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cos()函數在 CASIO計算器 和 電腦php里計算結果怎麼不一樣
因為在php中cos()函數的參數都是以弧度為單位的,而計算器是以角度為單位的,以30度為示例,如果要在php中求30度的餘弦值,那麼30度可以寫成pi() / 6 ,即cos(pi()/6)就是說使用pi()函數進行對應的轉換。而你這里的3度,則為cos(pi()/60)
⑵ COSPIAY是什麼
Cosplay 是英文costume(道具)和play(玩)的縮寫,即「動漫真人秀」 或「角色扮演」。 指藉由穿上商業作品裡各種角色的服飾,以扮演成商業作品中的角色,簡單的說,COSPLAY就是把自己打扮成游戲或動畫漫畫中的人物,擺POSE拍照或演戲;也有人把他形象地解釋為一種類似假面舞會的活動。范圍包括有動畫、漫畫、電玩、視覺系樂團,以及台灣獨有的布袋戲等。 這種活動起源於日本,動漫愛好者選擇自己喜愛的漫畫原型確定服裝樣式、配件和道具,自己著手做奇奇怪怪的衣飾,用油彩在自己的臉上盡情地裝扮,讓原本只存在虛幻世界的人物,能夠出現在真實世界裡,頻繁而執著地出現在大大小小的時尚場所,吸引無數人好奇的目光,扮演者也從中得到快樂和滿足。這種拷貝動畫、漫畫、游戲以及視覺系明星的戲服的行為就叫做Cosplay。
Cosplay現在成為各類漫展及動漫活動中不可缺少的內容,可以活躍現場氣氛,與現場漫迷直接做積極互動式的交流。
⑶ 通過php-sdk上傳到騰訊雲存儲cos的圖片怎麼在網站上顯示
你在
騰訊雲存儲的控制台找找 應該有外網的鏈接地址,
這個是阿里雲的oss 雲存儲 會給你提供外網的網址 ,
後面右上角有個https 支持 就是支持https這種安全模式訪問
最終的地址就是:http://或者https://訪問域名/需要調用的文件路徑
騰訊雲存儲沒用過 但是肯定和這個是差不多的 你仔細找找
⑷ 哪個網站全是cosplay圖片
1.半次元-分享你的cosplay
這個網站上全都是cosplay的圖片,還會有漫展速報哦QAQ
網址:http://banciyuan.com/start
2.COSPLAY王國
網址:http://www.cosplayzone.net/forum.php
3.Cosplayers'Cure
網址:http://en.curecos.com/
4.Cosplay中國
網址:http://www.cosplay8.com/
當然,你也可去cos吧里找找看哦,如果有幫助,請採納哦,謝謝~
⑸ php算三角函數
cos — 餘弦
cosh — 雙曲餘弦
sin — 正弦
sinh — 雙曲正弦
tan — 正切
tanh — 雙曲正切
acos — 反餘弦
acosh — 反雙曲餘弦
asin — 反正弦
asinh — 反雙曲正弦
atan2 — 兩個參數的反正切
atan — 反正切
atanh — 反雙曲正切
⑹ 動漫cosplay論壇
最大的兩個:
cosplay王國:http://www.cosplayzone.com.cn/
主要是北京的coser:http://bbs.3qu.com/index.php
別的也很多但是這兩個就足夠了。基本大家都在
⑺ 誰知道COSPLAY 是什麼意思啊
COSPLAY是英文Costume Play的簡略寫法,其動詞為COS,而玩COSPLAY的人則一般被稱為COSPLAYER。
把COSPLAY粗略來分類一下,最常見的是扮演ACG(anime、comic、game)中的角色;其次是扮演一些日本視覺系樂隊的成員,目前人氣較旺被cos的樂隊是中世紀貴族風格的MM(悲劇與惡意)樂隊;另外還有電影中的某些人物,比如哈里波特;最特別的要算一些另類COSPLAY了,從cos機器人,到汽車都有,一些名人cos也被視為另類,因為明顯有惡搞的痕跡。從這里可以看出在定位上COSPLAY包含了相當廣闊的發揮空間,甚至可以說只要是有COSPLAYER在的地方,這一領域便絕對就是當今青少年流行文化的主流。
說起來,COSPLAY可是歷史悠久了。甚至可以追溯到古代的舞台扮演者。他們穿上特製的衣服,扮演神話中的人物,這點與現代的COSPLAY精神是相通的,不同的只是COSPLAY的場合和人物。現代動畫COSPLAY發源地應屬米老鼠的故鄉――美國。50年代,在迪斯尼樂園里"米老鼠"裝扮者才是現時代全世界COSPLAYER們的真正始祖。可以說正是將COSPLAY作為一種商業上的促銷手段,COSPLAY其本身才可能得到長足的發展與認識。
COSPLAY在中國的發展以香港和台灣為龍頭,不僅最早出現COSPLAY,而且也是現在中國COSPLAY水平最高的地方。相比之下大陸出現COSPLAY較晚,直到1998年國內開辦漫展才有了些零星自發的個人COSPLAY秀。2000年8月成功舉辦了中國大陸第一屆COSPLAY大賽。在其後的一年裡華義公司又憑藉助其在網路游戲上的巨大影響力,打著旗下主力產品《石器時代》的名號開辦「2001年石器最佳COSPLAY大賽」。與此同時由於上海、廣州以及北京等地區在這幾年裡頻繁的開辦漫展及同人會展,而使現今大陸的COSPLAY也具有了一定程度上的規模。
特點及愛好者
Cosplay,是時下最IN的玩法之一,年輕人的娛樂新寵,基本上可以換算解釋為年輕人的自娛自樂:自發、自導、自演、自籌、自製……如果你現在還不知道這個詞代表的意義,不好意思——那說明你真的有點落伍了。
一段無聲的表演正在進行……
四五名身穿黑色曳地長袍的表演者走上台,沒有語言,目無表情。突然,其中一位黑衣人拔出一柄長劍,轉身刺向身邊的人,中劍者應聲而倒。隨後,幾個人迅速變換陣型,又接二連三有人倒下……一幕令人頗為費解的演出結束了,台下卻響起了經久不息的掌聲和尖叫聲。
這里正在表演漫畫《無極》中的一段,而這種表演方式就叫做Cosplay。它可是時下年輕人的新寵。Cosplay,也許很多人還不明白它的含義,甚至是聞所未聞。但是,它卻沒有因為人們的忽視而放慢其擴張的腳步。
Cosplay這個娛樂圈
Cosplay也有自己的圈子,這個圈子裡的許多人都把它稱為純凈的娛樂圈。它與娛樂圈惟一相同之處就是,他們都是在表演劇中角色,在詮釋自己的想法。但是,它卻異常的純凈。超級Cos迷穹天說,在這個圈子裡混(聽上去有些江湖氣),會交到許多好朋友,大家志趣相投,互相鼓勵,每次合作都非常開心。這里沒有勾心鬥角,也沒有利益紛爭。
迷幻炫目的燈光,前衛怪異的造型,經久不歇的尖叫……這一切,都為Cosplay貼上了年輕時尚的標簽。記者也想當然地以為,這些Coser也都是些十七八歲的少年。其實不然,據穹天介紹,在眾多Coser中,三四十歲的也大有人在。玩兒Cos,年紀不是問題,只要擁有一顆年輕的心。要玩兒Cosplay,表演慾望一定要非常強烈。另一位Cos迷告訴記者,他從小就有演員夢,雖然現在已經不太可能,但能夠通過Cosplay來詮釋自己喜歡的漫畫人物,也非常有意思,算是圓了自己的明星夢,更何況身邊還有一幫志趣相投的朋友。
Cosplay入門普及
Cosplay粗略可以分以下幾種:
●扮演ACG中的角色:ACG是指anime、comic、game。
我們拿著名的游戲《仙境傳說》舉個例子,歐美、日本還有中國的cosplay愛好者都紛紛扮演,各有各的特點和感覺,總的來說歐美的cosplayer整體形象不錯,服裝製作上美感突出,臉蛋漂亮身材也符和動漫原型的凹凸有致;日本是cosplay鼻祖,說不出什麼人家的長短;而我們自己的水平參差,除了表演稍顯生澀,在「硬體」配套上還不夠專業。整體素質需要進一步提高。
●扮演一些日本視覺系樂隊的成員:目前人氣較旺被cos的樂隊是中世紀貴族風格的MM(悲劇與惡意)樂隊。
●扮演電影中的某些人物:比如《哈里·波特》和《指環王》。
●另類COSPLAY:從COS機器人到汽車都有.
