方法所在的代碼對應的線程,而不是調用對象對應的線程)
this.isInterrupted(); 判斷線程是否已經中斷。(誰調用,判斷誰)
註:.interrupted()與isInterrupted()的區別:
interrupted()方法判斷的是所在代碼對應的線程是否中斷,而後者判斷的是調用對象對應的線程是否停止
前者執行後有清除狀態的功能(如連續調用兩次時,第一次返回true,則第二次會返回false)
後者沒有清除狀態的功能(兩次返回都為true)
真正停止線程的方法:
異常法:
在run方法中 使用 this.interrupted();判斷線程終止狀態,如果為true則 throw new interruptedException()然後捕獲該異常即可停止線程。
return停止線程:
在run方法中 使用 this.interrupted();判斷線程終止狀態,如果為true則return停止線程。 (建議使用異常法停止線程,因為還可以在catch中使線程向上拋,讓線程停止的事件得以傳播)。
暴力法:
使用stop()方法強行停止線程(強烈不建議使用,會造成很多不可預估的後果,已經被標記為過時)
(使用stop方法會拋出 java.lang.ThreadDeath 異常,並且stop方法會釋放鎖,很容易造成數據不一致)
註:在休眠中停止線程:
在sleep狀態下停止線程 會報異常,並且會清除線程狀態值為false;
先停止後sleep,同樣會報異常 sleep interrupted;
4.守護線程。
希望對您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