⑻ cosplay究竟是什麼
cosplay是指?
顧名思義,cosplay是英文costume play的簡略寫法,其動詞為cos,而玩cosplay的人則一般被稱為cosplayer。從一般意義上來說的cosplay最早的中文譯名是出自台灣,意思是指角色扮演。但因為這種譯法與游戲中的role play game(rpg)同為角色扮演之意,所以為免雷同,筆者更傾向於另一種譯法--服飾裝扮。以現今的cosplay而言,其形式及內容一般是指利用服裝、小飾品、道具以及化裝來扮演acg(anime、comic、game)中的角色或是一些日本視覺系樂隊以及電影中的某些人物,從這里可以看出在定位上cosplay包含了相當廣闊的發揮空間,甚至可以說只要是有cosplayer在的地方,這一領域便絕對就是當今青少年流行文化的主流。
cosplay起源於?
談到cosplay最初的起源,現在大家一般比較認同的是將cosplay的發源地定位於日本,當然如果這是以現時代cosplay理念為基準的話確是可以如此而言。但是如果從廣義上來說,動畫cosplay的真正發源地絕對是位於西半球的美國,甚至說如果真要探討起cosplay原始形態的話,筆者可以毫不遲疑的告訴你cosplay最早的出現是在公元元年之前的數個世紀之中!因為不論是公元前1000年左右就已存在的希臘祭祀們的裝扮,或是其後共同創作了兩部偉大希臘史詩《伊利亞特》和《奧德賽》的那群活躍於公元前8世紀的偉大游吟詩人們,他(她)們實際上都是在扮演著別人的角色。前者引變為後世的先知、先見,成功的cosplay了神之使徒的存在,而後者則如同是現今舞台話劇的鼻祖,出神入化的cosplay了那些可歌可泣英雄們的事跡。事實上,cosplay所要包括和裝扮的涵義不僅僅只是指一種外表上的形象化,更重要的是去cosplay人的內心。嗯,言歸正傳。接下來繼續為大家談一下cosplay真正的發源地--美國。
美國的cosplay是如可成形的?
自從十七世紀,耶穌會教士阿塔納斯珂雪( athanasius kircher)發明了"魔術幻燈"之後,動畫的出現便成為了一種必然。在其後的一個世紀中歐洲開始流行起來這種"魔術幻燈",直至19世紀三十年代末期沃爾特·迪斯尼那隻萬人迷的小老鼠出現後,美國的動畫風格才有了一個明確肯定的定義,而史上真正的第一個以動畫人物為扮演對象的cosplay也正是出於這一時期。是的,毫無疑問伴隨著那隻可愛奇趣的米老鼠在美國本士以及全世界的風靡一時。沃爾特·迪斯尼看準時機適時的在一九五五年創建了世界上首座迪斯尼樂園。同時為了替產品自身作宣傳及為更好的吸引遊客,沃爾特·迪斯尼還特別請來員工穿上米老鼠服裝以供遊客玩賞或是拍照留念。所以,可以說當初這群默默無聞的"米老鼠"裝扮者才是現時代全世界cosplayer們的真正始祖。並且由此也可以察知,cosplay最初成形的目的仍是出於一種商業上的形為而並非像現在這樣是一種流行品位上的消費。將美國或是更確切的一點說,將迪斯尼作為cosplay的真正發源地其實還有一個很重要的依據,那就是當時迪斯尼裝扮者們身上所穿著cosplay服裝的專業製作化。雖然以現在的cosplay服裝而言,有許多是裝扮者們自己所縫制的。但是作為一個cosplay的起源,擁有一個規范並且體系化的服裝製作組織是必要的條件。
起初為當時那群在迪斯尼樂園中裝扮成米老鼠、布魯拖、古菲、唐老鴨以及其它迪斯尼人物製作cosplay服飾的是沃爾特·迪斯尼公司早先的道具部。在樂園正式成立後不久,沃爾特·迪斯尼擴大了道具部的規模,除了要為影視作品製作道具外,還要負責所有在樂園工作所需的cosplay服裝。當然早期的這些所謂的cosplay服飾只是一個擁有固定外形的"大紙袋",毫無美感可言,成品相對也較粗糙,裝扮者穿上這種服飾後很容易發生呼吸不暢的現象。但不論怎麼說,相對於當時而言,此時迪斯尼的cosplay服飾製作已算是擁有了一定的規模
日本才是現今真正意義上cosplay的締造者嗎?
此時此刻的日本,因為1947年漫畫之神手冢治蟲根據酒井七馬原作改編而成的紅皮書漫畫《新寶島》的鋒芒畢露,而在日本掀起一股新漫畫的熱潮。由此造就了日本整個acg(anime、comic、game)市場的大繁榮,從而為在日本真正確立acg的地位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恰好正在此時,迪斯尼那種所為宣傳而作的活動(cosplay)被傳入日本,有acg界同好起而模仿,結果就蔚為風潮,成了日本現在acg界的常態活動。日本最早的cosplay出現在昭和三十年這一時期(公元1955年),當時所謂的cosplay僅僅只是孩童們游戲間的一種裝扮。記的在那一年正好是《月光假面》與《少年傑特》在日本熱贊播放的年份,因此有不少孩童在當時就是cosplay這兩部作品的主人公。雖說此時的cosplay純粹是孩子間的玩意兒,但在服裝方面還是頗為講究,當然前提是要有錢。當時的日本並沒有專門的cosplay服飾店,孩子們如果想要擁有與動畫中主人公相同服裝的話就必須先請人畫好設計圖紙,然後再去百貨公司請人縫制。現今著名的游戲製作人廣井王子小時候cosplay的服飾設計圖,便是請離他家附近很近的一條藝*街上的那些藝*為他繪制的。這種較為粗製的狀況一直維持了將近二十年的時間,直至70年代未80年代初日本的acg經歷了探索和成長期之後,作為acg附屬文化的cosplay才漸漸得到了真正的發展,可以說現今對cosplay的理念就是完全繼承於當時的日本。
然而在80年代,日本的cosplay雖然得到了在更高年齡層及更多群體上的發展,卻仍然未有舉辦過真正意義上的純cosplay活動。此時的cosplay更多是依附於由acg所帶來的另一個周邊文化--同人社團(其作品被稱為同人志)的身邊。"同人志"一詞源於日本,原本指的是"一群有著相同興趣的人,共同創作自己的文藝著作,稱為同人志"。也就是說,只要志同道合的朋友們,將各自發表的文藝著作集結成冊,不由商業出版社出版發行,而是自己掏腰包印刷,在同好間流通,均可稱為"同人志"。由於當時日本動漫及電玩文化的盛行,許多好的當紅作品在同好間大受歡迎,"將商業作品加以改編,編制外傳形式的漫畫同人志"便逐漸成為同人界的主流。由此而及的便是同人社團大量的興起,而為了招募社員以及在同人志即售會(第一界同人志即售會始於1975年12月,當時只是一個只有32個組織參加,入場人數六百多人的小型同人志即售會,但到了八十年代就成了一年二至三次的超大型同人志即售會)上推銷自己的同人志,各社團的成員紛紛打扮成動漫畫或電玩中的人物以吸引同好前來參觀攤位,在日本這一現象被稱為"看版娘"。於是這股風潮如同爆炸了一般在同好間迅速引起了一陣潮流,加入cosplay行列的人數急速成長,到後來其人氣度甚至與同人志即售會不相上下。
在經歷了六、七十年代的幼稚,八十年代的初創之後,九十年代的cosplay伴隨著日本acg業中game業的急速成熟(最典型的就是任天堂、世嘉以及索尼之間的次世代機種之爭)以及視覺系樂團的層出不窮而開始步入正軌,成為一個極具規模的acg業界的附屬文化。在九十年代,日本acg業界成功舉辦了大量的動漫畫展和游戲展,此時的日本漫畫商和電玩公司為了宣傳自身產品,在這些游戲展和漫畫節中找來一些男男女女cosplay成acg中的角色以吸引參展人群。這一招可以說是與當年沃爾特·迪斯尼開辦迪斯尼樂園時如出一轍,由此可見cosplay的成形與發展的關鍵是建立在本身acg商業化的程度之上,可以說正是將cosplay作為一種商業上的促銷手段,cosplay其本身才可能得到長足的發展與認識。
中國大陸、台灣以及香港地區的cosplay又是怎樣?
cosplay傳入中國的時間較晚,台灣有據可查的第一場cosplay是在1995年8月27日,地點位於高雄的saga world一樓,但據聞當時的規模並不大,並且人物也多以電玩游戲中的人物為主。在這之後的1996年10月13日,台北熊寶寶餐飲店由"超級橙組"舉辦了一場秋日聚會,雖然在會前廣為宣傳,知道的人也很多,但是規模依舊偏小。這種情況一直沿續到1997年2月中旬,一連舉辦了三場活動,cosplay的人數才開始多了起來,並且也從此形成了台灣cosplay界的特色。至此之後台灣cosplay的場次開始有年年增加的趨勢,舉辦地點亦有由北部至中南部發展的現象出現,台灣cosplay活動的風行程度,可以由此看出一班。
而香港出現cosplay的時間似乎又早於台灣,據稱最早在1993年香港便有了自己的cosplay。當時的香港還沒有什麼同人志即售會,一般來說同人社團都是通過當時香港每年都會舉辦的藝術節場地來進行展覽和銷售,而正是在那一年(即1993年)一個名為"四百尺"的同人組織穿上了《銀河英雄傳說》中同盟軍的制服出現於會場,就此他們這群人成為了香港最初的cosplay。而在下一年的同一會場內他們又同樣扮演了同盟軍,不過這次他們還帶了另外一組名「uvrz」的同人社團一起玩起了角色扮演。那些"uvrz"的女成員穿上日式巫女裝,用巫女棒為到場的參觀人仕進行祈福。95年的"四百尺"扮演了《機動》的角色,而"uvrz"在當年則開始扮演一些有名有姓的acg角色,比如《亂馬1/2》中的右京或是《我的愛神》中的貝露丹迪。從96年開始"四百尺"社團開始引退不再做任何的cosplay,但與此同時其餘的同人社團則陸續開始玩起了服飾裝扮,令香港cosplay界的人數一直高攀直上。在這之後不久,香港的第一個同人志即售會由"uvrz"、" comic babies"以及"火狗工房"聯合開辦(但也是唯一的一次,其後香港就再也沒有過此類出演),當然其間又一次擴大了cosplay在香港的影響力。
因為影響力的逐年擴增,香港的漫畫協會開始在98年7月30日至8月3日舉辦了第一個真正屬於漫畫迷的動漫會展,當時的入場費為25港幣。據稱這次會展中的cosplay是有史以來最火爆的一次,許多人扮演了八神、草剃等格鬥游戲中的角色。而那一次獲得香港第一個cosplay比賽--"fun fun 服飾扮裝大賽"冠軍的是一位裝扮成《聖傳》中乾達婆王的女孩。在這之後se株式會社、tg坊和香港美術用品專業中心在98年8月30日就旺角麥花臣室內運動場合辦了第一次comic world。並且首次在會場內劃分出一塊"服飾裝扮照相區"以方便參展人人士拍照留念。比較令人頗感意外的是在當時竟然已經有人開始cosplay起"犬夜*"了!?在隨後的近幾年裡,大學社團間的展出也逐漸地開始顯露頭角成為香港cosplay界的又一活躍場地。
相比之下大陸出現cosplay較晚,直到1998年國內開辦漫展才有了些零星自發的個人cosplay秀,而在此之前也沒有一定規模的同人志即售會。因此即是有cosplay,數量也極奇之稀少。但緣於日本、台灣、香港三地cosplay的成熟,大陸的cosplay得以急速穩定的成長,且在2000年8月成功舉辦了中國大陸第一屆cosplay大賽。在其後的一年裡華義公司又憑藉助其在網路游戲上的巨大影響力,打著旗下主力產品《石器時代》的名號開辦「2001年石器最佳cosplay大賽」。與此同時由於上海、廣州以及北京等地區在這幾年裡頻繁的開辦漫展及同人會展,而使現今大陸的cosplay也具有了一定程度上的規模。
cosplay最重要是什麼?
對cosplay而言,最重要的不是自己的像貌如何,而是取決於服飾的製作.一般來說得到cosplay服飾的方法有四種,分別是:別人送(汗)、去專賣店買、自己動手做或是叫裁縫鋪量身定造。
1:別人送
這個當然得要有人緣才行,平時在漫展或生活中認識的一些會cosplay的服友,等他(她)們不要cosplay服的時候你就可以問他或她要過來,不過相對來說這種機會是少之又少。
2:去專賣店買
這一點在日本是很稀疏平常的事,比如在日本有offcial的cosplay服裝賣,cospa就是一個很好例子,並且她們出的衣服都是官方認可的。另外還有一些造cosplay服的店子,因為是私下造的所以不是offcial。而在台灣地區基本上都是非官方認定的cosplay服飾店,但在以上這兩個地區都有即省錢又方便的cosplay服二手店。至於香港和大陸地區則連專門經營cosplay服的店都非常少見,一般都是需要定製的。
3:自己動手做
其實cosplay最大的樂趣便是自己親手製作服飾以及道具。當然如果要自己作的話,首先必須要會裁縫,家中亦最好有一台縫紉機。一般來說自己一個人從選料,設計直至製作完成需要一個月時間。其間你除了要有技術和工具之外,精神上的集中力也是相當的必要。一件衣服由最初的紙樣直至完成,確實是件非常不簡單的事吶。但同樣服裝完成時自己所能感受的快感也是別人無法體及的。
4:裁縫鋪量身定造
去裁縫鋪量身定造一般是香港和大陸cosplayer的做法。這樣的好處是,一個在價錢上比較便宜,另一方面也容易提出自己的要求。在大陸一般來說裁縫鋪是很好找的,但真正會作cosplay服的確是不多。通常在大陸你交了定單之後,一至二個星期便可收取衣服。如果此時對服飾有什麼不滿而提出異議的話,店主通常會當場為你改制。
其實作一件cosplay服真可謂是價格不菲,專賣店成品服的話通常要價近千。自己動手裁製雖然花費較少,但如果視所cos角色服飾的復雜度而言有時也要將近六、七百元,並且還要付出相當大的心血與勞力。有鑒於此在台灣地區cosplay被有些人稱之為是勞命傷財的玩意兒。但是對於廣大的cosplayer來說,這一切都是值得的。
現今的cosplay又如何?
經過長時間的發展與探究,如今的cosplay已經是變的相當完善,不僅可以扮人,而且更加可以扮漫畫和游戲中任何的東西,例如動物、機械人,只要想得到又扮得到的就可以,沒有任何限制。不過,有時候扮機械人,走出每步路都會非常困難,亦有人扮過太空戰艦,而且還要像戰艦般在地上爬行,真是令人匪夷所思。作為acg的附屬文化,cosplay在當今社會已經越發的成為一種青少年文化娛樂的主流。朋友過生日時的聚會,大大小小的動漫展又或者是情人間的"化裝舞會"都可以用到cosplay來活躍氣氛。更主要的是在cosplay的同時,通過製作、學習他人的cosplay而可能會交到一些良師益友,並且在有益身心滿足自身的同時,也能娛樂大眾。
而在現今的日本,除了每年固定的東京春、秋兩季電玩展以及各式的動漫展之外還有cosplay嘉年會,其會場內可說是集合了日本全國cosplay界的精英,提供了一個讓他們大扮特扮的機會。日本的cosplay迷除了年輕人外亦有小朋友參與其中,並且有些兒童更加是和家長一起裝扮,實行一家大小齊齊cosplay,此外,在日本cosplay可還是一種職業噢。日本當紅歌手柏原崇與滕原紀香等娛樂圈人仕也是十分的酷愛cosplay,由此可見cosplay在日本的魅力有著何其巨大的影響力。
然而在盡情歡快的同時,為了減少不必要的麻煩,日本對於遊客為cosplayer拍照是有限制的。除了會場內專門設置的cosplay照相區之外,是不允許遊客隨意照相的。以每年的東京電玩展為例,cosplay並沒有所謂活動,只是在會場外的走廊上,會有很多的cosplayer來這里讓大家照像,當然他們也會出現在會場中,不過原則上會場里是不能拍cosplayer的,也有些人可能會答應讓你拍,但這就一定要到外面才可以拍照。至於原因,其一是因為會場里是廠商的活動,所以要拍只能拍廠商的show girl,雖然廠商不見得會管,但是cosplayer自己也可能不喜歡這樣沒有秩序的行為,日本人本來就凡是都照規定來的,所以不是應該拍照的情況,他們會拒絕喔!其二是因為他們大多比較注重自己的身份,也希望你能尊重他們,所以當他們想好好參觀的時候,可能並不希望一直有人找他們拍照。至於其三,則是因為很多日本的cosplayer對自我的表現要求都很高,所以在會場內拍攝條件不好的情況下,他們不希望這樣被拍照,如果要拍,寧可到外面可以拍照的地方,有充足的陽光,擺好滿意的姿勢,讓你拍得美美的。當然另外值的注意的是,要拍照一定要取得人家同意喔,偷拍是絕對不禮貌的行為!
此外,作為日本的一種標志性文化--街道秀中也能看到cosplay一族的身影。在神宮橋附近,是原宿馳名國際的街頭另類秀--cosplay的大本營。在這里的cosplay被簡單的分為幾個派系,宮廷娃娃系、明星視覺系、卡漫系、椎名護士服系、白臉系、自創系等。星期六、日下午此地的人群最為集中。其實這種展現自我的文化,最早是從原宿"budeikku竹之子"服裝店開幕後,才漸漸被渲染開來,形成周末在"步行者天國"聚集的風氣,所以當時這一群奇裝異服的人曾被稱為"竹之子族",在八十年代這種風氣曾達到最高潮,不過目前這個名詞已經漸漸被淡忘了。
要如何才能參與cosplay?
作為一種非官方性質的娛樂項目,不論是在日本、中國大陸或是台灣、香港等地區,基本上對其參與是沒有任何限制的。你只要擁有自己的cosplay服飾,便可以以社團或是個人的身份參加各類會展中的cosplay活動。
因為cosplay本身並不限定角色,所以一般在參展前,先要從各類acg雜志中挑選出自己所想扮演的角色,然後便開始收集有關此角色各式各樣的情報與資料。例如關於角色的服裝、道具、形象特徵等等都是需要調查的事情。然後就可以准備服飾了,至於具體的操作方法在前面已有所述。
這樣直到開展那天你便可以高高興興地跑去會場,參與到cosplay的演出中去了。
cosplay究竟為我們帶來了什麼?
很難說cosplay到底為我們帶來了什麼,畢竟任何事物都有其兩面性。從圈外人士來看cosplay這項活動是一種既勞民傷財不經濟又沒意義的活動。記的在台灣就曾經發生過一起因為媒體對cosplay的不了解而引發出一篇錯誤報道的真實事件。那麼對於那些cosplayer來說,他們究竟得到了些什麼哪?
其實就如同筆者在前文中所述的,真正的cosplay並非只是裝扮其外在,更主要的是對心靈上的互換。試想,在競爭如此激烈的都市社會中,每個人都會因為自己工作或學習上的不順而承受著各式各樣的壓力與困惑。如果在此時能夠拋開這些,cos出另一個自己,那豈不是對自我精神壓力上一種絕大的解放?將心情放鬆,通過角色的互相轉換來舒解自己,所以說我們並不要將cosplay僅僅定位於或是局現於acg的角色之中。每個人在社會中其實都有扮演著不同的,屬於自己的角色,不是嗎?本來嘛,每個現實生活中的人類,必定有自己的困惱所在,今天你是一窮二白的乞丐也好,腰纏萬貫的大富豪也好,都有著自己的煩惱。而所謂的acg人物在cosplay者所存在的現實世界(三次元)並沒有所需要煩惱的,cosplay者藉由cosplay成acg中人物,也可以得到心靈上的舒解、對現實的暫時逃避以及一種想法上的暫時改變。縱使acg的祭典過去了,還是得面對現實,但那時候感受到的喜悅與逃避現實痛苦的輕松感卻是可以讓自己更加積極更有自信與期待。
最後,該為大家談些什麼呢?
夢想,不知道還有多少人的心中擁有著如此一個華麗的字眼。想想筆者小時候曾經有過無數的夢想,現在有些實現了,有些卻仍是那麼的遙不可及。然而轉念一想,這不正是cosplay可以做到的嘛。去cos一下自己小時候的夢想,雖然這對現實而言並沒有什麼改變,然而自己的身心卻會因此而得到一瞬間的寬慰與滿足。去cosplay吧,這樣的嘗試或許可以讓你自己活的更年輕些也說不定喔(笑)。
⑼ 有沒有cosplay比較多的網站
杭州304 www.hz304.com
Le~lie`~Esprit http://www.le-lie-esprit.com/index.php
金龍獎 http://info.comicfans.net/oacc/oacc6/
coser盛典 http://www.coser.net.cn/cos/web/
304新浪BLOG http://blog.sina.com.cn/3o4
中國國際動漫節官方網站 http://www.cicaf.com/
拓普志 http://www.costop.cn/
中國cosplay聯盟 http://www.1cosplay.com/ 官方網站
西南動漫聯盟 http://bbs.xnml.com.cn 西南漫聯BBS
黑天視覺工作室QQ空間 http://user.qzone.qq.com/534745034
黑天視覺工作室 http://zjtt119.blog.163.com/collection/
C3 http://www.c3online.com.cn/
Chinajoy http://www.chinajoy.net/
杭州304社團 http://q.blog.sina.com.cn/hz304
cosplay王國 http://www.cosplayzone.net/home
⑽ 老是在游戲宣傳的時候看到COSPLAY,這個單詞是什麼意思啊》
什麼是 Cosplay?
Cosplay, 是 Costume-play(注*1) 的縮寫,中文譯作 「角色扮演」 ;即是以服飾和道具的配搭,加上化妝造型、身體語言等等,來扮演成一個自己喜愛的角色。參與 Cosplay 的人我們稱為 Cosplayer(角色扮演者)。
一般來說,Cosplay 包括了扮演(注*2)漫畫、動畫、電玩、電影、視覺系樂團(注*3)和自創的角色。然而,Cosplay 的對象其實並無限制,只要是在扮演一個角色便是了。但是,純綷穿上一些特別的服飾 (如 Gothic & Lolita), 而沒有一個特定的扮演對像的話,那就並不算是 Cosplay。
Cosplay 是一項有要求的興趣,要求 Cosplayer 傳神地去演繹一個角色,所以基本要求是要 「形似」 和 「神似」。
「形似」是指外形要相似,例如服裝、道具、化妝、甚至發型都要相似。
「神似」是指神韻要相似,例如舉止動作、神態都要相似。
最後要強調一點,Cosplayer 是因為自己喜愛一個角色的而 Cosplay 的。Cosplay 是一種自娛的興趣,並不是為了表演給別人看,也不是為了給別人拍照的。即使穿上一些角色的服裝,但其動機是 「只為了給別人拍照」 的話,那就是 Model 而不是 Cosplayer了。
(注*1 在這里的 「Play」 應解作 「扮演」而不是「玩」。意思和 「Role Play」 中的 「Play」 差不多。)
(注*2 因為很多 Cosplayer 都喜歡以 「Cos」 一字以代替 「扮演」 一詞,因此本文也會。)
(注*3 視覺系樂團:其中以扮演 J-Rock 的樂隊或歌手為主。)
2. Cosplayer 為什麼喜歡 Cosplay?
Cosplay 的意義是去扮演一個自己喜愛的角色。其實誇張一點可以說: Cosplayer 就是利用 Cosplay 來表達自己對那個角色的熱愛!有些是喜歡那個角色本身,也有些是被角色的外形吸引著,而喜歡那個角色,於是就想去扮演了。
Cosplay 也讓 Cosplayer 成為夢想世界中的人物,過一過當動漫主角的癮,感覺......是十分不俗的!而且 Cosplay 其實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經過一番努力後,成功 Cos 好一個角色也能為 Cosplayer 帶來很大的滿足感。
至於 Cos VR 的,則更要求 Cosplayer 首先欣賞一個歌手或一隊樂隊的音樂,才可以去扮演。一般來說,這些歌手或樂隊是有其獨特的形象和衣著,被 Cos 過的例如有 dir~en~grey, hide, malice mizer......
3. Cosplay 的起源是怎樣的?
Cosplay 是起源於日本,於 70 年代的同人志即售會(注*4)中。那時,有些同人志組織的人會在即售會中 ,打扮成動漫角色,成為組織在即售會中的 「看版娘」 ,籍以吸引同好來參觀自己的攤位。而到了 90 年代初期,Cosplay 也傳入香港,最初也是主要以 「看版娘」 形式出現在同人志即售會中的。(注*5)
後來,通過大大小小的同人志即售會,不但使認識 Cosplay 的人不斷上升,而且還吸引了很多同人志組織以外的人也參與 Cosplay。再加上各種 Cosplay 活動、傳媒的介紹、互聯網有關 Cosplay 的大量信息等等,使 Cosplay 急劇發展,其人氣度也已經和同人志不相上下了。
現在,Cosplay 可以說是已經發展成為一個獨立的興趣,除了還會有 「看版娘」 Cosplayer 外,有更多是以扮演自己喜愛的角色為出發點的 Cosplayer。Cosplay 的重點也趨向為扮演自己喜愛的角色,扮演的對像也引申到動漫角色以外了。
[注*4: 「同人志」 一詞原是指 「一群有著相同興趣的人(同人),共同創作出來的文藝著作(志),稱為 「同人志」 。」
也就是說,只要志同道合的朋友,將各自發表的的文藝著作集結成冊,不經由商業出版發行,而自掏腰包印刷,均可稱為 「同人志」 。後來由於日本動漫電玩文化盛行,各當紅作品在同好間大受歡迎,「將商業作品加以改編,繪製成外傳形式的漫畫同人志」,便逐漸成為同人界的主流。「同人志即售會」:售買同人志給同好的聚會 。(此注釋節錄自 CW 場刊)]
(注*5 Cosplay 的起源有數個不同的說法,這里提出的是作者最常聽到的。作者建議有興趣深入了解的人尋求其它資料查證。)
4. 在什麼活動會見到 Cosplayer?
Cosplay 活動(Event)主要有以下幾種:
第一,學校舉辦的 Cosplay 或同人志活動。
第二,一些商營機構也會舉辦一些歡迎 Cosplayer 參加的活動,作為那些的同人志、漫畫或游戲展覽的賣點之一。
第三,自組活動,即是 Cosplayer 自發的活動,一般形式都是邀約幾個至十幾個朋友或同好一起去一個地方 Cosplay 。
公開的 Cosplay 活動(即第一及二種),平均約為一個月一次。但考試季節一般都是沒有的。(釵註:內地情況,以寒暑假最多,其次是五一和十一假期。)在一些 Cosplay 討論區找相關的貼子,就可以找到將會舉行的 Cosplay 活動的數據。
5. 怎樣才可以 Cosplay?
你如果有一個十分喜歡的角色,而且很想去扮演成那個角色,那就可以去 Cosplay 了! Cosplay 不需要參加任何組織的。
有些 Cosplayer 會自己一個扮演,也有些喜歡在 Cosplay 討論區邀約同好,一起在活動中扮演同一套動漫的角色,亦即是組團。
扮演一個角色,你需要有那個角色的衣服和道具。但這些衣服和道具都是沒有全套現成的可以在市面上買到,所以都是要 Cosplayer 自己去找或去造的。
簡單來說,准備去 Cos 一個角色大約流程如下(僅供參考,與實際情況或有出入):
1. 選定自己想 Cos 的角色。
2. 了解角色的性格,例如要知道角色是開心還是悲愁的,是可愛的還是高雅的等等......(還記得上面提到要神似嗎?)
3. 尋找或繪畫角色的設定圖。設定圖須清楚顯示角色的服裝和道具。除了在原漫畫或動漫復制出來外,你也可以利用網上的搜索引擎來尋找有關的網站,下載角色的圖片。另外,有些 Cosplayer 會喜歡自己繪畫設定圖。除了有角色的正面圖外,還有背面圖就最好了。
4. 跟著設定圖來講買所須布料、衣服配件及飾物。大部份 Cosplayer 都喜歡到店鋪自行購買,但亦可以由做衣服師傅提供。
5. 造衣服。你可以自己跟著設定圖縫制或找造衣服師傅替你做。
6. 道具。如果那一個角色是有道具的話,那也要去找道具了。有些簡單的道具如手槍可以去玩具鋪買,但沒有現成的話就要想想怎樣去找材料自己親手做了。
7. 假發、噴發劑和化妝品等。如有需要,假發、噴發劑和化妝品可以使自己外形更相似。
8. 造好衣服及道具後,那就可以去 Cosplay 了!配合上化妝和發型,再走到鏡子的前面,看看一個從漫畫/動畫中走了出來的角色吧! 這時候,再模仿角色的神態,你就成為那個你喜歡的角色了!好好享受一下成為夢想世界中的人物的感覺吧!
你還可以參加一些 Cosplay 活動感受一下和大家一起 Cosplay 的樂趣!你還可以在活動中認識到其它 Cosplayer 呢!到活動會場後再換上服飾就可以了,除了個別活動,參加 Cosplay 活動是不要登記的。
但由於公開的 Cosplay 活動是開放給公眾入場的,所以防走光措施是必須的,同時也要小心保管財物。Cosplayer 有權拒絕拍照,被圍拍時也有權隨時離開。如遇上可疑人士,應盡快離開及找朋人陪同,有需要還應尋求在場工作人員或保安協助。
6. 我也想參加 Cosplay Event 看 Cosplay、替 Cosplayer 拍照,可以嗎?
可以!基本上所有公開的活動(即是第四題中提到的第一和第二類活動)是誰也可以去的。在 Cosplay Event 內,只要你有禮貌地要求 Cosplayer 拍照,他們大部份都樂意被拍的。
但是,這里要提醒想拍照的人,替 Cosplayer 拍照前要得到他們的同意,不問就拍是 Cosplayer 非常討厭的事情。 而且Cosplayer 並不是 Model,並沒有義務給別人拍照,也沒有義務擺出攝影師要求的 pose。所以如果被拒絕的話請不要勉強了,請尊重 Cosplayer 的意願。畢竟,Cosplayer 並不是為了給別人拍照而 Cosplay 的。
也請別批評 Cosplayer 的相貌。 Cosplay 是一項自娛的興趣,而不是用來表演給別人看的,所以無須取得別人認同。再者,Cosplay 是和樣子無關的興趣,任何人只要喜歡也可以 Cosplay。 Cosplayer 並不歡迎一些只為 「看MM」 而看 Cosplay 的人。
在跟朋友討論本文提綱時,朋友提出異議。在本人看來,經過這么多年發展,加上內地的社會氛圍,cosplay已經成為漫展的絕對重頭戲。這里不準備對這種現象進行分析和評論,重點分享活動中的典型經歷。
·衣裝籌備,「檔期」關鍵
現在很多人都喜歡到cosplay專門店下定單做衣服道具,這樣便要注意「檔期」。以廣州為例,每年2月和8月乃是大型漫展的舉辦期,其次是5月和10月的黃金周。因此在漫展舉辦前的一個月,特別是是1月和7月,cos衣裝店就不再接受新的訂單。事實上,就算提前兩個月的訂單,有時也會出現不能按時完成的狼狽情形。
因此,在委託製作cos時,記得「提前量」。團體最起碼提前半年就要下訂單,單人提前三個月下單。下單時應該附上最詳細的圖樣(有條件的話做分解圖),讓裁縫幫你現場度身,避免三番四次被喊去補遺(天地良心,就算你不介意奔波,也會給別人添麻煩)。實在是時間緊迫(比方說距離漫展一個月或半個月甚至一星期 -_-|||)才決定好cos什麼角色的話,阿門,自己動手豐衣足食吧,誰讓你的靈感這么遲到……OTZ
·如何攜帶貴重物品?
雖然coser可以把行李放在自己社團或讓朋友保管,但為方便起見,錢包、手機、cos證等還是要隨身攜帶的。這就要在事前製作cos衣服和穿著時費點心思。
比方說,蝴蝶結腰帶、和服衣袖這些地方可以做個暗格。也可以做個類似腰包的物體綁在胸口下或腰間,再用紗麗或披風掩住(視角色的服裝要求而定)。穿長裙而沒有口袋的話,可以裡面穿一條有口袋的中短褲,將東西藏在口袋裡——要注意儀態,慢慢撩高裙子,露出褲腿,掏包,汗……
(如果能夠使用間諜式微型手機就好了……無比嚮往中。XD)
·帶點「急救用品」
漫展場地人來人往,你推我擠,出現什麼狀況都有可能。最常見的便是道具損壞和衣服不穩當。除非你拍胸口保證衣服做工絕對精良或道具絕對穩固,包包里最好帶上能隨時修補的工具。
某位前輩曾經戲稱:「coser的三大恩物:細繩、別針、雙面膠。」針對道具,比較常用的有502、、透明膠、與道具顏色相關的丙烯顏料、大頭針等。白乳膠雖然干凈,但黏著力低、等待時間長,不推薦使用。
·高熱量+開水的簡單飲食
對coser來講,現場的「吃」和「方便」算是最頭疼的問題。cos活動通常是全日性的,一般不存在「中午卸妝休息」的好物;再者漫展的飲食供應比較OX,不是太貴便是要跑到場外才能買東西吃。至於「方便」么……絕大部分漫展的洗手間都成了臨時更衣室,裡面人頭涌涌,外加環境問題很容易弄臟cos衣服,所以說漫展真正的修羅場不是在舞台,而是在洗手間。XD
我們不能怕卸妝麻煩而不吃飯、怕上廁所而不喝水,那應該如何保證有充分的體力呢?午飯方面建議帶塊巧克力或壓縮餅干(超市有售,威化餅大小,密封包裝,有多種口味),喝水的話不要喝果汁(只會越喝越渴)或可樂類(……利尿|||),開水即可,在不至於造成生命危險的前提下(-v-|||)水含在口裡的時間長一點,這樣可以減少「渴」的感覺,也就不需要喝這么多水,減少「方便」的次數。
·更衣室宅急便
更衣室問題是歷來cosplayer反映的問題焦點。「幾乎每次的漫展場地都出現『更衣室匱乏』的窘境,cosplayer們像沙丁魚一般擠在色香味俱全的洗手間里。(摘自《給我一個站得住的舞台》)」 在這種無可奈何的時候,發揮團隊精神就很重要了!
在牆角的地方,讓朋友拿著大件布料(如披風、桌布)張開,雙手撐在兩面直角牆上,構成的空間便勉強可供一個人換衣服。也可以在社團攤位處利用擋板,圍成人牆供簡易更衣用。這些辦法寫下來有點滑稽,但的確是應急的有效辦法哪。(苦笑)在沒人經過的緊急通道換衣服也是個比較常用的方法——只要沒安裝閉路電視。XD雖然穿著cos衣服就回家未嘗不可,但出於安全和公共場合的禮儀,如果是搭乘公交車、地鐵、步行回去,而服裝又比較偏離周圍環境,還是換了再回去比較好。
以上所列出的點子,只是我和部分coser所知道和試驗過的方法,希望各位有好點子能提出分享。漫展的cos活動規模越來越大,參加者也越來越多,學會克服諸多困難來享受這盛宴,比起獲獎與否更加重要。
想要參加COSPLAY但還沒有COS的朋友和已經在COSPLAY的朋友們
希望你們能閱讀一下
首先,請先了解一下COSPLAY是什麼。
先來說「角色扮演」
角色扮演是有扮才有演,和時裝秀、時尚秀之類的奇裝是沒有關系的。
角色扮演在廣義上,泛指一切變裝行為,如化妝舞會、明星模仿秀、等等,涉及到很多不同的人。
而角色扮演在狹義上,是在說一群自己動手製作自己喜愛角色去扮演的人,他們都有個共同點——動漫FANS
這一群人,我們都稱他們為COSPLAYER,他們的扮演行為,叫做COSPLAY。
PLAY過去大家一直都認為那是玩家的意思,玩的意思,實際上還有一個現場的意思,就是「玩ING」,最初在日本同人祭里為了吸引大家注意自己社團的活動,一批自願者扮演成漫畫中的角色,嗯,只有現場的才叫COSPLAY,起源與現場的,這樣說起來,沒有觀眾的,在家裡私影也不屬於COSPLAY,這樣說大家都會搖頭吧~是啊,COSPLAY發展到今天,范圍已經不知不覺的擴大了,定義也變得有點模糊。
但是,很重要的是,不是動漫人不能說是COSPLAY,如果可以的話,打開電視天天都有COSPLAY看,而且是超專業的!《三國》《水滸》《絕代》《西遊》………你覺得,能用COSPLAY去概括這些嗎?不能。因此,COSPLAY是只屬於動漫圈內的名詞。
因此,要想成為一個COS人,不看動漫,是不可能的,電視里有很多古裝片,還有時候會有明星模仿秀,許多不是動漫FANS的人去參加。他們不能算一個COSPLAYER,但是他們的確是角色扮演者,這和他們模仿相似度毫無關系。
對,COSPLAY的只有動漫人。在論壇里發照片問大家自己適合COS誰的你。趕潮流來參加COS的你,如果不是一個動漫FANS,你不可能成為一個COSER,充其量就是個跑龍套的臨時演員。
我並不是要用上面的觀念去把不會動漫的人隔離開COS的圈子,我只是希望因為看到COS而愛上動漫的你,能更加去了解動漫的吸引之處,因為只有你也愛上動漫,你才可能和大家一起愉快的COS啊。
最近,經常能看到許多朋友在論壇里發布自己的大頭貼,和一些貌似水手服、和服、洋裝的照片,題目是「原創COS」,COSPLAY並不可能概括這個地球上變裝行為的全部。
COSPLAY是基於動漫、游戲發展而來的一種變裝行為。表面上是從服裝、道具、化妝上去模仿其中的人物,後來逐漸的成熟和細化,COS大分為A·C·G(動畫·漫畫·游戲)和藝能COS(COS電影人物和明星)還有人型COS
ACG的COS---對照動漫或游戲里的人物進行模仿的行為。
藝能的COS----對照現有的明星包括電影故事中的人物、明星、樂隊等。
人型的COS----對照現有的如SD娃娃、模型等。
由此可見,COS,是要在這世界已經有了存在的作品角色之後才出現的扮演行為。而以上兩種,並不包含實下非常之火熱的LOLITA、PUNK等穿著方式。新認識COSPLAY的人最容易犯的就是一概而論的把所有穿著奇異少許的行為以COS一詞概之。
如果你已經下決心要玩COSPLAY了,就請認真的對待COSER這一稱號,COSER不是明星,當你正在PLAY的時候,你才是一個COSER,而你沒在PLAY的時候,你和正常人沒什麼兩樣。
你覺得COSPLAY是個出風頭的好機會,可以曬一下自己多麼的有錢。或是多麼的有藝術天份,或是天生麗質的話,我懇請你去參加一些如美在花城或是超級女聲之類的比較好。
因為COSPLAY是對一個作品中角色的熱愛,一種狂熱的熱愛方式,並不是你出風頭的工具。
然後,我來給大家一個所謂聽聞到「原創COS」的完美解釋
「原創COS」 其實那是一種簡稱,全稱為「我製造我創作之作品的COSPLAY」
沒錯,作品才有原創,這原創是對抄襲、翻版而言的。而COSPLAY是扮演自己或他人所創作之作品角色。比如說,車田正美創作了一部作品叫《聖鬥士星矢》,車老師趕時髦,來廣州和大家一起參加了COSPLAY比賽,和大家一起上台,那麼,這時候他和大家不同的地方就在於:
車田正美COS的,是他原創作品中的人物的COSPLAY,簡稱原創COSPLAY
而我們扮演聖鬥士的其他小姑娘小夥子,則是他人的作品的COSPLAY,簡稱COSPLAY
咦?少了原創2個字哦~~~~但實際上,車老師要比小姑娘小夥子花的工夫多呢~~
但是``我們的畫展主持人還有我們勞苦的媒體動漫編輯們。就是那麼不爭氣,是都要說什麼X簡稱(簡稱:原創COS),至此,廣大市民一致認為,原創COS確實存在。。。。害苦了COSPLAYER勞苦大眾。
原創,和COS本來就是有點相似有點關系但又不同的東西,如衛生紙和地拖、鍵盤和滑鼠、裙子和內褲的關系一樣,互相之間有關系卻又不能互相形容的東西,硬要說在一起的話:衛生紙地拖是一種地拖嗎?鍵盤滑鼠是新發明嗎?裙子內褲是不是一種內褲?那麼原創COS又怎麼能說是COS呢?
COSER們在對熱愛的角色進行模仿時,也許因為一塊布料的細微顏色偏差、一個鈕扣的形狀而花上好幾天跑遍大江南北,為了和大家守時通宵達旦……對,這就是COS精神,對自己熱愛之角色的COS精神!對自己同伴們的COS精神。
順代說說,COSER們如果不是對某一角色有熱愛,是不可能面面具到的自己跟進製作過程的,許多人是因為長得帥或長得象而被某些怪團抓進來充數的,我覺得,一個合格的COSER應該是由製造(COS)到扮演(PLAY)都要親力親為的,就算不會做衣服,也應該自己親自去找買布或找材料找裁縫,親自畫圖親自溝通。
以上這些,時下所謂的「原創COS」是跟本不會去做的,憑什麼要自稱COS??
另外,喜歡用電腦把自己懶得去做的道具或裝飾處理上去的傢伙,也不能算是COS。
好了,這里特別說說許多有天份的孩子們,他們有靈巧的手,會自己製作衣服,喜歡穿洋裝,LOLITA,PUNK,會自己給自己做許多時髦的穿著方式~
等一下,這些行為,和COSPLAY完全沒有關系的說,COSPLAY不可能概括這世界的所有變裝行為,以上之行為,只能說你是一個LOLITA,你是一個PUNK佬等等~(我就常被人說是PUNK老,其實我只是個載體)
現在在到處都很容易見到有人說「我想COS LOLITA」,這么說實際上對COS對LOLITA都沒有什麼影響,不過這一說法表現出了對COSPLAY和LOLITA特別是後者的理解太少,所以我覺得如果一個喜歡LOLITA的女孩子,應該多去閱讀有關的書籍和網頁,LOLITA並不是一個表面的東西,不是一種穿著方式!LOLITA是一種生活態度,一種理想,正是有了以上的這些,一個女孩的心才是LOLI,自然而然的,她的衣服也是LOLI~~外表可以學,但是LOLI之心不是每個人都能夠領悟的。由此可見,做一個LOLITA要比做一個COSER更難,自稱這些是原創COS的人,不掛COS這個詞並不丟臉啊!各位如果覺得自己是愛這些,而非COS的話,請在這些方面努力的加油吧!
當然啦~~~COS也好,LOLITA也好,PUNK也好,歡迎大家來漫展一起玩啊!!!
出現以上的問題要說說~~
自從有了SD娃娃以後,出現了許多娃娃COS,但````SD娃娃大多數都是LOLITA的裝扮,還有PUNK的裝扮,也許就是這個原因,誤導了許多人把LOLITA歸納為COSPLAY的行為,這是誤會~~
所以區分方法是:是否有原型。
有,則屬於COS;沒有,則屬於LOLITA,或是PUNK什麼的與COS毫無關系的穿著。關於「原創SD」這一詞,苦笑,我在許多媒體雜志上都有看到,拜託這些媒體們啊,請讓真正了解COS的人去做COS欄目的編輯吧!
另外,還有一個比較深奧的問題:視覺系~
一說起視覺系,許多人就聯想到了很濃的化妝、還有華麗的衣服。那樣大家都錯了,視覺系和視覺是兩回事。我這里說的視覺系(VR)並不是COSPLAY的視覺一系,而是實實在在的一種音樂文化,所以我每當見到COS論壇里出現原創視覺系,就苦笑~,因為只是外表看起來象,沒有音樂這一靈魂的話,是不可能有原創的視覺系的,只有COSPLAY視覺系,那,視覺系有原創嗎?有,但原創視覺系就是原創Visual Rock,如果你可以自己創作音樂了,直接可以簽公司出唱片了,當然就更不屬於COSPLAY這種扮演行為咯。
視覺系的詳細知識我發表在這里:http://yaca.cn/viewthread.php?tid=45818&extra=page%3D1
最後,還要指出現在的歪風,在我國,COSPLAY現在出現了許多怪事:
1,COS團人數越發龐大,這在國外是及少的,一般1-2人。但在中國似乎出現了斗人數的現象,這里希望各位組團的人們能夠重視質量寧缺勿濫,新玩COSPLAY的朋友也不要完全不知道什麼回事就參團比賽,如果不了解一個角色而為了湊數去扮演,一個動作就會讓內行人看出你是外行的。(我印象最深的是某個COS水瓶座黃金聖鬥士在使用絕招時兩手掌合並後,兩母指卻交叉的,苦笑)
2,以貌取人,國外許多比較胖的COSER被人貼出和嘲笑。國人認為COSPLAY都要專業的,而且美美的,沒錯,登台的COS的確要做到以上2點,但不登台比賽的話,以上是跟本不存在的,COSPLAY的是PLAY,不是COS Professional,PLAY,玩家,玩家們都是自娛自樂的,他們的照片,我們不可以隨意的轉貼的!
一個不上台參加比賽的COSER,我們是沒有權利批評他的。因為那是他對熱愛角色的熱愛行為,他並不是要和人比的。所以扮演得不好,也沒有理由說他的不是,就象我們經常去唱K,但許多人唱K都是PLAY水平的,但只要不參加歌唱比賽,唱得多難聽我們都應該去鼓掌的。
3,正確區分商業COS和同人COS,現在許多商家特別是游戲商會高額製作衣裝道具請模特來演繹角色,這和自產自玩的COSPLAY是不同的,不可以相提並論哦。
4,分幫解派,明爭暗鬥。許多社團開始搶人,比較美麗的COSER常成為社團間斗爭導火線。還有一些COSER與COSER間也出現爭風吃醋的局面,如某個角色某個COSER扮演以後,他會很在意別人去扮演相同的角色,如果有人扮了,有些不成熟的COSER會在背後攻擊和評論,前段時間在YACA還有些誰扮得好的投票,這一點是非常不好的。如果2人都是因為喜愛一個角色去扮演的話,2個人應該是同好,應該在一起合影才對呢。這一點在3年前的廣州是普遍的,但在今天幾乎沒有。所以希望COSER自己還是COSER的飯絲們都要成熟一點對待COSER這一愛好行為。不是明星行為。
5,COS比賽,COS拿來比賽,是中國的一大特色,因為比賽可以讓活動有聲有色,而且用最少的獎金吸引更多的人上台。實際上比賽對COSPLAY的確起到促進作用,也增進了許多隊友間協作和友誼,不過比賽也讓許多跟本不了解COS的人來展示能力,副作用:誤導更多不了解COS的人來湊熱鬧。~~,但最近我聽說日本也似乎有比賽了。參加比賽的COSER應該糾正心態,比的不是別人,是自己。每次上台都要問自己,有沒有比上次進步了。服裝你准備得比上次好吧?道具你做得很用心吧?音樂你准備得如何?排練你用了多少時間?
……
嗯嗯,以上是我自己的觀點,有許多不足的地方,還需要廣大COSER們指正。
給新手上路的話:
如果你想加入COS的大家庭是因為:
1,出下風頭,曬下命。
2,認識異性。
3,有錢沒地方花~
那麼我懇求你,放中國COSPLAY一條生路。
如果你了解了什麼是COS,並且有勇氣沖進這個廣州明爭暗鬥慘烈的COSPLAY圈的話。歡迎你來!
記住,不要用任何借口,「從我做起」。
認真的去做好一個COSER的本份。完善你對你熱愛角色的愛吧。